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73詞典 1分類詞匯 72
《漢語大詞典》:飛章(飛章)
(1).報告急變或急事的奏章。后漢書·李固傳:“以 固 為議郎。而阿母宦者疾 固 言直,因詐作飛章以陷其罪,事從中下?!?唐 元稹 《陽城驛》詩:“飛章八九上,皆若珠暗投?!?br />(2).迅急上奏章。后漢書·蔡邕傳:“ 璜 遂使人飛章言 邕 質(zhì) 數(shù)以私事請託於 郃 , 郃 不聽, 邕 含隱切,志欲相中?!?span id="0vybxpx" class="book">《舊唐書·劉悟傳》:“ 從諫 深知內(nèi)宮之故,乃自 潞府 飛章論之曰:‘臣聞造偽以亂真者,匹夫知之尚不可,況天下皆知乎?’” 鄭觀應(yīng) 《盛世危言·電報》:“一旦有事疆傷,飛章入告?!?/div>
《國語辭典》:露章  拼音:lù zhāng
公布彈劾或薦舉章奏的考核程序?!稘h書。卷八六。何武傳》:「所舉奏二千石長吏必露章,服罪者為虧除,免之而已?!埂!端问贰>硪涣?。選舉志六》:「嘉定十二年,命監(jiān)司、守臣舉十科政績所知自代,露章列薦,并籍記審察,任滿,則取其舉數(shù)多、有政績行誼者升擢之?!?/div>
《國語辭典》:條奏(條奏)  拼音:tiáo zòu
逐條上奏?!稘h書。卷九。元帝紀》:「有可蠲除減省以便萬姓者,條奏,毋有所諱?!埂肚迨犯?。卷一○。高宗本紀》:「準本年新進士條奏地方利弊?!?/div>
《國語辭典》:遺表(遺表)  拼音:yí biǎo
從前大臣臨死前所起的遺言章奏,死后上陳于君主,稱為「遺表」?!端问贰>矶辶?。趙普傳》:「周顯德初,永興軍節(jié)度劉詞辟為從事,詞卒,遺表薦普于朝?!埂度龂萘x》第一二回:「將陶謙遺表,申奏朝廷?!挂卜Q為「遺摺」。
《漢語大詞典》:執(zhí)奏(執(zhí)奏)
持章表上奏君主。晉書·賈謐傳:“ 謐 重執(zhí)奏 戎 華 之議,事遂施行。”續(xù)資治通鑒·宋仁宗皇祐二年:“詔:‘內(nèi)降指揮、百司執(zhí)奏毋輒行;敢因緣干請者,諫官、御史察舉之?!?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四:“當 和珅 聲勢熏灼,舉朝無一人敢於糾劾, 曹錫寳 獨能抗辭執(zhí)奏,不愧諍臣?!?/div>
《漢語大詞典》:登名
(1).上聞。具名上奏。史記·周本紀:“維天建 殷 ,其登名民三百六十夫,不顯亦不賓滅,以至今?!?唐 韓愈 《燕河南府秀才》詩:“功曹上言公,是月當?shù)敲!?br />(2).猶揚名。 唐 韓愈 《復(fù)志賦》:“豈不登名於一科兮,曾不補其遺餘。” 宋 周必大 《米芾馬賦》:“ 元章 詞筆俊拔,略無滯礙。使能約以法度,博以學(xué)問,則生當獨步翰墨之場,沒且登名文章之録,其成就豈止此而已?!?/div>
《國語辭典》:拜表  拼音:bài biǎo
古代臣子上呈奏章,必先跪拜于地,以示尊敬,故上表稱為「拜表」。晉。羊祜〈讓開府表〉:「謹觸冒拜表,惟陛下察匹夫之志不可奪。」晉。李密〈陳情表〉:「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謹拜表以聞?!?/div>
《漢語大詞典》:拜章
(1).拜受慰問表彰。國語·魯語下:“《四牡》,君之所以章使臣之勤也,敢不拜章?!?span id="60pxp0b" class="book">《四牡》,詩·小雅篇名,傳為勞問使臣之作。
