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作“奸釁”。
(1).奸言與嫌隙。 漢
王粲 :“初聞 郭公則 辛仲治 通內(nèi)外之言,造交遘之隙,使士民不協(xié),姦釁并作,聞之愕然,為增忿怒。”
(2).指奸詐不軌的事端。 晉
葛洪 《抱樸子·詰鮑》:“恐姦釁之不虞,故嚴(yán)城深池以備之?!?span id="0i2dasa" class="book">《
宋書·孝武帝紀(jì)》:“自今刺史守宰,動民興軍,皆須手詔施行。唯邊隅外警,及姦釁內(nèi)發(fā),變起倉卒者,不從此例?!?明
張四維 :“要謀成須用嚴(yán)刑,這干係信非輕,須知遺患,畫虎不成,那時人笑,徒為畫餅。囑伊家停留長智生奸釁,要牢固這深穽?!?/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