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927,分129頁顯示  上一頁  51  52  53  54  55  57  58  59  60 下一頁
佛類詞典(續(xù)上)
三覆八校
三醫(yī)
三舉
三斷
三關(guān)
楞嚴三關(guān)
黃龍三關(guān)
兜率三關(guān)
三獸
三獸渡河
三識
三類境
三顛倒
三寶
四種三寶
三覆八校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五戒經(jīng)之說。三覆者,正五九月各月之一日,四天王之善神覆奏人中善惡于天王,而校格是非。八校者,歲之八王日。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也。于此日復覆奏而校格之。嘉祥之無量壽經(jīng)疏曰:「一切眾生皆有二神:一名同生,二名同名。同生女在右肩上書其作惡,同名男在左肩上書其作善。四天善神一月六反錄其名籍奏上天王,地獄亦然。一月六齋,一歲三覆,一載八校,便不差錯?!梗ㄎ褰浣?jīng)載于偽經(jīng)錄)。
三醫(yī)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一上醫(yī),聽聲。二中醫(yī),相色。三下醫(yī),診脈。見止觀八之一。
三舉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戒律中之罪名。一、犯罪而他人忠告之,不自認罪之人。二、不肯懺悔之人,三、說淫欲不障道之人。此三種人。為宜行白四羯磨之法,舉其罪棄于眾外者,故謂之三舉。見行事鈔上一。
【佛學常見辭匯】
戒律中的罪名,凡是遇到犯罪經(jīng)他人忠告而不肯認罪的人,或是不肯懺悔的人,或是說淫欲不障礙修道的人,對此三種人,應行白四羯磨之法,以舉其罪而將之擯棄于眾僧之外,謂之三舉。
三斷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一、見所斷。于見道而斷者,小乘八十八使之見惑是也。二、修所斷,于修道而斷者,八十一品之修惑及色等有漏法是也。三、非所斷,一切之無漏法也。見俱舍論二。若就大乘而論,則分別起之煩惱所知二障是見所斷,俱生起之二障是修道所斷,非所斷與小乘同?!居帧恳?、自性斷,與惑體及惑相應俱有之法,無漏智起時,斷其自性使自心身遠離者。二、緣縛斷,五根五境及其他無記法,不斷其自性,生無漏智,悉斷內(nèi)心之煩惱,畢竟至于五根境等無染著者。即斷緣五根境之系縛也。但斷能緣之縛而非斷所緣之體,以無學之身,猶有五根五境等也。三、不生斷,缺一切生法之緣而畢竟不生者。如斷見惑,身之三惡道苦果,畢竟不生也,依自性斷緣縛斷所得之無為法,謂之擇滅無為,依不生斷所得之無為法,謂之非擇滅無為。見宗鏡錄七十六。
【佛學常見辭匯】
見所斷、修所斷、非所斷。見所斷是初果羅漢斷八十八使見惑;修所斷是二果三果羅漢修斷三界十隨眠惑,名修道所斷之惑;非所斷是四果羅漢三界見思斷盡,乃無漏果,更無不斷之惑,名非所斷。
【佛學次第統(tǒng)編】
阿毗達摩品類足論云三斷:
一、見所斷 謂聲聞初果之人,斷惑見理,名為見道。因斷三界八十八使見惑,故名見所斷。
二、修所斷 謂聲聞第二果第三果,修真斷惑,名為修道。因斷三界十隨眠惑,故名修所斷。
三、非所斷 謂聲聞第四果,三界煩惱,皆已斷竟,得無漏果。無惑可斷,故名非所斷。
【三藏法數(shù)】
(出宗鏡錄)
