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福不可避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參見:七法不可避)
【三藏法數(shù)】
謂人先世敬重三寶,持戒修善,常行惠施,忠孝君親;于后世時,生人天中,安樂富貴,隨意受用,如此福報,似響應聲,毫發(fā)無失。故云福不可避。
七法不可避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一、生不可避,依善惡之業(yè)因苦樂之生不可避。二、老不可避,生者不可避老。三、病不可避,生者不可避病。四、死不可避,生者不可避死。五、罪不可避,有罪業(yè),則惡道之苦果不可避。六、福不可避,有善業(yè),則善道之樂果不可避。七、因緣不可避,如是之因,和于如是之緣,生吉兇禍福貧富壽夭,是法爾之道理不可避。見法苑珠林六十九。
【佛學常見辭匯】
生不可避、老不可避、病不可避、死不可避、罪不可避、福不可避、因緣不可避。
【三藏法數(shù)】
(出法苑珠林)
〔一、生不可避〕,謂人受生,皆由前世善惡之業(yè)。若前世作善,今生善處。前世作惡,今生惡處。若欲避惡報而求生善處,欲辭善處而從惡報者,皆不可得。故云生不可避。
〔二、老不可避〕,謂人年幼,顏色鮮澤,發(fā)黑齒白,氣力堅強。一旦老耄,頭白齒落,氣短呻吟,形神昏昧,欲使不老,終不可得。故云老不可避。
〔三、病不可避〕,謂人強健之時,行步輕捷,飲食自恣。若四大不調(diào),或業(yè)緣所感,疾病卒至,眠伏床枕,不能起離,欲使常安無病,終不可得。故云病不可避。(四大者,地大、水大、火大、風大也。)
〔四、死不可避〕,謂人生于世,一期果報,或夭、或壽,皆由前定,毫發(fā)無差,業(yè)盡報終,豈容逃免。故云死不可避。(一期者,自生至死也。)
〔五、罪不可避〕,謂人愚癡邪見,不信三寶,不忠不孝,多造惡業(yè),生遭刑法,死墮惡道,如影隨形,欲求脫免,了不可得。故云罪不可避。(三寶者,佛寶、法寶、僧寶也。)
〔六、福不可避〕,謂人先世敬重三寶,持戒修善,常行惠施,忠孝君親;于后世時,生人天中,安樂富貴,隨意受用,如此福報,似響應聲,毫發(fā)無失。故云福不可避。
〔七、因緣不可避〕,能生為因,助成為緣。由前生依如是因,則今世遇如是緣。所謂父母兄弟,妻子田宅產(chǎn)業(yè)等,或得如意,或不如意,皆由前生作善惡業(yè)因,今世則招貧富苦樂業(yè)緣之報。故云因緣不可避。
說不可思議品
【佛學大辭典】
(經(jīng)名)大樹緊那羅王所問經(jīng)之異名。
不可說不可說
【佛學常見辭匯】
佛經(jīng)中的極大數(shù)目字,比阿僧祇劫等數(shù)目,還要大得多。
【三藏法數(shù)】
謂從不可說、不可說為一不可說轉(zhuǎn),不可說轉(zhuǎn)、不可說轉(zhuǎn)為一不可說不可說也。
三不可盡
【三藏法數(shù)】
(出寶積經(jīng))
〔一、經(jīng)法不可盡〕,謂如來所說經(jīng)法,隨其眾生機樂不同,或廣或略,雖一音宣演,而十方普被。故云經(jīng)法不可盡。
〔二、文字之義不可盡〕,謂如來所說經(jīng)教妙義,橫亙十方,豎徹三際,大無不周,細無所遺,是以小根淺智之人,不能窺其奧妙。故云文字之義不可盡。(三際者,過去、現(xiàn)在、未來也。)
〔三、所宣訓誨不可盡〕,謂如來所宣言教,訓誨眾生,或說大乘,或說小乘,隨類現(xiàn)形,種種設(shè)化,利益無量。故云所宣訓誨不可盡。
四事不可久保
【三藏法數(shù)】
(出出曜經(jīng))
經(jīng)云:有一孤母而喪其子,憂惱失意,來白于佛。佛即以此四事告之。
〔一、常必無?!常篱g之相,一一無常,假令萬劫之久,鐵石之堅,須彌之高,大海之廣,終為無常之所壞滅。是故常不可久保也。(梵語須彌,華言妙高。)
〔二、富貴必貧賤〕,世間之事,盛必有衰,盈必有虧,此理之必然也。蓋富貴雖命于天,而理有不可常者。故今之富貴,安知異時而不貧賤。故富之與貴,亦不可久保也。
