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順德府邢臺人。天啟間官禮科給事中。薦崔呈秀復官,劾罷不附魏忠賢之侍郎扶克儉等。與李魯生、李蕃日走吏兵二部,交通請托。時人有語:“官要起,問三李?!焙蠛雠c呈秀交惡,削籍歸。忠賢敗,復官,終為御史鄒毓祚劾罷。
維基
李恒茂,直隸順德府邢臺縣人。萬歷四十四年進士,授陜西長安縣知縣,官禮科給事中,天啟六年二月,削禮科給事中李恒茂藉。初恒茂以遼警具疏,有曹爾禎整兵山東一語。得旨:爾禎擢撫山西,如何疏指山東,責令回奏。恒茂復疏謂爾禎為山東布政,尚未離任,以部題督發(fā)山東標兵為據(jù), 上以東西字顯有錯誤,不恭所奏,含糊至是,乃以錯誤引罪,遂削奪之。后以黨附魏忠賢復職。崇禎元年五月以劾免官。言李恒茂與李魯生、李蕃號曰三李,為閹黨楊維垣密友,聲勢薰灼,故長安(京城)為之謠曰:官要起,問三李。今魯生、李蕃己劾免,恒懋亦乞立賜處分。于是楊李二人皆罷。
張三杰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張三杰(16世紀—17世紀),山東東昌府濮州觀城縣人。張三杰是萬歷三十七年(1609年)的舉人,四十一年(1613年)成進士,獲授大理寺評事,其后歷官戶部主事、郎中,外任汾州知府。天啟年間張三杰再升任山西按察使司副使分巡口北道、山西按察使,官至甘肅巡撫,士兵人民都對他感念戴德,崇禎年間因為掩飾戰(zhàn)敗,被迫致仕回鄉(xiāng),死后在鄉(xiāng)賢祠祭祀。

人物簡介

維基
倪元珙(1584年—1639年),字賦汝,號三蘭,浙江紹興府上虞縣人,同進士出身。萬歷四十六年(1618年)戊午科舉人,天啟二年(1622年)登壬戌科進士。刑部觀政,三年授祁門縣知縣,五年改歙縣知縣,崇禎元年(1628年)考選,擢授廣西道監(jiān)察御史。巡視盧溝橋,二年告病。四年起補江西道御史,巡視中城,又巡按江西,六年督學蘇松。十年考察,以不稱職降二級為光祿寺錄事,十一年升行人司左司副,奉命治理益藩喪事,事竣歸里,寢疾五月,去世前十日升光祿寺丞。

人物簡介

維基
汪漸磐(1584年—1661年),原名洛誦,字石臣,號三馀,浙江杭州府錢塘縣人。原籍休寧縣上溪口人,寄籍浙江錢塘,績學雄文,萬歷四十六年(1618年)戊午科浙江鄉(xiāng)試經(jīng)魁第三名,四十七年(1619年)聯(lián)捷己未科進士,令廣東高要縣,邑當兩廣之沖,殫力拮據(jù),嚴馭吏,寬治民,六年課第一,擢升工部主事。時魏珰用事,引病去。崇禎初,以禮部主事召,轉(zhuǎn)山東提學僉事,能振飭士風,主貢試,所拔皆名士。及丙子鄉(xiāng)試,所首拔得雋者二十余人,以次捷南宮,如傅相星巖、孫相沚亭,皆首擢也。時考天下學臣,績又居第一。尋任東兗道兵備參議,以詿誤罷歸。旋昭雪,降福建布政司經(jīng)歷,改漳泉道,俱未任。清朝辭薦不起。順治辛丑浮梁賊劫掠,村中被毒,避地武林。是年十一月十一日歿,于杭櫬歸。漸磐究心理學,得力于龍溪,所至正文體,敦士風,群推有回瀾力。娶吳封孺人,合葬江潭后街。
朱之馮 朝代:明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44 【介紹】: 明京師大興人,字樂之。天啟五年進士,授戶部主事,榷稅河西務,崇禎二年進員外郎,謫浙江布政司理問,遷行人司副,歷刑部郎中。十六年巡撫宣府。李自成破城,自縊死。
維基
朱之馮(?—1644年),本名之裔,字樂三,一說德止,號勉齋,順天府大興縣人,明末政治人物。朱之馮還是秀才時,便被楊漣、左光斗賞識。天啟五年(1625年)乙丑科進士,授戶部主事,榷稅河西務(河西務位于天津和北京之間),上任時便推卻陋規(guī)羨金,后來又因得罪魏忠賢而被定為東林黨人貶謫。崇禎二年(1629年)起復任戶部員外郎,以掛誤謫浙江布政使司理問,遷行人司副,歷任刑部郎中、浙江僉事、山東參議。崇禎十六年(1643年)正月(一說崇禎十五年十二月),擢拔為右僉都御史、巡撫宣府,任內(nèi)嚴核將士,彈劾庸懦,補足兵額。崇禎十七年(1644年)春,此時李自成軍隊來勢洶洶,朱之馮設太祖牌位于城樓,召集軍民,要歃血死守,但城中軍民人心渙散,皆言請降。而朱之馮繼續(xù)督標兵禦賊,炮矢相加。同年三月六日,李自成陷宣府,總兵王承允和太監(jiān)杜勛開城迎賊,巡撫朱之馮大罵:「爾上所倚信,特遣爾,以封疆屬爾。爾至即通賊,何面目見上?」杜勛一言不發(fā),大笑而去。朱之馮登上城樓,下令開炮,左右默然,無一人上前。于是朱之馮親自點火放炮,又被左右拉住。這時大炮的線孔已被鐵釘釘死。朱之馮見大勢已去,嘆道:“不意人心至此”。李自成大軍已入城,左右想引朱之馮投降,朱之馮痛叱「離此一步,非死所!」說罷南向叩頭,寫完遺書,便登北城樓自縊而死。被棄尸濠中,濠旁的狗每日吃人尸,只有朱之馮的遺體尚存。
朱祖文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浙江嘉興人,字完夫,號三復居士。朱先孫。諸生。少負氣節(jié),與周順昌善。天啟間順昌被閹黨所逮,祖文間行詣都,為納饘粥湯藥。及征“贓”令急,又為之奔走稱貸。順昌櫬歸,祖文哀慟病死。有《北行日譜》
馮祖望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簡介

