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840詞典 2分類詞匯 838
共838,分56頁顯示  上一頁  8  9  10  11  12  14  15  16  17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調(diào)中
藥味
津液
切脈
露風(fēng)
灼艾
反關(guān)
膨脝
失氣
三氣
氣虛
腑臟
風(fēng)淫
熱風(fēng)
神藏
《漢語大詞典》:調(diào)中(調(diào)中)
中醫(yī)用語。調(diào)和中焦阻塞。《醫(yī)宗金鑒·刪補名醫(yī)方論七·麻仁丸》“治腸胃燥熱”集注引《本草》:“潤可去燥。是以麻仁為君,杏仁為臣。枳實破結(jié),厚樸瀉滿,故以為佐。芍藥調(diào)中,大黃通下,故以為使?!?/div>
《國語辭典》:藥味(藥味)  拼音:yào wèi
1.藥品的氣味?!稘h書。卷三○。藝文志》:「經(jīng)方者,本草石之寒溫,量疾病之淺深,假藥味之滋,因氣感之宜?!?br />2.方劑中所使用的藥物種類。如:「他開的藥味太多了?!?br />3.中藥所具有特殊的味,通常有辛、甘、酸、苦、咸等五味。
《國語辭典》:津液  拼音:jīn yè
1.水滴、液汁。唐。李白草創(chuàng)大還贈柳官迪〉詩:「相煎成苦老,消鑠凝津液。」
2.中醫(yī)對人體內(nèi)一切液體的總稱?!都t樓夢》第五七回:「寶玉發(fā)熱事猶小可,更覺兩個眼珠兒直直的起來,口角邊津液流出,皆不知覺?!?/div>
《國語辭典》:切脈(切脈)  拼音:qiè mài
中醫(yī)以食、中、無名三指指端按在手腕的脈搏上,以檢查病人的健康狀況?!度辶滞馐贰返谝灰换兀骸腹珜O也無奈何,忙走到書房去問候。陳和甫正在那里切脈?!?/div>
《國語辭典》:露風(fēng)(露風(fēng))  拼音:lòu fēng
露出口風(fēng)、走漏消息。《紅樓夢》第六五回:「便有那游手好閒,專打聽小事的人,也都去奉承賈璉,乘機討些便宜,誰肯去露風(fēng)?」《紅樓夢》第八九回:「侍書告訴了我,又叮囑千萬不可露風(fēng)說出來,只道是我多嘴?!?/div>
《漢語大詞典》:灼艾
中醫(yī)療法之一。燃燒艾絨熏灸人體一定的穴位。宋史·太祖紀(jì)三:“ 太宗 嘗病亟,帝往視之,親為灼艾。 太宗 覺痛,帝亦取艾自灸?!?/div>
《漢語大詞典》:反關(guān)(反關(guān))
(1).指在門外關(guān)上門。《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七:“ 吳氏 ……把甜心美語穩(wěn)住兒子,又尋了些果子與了他,把丫鬟同他反關(guān)住在房里了?!?br />(2).中醫(yī)診斷學(xué)上的一種脈象。《醫(yī)宗金鑒·四診心法要訣下》:“脈有反關(guān),動在臂后,別由列缺,不干證候?!弊ⅲ骸胺搓P(guān)脈者,脈之不行於寸口,出列缺絡(luò),入臂后手陽明大腸之經(jīng)也。以其不順行於關(guān)上,故曰反關(guān)?!?/div>
《國語辭典》:膨脝  拼音:péng hēng
膨脹的樣子?!稄V韻。平聲。庚韻》:「膨脝,脹貌?!?/div>
《國語辭典》:失氣(失氣)  拼音:shī qì
1.喪失勇氣?!稌x書。卷六一。周浚傳》:「前破張悌,吳人失氣?!埂赌淆R書。卷四○。武十七王傳。廬陵王子卿傳》:「吾日冀汝美,勿得敕如風(fēng)過耳,使吾失氣?!?br />2.氣絕。《荀子。解蔽》:「背而走,比至其家,失氣而死,豈不哀哉!」《楚辭。王逸。九思。悼亂》:「惶悸兮失氣,踴躍兮距跳。」
3.倒楣?!缎咽酪鼍墏鳌返谌兀骸妇褪墙谢右灿懭思覀€饃饃嘗嘗,也討個低錢來過過歲,咱就跟著這們樣失氣的主子?!?/div>
《漢語大詞典》:三氣(三氣)
(1).指太初、太始和太素之氣。 唐 吳筠 《高士詠·混元皇帝》:“玄元九仙主,道冠三氣初。” 前蜀 杜光庭 《忠州謁禹廟醮詞》:“三氣肇胎,九元裁質(zhì)?!卑?,廣雅·釋天:“太初,氣之始也,生於酉仲,清濁未分也。太始,形之始也,生於戌仲,清者為精,濁者為形也。太素,質(zhì)之始也,生於亥仲,已有素樸而未散也。三氣相接,至於子仲,剖判分離,輕清者上為天,重濁者下為地,中和為萬物。”參閱《易緯·乾鑿度》。
