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6710,分448頁顯示  上一頁  82  83  84  85  86  88  89  90  91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三刑
三喜
三席
三綬
三獸
三式
三殺
三日香
三勸
三蓬
三類
三覲
三釂
三劍
三逆
《漢語大詞典》:三刑
古代星相家將十二支與五行四方相配,據(jù)其生克之理以推兇吉。子卯為一刑,寅巳申為二刑,丑戌未為三刑。凡逢三刑之地則兇。見《協(xié)紀(jì)辨方書·義例》。新唐書·呂才傳:“ 長平 坑降卒,非俱犯三刑; 南陽 多近親,非俱當(dāng)六合?!?span id="qvtyhuk" class="book">《資治通鑒·唐太宗貞觀十五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云:“三刑:寅刑巳,巳刑申,申刑寅;丑刑戌,戌刑未,未刑丑;子刑卯,卯刑子?!?明 謝肇淛 《五雜俎·人部二》:“祿命之説,相傳始於 唐 李虛中 ,然三刑六合, 貞觀 初已闢其説,似非起於 李 也?!?/div>
《駢字類編》:三喜
唐書楊敬之傳:文宗向儒術(shù)。以宰相鄭覃兼國子祭酒。俄以敬之代。未幾兼太常少卿。是日二子戎、戴登科。時號楊家三喜。
《駢字類編》:三席
禮記文王世子疏見一丈下。
《駢字類編》:三綬(三綬)
后漢書朱浮傳:匹夫媵母,尚能致命一餐,豈有身帶三綬,職典大邦,而不顧恩義,生心外叛者乎?注:彭寵為漁陽太守、建忠侯大將軍,故帶三綬人。又班勇傳:延光二年,復(fù)以勇為西域長史,將兵五百。 明年,勇至樓蘭,以鄯善歸附,特加三綬。
《駢字類編》:三獸(三獸)
唐書禮樂志:狩田之禮,有司斂大綏以從,乃驅(qū)獸出師前。初一驅(qū)過,有司整飭弓矢以前;再驅(qū)過,有司奉進(jìn)弓矢;三驅(qū)過,皇帝乃從翕左而射之。每驅(qū)必三獸以上。 傳燈錄:同在佛所,聞?wù)f一味之法,然所證有淺深。辟兔、馬、象三獸渡河,兔渡,則浮馬渡及半象徹底截流。 李邕大云寺碑:惟三獸之渡河,庶一子之來學(xué)。
《漢語大詞典》:三式
術(shù)數(shù)家語。指遁甲、太乙、六壬。唐六典卷十四:“太卜令掌卜筮之法,以占邦家動用之事……凡式,占辨三式之同異?!痹ⅲ骸耙辉焕坠?;二曰太乙式,并禁私家畜;三曰六壬式,士庶通用之?!?span id="th2ifow" class="book">《新五代史·雜傳·趙延義》:“兼通三式,頗善相人?!?元 耶律楚材 《司天判官張居中六壬袪惑鈴序》:“予故人 張正之 ,世掌 羲和 之職,通經(jīng)史百家之學(xué),尤長於三式。”《四庫全書總目·術(shù)數(shù)二·六壬大全》:“六壬與遁甲、太乙,世謂之三式,而六壬,其傳尤古?!?/div>
《漢語大詞典》:三殺(三殺)
(1).指上殺、下殺、旁殺。語本《禮記·喪服小記》:“親親以三為五,以五為九。上殺、下殺、旁殺,而親畢矣?!敝^上至高祖,下至玄孫,旁及其兄弟,其服喪期限依親疏之別而遞減。《北史·張普惠傳》:“竊聞三殺九親,別疏昵之?dāng)?;五服六術(shù),等衰麻之心。皆因事飾情,不易之道者也?!?br />(2).古代天子諸侯無事,每年三次田獵射殺牲禽,一以供祭祀,二以享賓客,三以充君之庖廚,謂之“三殺”。《宋書·禮志四》:“今既無復(fù)四方之祭,三殺之儀,曠廢來久,禽獲牲物,面?zhèn)迕?,未成禽不獻(xiàn)?!眳㈤?span id="afrwmdh" class="book">《禮記·王制》。
(3).指喝殺、嚇殺和餓殺。 宋 周煇 《清波別志》卷上:“言事者舊有三殺之語。街里喝殺,朝里嚇殺,家里餓殺。餓殺,謂俸薄也?!?/div>
《漢語大詞典》:三日香
