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6710,分448頁顯示  上一頁  91  92  93  94  95  97  98  99  100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三年碧
三炮
三鋪
三啟
三窮
三扇
三社
三驚
三神洲
三手
三稅
三武
三細(xì)
三徐
三訊
《漢語大詞典》:三年碧
見“ 三年化碧 ”。
《漢語大詞典》:三年化碧
莊子·外物:“ 萇弘 死于 蜀 ,藏其血,三年而化為碧。” 成玄英 疏:“ 萇弘 遭譖,被放歸 蜀 ,自恨忠而遭譖,遂刳腸而死。 蜀 人感之,以匱盛其血,三年而化為碧玉,乃精誠之至也。”后以“三年化碧”謂忠心不泯。 元 鄭元祐 《張御史死節(jié)歌》:“孤忠既足明丹心,三年猶須化碧血?!?黃懺華 《亡友周仲穆哀辭》:“三年化碧心難滅,九轉(zhuǎn)成丹目已穿?!币嗍∽鳌?三年碧 ”。 周實 《痛哭》詩:“化作三年碧,榮於一字褒?!?/div>
分類:忠心
《漢語大詞典》:三炮
指夜半的報時炮聲。 清 末晚上報時以放炮為主,打更為輔。天初黑放頭炮,八九點鐘放二炮,十一二點放三炮,天將亮?xí)r放天明炮。《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二七回:“此時已響過三炮許多,我正要到里面催點心,回頭一看,那點心早已整整的擺了四盤在那里?!?/div>
《駢字類編》:三鋪(三鋪)
宋史儀衛(wèi)志:東第一班三鋪,五十二人;東第二班三鋪,五十三人;東第三班六鋪,九十一人;東第四班五鋪,八十四人;東第五班二鋪,二十二人;下茶酒班一鋪,三十一人。
《駢字類編》:三啟(三啟)
唐 裴翻 和主司王起 文柄久持殊歲紀(jì),恩門三啟動寰瀛。
《漢語大詞典》:三窮(三窮)
謂鳥窮、獸窮、人窮。荀子·哀公:“鳥窮則啄,獸窮則攫,人窮則詐?!?/div>
《駢字類編》:三扇
歷代名畫記論見三紙下。
《漢語大詞典》:三社
(1).指大社、王社、亳社,為天子所立。通典·禮五:“ 周 制,天子立三社。《祭法》云:王為羣姓立社,曰大社,於庫門內(nèi)之西立之;王自為立社,曰王社,於籍田立之;亡國之社,曰亳社,廟門之外立之?!?br />(2).指國社、侯社、亳社,為諸侯所立。通典·禮五:“諸侯立三社。《祭法》云:諸侯為百姓立社,曰國社,於皋門之西立之;自為立社,曰侯社,亦於籍田中立之;亳社?!痹ⅲ骸傲⑻幧w與天子同?!?/div>
《漢語大詞典》:三驚(三驚)
古代用兵,三度耀威示武使敵驚懼,謂之“三驚”。管子·參患:“故凡用兵之計,三驚當(dāng)一至,三至當(dāng)一軍,三軍當(dāng)一戰(zhàn)。” 尹知章 注:“驚,謂耀威示武能驚敵使懼,如此者三,可當(dāng)師之一至敵國?!?/div>
《漢語大詞典》:三神洲
即三神山。 宋 蘇轍 《和遲田舍雜詩》之七:“少小本好道,意在三神洲?!?/div>
分類:三神山
《駢字類編》:三手
齊書五行志見二胸下。易林見一身下。 郭璞瞿如贊:瞿如三手,厥狀似鵁。
《駢字類編》:三稅(三稅)
宋史食貨志:隆興三年十有一月,蠲臨安府屬縣欠乾道元年三稅、坊場課利、折帛、免丁等錢。
《漢語大詞典》:三武
(1).星名。晉書·天文志上:“河鼓三星……一曰三武?!?br />(2). 北魏 道武帝 、 北周 武帝 和 唐武宗 的合稱。他們皆禁佛教,令僧尼還俗,佛家稱為“三武之難”。 宋 張商英 《護法論》:“上世雖有三 武 之君,以徇邪惡下臣之請,鋭意剪除,既廢之后隨而愈興。”
分類:星名北周
《漢語大詞典》:三細(xì)(三細(xì))
謂臣、子、婦。 清 龔自珍 《春秋決事比答問五》:“春秋張三大,治三細(xì)……三大:君、父、夫;三細(xì):臣、子、婦?!?/div>
《漢語大詞典》:三徐
(1). 后魏 以 徐州 、 北徐州 、 東徐州 為 三徐 。魏書·地形志中:“以 彭城郡 、 沛郡 等七郡為 徐州 ,以 東泰山郡 、 瑯邪郡 二郡為 北徐州 ,以 下邳郡 、 武原郡 等四郡為 東徐州 ,是為 三徐 ?!?br />(2).指 宋 初 徐延休 、 徐鉉 、 徐鍇 。 宋 岳珂 桯史·徐鉉入聘:“國初三 徐 ,名著 江 左,皆以博洽聞中朝,而騎省 鉉 ,又其白眉者也?!?br />(3). 清 代 徐乾學(xué) 與弟 元文 (號 立齋 )、 秉義 (號 果亭 )并以文名,時號“三徐”。 清 王晫 今世說·企羨:“ 徐 名 乾學(xué) ,字 原一 ,庚戌探花及弟,官贊善。與弟 果亭 、 立齋 ,并以文章顯名當(dāng)世,時號‘三徐’?!?/div>
《漢語大詞典》:三訊(三訊)
多方查詢。形容決獄之慎重。《孔子家語·刑政》:“大司寇正刑明辟以察獄,獄必三訊焉。” 王肅 注:“一曰訊羣臣,二曰訊羣吏,三曰訊萬民也?!?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魏書·刑罰志》:“小大必以情,哀矜而勿喜,務(wù)於三訊五聽,不以木石定獄?!眳⒁姟?三刺 ”。
《漢語大詞典》:三刺
(1). 周 代治理重案,必依次與群臣、群吏和百姓三等人反復(fù)計議,然后定罪判決,以示審慎。周禮·秋官·司刺:“司刺掌三刺、三宥、三赦之法,以贊司寇聽獄訟。壹刺曰訊羣臣,再刺曰訊羣吏,三刺曰訊萬民。” 孫詒讓 正義:“三刺者,問眾以當(dāng)殺與否,是刑與宥不可豫定?!?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書記:“刺者,達也。詩人諷刺,周禮三刺,事敘相違,若針之通結(jié)矣?!?span id="77n7vxr" class="book">《隋書·刑法志》:“ 周王 立三刺以不濫,弘三宥以開物?!?br />(2).指三次察訊。魏書·刑罰志:“以五聽求民情,八議以申之,三刺以審之?!?br />(3).謂擊刺三次。周禮·夏官·大司馬:“鼓戒三闋,車三發(fā),徒三刺。” 鄭玄 注:“鼓戒,戒攻敵,鼓一闋,車一轉(zhuǎn),徒一刺,三而止,象服敵?!?/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