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登樓賦(登樓賦)
賦篇名。 漢 末 王粲 作。文選·王粲〈登樓賦〉:“登茲樓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銷憂?!?劉良 注引魏志:“ 王粲 , 山陽 高平 人也。少而聰惠有大才,仕為侍中。時 董卓 作亂, 仲宣 避難 荊州 ,依 劉表 ,遂登 江陵 城樓,因懷舊而有此作,述其進退危懼之情也?!迸f時常作為文人思鄉(xiāng)、懷才不遇的典故。 唐 劉滄 《汶陽客舍》詩:“思鄉(xiāng)每讀《登樓賦》,對月空吟《叩角歌》?!?元 曹之謙 《送王仲通》詩:“懷鄉(xiāng)不作《登樓賦》,佐府真為入幕賓?!?清 趙翼 《寄答老友莊似撰》詩:“游蹤 王粲 《登樓賦》,近局 陶公 漉酒巾?!?/div>
《漢語大詞典》:卓筆(卓筆)
(1).植筆。謂執(zhí)筆為文。 宋 王操 《上李昉相公》詩:“卓筆玉堂寒漏逈,捲簾池舘水禽飛?!?清 曹寅 《送施潯江方伯之任湖南》詩:“三年卓筆賦 黃樓 ,期建高牙過 石頭 ?!?br />(2).植立的筆。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異七·西洋畫:“西洋所製玻瓈等器,多奇巧,曾見其所畫人物,視之初不辨頭目手足,以鏡照之,即眉目宛然姣好。鏡鋭而長,如卓筆之形。”
(3).停筆、擱筆。 宋 江休復(fù) 《江鄰幾雜志》:“ 王文正 曾作參政;秉筆至 淑妃 為皇太妃,卓筆曰:‘適來不聞此語?!?/div>
《國語辭典》:三多  拼音:sān duō
1.多福、多壽、多男子的祝頌之辭。語本《莊子。天地》:「華封人曰:『嘻,圣人!請祝圣人,使圣人壽?!粓蛟唬骸恨o』?!菏故ト烁?。』堯曰:『辭』?!菏故ト硕嗄凶??!粓蛟唬骸恨o』?!?br />2.作文三要事:多看、多做、多商量。宋。陳師道〈后山詩話〉:「永叔謂為文有三多:看多、做多、商量多也?!?br />3.學(xué)者的三件要事:看讀多,持論多、著述多。《通俗編。祝誦》引《玉海》:「楊文莊公言曰:『學(xué)者當(dāng)取三多,乃看讀多,持論多,著述多也。』」
《漢語大詞典》:吮墨
用筆蘸墨。指為文作畫。梁書·劉孝綽傳:“由此而談,又何容易。故蹈翰吮墨,多歷寒暑?!?span id="zrow6sa" class="book">《舊唐書·宣宗紀(jì)論》:“惜乎簡籍遺落,舊事十無三四,吮墨揮翰,有所慊然。” 明 方孝孺 《劉養(yǎng)浩像贊》:“而其形似,何乃託於和丹吮墨之人?!?柳亞子 《題救國畫展會合作》詩:“健兒塞北橫戈日,畫客 江 南吮墨時。”
《國語辭典》:文虎  拼音:wén hǔ
1.有文采裝飾的虎形飾物。《續(xù)漢書志。卷二九。輿服志上》:「文虎伏軾,龍首銜軛?!?br />2.燈謎的別名。參見「燈謎」條。
《國語辭典》:流別(流別)  拼音:liú bié
流派、支別。《陳書。卷一九。列傳。馬樞》:「樞乃依次剖判,開其宗旨,然后枝分流別,轉(zhuǎn)變無窮,論者拱默聽受而已?!埂端鍟>砣?。經(jīng)籍志二》:「漢時劉向《別錄》、劉歆《七略》,剖析條流,各有其部,推尋事跡,疑則古之制也。自是之后,不能辨其流別,但記書名而已?!埂肚迨犯濉>硭陌肆?。文苑列傳三。魏源》:「源兀傲有大略,熟于朝章國故。論古今成敗利病,學(xué)術(shù)流別,馳騁往復(fù),四座皆屈?!?/div>
《漢語大詞典》:文譽(文譽)
工于為文的聲譽。 唐 皮日休 《魯望憫承吉之孤為詩序邀予屬和》:“唯我與君堪便戒,莫將文譽作生涯。” 宋 葛勝仲 《虞美人·酬衛(wèi)卿弟見贈》詞:“怪來文譽滿清時,柿葉書殘,猶自日臨池?!?清 戴名世 《溫濚家傳》:“先生年方少,有文譽。” 魯迅 《中國小說史略》第八篇:“ 武后 時,有 深州 陸渾 人 張鷟 ……屢試皆甲科,大有文譽。”
《漢語大詞典》:吮筆(吮筆)
猶含毫。借指構(gòu)思為文或繪畫。 宋 王禹偁 《一品孫鄭昱》詩:“脫耒秉金鉞,吮筆乘朱軒。” 清 曹寅 《舟中望惠山舉酒調(diào)培山》詩:“常嗤俗世子,吮筆輙求似?!?清 蠡城劍俠 《〈軒亭冤〉書后》:“﹝ 湘靈子 ﹞乃不辭勞瘁,舞文嚼墨吮筆以傳之?!?/div>
《漢語大詞典》:扣寂
謂構(gòu)思而發(fā)為文辭的思維活動。后因用指作文賦詩。語本 晉 陸機 《文賦》:“課虛無以責(zé)有,叩寂寞而求音?!?唐 杜甫 《舟中苦熱遣懷奉呈陽中丞通簡臺省諸公》詩:“扣寂豁煩襟,皇天照嗟嘆?!?楊倫 箋注:“扣寂,謂賦詩也?!?唐 楊巨源 《贈從弟茂卿》詩:“扣寂由來在淵思,搜奇本自通禪智?!?唐 劉知幾 史通·五行志錯誤:“斯豈非烏有成説,扣寂為辭者哉!”
