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96,分27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范曄
霍山
離堆
馬陵
魯肅
繁臺
抵得
雷澤
地耳
郭隗臺
珠厓
豐水
望夷
鳳嶺
周顗
《國語辭典》:范曄(范曄)  拼音:fàn yè
人名。(西元398~445)字蔚宗。南朝宋順陽(今河南省淅川縣東南)人。善屬文,能隸書,曉音律。始為尚書吏部郎,左遷宣城太守,不得志。后與魯國孔熙先謀逆,伏誅。著有《后漢書》,為四史之一。
《漢語大詞典》:霍山
(1).在 山西省 霍縣 東南。周禮·夏官·職方氏:“ 河 內曰 冀州 ,其山鎮(zhèn)曰 霍山 ?!?鄭玄 注:“ 霍山 在 彘陽 ?!卑?彘陽 后漢 時改 永安縣 ,即今 山西省 霍縣 。
(2). 安徽 天柱山 的別名。在 安徽省 潛山縣 。 漢武帝 以 衡山 遼曠,移岳祠于 天柱山 ,以后俗人呼之為南岳,故又名 天柱山 為 霍山 。漢書·武帝紀“登 灊 天柱山 ” 唐 顏師古 注:“ 應劭 曰:‘灊音若潛,南岳 霍山 在 灊 , 灊 ,縣名,屬 廬江 。’ 文穎 曰:‘ 天柱山 在 灊縣 南,有祠?!?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禹江山水澤地所在:“ 霍山 為南岳,在 廬江 灊縣 西南, 天柱山 也。”
(3).在今 廣東省 龍川縣 東北。傳說 秦 時有 霍龍 避亂隱居于此,遇真人給他金液還生丹,功成仙去。后人因以霍名山。 宋 蘇軾 《江漲用過韻》:“已連漲海白,尚帶 霍山 緑?!?王文誥 輯注引 查慎行 曰:“《廣東舊志》:‘ 霍山 在 龍川縣 北一百里?!?/div>
《漢語大詞典》:離堆(離堆)
(1).亦作“ 離碓 ”。古地名。在 四川省 都江堰市 境內 都江堰 。史記·河渠書:“ 蜀 守 冰 鑿 離碓 ,辟 沫水 之害,穿二江 成都 之中。” 裴駰 集解引 晉灼 曰:“﹝碓﹞古‘堆’字也。” 宋 范成大 《懷古亭》詩題注:“ 懷古亭 在 永康 離堆 之上。 離堆 分 岷江 水,一派溉 彭 蜀 ,而支流道 郫縣 以入於 府江 ?!?br />(2).山名。在今 四川省 南部縣 東南。 唐 顏真卿 《鮮于氏離堆記》:“ 閬州 之東百餘里,有縣曰 新政 。 新政 之南數(shù)千步,有山曰 離堆 。斗入 嘉陵江 ,直上數(shù)百尺,形勢縮矗,欹壁峻肅,上崢嶸而下逥洑,不與眾山相屬,是之謂 離堆 ?!?/div>
《漢語大詞典》:馬陵(馬陵)
古地名。 春秋 衛(wèi) 地。在今 河北 大名 東南。公元前584年 晉景公 與諸侯會盟于此。 戰(zhàn)國 屬 齊 ,公元前341年 齊 將 孫臏 伏兵殺 魏 將 龐涓 于此。春秋·成公七年:“八月戊辰,同盟于 馬陵 ?!?杜預 注:“ 馬陵 , 衛(wèi) 地?!?span id="zrcs4dv" class="book">《戰(zhàn)國策·楚策一》:“夫 牛闌 之事, 馬陵 之難,王之所親見也?!?鮑彪 注:“ 魏 三十年, 齊 破 魏 馬陵 ?!?宋 梅堯臣 《古柳》詩:“飛霆痕尚白,如斬 馬陵 龐 。”《醉醒石》第十回:“ 馬陵 萬弩伏,減灶誘狂夫?!眳⒁姟?馬陵書樹 ”。
