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不苦不樂受
【佛學大辭典】
(術語)三受之一。又云舍受。于不違不順之境領納不苦不樂之心意也。
【三藏法數(shù)】
謂于六塵不違不順之境,所受非苦非樂,是名不苦不樂受。
不樂本座
【三藏法數(shù)】
謂諸天眾,最勝最樂,非世所有。福盡壽終之時,自然厭居本座,是為大衰相也。
不樂二乘道
【三藏法數(shù)】
謂菩薩修行般若,而能了知聲聞、緣覺小乘之法,沉滯空寂,未為究竟,而不欣樂;唯求大乘無上之道,而得解脫,是為不樂二乘道。
不苦不樂支
【三藏法數(shù)】
不苦不樂,中庸之心也。謂行者欲離第三禪時,種種呵責于樂,樂既謝滅,則不動之定與舍俱發(fā),故內(nèi)心湛然,無苦無樂也。
不樂一切住處三昧
【三藏法數(shù)】
謂菩薩住是三昧,則不樂住世間,以世間無常故;不樂住非世間,不著于空故;是名不樂一切住處三昧。(非世間者,出世間之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