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462,分231頁顯示  上一頁  33  34  35  36  37  39  40  41  42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三典
三吐
三暮
三谷
三發(fā)
三帝
三丞
三畏
三云
三芝
三食
肱三折
三醉
三心
三同
《國語辭典》:三典  拼音:sān diǎn
輕、中、重三種刑法法典。《周禮。秋官。大司寇》:「掌建邦之三典,以佐王刑邦國,詰四方。一曰刑新國用輕典,二曰刑平國用中典,三曰刑亂國用重典。」
分類:刑法上巳
《駢字類編》:三吐
北史室韋國傳:其后分為五部,不相總一,所謂南室韋、北室韋、缽室韋、深末怛室韋、大室韋,并無君長,人貧弱,突厥以三吐屯總領(lǐng)之。
《駢字類編》:三暮
唐 韓愈 詠雪贈張籍 浩浩過三暮,悠悠匝九垓。
《駢字類編》:三谷
元 程鉅夫 早行圖 卻憶麻源三谷里,畫橋攜酒聽溪聲。
《駢字類編》:三發(fā)(三發(fā))
周禮:大司馬:車三發(fā),徒三刺,乃鼓退,鳴鐃且郤,及表乃止。
又左傳:季孫欲以田賦,使冉有訪于仲尼。仲尼曰:丘不識也。三發(fā)卒曰:子為國老,待子而行,若之何子之不言也?
又:孔悝載孔姬于平陽而行,及西門,使貳車反祏于西圃。子伯季子初為孔氏臣,新登于公,請追之,遇載祏者,殺之,而乘其車。許。公為反祏,遇之,曰:與不仁人爭明,無不勝。必使先射。射三發(fā),皆遠。許為,許為射之殪。
又后漢書陳忠傳:見一發(fā)下。
《駢字類編》:三帝
戰(zhàn)國策:秦為西帝,趙為中帝,燕為北帝,立為三帝,而令諸侯。韓、魏不聽,則秦伐之;齊不聽,則燕、趙伐之。天下孰敢不聽?
《駢字類編》:三丞
宋史富直柔傳:故事,簽書有以員外郎為之,而無三丞為之者,中書言非舊典。時直柔為奉議郎,乃特遷朝奉郎。自是寄祿官三丞除二府者,遷員外郎,自直柔始。
《漢語大詞典》:三畏
儒家指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論語·季氏》:“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div>
《漢語大詞典》:三云(三雲(yún))
漢 宮殿名,在 甘泉 宮中。西京雜記卷一:“ 成帝 設(shè)云帳,云幄、云幕於 甘泉紫殿 ,世謂 三云殿 。” 南朝 梁武帝 《方丈曲》:“挹八玉,御 三云 ?!?唐 潘炎 《九日紫氣賦》:“位當(dāng)用九,果符九日之祥;運極通三,永御 三云 之殿?!?明 夏完淳 《大哀賦》:“羽獵灰 五柞 之塲,歌舞納 三云 之地?!?/div>
《國語辭典》:三芝  拼音:sān zhī
地名。隸屬新北市三芝區(qū),東與石門為鄰,西與淡水相接。海岸線上的淺水灣海水浴場、南側(cè)的二坪頂茶園及北海公園墓地,均為北海岸沿線的風(fēng)景區(qū)。鄉(xiāng)內(nèi)街道、建筑富淡水古街的風(fēng)味。
《漢語大詞典》:三食
(1).猶三餐。戰(zhàn)國策·齊策四:“士三食不得饜,而君鵝鶩有餘食?!?br />(2).三度日蝕。漢書·五行志下之下:“諸侯更制茲謂叛,厥食三復(fù)三食,食已而風(fēng),地動?!?br />(3).指不肖子弟變賣莊園、書籍、奴婢度日。 宋 孫光憲 北夢瑣言卷三:“不肖子弟有三變:第一變?yōu)榛认x,謂鬻莊而食也;第二變?yōu)轶剪~,謂鬻書而食也;第三變?yōu)榇笙x,謂賣奴婢而食也。三食之輩,何代無有?!?/div>
《漢語大詞典》:肱三折
左傳·定公十三年:“三折肱,知為良醫(yī)?!焙笠浴半湃邸北扔骶卺t(yī)術(shù)。 沈昌直 《贈董蓉生》詩:“家世肱三折,文才筆一枝?!弊宰ⅲ骸熬t(yī)術(shù),并喜為詩。”
《漢語大詞典》:三醉
(1).三次喝醉。 唐 于邵 《送藺侍御史還序》:“清絃發(fā)越,洋洋乎盈耳,一夕三醉,主人曰,未也?!?明 許時泉 《武陵春》:“曾經(jīng)三醉 岳陽樓 ,紅蓼灘頭狎白鷗。”
(2).石名。 宋 歐陽修 《嵩山十二首·三醉石》詩序:“三醉石在 八仙壇 上?!?br />(3).芙蓉之一種。 明 王世懋 《學(xué)圃雜疏·花疏》:“芙蓉特宜水際,種類不同……有曰三醉者,一日間凡三換色,亦奇?!?清 吳偉業(yè) 《題畫芙蓉》詩:“千絲衣薄荷同製,三醉顏酡柳共眠?!?/div>
《漢語大詞典》:三心
(1).謂心志不專一。晏子春秋·外篇上十九:“ 嬰 聞一心可以事百君,三心不可以事一君?!?br />(2).佛教謂過去心、現(xiàn)在心、未來心為三心。見《金剛經(jīng)》。 南朝 陳 徐陵 《長干寺眾食碑》:“亦有三心未滅,七反餘生。應(yīng)會天宮,就齋龍海。”
《漢語大詞典》:三同
(1).指同年生,同榜及第,同為館職。 宋 朱弁 曲洧舊聞卷五:“ 章子厚 與 晁 秘監(jiān) 美叔 ,同生乙亥年,同榜及第,又同為館職,常以‘三同’相呼。 元祐 間, 子厚 有詩云:‘寄語三同 晁秘監(jiān) ’,寄語乃謂此也。”
(2).指干部和知識分子與工人、農(nóng)民同吃、同住、同勞動。 陳殘云 《山谷風(fēng)煙》第三六章:“ 劉大柱 笑瞇了眼睛,替妹妹介紹道:‘這是 馮均 同志,在我家三同的。’” 陳卓乾 《兩顆流彈》:“ 王書記 作了幾點指示:要加強三同,做貧雇農(nóng)的知心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