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927,分129頁顯示  上一頁  36  37  38  39  40  42  43  44  45 下一頁
佛類詞典(續(xù)上)
三會
三敬
三想
三涂
三途八難
三達(dá)
三照
三猿
三落叉
三極少
三煩惱
三義觀
三種天
三種生
三種色
三會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三度之法會也。羅什譯之彌勒大成佛經(jīng)曰:「說此偈已,出家學(xué)道,坐于金剛莊嚴(yán)道場龍華菩提樹下。(中略)于此日初夜降四種魔,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中略)爾時釋提桓因、護(hù)世天王、無數(shù)天子,于華林園頭面禮足,合掌勸請轉(zhuǎn)于法輪,時彌勒默然受請。(中略)說是語時九十六億人不受諸法,漏盡意解得阿羅漢、三明六通、具八解脫。三十六萬天子二十萬天女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中略)時閻浮提城邑聚落小王長者及諸四性,皆悉來集龍華樹下華林園中。爾時重說四諦十二因緣,九十四億人得阿羅漢。(中略)第三大會,九十二億人得阿羅漢,三十四億天龍八部發(fā)三菩提心?!辜蜗榉ㄈA義疏八曰:「彌勒有三會者,度釋迦馀殘三根眾生也。于釋迦佛持五戒人初會得道,受三歸人次會道道,一稱南無佛人三會得道?!?/div>
三敬
【佛學(xué)大辭典】
(雜語)諷誦文一通中始中終三所置敬字始為「敬白諷誦之事。」次為「仍所修如件敬白?!购鬄椤父蓵r某年某月日弟子等敬白?!故窃蝗?。
三想
【佛學(xué)大辭典】
(名數(shù))一、欲想,起貪欲之思想也。二、瞋想,起瞋恚之思想也。三、害想,起害人之思想也。無量壽經(jīng)上曰:「不生欲覺瞋覺害覺,不起欲想瞋想害想?!箖粲笆柙唬骸肝磳辰?,預(yù)起邪思,名之為覺。對緣生心,說為三想?!埂居帧恳弧⒃瓜?,于人欲加害于我者,及害我父母兄弟者,亦生親愛之想也。二、親想,于父母兄弟及親戚朋友,皆生親愛之想也。三、中人想。于非怨非親之人,生親愛之想也。見智度論七十二。
【佛學(xué)常見辭匯】
欲想、瞋想、害想。欲想是生起貪欲的思想;瞋想是生起瞋恚的思想;害想是生起害人的思想。
【三藏法數(shù)】
(出大智度論)
般若經(jīng)云:菩薩欲成無上道者,應(yīng)起平等心,于一切眾生,無有偏黨,皆生親愛之想,莫生怨心,莫生中人心,故名三想。
〔一、怨想〕,怨想者,謂有人加害于我,及害我父母兄弟者,亦生親愛之想也。
〔二、親想〕,親想者,謂于父母兄弟及親戚朋友等,皆生親愛之想也。
〔三、中人想〕,中人想者,謂于非怨非親之人,亦生親愛之想也。
三涂
【佛學(xué)大辭典】
(名數(shù))四解脫經(jīng)之說。涂者,途之義。一、火途,地獄趣猛火所燒之處。二、血途,畜生趣互相食之處。三、刀途,餓鬼趣以刀劍杖逼迫之處。輔行一曰:「四解脫經(jīng)以三途名火血刀也。途道也,作此涂者誤。小獄通寒熱,大獄唯在熱,且從熱說故云火途。從相啖邊,故云血途。從被馳逼為名,故名刀途?!梗ㄋ慕饷摻?jīng)經(jīng)目無之)?!居帧恐敝^地獄餓鬼畜生三者,與三惡趣,三惡道同。玄應(yīng)音義四曰:「三涂,又作途延二形同達(dá)胡切。言三涂者,俗書春秋有三涂危險之處,借此為名。涂猶道也,非謂涂炭之義,若依梵本則云阿波那伽低,此云惡趣?!?br />【佛學(xué)常見辭匯】