(1). 東漢 荀彧 為尚書令,相傳他的衣帶有香氣,所到之處,香三日不散,故稱。太平御覽卷七○三引《襄陽記》:“ 劉和季 性愛香,上廁置香爐。主簿 張?zhí)?曰:‘人名公作俗人,真不虛也。’ 和季 曰:‘ 荀令君 至人家,坐處三日香;君何惡我愛好也!’”后多以稱美宰相大臣的風(fēng)采。 唐 上官儀 《和太尉戲贈高陽公》詩:“ 天津 一別九秋長,豈若隨聞三日香?!眳⒁姟?令君香 ”。
(2).形容芳香經(jīng)久不散。 宋 孔平仲 《孔氏談苑·香孩兒營》:“ 藝祖 載誕,營中三日香,人莫不驚異。至今 洛 中,人呼 應(yīng)天禪院 為 香孩兒營 ?!?br />(3).芳香僅三日。常以喻新鮮一時,不能持久。《何典》第五回:“ 醋八姐 看見,也未免新箍馬桶三日香,‘弟弟寶寶’的甚是親熱?!?/div>
《漢語大詞典》:令君香
荀彧 在 漢 末曾守尚書令,人稱 荀令君 ,得異香,至人家坐,三日香氣不歇。見太平御覽卷七○三引 晉 習(xí)鑿齒 《襄陽記》。后多以“令君香”指高雅人士的風(fēng)采。 唐 李百藥 《安德山池宴集》詩:“云飛鳳臺管,風(fēng)動令君香?!?唐 王維 《春日直門下省早朝》詩:“騎省直 明光 ,雞鳴謁 建章 ,遙聞侍中珮,闇識令君香?!币嘧鳌?令公香 ”。 唐 李頎 《寄綦毋三》:“顧眄一過丞相府,風(fēng)流三接令公香。”
《駢字類編》:三勸(三勸)
魏晉 支遁 八關(guān)齋詩三首 其一 法鼓進(jìn)三勸,激切清訓(xùn)流。
《漢語大詞典》:三蓬
猶言數(shù)抔土。 漢 袁康 越絕書·外傳記越地傳:“ 種山 者, 句踐 所葬 大夫種 也。樓船卒二千人,釣足羨,葬之三蓬下?!?張宗祥 校注:“漢書·賈山傳‘曾不得蓬顆蔽冢而託葬焉’注引 晉灼 曰:‘東北人名土塊為蓬顆?!搜栽嶂埡喴?。”
《漢語大詞典》:三類(三類)
(1).指詩經(jīng)中之《風(fēng)》、《雅》《頌》。左傳·昭公二十年:“聲亦如味,一氣,二體,三類?!?杜預(yù) 注:“風(fēng)、雅、頌?!?孔穎達(dá) 疏:“《風(fēng)》、《雅》、《頌》,其類各別。知‘三類’是《風(fēng)》、《雅》、《頌》也。”
(2).三項(xiàng);三種。宋史·選舉志六:“ 文彥博 又奏:唐六典所載,以德行、才用、勞效三類察在選之士,參辨能否?!?宋 沈括 夢溪筆談·象數(shù)一:“星有三類:一、經(jīng)星,北極謂之長;二、舍星,大火謂之長;三、行星,辰星謂之長。故皆謂之辰?!?br />(3).第三等,下等。如:三類田、三類苗。
《駢字類編》:三覲(三覲)
左傳:晉侯受策以出,出入三覲。
《駢字類編》:三釂
唐書胡證傳:證旅力絕人。晉公裴度未顯時,羸服私飲,為武士所窘。證聞,突入坐客上,引觥三釂,客皆失色。因取鐵燈檠,摘枝葉,櫟合其跗,橫膝上。謂客曰。我欲為酒令,飲不釂者,以此擊之。眾唯唯。證一飲輒數(shù)升。次授客,客流離盤杓不能盡。證欲擊之,諸惡少叩頭請去,證悉驅(qū)出。故時人稱其俠。 潘滋蓬萊閣賦:為坁為澠,或履或船。三釂三酬,既沃既沾。
《漢語大詞典》:三劍(三劍)
(1).謂天子、諸侯、庶人之劍。莊子·說劍:“王曰:‘愿聞三劍?!唬骸刑熳觿?,有諸侯劍,有庶人劍。’”
(2).三把寶劍。越絕書·外傳記寶劍:“ 歐冶子 、 干將 ,鑿 茨山 ,洩其溪,取鐵英,作為鐵劍三枚,一曰龍淵,二曰泰阿,三曰工布。畢成, 風(fēng)胡子 奏之 楚王 。 楚王 見此三劍之精神,大悅?!?/div>
《漢語大詞典》:三逆
(1).指逆天、逆地、逆人三大罪。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檄移:“觀 隗囂 之檄亡 新 ,布其三逆,文不雕飾,而辭切事明。”參閱后漢書·隗囂傳。
(2).佛教語。指惡比丘 提婆 所犯五逆中的三大罪,即破和合僧(破壞寺廟僧眾秩序)、傷佛、殺比丘尼。 隋 智顗 《法華夕句》卷八下:“若作三逆,教王、毒爪并害佛攝?!?br />(3).指 吳三桂 、 耿精忠 、 尚之信 。 清 初,三人曾相繼起兵反叛。 清 昭槤 嘯亭雜錄·滿族士兵:“國初自定中原后,復(fù)遭三逆之亂?!?/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