維基
馮祖望(1585年—1653年),字元昌,別號生三,南直隸常州府武進縣人,明末清初政治人物。天啟四年(1624年)甲子科舉人,崇禎四年(1631年)辛未科進士,戶部觀政,初任瀏陽縣知縣,九年任本省同考官,十三年降職為陜西苑馬寺萬安監(jiān)錄事,后升河南商城縣知縣。擢戶部山西司主事,歷浙江司員外郎、云南司郎中,授湖廣布政司參議兼按察僉事。崇禎十七年(1644年)督餉北上,途中聞京城失陷,遂慟哭歸里,閉門不出,自號“呂道人”,郁郁而終。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45 【介紹】: 明寧國府宣城人。麻溶孫。諸生。南明弘光朝覆亡時,舉兵應金聲抗清。旁郡吳太平、阮垣、阮善長、劉鼎甲、胡天球、馮百家與之俱起,號七家軍,首領皆諸生。不久,均敗死。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山東樂安人,字景濂,號松石。天啟五年進士。授寶雞知縣,移知長安,擢給事中。連疏劾權相,遭忌,坐事降級。官至太仆寺丞。
維基
孫三杰,字景濂,號松石,山東青州府樂安縣人,同進士出身。天啟五年(1625年),登乙丑科第三甲進士,任寶雞縣知縣,瑞藩朘民,面請停止。王老虎黨寇狓猖棧道中,單騎入巢,諭以禍福,寇悉解散。革火耗,用吏收官解法。調(diào)繁長安縣,兼署咸寧,大猾望風竄去。構書院,與文太清先說講究圣賢性命之學。擢兵科給事中,連疏劾當?shù)?,識者壯之,群小忌其憝直,鐫公秩,補上林署丞,升太仆寺丞,卒于京師。
文三俊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簡介

維基
文三?。?585年—1645年),字文瀛,號癡客,福建漳州府鎮(zhèn)海衛(wèi)籍直隸舒城縣人。癸卯福建鄉(xiāng)試第九名舉人,萬歷三十八年(1610年)庚戌科會試四十六名,第三甲第一百七十名進士。戶部觀政,授浙江上虞縣知縣。