血涂、刀涂、火涂。血涂是畜生道,因畜生常在被殺,或互相吞食之處;刀涂是餓鬼道,因餓鬼常在饑餓,或刀劍杖逼迫之處;火涂是地獄道,因地獄常在寒冰,或猛火燒煎之處。三涂即三惡道的別名。
三途八難
【佛學(xué)大辭典】
(名數(shù))三途與八難也。凈心誡觀曰:「四百四病以根本為本,三途八難以女人為本?!?/div>
三達(dá)
【佛學(xué)大辭典】
(名數(shù))在羅漢謂之三明。在佛謂之三達(dá)。即天眼,宿命,漏盡也。天眼知未來之生死因果,宿命知過去之生死因果,漏盡知現(xiàn)在之煩惱而斷盡之。知之而明,謂之明,知之而窮盡,謂之達(dá)。大乘義章二十本曰:「知之究盡說三達(dá),明共二乘,達(dá)唯如來?!勾蟛垦a(bǔ)注八曰:「三明居極,故云三達(dá)。」
【佛學(xué)常見辭匯】
天眼、宿命、漏盡。天眼能知未來生死的因果;宿命能知過去的生死因果;漏盡是知道現(xiàn)在煩惱的根源而盡斷之。不但知道而且明瞭叫做明,不但明瞭而且通達(dá)叫做達(dá),所以以上三事在羅漢只叫做三明,在佛卻叫做三達(dá)。
三照
【佛學(xué)大辭典】
(譬喻)臺依華嚴(yán)經(jīng)所立,喻顯彼宗所立之五時教者。一、高山,日出先照高山,以喻佛成道后,最初說華嚴(yán)經(jīng),化頓大之菩薩。二、幽谷,日光次照幽谷,以喻于鹿苑說小乘經(jīng)化聲聞緣覺。三、平地,日光次照平地,以喻說方等經(jīng)乃至涅槃經(jīng),化一般大乘漸入之機(jī)。而照平地之日光分食時,禺中,正中三者,配之于方等般若之三時,使與涅槃經(jīng)所說五味之喻無異。但彼五時相生之次第明了,而五時教一體之義未為顯然,故以此日光之喻,闡明如來教法同一味之義。然觀本經(jīng)之文。譬有四照。合法有五。六十華嚴(yán)經(jīng)三十五寶王如來性起品曰:「譬如日出先照一切諸大山王,次照一切大山,次照金剛寶山,然后普照一切大地。日光不作是念:我當(dāng)先照諸大山王,次第乃至普照大地。但彼山地有高下,故照有先后。如來如是,成就無量無邊法界智慧,日輪常放無量無邊智慧光明,先照普賢菩薩等諸大山王,次照緣覺,次照聲聞,次照決定善根眾生,隨應(yīng)受化,然后悉照一切眾生乃至邪定,為作未來饒益因緣。如來智慧日光不作是念:我當(dāng)先照菩薩乃至邪定,但放大智光普照一切,佛子譬如日月出現(xiàn)世間,乃至深山幽谷無不普照,如來智慧日月亦復(fù)如是。」然而以臺家解此文,法華之信解品有密遣二人,為聲聞緣覺之二人,視二乘為同一之機(jī)。然則此經(jīng)文亦分緣覺與聲聞為二照,而其意為同一照之分際。因之定為三照,依后結(jié)文立三照之名。蓋深山幽谷,無不普照,即高山幽谷平地之三照也。此文觀八十華嚴(yán)經(jīng)所謂「大山幽谷普照無私?!蛊湟庖婷?。止觀一曰:「華嚴(yán)曰:譬如日出,先照高山,次照幽谷,次照平地。平地不定也,幽谷漸也,高山頓也?!贯尯炓辉唬骸竸e行義疏記云:彼經(jīng)豫敘一代始終,故立譬云:猶如日出先照高山次照幽谷,次照平地。今家以義開平地為三,對于涅槃五味?!拐f詳四教儀集注上,同半字談一。

