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927,分129頁顯示  上一頁  38  39  40  41  42  44  45  46  47 下一頁
佛類詞典(續(xù)上)
三種示導(dǎo)
三種世間
三種光明
三種地獄
三種成佛
三種見惑
三種作意
三種身苦
三種忍行
三種舍利
三種奇特
三種念處
三種夜叉
三種長老
三種法身
三種示導(dǎo)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菩薩見地獄之苦而救之,有三種之示導(dǎo):一、神變示導(dǎo),現(xiàn)神通之力而救苦者,是屬于身業(yè)。二、記說示導(dǎo),念念記憶不忘而說法,以救苦者,是屬于身業(yè)。三、教誡示導(dǎo),起慈悲之心,教誡說法以救苦者,是屬于口業(yè)。見般苦經(jīng)四百六十九。
【三藏法數(shù)】
(出般若經(jīng))
示,開示;導(dǎo),引導(dǎo)。謂菩薩見諸有情,在地獄中受極苦報,即起拯濟之心,故有三種示導(dǎo)也。
〔一、神變示導(dǎo)〕,謂菩薩憫彼地獄之苦,故現(xiàn)神通之力,滅除湯火刀劍種種苦具,令諸眾生藉此神變,從地獄出,生天人中,受諸快樂,是為神變示導(dǎo)。
〔二、記說示導(dǎo)〕,謂菩薩憫彼地獄之苦,而于眾生念念記憶不忘而為說法,令諸眾生藉此法力,從地獄出,生天人中,受諸快樂,是為記說示導(dǎo)。
〔三、教誡示導(dǎo)〕,謂菩薩憫彼地獄之苦,即發(fā)慈悲喜舍之心,說法教誡,令諸眾生,藉此教誡,從地獄出,生天人中,受諸快樂,是為教誡示導(dǎo)。
三種世間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參見:三世間)
【佛學常見辭匯】
五陰世間、眾生世間、國土世間。五陰世間就是吾人五陰合成的色身;眾生世間就是吾人身體以外有生命的一切眾生;國土世間就是吾人身體依之而住的山河大地。
【三藏法數(shù)】
(出大智度論)
隔別名世,間差名間。謂十界假名、五陰、國土三種,一一差別不同,故名三種世間。(十界者,佛界、菩薩界、緣覺界、聲聞界、天界、人界、阿脩羅界、餓鬼界、畜生界、地獄界也。五陰即眾生身,以此身是色受想行識五陰所成故也。)
〔一、假名世間〕(亦名眾生世間。)假名者,于十界五陰實法上,假立名字,各各不同,是為假名世間。(實法者,謂十界五陰皆實有也。假立名字者,謂十界名字,非實有也。既有十界五陰實法,即有十界眾生假名。且如人界中,各各有身,即各各有名字也。馀界亦然。)
〔二、五陰世間〕(亦名五眾世間。)五陰者,色受想行識也。十界五陰各各差別,故名五陰世間。(色即質(zhì)礙之色,受即領(lǐng)納諸塵,想即思想,行即造作,識即分別善惡。以此五者,陰覆真性,皆名為陰。)
〔三、國土世間〕,國土者,即眾生所依之境界也。既有能依之身,即有所依之土。十界所依,各各差別,故名國土世間。
【三藏法數(shù)】
(出華嚴經(jīng)疏)
〔一、器世間〕,世界如器,名器世間。乃是釋迦如來所化之境,即三千世界也。(梵語釋迦,華言能仁。三千即小千、中千、大千也。)
〔二、眾生世間〕,謂五陰和合,眾共而生,間隔不同,故名眾生世間,即釋迦如來所化之機眾也。(五陰者,色陰、受陰、想陰、行陰、識陰也。)
〔三、智正覺世間〕,謂如來具大智慧,永離偏邪,深能覺了世間、出世間法,故名智正覺世間,即釋迦如來能化之智身也。
三種光明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就光明而立三種之別。大藏法數(shù)十二曰:「一謂日月星光,及火珠燈炬等光,皆能破除昏暗,是名外光明。二謂隨其所聞之法,觀察修習,皆依法則,因此明心見性,破除愚癡之暗,顯發(fā)本覺妙明,是名法光明。三謂諸佛菩薩二乘及諸天等身皆有光,亦能破暗,是名身光明?!?br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一外光明,日月火珠等之光明能除暗者。二法光明,妙法能除愚癡之暗者。三身光明,諸佛菩薩及諸天等之身有光明,能除暗者。見瑜伽論十一,三藏法數(shù)十三。