《漢語大詞典》:馬陵書樹(馬陵書樹)
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孫子 度其行,暮當至 馬陵 。 馬陵 道陜,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樹白而書之曰‘ 龐涓 死于此樹之下’…… 龐涓 果夜至斫木下,見白書,乃鉆火燭之。讀其書未畢, 齊 軍萬弩俱發(fā), 魏 軍大亂相失。 龐涓 自知智窮兵敗,乃自剄?!焙笠蛞浴榜R陵書樹”為神機妙算、克敵制勝之典。 北周 庾信 《周大將軍上開府廣饒公鄭常墓志銘》:“置陣 黎陽 ,麾兵 官渡 , 平陰 聽烏, 馬陵 書樹?!币嘧鳌?馬陵削樹 ”。 北周 庾信 《周驃騎大將軍開府侯莫陳道生墓志銘》:“ 臨晉 橫船,既擒 趙 將; 馬陵 削樹,復下 齊 兵?!?/div>
分類:克敵制勝
《國語辭典》:魯肅(魯肅)  拼音:lǔ sù
人名。(西元173~217)字子敬,東城人(今安徽省定遠縣東南)。三國時名將,個性方正嚴謹,富而好施,長于文章,思慮深遠,有過人之明。在赤壁之役,建議結合劉備來抵禦曹操,并輔佐周瑜大敗曹軍,為孫權所器重,官拜奮武校尉,轉橫江將軍。
《國語辭典》:繁臺(繁臺)  拼音:pó tái
地名。位于河南省開封縣東南。相傳為春秋時師曠吹臺,漢梁孝王時曾增筑;后有繁姓居其側,故稱為「繁臺」。
《國語辭典》:抵得  拼音:dǐ dé
禁得、當?shù)?。宋。辛棄疾〈聲聲慢。東南形勝〉詞:「留君再三不住,便直饒、萬家淚眼。怎抵得,這眉間、黃色一點?!?/div>
《漢語大詞典》:雷澤(雷澤)
(1).古澤名。本名 雷夏澤 。在 河南省 范縣 東南接 山東省 菏澤市 界。傳說 舜帝 曾在此捕魚。管子·版法:“ 舜 耕 歷山 ,陶 河 濱,漁 雷澤 ,不取其利,以教百姓?!?span id="qctla4r" class="book">《史記·五帝本紀》:“ 舜 耕 歷山 ,漁 雷澤 ?!?張守節(jié) 正義引《括地志》:“ 雷夏澤 在 濮州 雷澤縣 郭外西北?!?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漢書·地理志下》:“ 舜 漁 靁澤 。”
(2).借指 大舜 。 唐 張說 《帝在潞州祥瑞頌·大人跡》:“皇帝從 臨 潞 州還京后,其宅內及州街并有大人跡,長二尺五寸,自東而西,布武相繼。頌曰:百神從王,一舉西適,眾觀空廨,連步云跡,躡似郊媒,痕同 雷澤 ,曠古奇事,存乎帝籍?!?br />(3).神話傳說中雷神的居處。山海經·海內東經:“ 雷澤 中有雷神,龍首而人頭,鼓其腹。在 吳 西。”晉書·陶侃傳:“ 侃 少時漁於 雷澤 ,網得一織梭,以掛于壁。有頃雷雨,自化為龍而去?!?元 任士林 《蟠松賦》:“桎梏 禹 宮之梁,斲削 雷澤 之梭。”
(4).古縣名。在今 山東省 鄄城縣 境內。《元和郡縣圖志·濮州》:“ 雷澤縣 ,本 漢 成陽縣 ,古 郕伯國 、 周武王 封弟 季載 於 郕 , 漢 以為縣,屬 濟陰郡 。 隋 開皇 六年,於此置 雷澤縣 ,因縣北 雷夏澤 為名也,屬 濮州 ?!?/div>