【佛學(xué)常見辭匯】
(喻)佛法好像日光,日出先照高山,次照幽谷,再照平地。高山喻佛成道后,最初說華嚴(yán)經(jīng),化頓大的菩薩;幽谷喻佛在鹿苑說小乘經(jīng),化聲聞緣覺;平地喻佛最后說方等經(jīng)乃至涅槃經(jīng),化一般大乘漸入的根機(jī)。
三猿
【佛學(xué)大辭典】
(圖像)庚申之典。青面金剛之使者。三猿各各塞耳目口。即道書之三尸也。
三落叉
【佛學(xué)大辭典】
(雜語)Laks!a,密教說念誦陀羅尼之?dāng)?shù),謂之三落叉。落叉原為數(shù)名,十萬曰落義。以十萬為一億,則三落叉譯作三億,是乃一往淺略之釋也。若依其深秘之釋,則落叉為相之義,見之義,三落叉者見字與印及本尊三平等實(shí)相之叉也。又于身口意三業(yè)各見瑞相之義也。又時分之義,晨午昏三時或寒熱雨三分,謂之三落叉。大日經(jīng)疏十七曰:「落叉者,若淺略說是十萬遍。今此不爾,落叉是見也。若見實(shí)之時此真言行即得終竟,不然無有中息之義,非如世持誦者劑爾所。(中略)亦是成就義也。行者心住三昧得見本尊,寂止正定,假使妙高山王崩壞震動尚不能間動其心。(中略)又落叉是垛義,如射中齊也。如首楞嚴(yán)文殊經(jīng)習(xí)射義,若住諦理任運(yùn)相應(yīng),是落叉義也?!勾笕战?jīng)疏二十曰:「三落叉是數(shù),數(shù)是世間也。出世間,落叉是見三相,謂字印本尊?!褂帧嘎洳骅笠?,是相義,亦是見義也?!寡菝茆n十曰:「又落叉是時分,即晨午昏等時。寒熱雨等分名三落叉。又落叉是現(xiàn)相,即煖煙光三種相現(xiàn)也。又落叉是增益等,謂煖相現(xiàn)即作息災(zāi),煙相現(xiàn)即作降伏,光相現(xiàn)即作增益。」
三極少
【佛學(xué)大辭典】
(雜語)三種之極少者。如一極微為物質(zhì)之極少,一字為名之極少,一剎那為時之極少。俱舍論十二曰:「極微字剎那色名時極少?!?/div>
三煩惱
【佛學(xué)大辭典】
(名數(shù))(參見:煩惱條附錄及三惑)
【佛學(xué)大辭典】
(名數(shù))一見思,二塵沙,三無明。臺家所立。(參見:三惑)
【佛學(xué)常見辭匯】
即見思、塵沙、無明三種惑。(參見:三惑)
三惑
【佛學(xué)大辭典】
(名數(shù))或云惑,或云煩惱,或云漏,或云垢,或云結(jié)。皆為同體異名。天臺一家統(tǒng)收一切之妄惑為三類:一、見思惑,如身見邊見等,邪分別道理而起,謂之見惑,如貪欲瞋恚等,倒想世間事物而起,謂之思惑,離此見思二惑即離三界,聲聞緣覺以之為涅槃,菩薩更進(jìn)而斷后之二惑。如此見思,三乘之人通斷,故名為通惑,后之二惑,名為別惑。二、塵沙惑,為化道障。菩薩教化人之障也。菩薩教化人,必通如塵如沙無量無數(shù)之法門,然心性闇昧,不能達(dá)此塵沙無數(shù)之法門,自在教化,謂為塵沙之惑。蓋非謂惑體有塵沙之?dāng)?shù),惑體唯為劣慧之一,而不知之法門多故名塵沙也。菩薩欲斷此劣慧,得所謂道種智,必于長劫之間學(xué)習(xí)無量之法門。三、無明惑,又稱障中道之惑,為障蔽中道實(shí)相理之惑,與前思惑中之癡惑異。彼為障蔽空理之惑,枝末無明也。此為迷于根本理體之惑,根本無明也。此無明十二品斷,即為別教之佛,四十二品斷,即為圓教之佛,藏通二教之佛,亦不知其名。