【三藏法數(shù)】
(出瑜伽師地論)
〔一、外光明〕,謂日月星光及火珠燈炬等光,皆能破除昏暗,是名外光明。
〔二、法光明〕,謂隨其所聞之法,觀察修習,皆依法則;因此明心見性,破除愚癡之暗,顯發(fā)本覺妙明,是名法光明。
〔三、身光明〕,謂諸佛、菩薩、二乘及諸天等,身皆有光,亦能破暗,是名身光明。(二乘者,聲聞乘、緣覺乘也。)
三種地獄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熱地獄,寒地獄,孤獨地獄之稱。
三種成佛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參見:即身成佛)
【佛學常見辭匯】
理具成佛、加持成佛、顯得成佛。諸佛理智,于凡夫身中,圓滿具足,與大日如來相同,是名理即成佛;眾生既具本覺的功德,再修習三密加持之行,使父母所生之身,與佛無異,是名加持成佛;依三密之修行,證入無上悉地,而顯現(xiàn)法性之萬德,是名顯得成佛。以上三種成佛,是真言宗所說。
即身成佛
【佛學常見辭匯】
即身修行即身就可以成佛。密宗說三密加持相應(yīng),可以即身成佛。
三種見惑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一、俱生見惑。生而自然有之見惑。二、推理見惑。遇各種事件推理而生之見惑。三、發(fā)得見惑。修學問等而得堅固之見惑。
【佛學常見辭匯】
俱生見惑、推理見惑、發(fā)得見惑。俱生見惑是與生俱來的見惑;推理見惑是在遇到某種事情時由推理而生的見惑;發(fā)得見惑是修學問等而得堅固的見惑。
三種作意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大地法中作意之心所,別為三種:一、自相作意,與觀法自相之智慧相應(yīng)而起之作意心所也。二、共相作意,與觀法共相之智慧相應(yīng)而起之作意心所也。三、勝解作意,與假想觀相應(yīng)而起之作意心所也。如對于未見不凈之物境,而修不凈觀時之作意是也。
三種身苦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言老,病,死,之三苦也。
【佛學常見辭匯】
老、病、死。
三種忍行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于身口意三處行忍辱也。見諸經(jīng)要集中。
【佛學常見辭匯】
于身口意三處行持忍辱。
【佛學次第統(tǒng)編】
諸經(jīng)要集云三種忍行:
一、身忍行 謂菩薩修行時,舍身命財,無有吝惜,雖被割截身體,而能忍受,是名身忍行。
二、口忍行 謂菩薩修行時,雖被人輕嫌打罵,聞已能忍,不起斗諍,是名口忍行。
三、意忍行 謂菩薩修行時,雖被人毀訾罵辱瞋恚呵責,聞已能忍,不起忿恨之心,是名意忍行。
【三藏法數(shù)】
(出諸經(jīng)要集)
〔一、身忍行〕,謂菩薩修行時,舍身命財,無有吝惜。雖被割截身體,而能忍受,是名身忍行。
〔二、口忍行〕,謂菩薩修行時,雖被人輕嫌打罵,聞已能忍,不起斗諍,是名口忍行。
〔三、意忍行〕,謂菩薩修行時,雖被人毀訾罵辱,瞋恚呵責,聞已能忍,不起忿恨之心,是名意忍行。
三種舍利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謂佛舍利之三種:如骨為白舍利,發(fā)為黑舍利,肉為赤舍利是也。(參見:舍利)
舍利
【佛學大辭典】
(動物)S/a%ri,鳥名?!居帧可崂ケ惹鹬该崂?。(參見:舍利弗)。【又】(術(shù)語)新作設(shè)利羅,室利羅,佛之身骨也。又總名死尸,是依戒,定,慧之薰修所成者。元鎦績霏雪錄曰:「舍利,按佛書室利羅,或設(shè)利羅。此云骨身,又云靈骨。有三種色:白色骨舍利,黑色發(fā)舍利,赤色肉舍利?!菇鸸饷鹘?jīng)舍身品曰:「是舍利者,即是無量六波羅蜜功德所重?!褂衷唬骸干崂墙涠ɑ鬯剐?,甚難可得,最上福田?!剐?yīng)音義六曰:「舍利,正音設(shè)利羅,譯云身骨。舍利有全身者,有碎身者?!狗ㄈA玄贊二曰:「梵云設(shè)利羅,體也。舍利者,訛也?!咕闵峁庥洶嗽唬骸格W都,即佛身界也,亦名室利羅。唐言體,佛身體也。舊云舍利,訛也?!官Y持記下四之一曰:「舍利,此翻遺身。即死尸也?!筍/ari^ra。