〔三、會合必別離〕,人之生世,離必有會,合必有離,此理之自然,而非人意之所能必。故今之會合,安知異時而不別離,故會合亦不可久保也。
〔四、強健必死〕,人之處世,生必有死,此理之常。是故年雖強健,終歸壞滅,豈山石空海之所可避耶?是故強健亦不可久保也。(山石空海者,經(jīng)云:非空非海中,非入山石間,無有地方所,脫之不受死是也。)
五力不可到
【三藏法數(shù)】
(出諸經(jīng)要集)
俱舍論云:若人舍命,應至無量世界外受生,此中陰識神游空而去,俄頃即到所生之處,皆由業(yè)力所持。雖禪定神通等力,而不能遮其不往,亦不能令其住于馀道。故名力不可到也。(中陰者,謂諸眾生身死之后,未曾托生,是名中陰也。)
〔一、定力〕,定力者,即諸佛大定之力也。謂諸眾生,中陰識神,往于他界受生之時,以由業(yè)力所持,速疾而去,即生彼處。雖諸佛大定之力,亦不能遮其不生,故云不可到。
〔二、通力〕,通力者,即諸佛神通之力也。謂諸眾生,中陰識神,往于他界受生之時,以由業(yè)力所持,速疾而去,即生彼處。雖諸佛神通之力,亦不能遮其不生,故云不可到。
〔三、大愿力〕,大愿力者,即諸佛大誓愿之力也。謂諸眾生,中陰識神,往于他界受生之時,以由業(yè)力所持,速疾而去,即生彼處。雖諸佛大愿之力,亦不能遮其不生,故云不可到。
〔四、法威德力〕,法威德力者,即佛法威德之力也。謂諸眾生,中陰識神,往于他界受生之時,以由業(yè)力所持,速疾而去,即生彼處。雖諸佛威德之力,亦不能遮其不生,故云不可到。
〔五、借識力〕,借識力者,即二禪已上,無有尋伺語言,若欲說法應用,則假初禪之識而為己用也。謂諸眾生,中陰識神,往于他界受生之時,以由業(yè)力所持,速疾而去,即生彼處。雖借識之力,亦不能遮其不生,故云不可到。(二禪已上者,即三禪、四禪天也。)
不可得愿
【三藏法數(shù)】
謂人以己智力,而欲籌量虛空,盡其邊際,終不可得,是名不可得愿。
經(jīng)法不可盡
【三藏法數(shù)】
謂如來所說經(jīng)法,隨其眾生機樂不同,或廣或略,雖一音宣演,而十方普被。故云經(jīng)法不可盡。
文字之義不可盡
【三藏法數(shù)】
謂如來所說經(jīng)教妙義,橫亙十方,豎徹三際,大無不周,細無所遺,是以小根淺智之人,不能窺其奧妙。故云文字之義不可盡。(三際者,過去、現(xiàn)在、未來也。)
所宣訓誨不可盡
【三藏法數(shù)】
謂如來所宣言教,訓誨眾生,或說大乘,或說小乘,隨類現(xiàn)形,種種設(shè)化,利益無量。故云所宣訓誨不可盡。
不生生不可說
【三藏法數(shù)】
不生者即真空之理也;生者從空出假而起度生之用也。此言別教之人,于十住位中,修習空觀,了法無生,故云不生;而又不住于空,復于十行中而修假觀,起十界度生之用,故復云生也。此是別教所詮之理,理本無言,故云不可說也。(十住者,發(fā)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貴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頂住也。十行者,歡喜行、饒益行、無瞋恨行、無盡行、離癡亂行、善現(xiàn)行、無著行、尊重行、善法行、真實行也。十界者,佛界、菩薩界、緣覺界、聲聞界、天界、人界、阿脩羅界、鬼界、畜生界、地獄界也。)
常少不可得
【三藏法數(shù)】
謂年幼之時,發(fā)黑齒白,形貌光澤,眾人瞻戴,莫不愛敬;一旦老耄,頭白齒落,短氣呻吟,欲使常少,不至老者,終不可得。
無病不可得
【三藏法數(shù)】
謂身體強健,行步輕便,一旦疾病,伏著床枕,不能動轉(zhuǎn),欲使常安無病,終不可得。
長壽不可得
【三藏法數(shù)】
謂欲求長壽,五欲自恣,放心逸意,將期永久,無常卒至,忽然命終,欲求長壽,終不可得。(五欲者,色欲、聲欲、香欲、味欲、觸欲也。)
不死不可得
【三藏法數(shù)】
謂父母兄弟妻妾子息歡娛笑樂,意可常得,無常卒至,魂神獨逝,欲求不死,終不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