【佛學(xué)常見辭匯】
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見思惑是凡夫的惑,見思惑中的見惑是知見上的迷惑錯誤,如身見邊見等五不正見是,思惑是思想上的迷惑錯誤,如貪瞋癡慢疑等五煩惱是,聲聞緣覺行人若斷了此二惑,即能證得阿羅漢果,出離三界;塵沙惑是菩薩的惑,菩薩化度眾生,如果不通達(dá)如塵如沙的無量法門,則不能完成教化眾生的事業(yè),故名塵沙惑;無明惑系根本無明,能障蔽中道實(shí)相之理,斷盡即成佛。此三惑中,見思為粗,塵沙屬于中等,無名為細(xì),其性質(zhì)各不相同。
【佛學(xué)次第統(tǒng)編】
天臺四教儀集注明三惑:
一、見思惑 見即分別也。謂意根對法塵,起諸邪見,故名見惑。思即思維,又貪染也。謂眼、耳、鼻、舌、身、根,貪愛色、聲、香、味、觸五塵,而起想著,故名思惑,亦名通惑,通聲聞、緣覺、菩薩,三乘共斷故也。
二、塵沙惑 塵沙惑者,謂眾生見思數(shù)多,如塵若沙,乃他人分上之惑。菩薩之行,專為化他。若令眾生,能斷見思之惑,于菩薩即是斷塵沙惑,而亦名別惑者,別在菩薩所斷故也。
三、無明惑 無明惑者,謂于一切法,無所明了,故曰無明。此惑乃業(yè)識之種子,煩惱之根本。聲聞緣覺,不知其名,別在大乘菩薩,定慧雙修,萬行具足,方斷此惑,故亦名別惑也。
【三藏法數(shù)】
(出天臺四教儀集注)
惑者,昏迷不了之義也。
〔一、見思惑〕,見即分別也,謂意根對法塵起諸邪見,故名見惑;思即思惟,又貪染也,謂眼耳鼻舌身五根貪愛色聲香味觸五塵,而起想著,故名思惑。此見、思惑,亦名通惑者,通聲聞、緣覺、菩薩三乘共斷故也。
〔二、塵沙惑〕,塵沙惑者,謂眾生見、思數(shù)多,如塵若沙,乃他人分上之惑,菩薩之行,專為化他,若令眾生能斷見、思之惑,于菩薩即是斷塵沙惑;而亦名別惑者,別在菩薩所斷故也。
〔三、無明惑〕,無明惑者,謂于一切法無所明了,故曰無明。此惑乃業(yè)識之種子,煩惱之根本。聲聞、緣覺不知其名;別在大乘菩薩,定慧雙修,萬行具足,方斷此惑。故亦名別惑也。
三義觀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次第觀蘊(yùn)處界之義也。別相念處了,于總相念處之前加行修此與七處善,婆沙論百八十三說之,俱舍論則略而不說。見俱舍光記二十三。
三種天
【佛學(xué)大辭典】
(名數(shù))(參見:天)
【佛學(xué)大辭典】
(名數(shù))一名天,如人中之王,稱為天王天子,假名為天也。二生天,如四天王乃至非想天,為眾生可生之天處,即六趣中之天趣也。三凈天,三乘之圣者,斷煩惱而清凈無垢者,如聲聞之預(yù)流果已上乃至佛也。見智度論七。
【三藏法數(shù)】
(出涅槃經(jīng))
天者,天然自然樂勝身勝,故名天也。
〔一、世間天〕,謂十方世界,一切剎土中,諸大國王,雖處人中,享受天福,是名世間天。
