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840詞典 2分類詞匯 838
共838,分56頁顯示  上一頁  23  24  25  26  27  29  30  31  32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新醫(yī)
補陽
運針
脹滿
骨蒸
風狀
肺金
火毒
敗血
掉眩
迵風
沖陽
撮口
寸關(guān)尺
祛痰
《國語辭典》:新醫(yī)(新醫(yī))  拼音:xīn yī
西醫(yī)。相對于中國固有的中醫(yī)而言。
《國語辭典》:補陽(補陽)  拼音:bǔ yáng
中醫(yī)稱治療陽虛癥的方法。
《漢語大詞典》:運針(運針,運鍼)
同“運鍼”。謂中醫(yī)針灸用特制的金屬針,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體內(nèi),用捻、提等手法治病。 宋 蘇軾 《贈眼醫(yī)王生彥若》詩:“運鍼如運斤,去翳如拆屋?!?/div>
《漢語大詞典》:脹滿(脹滿)
(1).中醫(yī)病名。《素問·脈要精微論》“胃脈實則脹” 唐 王冰 注:“脈實者,氣有餘,故脹滿?!?宋 沈括 《夢溪補筆談·藥議》:“舊枳實條內(nèi)稱:‘除胸脇痰癖,逐停水,破結(jié)實,清脹滿、心下急痞痛、逆氣。’皆是枳實之功?!?明 李時珍本草綱目·百病主治藥上·脹滿:“脹滿有濕熱、寒濕、氣積、食積、血積?!?br />(2).飽滿發(fā)脹。 宋 梅堯臣 《雍丘遇雨》詩:“飲水徒脹滿,渴喉殊非蠲?!?魯迅 《彷徨·幸福的家庭》:“他覺得頭里面很脹滿,似乎丫丫叉叉的全被木柴填滿了?!?/div>
《國語辭典》:骨蒸  拼音:gǔ zhēng
中醫(yī)上指午后出現(xiàn)盜汗,面頰和手、足、心輕微發(fā)熱等癥狀,常見于結(jié)核病患者。
《漢語大詞典》:風狀(風狀)
中醫(yī)指感受風邪和中風等癥。新唐書·方技傳·張文仲:“﹝ 文仲 ﹞論風與氣尤精。后集諸言方者與共著書,詔 王方慶 監(jiān)之。 文仲 曰:‘風狀百二十四,氣狀八十,治不以時,則死及之?!?/div>
《漢語大詞典》:肺金
即肺。中醫(yī)以五行之說釋五臟,肺屬金,故稱。 南朝 齊 褚澄 褚氏遺書·平脈:“故關(guān)上之寸為肺,肺金生水。”
《漢語大詞典》:火毒
(1).指藥物酷烈的毒性。宋書·劉亮傳:“ 亮 在 梁州 ,忽服食修道,欲致長生。迎 武當山 道士 孫道胤 ,令合仙藥;至 益州 , 泰豫 元年藥始成,而未出火毒……﹝ 亮 ﹞取井華水服,至食鼓后,中間便絶。”舊唐書·憲宗紀下:“上服方士 柳泌 金丹藥,起居舍人 裴潾 上表切諫,以‘金石含酷烈之性,加燒鍊則火毒難制。若金丹已成,且令方士自服一年,觀其效用,則進御可也?!?br />(2).即熱毒,中醫(yī)指導致人體外科癰瘍等病癥的一種因素。宋史·劉遇傳:“﹝ 遇 ﹞晨興方對客,足有炙瘡?fù)?,其醫(yī)謂:‘火毒未去,故痛不止?!?遇 即解衣,取刀割瘡至骨,曰:‘火毒去矣?!?br />(3).指烈火燃燒中因氧氣稀少而產(chǎn)生的一氧化碳的毒性。《東周列國志》第三九回:“ 僖負覊 率家人救火,觸煙而倒,比及救起,已中火毒,不省人事?!?br />(4).形容酷熱。 洪深 《五奎橋》第一幕:“今年的夏天不知是怎么的!一連四十多天了,火毒的太陽,總不見轉(zhuǎn)頭?!?杜鵬程 《戰(zhàn)斗生活怎樣檢驗我的心靈》:“腳下是燙熱的沙漠,頭頂是火毒的太陽。”