〔一、自性斷〕,謂智慧起時,煩惱暗障自性應斷,故名自性斷。
〔二、不生斷〕,謂得法空之時,能令三涂惡道苦果永更不生,故名不生斷。(三涂者,火涂、刀涂、血涂也。)
〔三、緣縛斷〕,謂但斷心中之惑,則于外塵境,不起貪瞋;于境雖緣,不生染著,故名緣縛斷。
【三藏法數(shù)】
(出阿毗達磨品類足論)
〔一、見所斷〕,謂聲聞初果之人,斷惑見理,名為見道。因斷三界八十八使見惑,故名見所斷。(三界者,欲界、色界、無色界也。八十八使者,一身見、二邊見、三見取、四戒取、五邪見、六貪、七瞋、八癡、九慢、十疑。此十使歷三界四諦下,增減不同,成八十八。謂欲界苦諦十使具足;集、滅二諦各七使,除身見、邊見、戒?。坏乐B下八使,除身見、邊見。四諦合為三十二。上色界、無色界,每四諦下各除瞋使,馀皆如欲界,故上二界合為五十六。并前欲界三十二,共成八十八使也。)
〔二、修所斷〕,謂聲聞第二果、第三果修真斷惑,名為修道。因斷三界十隨眠惑,故名修所斷。(十隨眠者,即是思惑。謂長時隨逐潛伏,覆蔽真性,故名隨眠。欲界有四,謂貪、瞋、癡、慢。色界、無色界各三,謂貪、癡、慢。共為十也。)
〔三、非所斷〕,謂聲聞第四果,三界煩惱皆已斷竟,得無漏果,無惑可斷,故名非所斷。
三關(guān)
【佛學大辭典】
(雜語)三處之玄關(guān)。就法門而言。
楞嚴三關(guān)
【佛學大辭典】
(故事)佛祖統(tǒng)紀十慈云傳曰:「慈云法師導式居天竺日,有貴宦注楞嚴,求師印可。師烹烈燄謂之曰:閤下留心佛法,誠為希有。今先申三問,若答之契理,當為流通。若其不合,當付此火?;略S之。師曰:真精妙元性凈明心,不知如何注釋?三四四三宛轉(zhuǎn)十二,流變?nèi)B,一十百千,為是何義?二十五圣所證圓通,既云實無優(yōu)劣,文殊何獨得取觀音?其人罔措。師即舉付火中。于是楞嚴三關(guān)自玆而出?!?/div>
黃龍三關(guān)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參見:黃龍)
【佛學大辭典】
(故事)黃龍常以三問拶人。曰:人人有個生緣,如何是汝生緣?曰:我手何似佛手?曰:我腳何似驢腳?每以此三語問學者,無能契其旨者。天下叢林名為三關(guān)。才有酬者,師無可否,歛目危坐。人莫測其意,問其故。師云:已過關(guān)者,掉臂徑去,安知有關(guān)吏。從吏問可否,是未透關(guān)者。見會元十七、普燈錄三、人天眼目上。
兜率三關(guān)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參見:上兜率)
【佛學大辭典】
(公案)續(xù)傳燈錄二十二曰:「室中設三語以驗學者,一曰撥草瞻風,只圖見性。即今上座性在甚么處。二曰識得自性,方脫生死。眼光落地時,作么生脫。三曰脫得生死,便知去處。四大分離向甚么處去?!勾蠡畚鋷旒盁o門關(guān)作「撥草參玄?!?/div>
三獸
【佛學大辭典】
(譬喻)兔馬象也。三獸渡河,兔足在水上,以譬聲聞之悟道最淺。馬足在水中,以譬緣覺之悟道稍深。象足到水底,以譬菩薩之悟道最深。見思之煩惱有正體與習氣,聲聞但斷正體,緣覺兼侵習氣,菩薩正習俱盡。法性之空理,或譬生死為河水,譬三乘為三獸。三乘之人,雖證同一之法性,渡同一生死之流,然從其淺深而生如此之差別。天臺以之為四教中通教之教理。涅槃經(jīng)二十三曰:「譬如有河,第一香象不能得底,則名為大。聲聞緣覺至十住菩薩不見佛性,名為涅槃,非大涅槃。若能了了見于佛性,則得名為大涅槃也。是大涅槃唯象王能盡其底。