【佛學常見辭匯】
1。鳥名。2。舍利弗母親的名字。3。佛的身骨。佛、菩薩、羅漢、高僧等,寂后火化,每凝結(jié)有舍利,或如珠,或如花,白色為骨舍利,赤色為血肉舍利,黑色為發(fā)舍利,也有雜色的,那是綜合而成,此是生前依戒定慧薰修而得,無量功德所成,若是佛舍利,世間無物能損壞,菩薩以下,其堅度便相應(yīng)減少。
【俗語佛源】
梵語sarira,亦稱舍利子,意為骨身、遺骨。原來,「所遺骨分,通名舍利」。(《翻譯名義集》卷五)實際上,舍利專指佛、高僧的遺骨。舍利可分為骨舍利、發(fā)舍利和肉舍利,通常所說是都屬于骨舍利。佛家傳說,舍利是由修行功德煉就的,多作堅硬珠狀,五彩耀目?!?a target='_blank'>魏書·釋老志》說:釋迦牟尼涅槃后,弟子用「香木焚尸,靈骨分碎,擊之不壞,焚亦不焦,或有光明神驗,胡言謂之舍利」。經(jīng)中載有八國國王分取舍利,建塔供養(yǎng)之事。佛的舍利也叫做「佛骨」。唐代朝廷多次迎請鳳翔法門寺佛骨舍利入大內(nèi)供養(yǎng)。其中唐憲宗元和年間迎佛骨時,遭到韓愈的激烈反對,歷史上很有名。佛的牙舍利稱為「佛牙」,相傳帝釋曾取佛牙在天上建塔供養(yǎng),故佛牙備受青睞。法顯、玄奘西游時,都見到過佛牙。釋迦牟尼留下四枚佛牙,其中一枚在唐代被道宣律師獲得,受到歷代帝王的供養(yǎng),今藏北京西山舍利塔中。后來也用舍利泛指僧人火化后的遺骨。入《古今小說·明悟禪師趕五戒》:「荼毗(火化)之次,見火中一道青煙,直透云端……少焉,舍利如雨。」(李明權(quán))
三種奇特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參見:奇特)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一神通奇特。佛世尊妙應(yīng)群機而現(xiàn)大神變不思議,使一切眾生及諸邪魔外道咸歸正化也。二慧心奇特。佛之智慧,心光湛寂,照了一切諸法,而成一切種智也。三攝受奇特。佛能知眾生諸根之利鈍,隨機攝受,開導(dǎo)教化,使彼咸聞法要,進修妙行,出離生死也。見過去現(xiàn)在因果經(jīng)四。
奇特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梵語A^s/carya,阿阇理貳。又作遏部多Adbhuta,譯曰奇特。獨一不偶也。西域記一曰:「何奢理貳伽藍,唐言奇特。」佛所行贊四曰:「知得未曾法,而起奇特想?!官t愚經(jīng)八曰:「如來出世,實復(fù)奇特。」
【俗語佛源】
梵語ascarya的意譯。如《賢愚經(jīng)》卷八說:「如來出世,實復(fù)奇特。」又《過去現(xiàn)在因果經(jīng)》卷四中說佛有三種奇特,即神通奇特、慧心奇特和攝受奇特。奇特的意思是超異,不同尋常。佛的「十八不共法」,也可以說是奇特。經(jīng)藏中有《一字奇特佛頂經(jīng)》。然而,把整個佛法想像得奇特古怪,就會流入邪僻一徑。禪宗有句話:「佛法但平常,莫作奇特想?!谷缣啤ぷ陉健洞蠡鄱U師語錄》卷十九指出:「才有一言半句作奇特解、玄妙解、秘密解,可傳可授,便不是正法。正法無傳無授,唯我證爾證?!乖倥e兩個俗例。如宋·王讜《唐語林·補遺一》:「李郎以奇特之才,輔清平之主,竭忠盡行,必報人臣。」又如郭沫若《洪波曲》:「桂林和陽朔的山水的確很奇特?!梗ɡ蠲鳈?quán))
三種念處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一、性念處,緣無生之空理而斷煩惱者,如慧解脫是也。二、共念處,由性念處而具得三明六通者,即具解脫是也。三、緣念處,由三藏經(jīng)十二部經(jīng)而悟達者,即大羅漢是也。
三種夜叉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在地之夜叉及虛空之夜叉與天之夜叉也。
三種長老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一、耆年長老,臘高耆宿之僧也。二、法長老,通達于法,智德圓滿之僧也。三、作長老,自假號為長老之僧也。
