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yàn)
詞格校驗(yàn)
曲格校驗(yàn)
對聯(lián)校驗(yàn)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394
典故
1
詞典
30
分類詞匯
362
其它
1
共394,分27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6
7
8
9
下一頁
分類詞匯
(續(xù)上)
五星
禁軍
朝官
鳳閣
坤維
循墻
天庭
太室
水心
青帝
分行
行臺
同知
六官
五方
《國語辭典》:
五星
拼音:
wǔ xīng
1.古人稱太白、歲星、辰星、熒惑、鎮(zhèn)星為「五星」。即太陽系中距地球較近的金、木、水、火、土五行星。
2.古代相士以人的生辰所值五星位置推算命運(yùn),故以五星代稱命運(yùn)。元。無名氏《凍蘇秦》第一折:「偏則是我五星,直恁般時乖運(yùn)蹇不通亨?!埂段饔斡洝返谒亩兀骸赶壬悠骄欤c我推算五星。」
分類:
星命
命術(shù)
術(shù)士
生辰
五大
五星
東方
歲星
推算
祿命
木星
南方
火星
中央
鎮(zhèn)星
土星
西方
太白
金星
北方
辰星
水星
《國語辭典》:
禁軍(禁軍)
拼音:
jìn jūn
舊時稱防衛(wèi)首都或?qū)m廷的軍隊?!度龂萘x》第八回:「封弟董旻為左將軍鄠侯,侄董璜為侍中,總領(lǐng)禁軍?!挂卜Q為「禁衛(wèi)軍」。
分類:
禁軍
保衛(wèi)
京城
由中
中央
宮廷
直接
軍隊
掌握
正規(guī)軍
《漢語大詞典》:
朝官
(1).朝廷的官員。亦指中央官員。
《
魏書·世宗紀(jì)
》
:“宗及庶族,祖曾功績可紀(jì),而無朝官,有官而才堪優(yōu)引者,隨才銓授?!?唐
韓愈
《論今年權(quán)停舉選狀》
:“臣雖非朝官,月受俸錢,歲受祿粟,茍有所知,不敢不言。” 清
梁紹壬
《
兩般秋雨盦隨筆·諱
》
:“又某朝官諂事 蔡京 ,呼之為父,合家不許犯‘京’字?!?br />(2). 宋 代稱一品以下常參官員。 宋
沈括
《
夢溪筆談·譏謔
》
:“有人續(xù)其下云:‘君看 姚曄 并 梁固 ,不得朝官未可知?!蠊K於京官?!?明
柯維騏
《
宋史新編·職官四
》
:“凡一品以下常參者,謂之朝官;祕書郎以下未常參者,謂之京官?!?/div>
分類:
朝官
朝廷
官員
一品
中央
《國語辭典》:
鳳閣(鳳閣)
拼音:
fèng gé
1.綺麗的樓閣。南朝梁。
江淹
〈
齊王謝冕旒諸法物表
〉:「鳳閣因此而神,瓊都由茲而麗?!?br />2.唐代中書省的別名。參見「中書省」條。
分類:
華麗
中央
樓閣
武則天
官邸
光宅
皇宮
宮內(nèi)
元年
中書省
《國語辭典》:
坤維(坤維)
拼音:
kūn wéi
地的四角?!段倪x。張協(xié)。雜詩一○首之二》:「大火流坤維,白日馳西陸?!?/div>
分類:
南方
大地
西南方
中央
正中
《漢語大詞典》:
循墻(循牆)
(1).謂避開道路中央,靠墻而行。表示恭謹(jǐn)或畏懼。
《
左傳·昭公七年
》
:“故其鼎銘云:‘一命而僂,再命而傴,三命而俯,循墻而走,亦莫余敢侮。’” 杜預(yù) 注:“言不敢安行也。” 晉
陸云
《逸民箴》
:“咎自專寵,福在循墻,是故保其安者常危,而忘其存者不亡?!?明
宋濂
《題梁元帝畫職貢圖》
:“其畫……亦為 宋 代名筆所作,世之粗工,涂青抹紅以欺世者,見之必循墻而避矣?!?br />(2).為沿墻。 王闿運(yùn)
《影山草堂銘》
:“且庭室可改,憶跡無遷;階墀已平,循墻猶見。”
分類:
避開
開道
道路
路中
中央
恭謹(jǐn)
畏懼
《國語辭典》:
天庭
拼音:
tiān tíng
1.天?!段倪x。班固。答賓戲》:「未仰天庭,而睹白日也。」
2.術(shù)數(shù)用語。相術(shù)家或醫(yī)生稱人兩眉之間為「天庭」。《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八:「看那小廝時,生得天庭高聳,地角方圓,兩耳垂珠,是個不凡之相?!?/div>
分類:
帝王
天
天帝
相術(shù)
昆侖山
宮廷
兩眉
太微
朝廷
微垣
高層
天庭
前額
中央
梁丘
《漢語大詞典》:
太室
亦作“ 大室 ”。
(1).太廟中央之室,亦指太廟。
《
書·洛誥
》
:“王入太室祼?!?孔 傳:“太室,清廟。” 孔穎達(dá) 疏:“太室,室之大者,故為清廟。廟有五室,中央曰太室?!?span id="belygyk" class="book">《
春秋·文公十三年
》:“大室屋壞?!?杜預(yù) 注:“大廟之室?!?br />(2).山名。即 嵩山 。在今 河南省 登封縣 北。
