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462,分231頁顯示  上一頁  43  44  45  46  47  49  50  51  52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三障
三驛
三灣
三適
三母
三領
三就
三惡
三刺
第三聲
室三
十三陵
十三經(jīng)
三宅
三余
《國語辭典》:三障  拼音:sān zhàng
佛教用語。指造成修行者不能脫離生死輪回的三種障礙,即業(yè)障、煩惱障、報障。業(yè)障指因貪戀世間而做的種種惡行,因沒有出離世間的心,所以在未來將成為解脫的障礙;煩惱障指煩惱無能排遣成為障礙;報障指由于極壞的果報,如生在地獄,而不能修行?!冻蓪嵳摗肪戆耍骸附?jīng)說:『三障──業(yè)障、煩惱障、報障』何者是耶?」
《駢字類編》:三驛(三驛)
白居易東南行見二邦下。
《駢字類編》:三灣(三灣)
明一統(tǒng)志:三灣河,在汝寧府信陽州南五十里,源出南山,東北合浉河入淮。
《漢語大詞典》:三適(三適)
(1).謂好德、賢賢、有功。 唐 李白 《為宋中丞自薦表》:“若三適稱美,必九錫光榮?!?王琦 注:“古者諸侯貢士,一適謂之好德,再適謂之賢賢,三適謂之有功?!?br />(2).三件適意的事。 唐 白居易 《三適贈道友》詩:“足適已忘履,身適已忘衣,況我心又適,兼忘是與非?!?明 張九韶 《群書拾唾·人倫禮用》:“ 東坡 三適:日起理髮,午窗坐睡,夜臥濯足?!?/div>
分類:適意
《漢語大詞典》:三母
(1).指 周 代三位賢母。 漢 劉向 列女傳·周室三母:“三母者, 太姜 、 太任 、 太姒 ?!?span id="vpt7rll" class="book">《后漢書·皇后紀上·和熹鄧皇后》:“ 有虞 二妃, 周 室三母,修行佐德,思不踰閾。” 李賢 注:“三母,謂 后稷 母 姜嫄 , 文王 母 大任 , 武王 母 大姒 也?!?br />(2).古時諸侯、大夫養(yǎng)子,從眾妾中擇三人為子師、慈母、保母,稱為三母。南史·儒林傳·司馬筠:“《內則》云:‘擇於諸母與可者,使為子師,其次為慈母,其次為保母?!搜該裰T母,是擇人而為此三母,非謂擇取兄弟之母也。”參閱禮記·內則。
《駢字類編》:三領(三領)
唐 羅隱 淮南送盧端公歸臺 朱紱兩參王儉府,繡衣三領杜林官。
《漢語大詞典》:三就
(1).三成,三套。儀禮·既夕禮:“薦馬,纓三就,入門,北面,交轡?!?鄭玄 注:“纓,今馬鞅也;就,成也。諸侯之臣飾以三色而三成?!?span id="t7tvf7v" class="book">《周禮·春官·典瑞》:“公執(zhí)桓圭,侯執(zhí)信圭,伯執(zhí)躬圭,繅皆三采三就?!?br />(2).猶三匝,三重。大戴禮記·衛(wèi)將軍文子:“夫子之門人蓋三就焉?!?俞樾 群經(jīng)平議·大戴禮記一:“三就者,三帀也……夫子之門人三就,言其多也。”
(3).謂古時服死刑者,依照身份不同,分別三處就刑。書·舜典:“五刑有服,五服三就?!?孔 傳:“行刑當就三處:大罪於原野,大夫於朝,士於市?!?孔穎達 疏:“行刑當就三處,惟謂大辟罪耳……惟死罪當分就處所,其墨、劓、剕、宮無常處可就也?!?/div>
《漢語大詞典》:三惡(三惡)
(1).指暴、虐、頗(不正)三種惡劣的品性。左傳·昭公十四年:“三言而除三惡,加三利?!?杜預 注:“三惡:暴、虐、頗也。”
(2).即三惡道。百喻經(jīng)·人效王眼瞤喻:“於佛法中永失其善,墮於三惡。” 宋 范仲淹 《十六羅漢因果識見頌序》:“使群魔三惡,不起於心,萬法諸緣,同歸於善?!痹ⅲ骸叭龕?,即指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div>
《漢語大詞典》:三刺
(1). 周 代治理重案,必依次與群臣、群吏和百姓三等人反復計議,然后定罪判決,以示審慎。周禮·秋官·司刺:“司刺掌三刺、三宥、三赦之法,以贊司寇聽獄訟。壹刺曰訊羣臣,再刺曰訊羣吏,三刺曰訊萬民?!?孫詒讓 正義:“三刺者,問眾以當殺與否,是刑與宥不可豫定。”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書記:“刺者,達也。詩人諷刺,周禮三刺,事敘相違,若針之通結矣?!?span id="rrbvxzb" class="book">《隋書·刑法志》:“ 周王 立三刺以不濫,弘三宥以開物。”
(2).指三次察訊。魏書·刑罰志:“以五聽求民情,八議以申之,三刺以審之?!?br />(3).謂擊刺三次。周禮·夏官·大司馬:“鼓戒三闋,車三發(fā),徒三刺?!?鄭玄 注:“鼓戒,戒攻敵,鼓一闋,車一轉,徒一刺,三而止,象服敵?!?/div>
《漢語大詞典》:第三聲(第三聲)
(1).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江水二:“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絶,故漁者歌曰:‘ 巴 東 三峽 巫峽 長,猿鳴三聲淚沾裳?!币蛞浴暗谌暋敝噶钊似嗲械脑厨Q聲。 唐 戴叔倫 《和崔法曹建溪聞猿》:“聞道 建溪 腸欲斷,的知斷著第三聲?!?唐 李端 《送客賦得巴江夜猿》:“ 楚 人皆掩淚,聞到第三聲?!?br />(2).指普通話陰平、陽平、上、去四類字調中的上聲。如“板”“此”“鬼”“也”等字調為第三聲。
《韻府拾遺 覃韻》:室三
晉書律歷志:小雪十月中,室三,翼十五。
《國語辭典》:十三陵  拼音:shí sān líng
明代成祖至思宗十三個皇帝陵寢的統(tǒng)稱。位于河北省北平市昌平縣天壽山麓。以明成祖的長陵規(guī)模最大。
《國語辭典》:十三經(jīng)(十三經(jīng))  拼音:shí sān jīng
宋代列《孟子》于經(jīng)部,與《易經(jīng)》、《書經(jīng)》、《詩經(jīng)》、《周禮》、《儀禮》、《禮記》、《左傳》、《公羊傳》、《谷梁傳》、《論語》、《孝經(jīng)》、《爾雅》,合稱為「十三經(jīng)」。
《漢語大詞典》:三宅
指上古時常伯、常任、準人三種官職。書·立政:“宅乃事,宅乃牧,宅乃準,茲惟后矣。謀面用丕訓德,則乃宅人,茲乃三宅無義民?!?宋 王應麟 小學紺珠·職官·三宅:“宅乃事,常任;宅乃牧,常伯;宅乃準,準人。”
分類:時常官職
《國語辭典》:三馀(三餘)  拼音:sān yú
原為三國魏董遇教導學生充分用來讀書的三個馀暇時間:冬、夜、陰。典出《三國志。卷一三。魏書。王朗傳》裴松之注引《魏略》。后泛指閒暇時間。晉。陶淵明〈感士不遇賦。序〉:「昔董仲舒作士不遇賦,司馬子長又為之。余嘗以三馀之日,講習之暇,讀其文?!?/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