〔二、生天〕,即一切眾生,修行十善之因,受其果報,或生欲界天,或生色界天,或生無色界天,是名生天。(十善者,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欲、不瞋恚、不邪見也。)
〔三、凈天〕,謂聲聞、緣覺斷諸煩惱,獲大神通,變化自在,清凈無染,是名凈天。
【佛學(xué)大辭典】
(界名)梵名提婆Deva,又名素羅Sura,光明之義,自然之義,清凈之義,自在之義,最勝之義。受人間以上勝妙果報之所,其一分在須彌山中,其一分遠(yuǎn)在蒼空,總名之為天趣。六趣之一也。又不拘其住處指一切之鬼神,名為天,如鬼子母神謂之鬼母天。又一切好妙之物名為天,如人中之好華謂之天華。大乘義章六末曰:「天者如雜心釋有光明故名之為天,此隨相釋。又云天者凈故名天,天報清凈故名為凈。若依持地所受自然,故名為天?!沽x林章六本曰:「神用光潔自在名天。」法華文句四曰:「天者天然自然勝、樂勝、身勝、故天為勝,眾事悉勝馀趣,常以光自照,故名為天?!怪褂^四曰:「自然果報名為天?!蛊沛墩摪倨呤唬骸赣谥T趣中彼趣最勝最樂最善,最善最妙高故名為天?!辜蜗榻鸸饷鹘?jīng)疏曰:「外國呼神亦名為天?!怪嵌日撛唬骸柑祗脟?,名諸好物皆為天物?!?br />【佛學(xué)常見辭匯】
光明之義,自然之義,清凈之義,自在之義,最勝之義,是享受人間以上勝妙果報的所在,總名為天趣。六趣之一。
【三藏法數(shù)】
天者,天然自然,樂勝身勝,清凈光明,尊勝無比,故名為天。列位雖多,必以大梵帝釋為首。蓋大梵是大千世界之主,帝釋是三十三天之主故也。(大梵,即色界天也。帝釋,梵語釋提桓因,華言能天主。三十三天主者,謂帝釋與三十二人同修戒善,生忉利天,而帝釋為天主也。)
三種生
【佛學(xué)大辭典】
(名數(shù))溈仰宗之靈祐,依楞嚴(yán)經(jīng)而揭三種生,以提撕學(xué)者:一、想生,對于塵境而妄想之能思心也。二、相生,識情所思一切境界之相也。三、流注生,識塵和合,念念相續(xù)之一切煩惱也。吾等無始以來以此三者,污清凈之鏡智。人天眼目四曰:「師一日謂仰山曰:吾以鏡智為宗要,出三種,所謂想生相生流注生。楞嚴(yán)經(jīng)曰:想相為塵,識情為垢,二俱遠(yuǎn)離則汝法眼應(yīng)時清明。云何不成無上知覺?(己上經(jīng)文)想生即能思之心雜亂,相生即所思之境歷然,微細(xì)流注俱為塵垢。若能凈盡,方得自由?!梗ń?jīng)文之當(dāng)意以想相二字示六境,識情二字示六識與六根)。
三種色
【佛學(xué)大辭典】
(名數(shù))(參見:色)
【佛學(xué)大辭典】
(名數(shù))一可見有對色。對者對礙之義。色法之自性,具對礙之自性而眼可見者,青黃等之色塵是也。二不可見有對色。具對礙之自性而不可眼見者。聲等之四塵,眼等之五根是也。三不可見無對色,其自性無對礙,亦不可眼見者。無表色是也。無對礙之自性攝之于色者,以其為有對礙之四大所生之法故也。見阿毗曇論一?!居帧恳伙@色,青黃赤白等色相顯然分明者。二形色,長短方圓等之形相可見者。三表色,取舍屈伸等之表相可見者。此三色為就可見有對色之一而分別者(俱舍以此表色為主),見五蘊(yùn)論。
【三藏法數(shù)】
(出五蘊(yùn)論)
〔一、顯色〕,顯即明顯,色即質(zhì)礙之色,謂青黃赤白、光影明暗、煙云、塵霧、虛空等色,明顯可見,故名顯色。