三種法身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參見:法身)
法身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佛之真身也。其釋名性相二宗各異其義。相宗據(jù)唯識論謂法身有總相法身與別相法身二種,總相法身者,兼理智二法,與金光明之如如及如如智,謂為法身之義同,是以所證之真如與能照之真覺為法身也。以三身言之,則自性身與自受用報身之二身合見。依此義釋之,則法身為理智顯現(xiàn),有為(智)無為(理)一切功德法體性之所依,故名法身。又成就莊嚴一切之功德法,故言法身。唯識論十曰:「此牟尼尊所得二果永離二障,亦名法身,無量無邊力無畏等大功德法所莊嚴故。(中略)此法身五法為性,非凈法界獨為法身,二轉(zhuǎn)依果皆攝此故?!箘e相法身者,即三身中之自性身,唯為清凈法界之真如也。此真如為佛之自性,故名自性身,又此真如具真常之功德(是無為也),為一切有為無為功德法之所依,故亦名法身。惟不得言成就莊嚴功德法,故名為法身,何則?以此法唯為理之法身,不含攝有為之功德(即智法身)也。唯識論十曰:「即此自性亦名法身,大功德法所依止故。」佛地論七曰:「力無畏等諸功德法所依止,故亦名法身。」述記十末曰:「離所知障,具無邊德,名為法身,(中略)功德法依名法身?!刮ㄗR樞要上本曰:「出纏位功德法本,名曰法身?!沽x林章七本曰:「成唯識說,清凈法界為自性身。莊嚴論等說,自性身本性常故。贊佛論說,佛自性身無生滅故?!谷粢佬宰谥x,則真如之理性,有真實覺知之相,理智不二,與真如之無為同,真智亦無為也。又性相不二故,真如即法性,則真智亦法性也。此理智不二法性之隱,謂之如來藏,積始覺之功,顯其法性,謂之法身。即言以法性成身,故名法身。或言以法性顯現(xiàn)之有為無為一切功德法成就莊嚴之身,故名法身。勝鬘經(jīng)曰:「世尊!過于恒沙,不離不脫不思議佛法成就。說如來法身,如是如來法身不離煩惱藏,名如來藏?!雇瑢毧呦履┰唬骸阜ㄉ碚?,即是實相真如法也。此實相正法隱,名如來藏。此實相法顯,故名身。唯是一實相法,約隱顯不同,故有藏之與身。又法者,謂諸功德法,法之所依名身。故攝論云:與功德法相應(yīng),名法身。」嘉祥法華疏四曰:「以正法為身,故曰法身?!蛊鹦耪撛唬骸笍谋疽褋?,自性滿足一切功德,所謂自體有大智慧光明義故,遍照法界義故,真實識知義故,自性清凈心義故,常樂我凈義故,清涼不變自在義故,具足如是過于恒沙不離不斷不異不思議佛法。(中略)滿足無有所少義故,名為如來藏,亦名如來法身?!雇x記下本曰:「隱時能出生如來,名如來藏。顯時為萬德依止,名為法身?!咕S摩經(jīng)慧遠疏曰:「佛以一切功德法成,故名法身?!狗ㄈA玄義七曰:「本有四德隱名如來藏,修成四德顯名為法身?!勾蟪肆x章十八曰:「言法身者,解有兩義:一顯本法性,以成其身,名為法身。二以一切諸功德法而成身,故名為法身?!硅驞harmaka%ya。
【佛學常見辭匯】
佛三身之一,又名自性身,或法性身,即諸佛所證的真如法性之身。
【佛學次第統(tǒng)編】
大牟尼尊,所得二果,永離二障,亦名法身。無量無邊力無畏等大功德法,所莊嚴故。體依聚義,總說名身,故此法身,五法為性,非凈法界,獨名法身。如是法身,有三相別:一自性身。二受用身,此又有二:一自受用,二他受用。三變化身。義見后章,茲不復(fù)及。
【三藏法數(shù)】
法身者,謂本有法性之身,若佛出世及不出世,常住不動,無有變易也。
【三藏法數(shù)】
謂始從初住,顯出法性之理,乃至妙覺極果,理聚方圓,是名法身。(初住者,即十住位中初之一住也。妙覺者,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不可思議,故名妙覺。理聚方圓者,妙覺所證,法性之理方始圓滿也。)
【三藏法數(shù)】
謂如來法性真常,湛然清凈,周遍法界。經(jīng)云:佛以法為身,清凈如虛空,是名法身。
【三藏法數(shù)】
法身者,謂所證無漏法界之體,而為法身也。菩薩知諸眾生心之所樂,即以法界身作自身,亦作眾生身,乃至虛空身也。(無漏者,謂惑業(yè)凈盡,不漏落三界生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