人物簡介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伯玉,泰和人。萬歷丙辰會試天啟壬戌廷試除行人歷吏部郎中有春浮園集
維基
蕭士瑋(1585年—1651年),字伯玉,號三莪,江西泰和縣人。官至南京吏部郎中。萬歷四十年(1612年)壬子科舉人,萬歷四十四年(1616年)丙辰中會試。天啟二年(1622年)補壬戌科殿試,成進士,官行人司行人。崇禎二年(1629年),琉球國尚豐王遣使請封。按照慣例,朝廷應派給事中和行人各一人,充任琉球冊封使。正使已選定杜三策,副使則預備在行人蕭士瑋和孔聞籍中選出。然而,兩人互相推諉,互罵至司正楊掄門前。楊掄忍無可忍,索性自請擔任副使。崇禎帝便下詔升楊掄為京堂,蕭士瑋降三級并調(diào)外任,孔聞籍不準參與考選,調(diào)南京用。蕭士瑋謫河南布政使司知事,歷升光祿寺典簿、評事,禮部主事、吏部主事,擢南京吏部考功司郎中。弘光朝,遷光祿寺少卿,拜太常寺卿,移疾還里。明亡,專心著述。清順治八年(1651年)卒。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池州府建德人,字用章。萬歷二十六年進士。授元氏知縣。天啟初累官至光祿少卿,極陳魏忠賢、客氏之罪。及吏部尚書趙南星、戶部右侍郎楊漣等被貶,遂引疾歸。忠賢黨劾三俊與鄒元標等“合污同流”,革職閑住。崇禎初起南京戶部尚書兼掌吏部事。澄汰魏氏余黨一空。后入為刑部,轉(zhuǎn)吏部。乞休歸。明亡后,家居十余年卒。
維基
鄭三俊,字用章,號玄岳,南直隸池州府建德縣人。萬歷二十五年丁酉科應天鄉(xiāng)試舉人,萬歷二十六年(1598年)聯(lián)捷進士,授北直隸元氏縣知縣,調(diào)真定縣知縣,累遷南京禮部精膳司郎中,出為河南歸德府知府。天啟初年,召為光祿寺少卿,后改太常寺卿。崇禎元年(1628年),起南京戶部尚書兼掌吏部事。鄭三俊剛上任時倉庫不足一月之餉,而鄭三俊力祛宿弊,糾正怠忽職守的官員,并與兵部力爭虛冒兵額的開支,不久之后士兵都能吃飽??匆娛徍?、淮安、杭州三個地方榷關的官員貪污腐敗,鄭三俊也上書彈劾把他們罷免。崇禎八年(1635年)轉(zhuǎn)任吏部尚書,主持京察,斥罷七十八名不稱職的官員,時論都佩服他辦時公平。接著他又上書請求「議官評、杜請屬、慎差委」三事,都被崇禎帝采納。后來又考績?nèi)攵?,留為刑部尚書。崇禎十年?637年),因曲庇侯恂下獄,盧象升等上疏救援,內(nèi)閣先后擬旨“回話”、“為民”、“提問”,最后,崇禎帝批:“可將三俊罪狀,一一講明,不必更處奏事官。”。家門前懸掛有“天子三問”匾額。崇禎十五年后重新起用為刑部尚書,不久后又取代了李日宣成為吏部尚書。鄭工俊先后舉薦了李邦華、劉宗周足以繼任吏部尚書,又薦黃道周、史可法、馮元飏、陳士奇四人,又奏罷不稱職的吏部官員數(shù)人。但后來引進了吳昌時,故頗為世所詬病。
梅朗中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46 【介紹】: 明末清初江南宣城人,字朗三。梅鼎祚孫。諸生。善詩古文,又工書畫,喜稱道才士,時稱三絕。卒年不滿四十。有《書帶園集》。

人物簡介

維基
寧三翰(1586年—?),字步瀛,號林閣,山西平陽府聞喜縣人,軍籍。萬歷三十四年(1606年)丙午科山西鄉(xiāng)試第十七名舉人,萬歷三十五年(1607年)丁未科進士,通政司觀政,三十六年授河南武安知縣,三十八年調(diào)涇陽知縣,四十年降職,四十一年補河南按察司檢校,四十二年升永平府推官,四十五年升工部主事,丁憂,天啟元年補工部屯田司,二年調(diào)兵部職方司,五年升員外,六年升郎中,本年升山東按察使,七年加升右布政,關內(nèi)道,崇禎元年考察。
張三謨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簡介

維基
張三謨(1586年—1649年),字緯典,號日葵,山西太原府平定州人。性篤孝,母病,祝天愿以身代,及卒,廬墓三年,父卒亦如之,臺使者旌其門。萬歷三十四年(1606年)丙午科山西鄉(xiāng)試舉人,天啟二年(1622年)壬戌科進士。初授行人,崇禎元年(1628年)擢福建道監(jiān)察御史,二年(1629年)巡按福建,四年(1631年)正月巡視京營。有《直陳公論疏》,尋丁憂歸。七年(1634年)補河南道御史,順天巡按,九年(1636年)升掌河南道。尋降行人司左司副,十年(1637年)升司正,十一年(1638年)出為光祿寺丞,改大理寺丞,十三年(1640年)升大理寺左少卿,十四年(1641年)升順天府府尹、大理寺卿。歷官有能聲,在大理寺輕重出入,雖臨以威不少動。彈劾權貴,抉摘隱微,而顯設之情狀具見,或诪張三謨?yōu)榛茫嗫卩淠繌埲儾荒艹鲆徽Z。廷推入閤,為忌者排陷,不果。后致政里居,闖賊至,聘為相,以死拒之,尋聞明亡,抑郁成疾卒,年六十四。妾郭氏,夫卒矢殉,嫡子慰止之,氏屏容飾,絕宴會,言動胥斂抑,全節(jié)而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