(2).指天、地、人之氣。《宋書·禮志一》:“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以應(yīng)天地三氣三色?!?span id="k6yq0wk" class="book">《小學(xué)紺珠·藝文·三墳》引 漢 馬融 曰:“三氣,天、地、人之氣?!?br />(3).道教語。指太陰、太陽、中和之氣。太平經(jīng)·名為神訣書:“太陰、太陽、中和三氣共為理,更相感動,人為樞機,故當(dāng)深知之?!?br />(4).道教語。指上中下三丹田之氣。黃庭內(nèi)景經(jīng)·呼吸:“留胎止精可長生,三氣右徊九道明?!?梁丘子 注:“三氣,謂三丹田之氣?!?br />(5).中醫(yī)指六氣中的第三氣,即暑氣,屬于相火。《醫(yī)宗金鑒·運氣要訣·六氣勝復(fù)歌》“邪氣有餘必有復(fù),勝病將除復(fù)病萌”注:“時有常位者,謂勝之時在前,司天天位主之;自初氣以至三氣,此為勝之常也?!?/div>
《國語辭典》:氣虛(氣虛)  拼音:qì xū
中醫(yī)指陽氣不足,不能溫養(yǎng)臟腑,代謝機能不佳為「氣虛」。常見癥狀有畏寒、四肢冰冷無力、精神容易疲勞、脈搏沉遲細(xì)弱等。
《國語辭典》:腑臟(腑臟)  拼音:fǔ zàng
人體內(nèi)臟器官的總稱。《三國演義》第四三回:「待其腑臟調(diào)和,形體漸安,然后用肉食以補之,猛藥以治之?!?/div>
《漢語大詞典》:風(fēng)淫(風(fēng)淫)
(1).猶言群居淫亂。后漢書·樂成靖王黨傳:“﹝ 劉萇 ﹞出入顛覆,風(fēng)淫于家,娉取人妻,饋遺婢妾。” 王先謙 集解引 惠棟 曰:“風(fēng)淫猶堋淫也。古文尚書曰:‘堋淫於家?!?許慎 曰:‘淫門內(nèi)。’風(fēng)、堋音相近。一説牝牡相誘謂之風(fēng)。風(fēng)淫,周禮所謂鳥獸行也?!?br />(2).中醫(yī)學(xué)謂外感性疾病的致病因素之一。左傳·昭公元年:“六氣曰陰、陽、風(fēng)、雨、晦、明也,分為四時,序為五節(jié)。過則為菑:陰淫寒疾,陽淫熱疾,風(fēng)淫末疾?!?br />(3).指由此致病因素而得的病。 宋 洪邁 《夷堅乙志·祖寺丞》:“又月餘,目頓愈,忽中風(fēng)淫,手足遂廢?!?金 元好問 《九月初霖雨中感寒痺作》詩:“留飲工作祟,臂股半風(fēng)淫。”參見“ 六淫 ”。
《國語辭典》:六淫  拼音:liù yín
中醫(yī)上指風(fēng)、寒、暑、燥、溫、火六種致病的邪氣。當(dāng)此六氣太過、不及或不應(yīng)時,即產(chǎn)生病邪,是屬于外感病的病因,不但影響人體對氣候變化的反應(yīng),并會助長病原體的繁殖。
《漢語大詞典》:熱風(fēng)(熱風(fēng))
(1).夏季風(fēng);炎熱的風(fēng)。 南朝 梁 江淹 《翡翠賦》:“熱風(fēng)翕而起濤,丹氣赫而為暑?!?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瞿薩旦那國:“乏水草,多熱風(fēng),風(fēng)起則人畜惛迷,因以成病?!?明 李時珍本草綱目·獸一·駝:“流沙夏多熱風(fēng),行旅遇之即死。風(fēng)將至,駝必聚鳴,埋口鼻于沙中,人以為驗也?!?瞿秋白 《亂彈·菲洲鬼話》:“沙漠里吹來的熱風(fēng)還在波動著蒸悶的空氣?!?br />(2).中醫(yī)病癥名。由風(fēng)邪挾熱所致的一種病。云笈七籤卷七一:“右五味攪和,令調(diào)以棗肉,和為丸,如大麻子許。每食后一丸,去心忪熱風(fēng)。” 宋 王讜 唐語林·補遺二:“ 鄭云逵 與 王彥伯 為鄰,嘗有客求醫(yī),誤造 云逵 ,診曰:‘熱風(fēng)?!陀终埶幏?, 云逵 曰:‘藥方即不如東家 王供奉 ?!腕@而去。自是京城目乖宜者為熱風(fēng)?!?/div>
《漢語大詞典》:神藏
(1).中醫(yī)學(xué)謂神氣蘊藏于內(nèi)腑。《素問·三部九候論》:“故神藏五,形藏四,合為九藏。五藏已敗,其色必夭,夭必死矣。” 王冰 注:“所謂神藏者:肝藏魂,心藏神,脾藏意,肺藏魄,腎藏志也。以其皆神氣居之,故云神藏五也?!?br />(2).針灸穴位名。 晉 皇甫謐 針灸甲乙經(jīng)卷三:“神藏,在彧中下一寸六分陷者中,足少陰脈氣所發(fā)。仰而取之,刺入四分,灸五壯?!?/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