《
左傳·昭公四年
》
:“ 四岳 、 三涂 、 陽城 、 大室 、 荊山 、 中南 ,九州之險也,是不一姓?!?陸德明 釋文:“大室即中岳 嵩高山 也,在 豫州 。”
《
史記·楚世家
》
:“ 幽王 為 太室 之盟?!?裴駰 集解引 杜預(yù) 曰:“ 太室 , 中岳 也?!?/div>
分類:
太室
山名
太廟
廟中
中央
嵩山
河南
登封縣
《國語辭典》:
水心
拼音:
shuǐ xīn
水的中心。唐。元稹〈說劍〉詩:「幽匣獄中埋,神人水心守?!顾巍?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25184' target='_blank'>葉適
水心即事兼謝吳氏表宣義
詩六首之五:「聽唱三更啰里論,白旁單槳水心村?!?/div>
分類:
水中
中央
晚年
永嘉
城外
《漢語大詞典》:
水心劍(水心劍)
傳說中的寶劍名。 南朝 梁
吳均
《
續(xù)齊諧記·曲水
》
:“ 秦昭王 三月上巳置酒 河 曲,見金人自 河 而出奉水心劍,曰:‘令君制有西夏?!?秦 霸諸侯,乃因此處立為曲水?!?唐
宋之問
《桂州三月三日》
詩:“西夏 黃河 水心劍, 東周 清 洛 羽觴杯。”亦省稱“ 水心 ”。 唐
張說
《開元正歷頌》
:“一麾水心,羣兇泥首?!?/div>
分類:
寶劍
劍名
《漢語大詞典》:
青帝
(1).我國古代神話中的五天帝之一,是位于東方的司春之神,又稱 蒼帝 、 木帝 。
《
史記·封禪書
》
:“ 秦宣公 作 密畤 於 渭 南,祭 青帝 ?!?唐
黃巢
《題菊花》
詩:“他年我若為 青帝 ,報與桃花一處開。” 清
秋瑾
《憤時迭前韻》
之二:“一線光明放異芽,欲同 青帝 鬭春華?!?br />(2).道教以為木星中有九 青帝 ,并受事于中央 青皇 。
《
云笈七籤
》
卷二五:“木星有九門,門內(nèi)有九 青帝 ,其一帝輒備一門,以奉承於中央 青皇 上真大君 也?!?/div>
分類:
道教
木星
星中
五天
天帝
青帝
并受
受事
東方
中央
司春
《國語辭典》:
分行
拼音:
fēn háng
商行或銀行的分支單位。
分類:
分行
營業(yè)
機(jī)構(gòu)
支店
《國語辭典》:
行臺(行臺)
拼音:
xíng tái
1.大吏出巡時所駐的地方。明。徐渭《雌木蘭》第二出:「只因省親心急,不得到行臺親謝?!埂豆賵霈F(xiàn)形記》第一八回:「其時城內(nèi)早經(jīng)預(yù)備,把個總督行臺,做了欽差行轅。」也作「行轅」。
2.臨時搭建的戲臺?!都t樓夢》第八五回:「就在賈母正廳前,搭起行臺?!?br />3.職官名。指置于外州的尚書省。本專主軍事,后始兼理民事,唐廢。元有行御史臺,監(jiān)臨諸省。也稱為「行治」。
分類:
臺省
臨時
設(shè)立
旅館
外者
大吏
戲臺
行臺
官署
居住
出征
地設(shè)
中央
政務(wù)
機(jī)構(gòu)
《國語辭典》:
同知
拼音:
tóng zhī
1.共知。《莊子。知北游》:「不形之形,形之不形,是人之所同知也?!?br />2.職官名。指正官之副。凡主管一事而不授以正官之名,則謂之知某事,如宋代不以樞密院使授人,則稱為「知樞密院事」,副使則稱為「同知」。遼、金以后,沿此習(xí)慣,如府之主官稱「知府」,而以府之佐官為「同知」?!段饔斡洝返诰呕兀骸感且沽罱鹋葡聭魡镜浇萃⒅菖卸?,丞相對他說知此事,叫他提兵相助,一同過江而去?!埂缎咽篮阊浴>矶?。張廷秀逃生救父》:「侯同知晚上回府,便會同了眾捕快,次日解官?!?/div>
分類:
官名
副職
中央
有同
同知
閣門
樞密院
《國語辭典》:
六官
拼音:
liù guān
1.周代分掌國政的六種職官。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的總稱?!吨芏Y。秋官。大司寇》:「凡邦之大盟約,蒞其盟書而登于天府;大史、內(nèi)史、司會及六官,皆受其貳而藏之?!?jié)h。鄭玄。注:「六官,六卿之官也?!埂犊鬃蛹艺Z。卷六。執(zhí)轡》:「古之御天下者,以六官總治焉。」也稱為「六卿」。
2.隋、唐之后,中央政權(quán)的吏、戶、禮、兵、刑、工六部的尚書總稱。《明史。卷二○二。孫應(yīng)奎傳》:「私比黨與,勢侵六官,氣制言路,天下莫不怨憤?!?/div>
分類:
六官
六卿
后中
中央
政權(quán)
六部
天官
冢宰
地官
官司
司徒
春官
宗伯
夏官
司馬
秋官
司寇
冬官
司空
分掌
邦國
《國語辭典》:
五方
拼音:
wǔ fāng
1.東、西、南、北及中央。
2.中國與四夷。《禮記。王制》:「五方之民,皆有性也。」
分類:
五方
和中
中央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