大象王者,謂諸佛也?!雇咴唬骸付酥穗m觀因緣,猶不得名為佛性。(中略)又未能渡十二因緣河猶如兔馬。何以故?不見佛性故?!箖?yōu)婆塞戒經(jīng)一曰:「如恒河水,三獸俱渡,兔馬香象。兔不至底,浮水而過;馬或至底或不至底;象則盡底。恒河水者即是十二因緣河也,聲聞渡時猶如彼兔,緣覺渡時猶如彼馬,如來渡時猶如香象,是故如來得名為佛。聲聞緣覺雖斷煩惱,不斷習氣。如來能拔一切煩惱習氣根原,故名為佛?!怪褂^六曰:「涅槃名為三獸渡河,通教觀意。」同輔行曰:「三人如獸,真如水底?!?/div>
三獸渡河
【佛學大辭典】
(譬喻)婆沙論。三獸渡河。兔浮水上。馬及一半。象窮底。喻菩薩緣覺聲聞。所得有淺深也。說(參見:三獸)。
【三藏法數(shù)】
(出天臺四教儀并法華玄義)
三獸喻三乘,河喻空理也。謂通教聲聞、緣覺、菩薩同出三界,取證空理,而根器有大小,行位有淺深,如象、馬、兔,同共渡河,而有淺深之異。故以此為喻也。(三界者,欲界、色界、無色界也。)
〔一、象渡河〕,象渡河者,喻菩薩之人也。謂菩薩修六度萬行,利益眾生,斷見、思惑,及斷習氣盡,而證菩提。如象之渡河,得其底也。(六度者,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進、五禪定、六智慧也。見、思惑者,意根對法塵而起分別曰見惑;眼耳鼻舌身貪愛色聲香味觸五塵曰思惑。習氣者,即見、思馀習之氣分也。)
〔二、馬渡河〕,馬渡河者,喻緣覺之人也。謂緣覺修十二因緣,斷見、思惑,雖兼斷習氣,未能凈盡,而證真空之理。如馬之渡河,雖不至底,而漸深也。(十二因緣者,一無明、二行、三識、四名色、五六入、六觸、七受、八愛、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也。)
〔三、兔渡河〕,兔渡河者,喻聲聞之人也。謂聲聞修四諦法,斷見、思惑,未能除斷習氣,而但證真空之理。如兔之渡河,但浮水而過,不能深也。(四諦者,苦諦、集諦、滅諦、道諦也。)
三識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就心識之真妄而立三識之不同:一、真識,自性清凈心也。第八阿賴耶識,通真不通妄。妄者染,真者凈也。謂其凈分也。二、現(xiàn)識,變現(xiàn)之意也。第八識,含藏一切善惡種子,而變現(xiàn)根身世界。故名。三、分別識,于六塵等種種之諸境而起分別也。第七末那識由傳送第六意識而起分別,故名。見楞伽經(jīng)。【又】末那識,阿賴耶識,奄摩羅識之稱。見翻譯名義集。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楞伽經(jīng)所說:一,真識,如來藏也,又自性清凈心也。離生滅相之真心也。起信論名之為心,亦名如來藏。性宗唯識不立此識。二,現(xiàn)識,又名藏識。真心與無明和合而生染凈法之識體也。起信論所謂阿梨耶識之業(yè)轉(zhuǎn)現(xiàn)三細也,唯識論所謂阿賴耶識也。但彼不立真妄和合之義。三,分別事識,名轉(zhuǎn)識。緣現(xiàn)識而生之眼等六識也。起信亦名分別事識。楞伽經(jīng)一曰:「略說有三種識,廣說有八相,何等為三?謂真識、現(xiàn)識、分別事識?!?br />【佛學常見辭匯】
1。真識、現(xiàn)識、分別事識。真識就是我們的自性清凈心,也就是離生滅相的真心;現(xiàn)識就是能變現(xiàn)的識,也就是阿賴耶識,因它含藏一切的善惡種子,能變現(xiàn)根身世界;分別事識就是依阿賴耶識而生的眼耳等六識,在六塵境界中起種種的分別。2。指末那識、阿賴耶識、奄摩羅識。