《漢語大詞典》:地耳
(1).古謂大地的耳朵。 漢 王充 論衡·卜筮:“著以問地,地有形體,與人無異……問地,則地耳遠,不聞人言?!?br />(2).葛仙米的俗稱。藻類。可供食用。我國各地都有分布,以 四川 產者最為著名。
(3).一種地衣類植物??墒秤谩.a于我國中部和東南沿海一帶,以 湖北 、 安徽 兩省產量最高。參閱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菜五·地耳
《漢語大詞典》:郭隗臺(郭隗臺)
燕昭王為招賢強國,于 易水 東南筑臺,置千金于上,以招賢士,旁有“小金臺”,相傳即“郭隗臺”。于是四方賢良,爭趨歸 燕 。后因以“郭隗臺”指招良納賢之處。 閩 徐夤 《草》詩:“ 燕昭 沒后多卿士,千載流芳 郭隗臺 ?!?前蜀 貫休 《陳情獻蜀皇帝》詩:“自慚林藪龍鐘者,亦得親登 郭隗臺 ?!?清 孫致彌 《感舊示魏禹平》詩:“ 郭隗臺 荒荊棘里,茫茫棖觸恨難勝。”
《漢語大詞典》:珠厓
亦作“ 珠崖 ”。 地名。在 海南省 瓊山縣 東南。 漢 武帝 元鼎 六年定 越 地,以為 南海 、 蒼梧 、 郁林 、 合浦 、 交趾 、 九真 、 日南 、 珠厓 、 儋耳 郡。后 珠厓 等郡數(shù)反叛, 賈捐之 上疏請棄 珠厓 ,以恤 關東 , 元帝 從之,乃罷 珠厓郡 。事見漢書·武帝紀《賈捐之傳》。后以“珠厓”泛指邊疆地區(qū)。 唐 宋之問 《早發(fā)韶州》詩:“炎徼行應盡,回瞻鄉(xiāng)路遙。 珠厓 天外郡,銅柱海南標?!?明 張煌言 《答趙安撫書》:“以濱海之賦,畀我海上之師……匪直暫解兵爭,亦以稍甦民困。是 珠崖 雖棄,休息宜然。” 清 黃遵憲 《書憤》詩:“一自 珠崖 棄,紛紛各效尤。瓜分惟客聽,薪盡向予求?!?/div>
《漢語大詞典》:豐水(豐水)
(1).大水。 晉 陸云 《答孫顯世》詩:“昌風改物,豐水易瀾?!?br />(2).古水名。在 陜西省 戶縣 東南,注入 渭水 。
《漢語大詞典》:望夷
秦 代宮名。故址在今 陜西省 涇陽縣 東南,因東北臨 涇水 以望北夷,故名。 秦 末, 趙高 迫殺 秦二世 于此。 漢 焦贛 《易林·乾之大壯》:“ 高 弒 望夷 , 胡亥 以斃?!?晉 葛洪 抱樸子·名實:“或擢筋於廟梁,或絶命於 望夷 。蓋所拔之非真,而忠能之不用也。”《全唐詩》卷八六六載 臨淄縣主 《與獨孤穆冥會詩》:“ 望夷 既結釁,宗社亦貽羞?!?宋 王安石 《桃源行》:“ 望夷宮 中鹿為馬, 秦 人半死長城下。”
《漢語大詞典》:鳳嶺(鳳嶺)
即 鳳凰山 。在今 浙江省 杭州市 東南。北近 西湖 ,南接江濱。形若飛鳳,故名。 宋 蘇軾 《贈別》詩:“慇懃莫忘分攜處,湖水東邊 鳳嶺 西?!?/div>
《國語辭典》:周顗  拼音:zhōu yǐ
人名。(西元269~322)字伯仁,晉安城(今河南省汝南縣東南)人。少有重名,官至尚書左仆射。王敦作亂,王導詣臺待罪,顗申救甚急,而導不知,后奉詔見王敦,敦問導周顗何如,導不答,遂被殺,后導見顗申救之表,泣曰:「我雖不殺伯仁,伯仁由我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