《漢語大詞典》:敗血(敗血)
中醫(yī)指敗壞之血。多指溢于血管外,積存于組織間的壞死血液。又叫惡血。《醫(yī)宗金鑒·正骨心法要旨·手法總論》:“即或其人元氣素壯,敗血易于流散,可以克期而愈,手法亦不可亂施?!?/div>
《漢語大詞典》:掉眩
中醫(yī)癥名。指眩暈頭搖或肢體震顫。《素問·至真要大論》:“諸風掉眩,皆屬於肝。”《素問·五常政大論》:“其動掉眩巔疾?!?王冰 注:“掉,搖動也;眩,旋轉(zhuǎn)也?!?/div>
《漢語大詞典》:迵風(迵風)
中醫(yī)謂飲酒過多引起的一種風疾。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診其脈曰:‘迵風?!擄L者,飲食下嗌而輒出不留……病得之酒?!?司馬貞 索隱:“是風疾洞徹五藏,故曰迵風。” 清 唐甄 潛書·病獲:“飲酒過多,晨興嘔沫,懼其馴為迵風也,於是止飲。”
《漢語大詞典》:沖陽(沖陽)
亦作“沖陽”。 中醫(yī)針灸穴位名。屬足陽明胃經(jīng),位于足背最高點。《醫(yī)宗金鑒·刺灸心法要訣·十二經(jīng)表里原絡(luò)總歌》:“胃脾沖陽公孫間。”注:“足陽明胃經(jīng)病,可刺本經(jīng)表之原穴,即沖陽穴也?!?明 王玉峰《焚香記·回生》:“胸中天突氣猶在,足下沖陽脈未沉?!?/div>
《漢語大詞典》:撮口
(1).即撮口呼。 清 潘耒 類音:“蹙唇而成聲,謂之撮口?!眳⒁姟?撮口呼 ”。
(2).聚口使成圓形。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郭秀才:“少頃又作之,既而悟其為 郭 ,始大笑,皆撮口從學,無一能者。”
(3).猶言弄唇吻。 元 商衟 《一枝花·嘆秀英》套曲:“禽唇撮口由閑可,毆面梟頭甚罪過。”
(4).中醫(yī)學病癥名。指口唇收縮撮起,不能吮乳。多出現(xiàn)于初生小兒所患的臍風、驚風等病。《醫(yī)宗金鑒·幼科雜病心法要訣·撮口》:“撮口:撮如囊口吮乳難,舌強唇青吐沫痰。面色赤黃胎熱極,四肢厥冷命難全?!弊ⅲ骸按榭谡?,口撮如囊口也?!?/div>
《國語辭典》:撮口呼  拼音:cuō kǒu hū
音韻學上的四呼之一。指有介音ㄩ或主要元音為ㄩ之韻母。
《漢語大詞典》:寸關(guān)尺(寸關(guān)尺)
中醫(yī)切脈三部部位名。橈骨莖突處為關(guān),關(guān)前為寸,關(guān)后為尺。《難經(jīng)·十八難》:“脈有三部九候。三部者,寸、關(guān)、尺也?!?晉 王叔和 《脈經(jīng)·分別三關(guān)境界脈候所主》:“從魚際至高骨,卻行一寸,其中名曰寸口。從寸至尺,名曰尺澤,故曰尺寸。寸后尺前名曰關(guān)。陽出陰入,以關(guān)為界?!?/div>
《國語辭典》:祛痰  拼音:qū tán
去除痰液或生痰病因的方法。《儒林外史》第十一回:「治法當先以順氣祛痰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