〔二、形色〕,形即形相,謂長短方圓、粗細(xì)高下,若正不正,皆有形相,故名形色。
〔三、表色〕,表,顯也、對也,謂行住坐臥,取舍屈伸,雖是所行之事,而有表對,顯然可見,故名表色。
【三藏法數(shù)】
(出阿毗曇論)
〔一、可見有對色〕,可見有對色者,即一切色塵也。謂世間之色,眼則可見,有對于眼故也。
〔二、不可見有對色〕,不可見有對色者,即五根、四塵也。謂眼識不可見而能對色,耳識不可見而能對聲,鼻識不可見而能對香,舌識不可見而能對味,身識不可見而能對觸,皆言勝義根也。四塵,即聲香味觸也;此四亦不可見,而有對于耳鼻舌身故也。
〔三、不可見無對色〕,不可見無對色者,即無表色也。謂意識緣于過去所見之境,名為落謝五塵。雖于意識分別明了,皆不可見,亦無表對故也。(五塵者,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也。)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變壞之義,變礙之義,質(zhì)礙之義。變壞者輔變破壞也,變礙者變壞質(zhì)礙也,質(zhì)礙者有形質(zhì)而互為障礙也。是從五根境等之極微而成。又色者示現(xiàn)之義,諸色法中獨(dú)取五境中之色塵而名為色者,以彼有質(zhì)礙與示現(xiàn)兩義,色之義勝故也。俱舍論一曰:「由變壞故,(中略)變礙故,名為色?!雇嗽唬骸富蚴粳F(xiàn)義?!勾蟪肆x章二曰:「質(zhì)礙名色?!?br />【佛學(xué)常見辭匯】
指一切有形象和佔(zhàn)有空間的物質(zhì)。色可分為內(nèi)色、外色、顯色、表色、形色五種。內(nèi)色是指眼耳鼻舌身之五根,因?qū)儆趦?nèi)身,故名內(nèi)色;外色是指色聲香味觸之五境,因?qū)儆谕饩?,故名外色;顯色是指我們常見的各種顏色,如青黃赤白等等;表色是指有情眾生色身的各種動作,如取舍伸屈等等之表相;形色是指物體的形狀,如長短方圓等等。
【佛學(xué)次第統(tǒng)編】
法處所攝色有五:謂極略色、極迥色、受所引色、遍計(jì)所起色、自在所生色也。
一、極略色 即五色根五色境及四大種法處實(shí)色,極微為性。極者,至也、窮也、邊也。略有二義:一者總義,總略眾色,析至極微,名極略色。略色之極,依士得名。二者小義,析諸根境,至極小處,名極略色。色即極略,或色之極略,依士持業(yè)。
二、極迥色 以空界色極微為體??战缟?,攝六種色。謂明闇光影及迥色與空之顯色,以空界色上下見別,分成迥色及空一顯色。析此六色以致極微,總名極迥色,離礙方顯,立以迥名。
三、受所引色 即無表。以律儀不律儀無表為體,受謂因教因師而領(lǐng)受也,引謂依受而發(fā)起也。
四、遍計(jì)所起 影像色謂通三性,獨(dú)散意識因計(jì)所變,五根五塵定境色無用影像為體。三性意識能遍計(jì)度,境從此生,名彼所起。
五、自在所生色 勝定力故,于一切色皆得自在,即以定所變色聲香味觸境為體。定通無擁,名為自在,果從彼起,名彼所生。
【三藏法數(shù)】
謂眼根所見青黃赤白等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