《漢語大詞典》:揮斧(揮斧)
喻揮筆為文。 宋 歐陽修 《祭蘇子美文》:“子之心胷,蟠屈龍虵。風(fēng)云變化,雨雹交加,忽然揮斧,霹靂轟車?!眳⒁姟?揮斤 ”。
分類:揮筆為文
《漢語大詞典》:揮斤(揮斤)
莊子·徐無鬼:“ 郢 人堊慢其鼻端,若蠅翼,使 匠石 斲之。 匠石 運斤成風(fēng),聽而斲之,盡堊而鼻不傷, 郢 人立不失容?!边\斤,揮動斧頭。后用為發(fā)揮高超技藝的典故。 宋 王安石 《思王逢原》詩:“便恐世間無妙質(zhì),鼻端從此罷揮斤?!?/div>
《漢語大詞典》:陶巾
陶潛 的軟帽。宋書·隱逸傳·陶潛:“郡將候 潛 ,值其酒熟,取頭上葛巾漉酒畢,還復(fù)著之。”后因以為文人放誕閑適之典。 唐 王績 《嘗春酒》詩:“野觴浮 鄭 酌,山酒漉 陶 巾?!?宋 陸游 《開元暮歸》詩:“日暖登山思 謝 屐,病餘漉酒負 陶 巾?!币嘧鳌?陶令巾 ”。 宋 范仲淹 《依韻答提刑張?zhí)﹪L新醞》:“大言出物表,本性還天真。或落 孟嘉 帽,或拋 陶令 巾。”
《國語辭典》:持筆(持筆)  拼音:chí bǐ
執(zhí)筆為文?!缎绿茣?。卷一五七。陸贄傳》:「使臣持筆亡所忌,庶叛者革心?!骨?。紀(jì)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二一。灤陽續(xù)錄》:「俄見真人若持筆判斷者,度必邪魅事?!?/div>
《漢語大詞典》:受法
(1).猶伏法。 元 無名氏 《陳州糶米》第一折:“有一日受法餐刀正典刑,恁時節(jié)錢財使罄,人亡家破,方悔道不廉能?!?明 沈德符 野獲編·佞倖·同邑二役:“ 談 之受法,正值 容城 楊忠愍 赴義, 談 號呼稱寃, 忠愍 厲聲曰:‘咄,奴輩得伴我死,可謂至榮,尚敢聲寃耶?!?br />(2).接受道法。 宋 洪邁 《夷堅丙志·江安世》:“ 江安世 , 蘭溪 人,好道士説,受籙於 龍虎山 張靜應(yīng) 天師,受法於 南岳 黃必美 先生。”
(3).指接受為文的法則。 清 曾國藩 《〈歐陽生文集〉序》:“ 乾隆 之末, 桐城 姚姬傳 先生 鼐 ,善為古文辭,慕效其鄉(xiāng)先輩 方望溪 侍郎之所為,而受法于 劉 君 大櫆 ,及其世父編修 君范 ?!?/div>
《國語辭典》:神道碑  拼音:shén dào bēi
墓道前用以記載死者生平的石碑,有時亦指碑上的文字。
《國語辭典》:書坊(書坊)  拼音:shū fāng
舊時刻印并出售書籍的地方。《儒林外史》第四八回:「那里有極大的書坊,還可逗著他們刻這三部書?!挂卜Q為「書鋪」、「書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