【三藏法數(shù)】
(出楞伽經(jīng))
識,即心識也。以心有真有妄,故有三識之不同焉。
〔一、真識〕,真識者,謂自性清凈心也。蓋第八阿賴耶識,通真通妄,妄即是染,真即是凈。今言凈分,故名真識也。(梵語阿賴耶,華言藏識,謂能含藏一切善惡種子故也。)
〔二、現(xiàn)識〕,現(xiàn)謂變現(xiàn),即能生諸法之本也。此言第八識含藏一切善惡種子,變現(xiàn)根身世界,故名現(xiàn)識也。(根身者,眼等諸根也。)
〔三、分別識〕,分別識者,謂于六塵等種種諸境而起分別也。此言由第七末那識,傳送第六意識,能起分別,故名分別識也。(六塵者,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也。梵語末那,華言意,謂能分別思量也。)
【三藏法數(shù)】
(出翻譯名義)
〔一、末那識〕,梵語末那,華言染污意。染污者,謂我癡、我見、我慢、我愛四惑常俱。意者,謂常思慮第八識,度量為我,即第七識也。
〔二、阿賴耶識〕,梵語阿賴耶,華言藏識。謂此識能含藏善惡諸法種子,即第八識也。
〔三、庵摩羅識〕,梵語庵摩羅,華言清凈。識,翻譯名義云:第八阿賴耶,若至我見永不起位,即舍賴耶之名,別受清凈之稱,即第九識也。(我見永不起者,謂諸惑凈盡也。)
三類境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境者,八識所變之相分也。此相分有三類:一、性境,性者,實體之義,自實之種子而生,有實性,自維持實性,不隨能緣之心,能緣之心,不過為彼之自性,以現(xiàn)量而量知者,此之謂性境不隨心。第八識與眼識等五識之全部相分及第六識之一部相分是也。二、獨影境,如第六意識浮龜毛兔角之相,其相非自實體種子而生之實法,唯自能緣之見分顛倒計度,而發(fā)現(xiàn)假相者。此假相既無能生之種子,亦無所托之本質(zhì),唯獨起影像,故云獨影境。此境為隨其種子及善惡之性等能緣之見分者,故云獨影唯隨見。三、帶質(zhì)境,如第七識緣第八識之見分,或如散心獨影之意識,緣五塵之境,其自識之相分,謂為第八識之見分,謂為五塵,確有所托之本質(zhì)(性質(zhì)),非如彼龜毛兔角無本質(zhì)者,故對于彼獨影境而謂之帶質(zhì)境,顧彼所托之本質(zhì),雖為有實體之性境,而所起之相分,非為所托之本質(zhì),似必支配于能緣之妄情(即自己之身分),而于非我之物體現(xiàn)我相為依實之本質(zhì)與非實之妄情而現(xiàn)之一種似非相分,故此相分,不得使屬于任何一方。于見分之妄情與性境之本質(zhì)。二者,可使為兩質(zhì)之性質(zhì)者,故謂之帶質(zhì)通情本。帶質(zhì)境通于妄情與本質(zhì)通也。頌曰性境不隨心。獨影唯隨見。帶質(zhì)通情本。性種等隨應?!挂娢ㄗR樞要上末。
【三藏法數(shù)】
(出翻譯名義)
三類境者,謂第八阿賴耶識,緣三種境,種子、根身即內(nèi)境也,器世間即外境也。(梵語阿賴耶,華言藏識。)
〔一、種子境〕,謂第八識能遍任持世間、出世間諸法種子,故名種子境。
〔二、根身境〕,謂第八識覺明能了之心,發(fā)起內(nèi)外塵勞之相,于一圓湛,析出根塵,聚內(nèi)四大而為身分,故名根身境。(四大者,地大、水大、火大、風大也。)
〔三、器世間境〕,世界如器,名器世間。謂從第八識轉(zhuǎn)相而成現(xiàn)相,即有山河大地等境界,故名器世間境。