(2).上給皇帝的奏章;上奏章。南史·蕭子云傳:“﹝ 子云 ﹞年十二, 齊 建武 四年,封 新浦縣侯 。自製拜章,便有文采?!?唐 劉禹錫 《賀赦表》:“新歲拜章,遙獻 南山 之壽?!?金 元好問 《禮部閑閑趙公秉文》:“每聞一事可便民,一士可擢用,大則拜章,小則為當路者言,殷勤鄭重,不能自已?!?br />(3).對鬼神的祈禱文。 宋 郭彖 睽車志卷一:“ 段氏 母病, 賁 為拜章祈福?!?/div>
《漢語大詞典》:奏御
上奏帝王。漢書·霍光傳:“上謙讓不受,諸事皆先關(guān)白 光 ,然后奏御天子。”后漢書·皇后紀上·和熹鄧皇后:“事畢奏御,賜葛布各有差?!?/div>
分類:上奏帝王
《漢語大詞典》:奏上
(1).奏陳天子。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 魏其 乃使昆弟子上書言之,幸得復(fù)召見。書奏上,而案尚書大行無遺詔?!?br />(2).呈上奏章。京劇《二進宮》:“臣七月十三,三本奏上,國太偏偏要讓?!?/div>
《漢語大詞典》:奏薦(奏薦)
(1).猶奏蔭。 宋 范仲淹 《答手詔條陳十事》:“其兩大省等官,既奏得子充京官,明異於庶僚,大示區(qū)別,復(fù)更每歲奏薦,積成冗官?!?span id="i1vy1pd" class="book">《宋史·選舉志五》:“ 淳化 改元恩,文班中書舍人、武班大將軍以上,并許廕補;如遇轉(zhuǎn)品,許更蔭一子,由是奏薦之恩始廣?!?br />(2).上奏朝廷,薦舉官員。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三章第一節(jié):“先鋒將 康延孝 自以為功大,應(yīng)得重賞, 郭崇韜 卻奏薦親信將 董璋 為 東川 節(jié)度使, 康延孝 大怒?!?/div>
《國語辭典》:合奏  拼音:hé zòu
1.一起上奏?!端问?。卷一六二。職官二》:「事干國體,則宰相、執(zhí)政官合奏?!?br />2.多種樂器按照不同的聲部,聯(lián)合起來演奏。如弦樂合奏、管樂合奏、管弦樂合奏、國樂合奏等。ensemble中譯名。
《漢語大詞典》:特奏
直接給皇帝上奏疏。 宋 王讜 唐語林·補遺四:“ 開元 末,宰相以御史權(quán)重,遂制彈奏者先諮中丞大夫,皆通許,又于中書門下通狀先白,然后得奏。自是御史不得特奏,威權(quán)大減?!?/div>
《漢語大詞典》:起請(起請)
(1).征召;起用。亦指征召、起用的旨意、詔令。 唐 白居易 《重和元少尹》:“南宮起請無消息,朝散何時得入銜?” 唐 元稹 《中書省議舉縣令狀》:“朝廷將欲漸去其弊,所以特設(shè)舉薦之科,明詔既行,起請尋下,有司再議釐革,何以取信於人?”
(2).奏請,上奏。 宋 范仲淹 《奏乞重定戰(zhàn)功賞格》:“臣等竊見用兵以來,戰(zhàn)陣行賞,逐處起請,所見各異?!?宋 蘇軾 《申三省起請開湖六條狀》:“今來有合行起請事件,謹具畫一如左?!?宋 周煇 清波雜志卷六:“刱比較酒務(wù)及收頭子牙契等錢,號經(jīng)制錢,以助軍費。 宣和 末, 陳亨伯 宣 起請也。”
(3).起動,煩請。《水滸傳》第三九回:“ 晁蓋 聽罷大驚,便要起請眾頭領(lǐng)點了人馬,下山去打 江州 ?!?br />(4).起身相請。 明 馮夢龍 《夢磊記·欽拿朱勔》:“[生]我又不是犯人,怎么跪你?[丑起請介]這等,請坐了?!?/div>
《漢語大詞典》:拜疏
上奏章。 唐 韓愈 《施先生墓銘》:“秩滿當去,諸生輙拜疏乞留。” 唐 陸龜蒙 《和襲美臘后送內(nèi)大德從勖游天臺》:“若戀吾君先拜疏,為論臺岳未封公。” 清 黃遵憲 《馮將軍歌》:“北門管鑰賴將軍,虎節(jié)重臣親拜疏?!?/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