三顛倒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參見:顛倒)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一,想倒,于六塵之境而思想非理者。二,見顛倒,于事理之法,而邪計度推求者,即邪見也。三,心顛倒,于妄心邪識了事物者,是諸顛倒之根本也。涅槃經(jīng)三十七曰:「如來己離三種顛倒,所謂想倒見倒心倒?!棺阽R錄四十二曰:「心如停賊主人,見是賊身,想如賊腳,根塵是賊媒,內(nèi)外搆速劫盡家寶。」
【佛學常見辭匯】
一、想顛倒,即思想上的顛倒錯誤,即妄想;二、見顛倒,見解上的顛倒錯誤,即邪見;三、心顛倒,由妄心邪識一切事物,是諸顛倒的根本。
【三藏法數(shù)】
(出宗鏡錄)
〔一、心顛倒〕,心即根塵相對所起一念之心。謂心為群妄之原,起惑之始。因迷自性清凈之心,種種分別,起諸顛倒,是名心顛倒。(根者,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也。塵者,色聲香味觸法六塵也。)
〔二、見顛倒〕,謂眼是諸見之本,由不了外塵之境皆悉虛幻,是以妄生執(zhí)取,起諸顛倒,是名見顛倒。
〔三、想顛倒〕,謂想取六塵之想也。由不了六塵過患,傷失善根,以妄生緣想,起諸顛倒,是名想顛倒。(六塵者,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也。)
三寶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觀無量壽經(jīng)曰:「恭敬三寶,奉事師長?!挂磺兄鹜覤uddha,佛寶也,佛陀所說之教法,法寶Dharma也。隨其教法而修業(yè)者,僧寶Sam%gha也。佛者覺知之義,法者法軌之義,僧者和合之義也。寶性論三舉所以名寶者,有六義。「偈言:真寶世希有,明凈及勢力,能莊嚴世間,最上不變等?!狗ㄈA經(jīng)方便品曰:「思惟是事已,即趣波羅奈。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以方便力故,為五比丘說。是名轉(zhuǎn)法輪,便有涅槃音。及以阿羅漢,法僧差別名?!?br />【佛學常見辭匯】
佛寶、法寶、僧寶。一切之佛,即佛寶;佛所說之法,即法寶;奉行佛所說之法的人,即僧寶。佛者覺知之義,法者法軌之義,僧者和合之義。
四種三寶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三寶有四種:一、一體三寶,又云同體三寶,又云同相三寶。三寶一一之體有三寶之義,佛之體上有覺照之義者,佛寶也,有軌則之義者法寶也,無違諍之過者僧寶也,乃至僧有觀智者為佛寶,有軌則者為法寶,和合者為僧寶。二、理體三寶,于真如之體上立三寶。真如之理體視覺性法相,無違諍過。三、化相三寶,又云別體三寶,又云真實三寶。大乘之三寶者,諸佛之三身為佛寶,六度為法寶,十圣為僧寶。小乘之三寶者丈六之化身為佛寶,四諦十二因緣之法為法寶。四果緣覺為僧寶,四、住持三寶,佛滅后住于世間者。木佛畫像,佛寶也,三藏之文句,法寶也,剃發(fā)染衣者,僧寶也。此中前二種局于大乘,后二種通于大小乘。行事鈔資持記上一之一曰:「三寶四種,一體理體就理而論,化相一種局據(jù)佛世,住持一位通被三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