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圣明樂(聖明樂)
樂曲名。 隋 時傳自 高昌 ,至 唐開元 時又有新制。樂府詩集·近代曲辭二·圣明樂 宋 郭茂倩 題解:“《樂苑》曰:‘《圣明樂》, 開元 中太常樂工 馬順兒 造。又有《大圣明樂》,并商調(diào)曲也。’隋書·樂志曰:‘ 文帝 開皇 六年, 高昌 獻《圣明樂》曲,帝令知音者於館所聽之,歸而肄習(xí),及客方獻,先於前奏之,胡夷皆驚焉。’然則 隋 已有之矣?!?/div>
《漢語大詞典》:笙舞
古 驃國 樂曲名。新唐書·南蠻傳下·驃:“﹝凡曲名十有二:﹞十二曰《滌煩》,亦曰《笙舞》, 驃 云《扈那》,謂時滌煩暋,以此適情也?!?驃 ,古國名,即今 緬甸 。
《漢語大詞典》:神弦歌
樂府《清商曲》的一部。 南朝 時祭祀民間雜神所用的樂曲。樂府詩集·清商曲辭四·神弦歌:“《古今樂録》曰:‘《神弦歌》十一曲:一曰《宿阿》,二曰《道君》,三曰《圣郎》,四曰《嬌女》,五曰《白石郎》,六曰《青溪小姑》,七曰《湖就姑》,八曰《姑恩》,九曰《採菱童》,十曰《明下童》,十一曰《同生》?!?/div>
《國語辭典》:手舞足蹈  拼音:shǒu wǔ zú dào
手、腳舞動跳躍。語本《孟子。離婁上》:「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剐稳莘浅8吲d喜悅。《紅樓夢》第四一回:「當(dāng)下劉姥姥聽見這般音樂,且又有了酒,越發(fā)喜的手舞足蹈起來?!埂段拿餍∈贰返谝晃寤兀骸覆唤治枳愕?,樂得不可收拾。」也作「足蹈手舞」。
《漢語大詞典》:軟舞曲(軟舞曲)
唐 代一種舞蹈的樂曲。 唐 段安節(jié) 樂府雜錄·舞工:“軟舞曲,有《涼州》、《緑腰》、《蘇合香》、《屈柘》《團圓旋》《甘州》等?!?/div>
分類:舞蹈樂曲
《漢語大詞典》:康韶
古樂曲名。隋書·音樂志上:“帝出,黃門侍郎舉麾於殿上,掌故應(yīng)之,舉於階下,奏《康韶》之樂?!?/div>
《漢語大詞典》:九部樂(九部樂)
隋 及 唐 初宮廷的九部宴會樂曲。隋書·音樂志下:“ 隋 開皇 初,定置國伎、清商伎、高麗伎、天竺伎、安國伎、龜茲伎、文康伎七部樂。及 大業(yè) 中 煬帝 乃定清樂、西涼、龜茲、天竺、康國、疎勒、安國、高麗、禮畢,以為九部樂。” 唐 武德 初,去天竺、文康(即禮畢),增燕樂和扶南,仍為九部。 宋 王讜 唐語林·補遺一:“ 高宗 將會百官命婦于 宣政 殿,并設(shè)九部樂。”
《漢語大詞典》:九奏樂(九奏樂)
由九支樂曲組成的宮廷宴會音樂。明史·太祖本紀(jì):“十五年春正月辛巳,宴羣臣於 謹身殿 ,始用九奏樂?!卑?,明史·樂志三云,“九奏樂”謂一奏炎精開運之曲,二奏皇風(fēng)之曲,三奏眷皇明之曲,四奏天道傳之曲,五奏振皇綱之曲,六奏金陵之曲,七奏長楊之曲,八奏芳醴之曲,九奏駕六龍之曲。
《國語辭典》:狂想曲  拼音:kuáng xiǎng qǔ
源于十九世紀(jì)的一種史詩性器樂曲。為英語rhapsody的意譯。常采用民間音樂為素材,具有敘事性,富于民族特色。樂曲自由奔放,不拘形式。如李斯特(Franz Liszt)的《匈牙利狂想曲》。
《國語辭典》:間奏曲(間奏曲)  拼音:jiān zòu qǔ
1.戲劇、歌劇中簡短的過場音樂或幕間曲。
2.形式自由獨立,篇幅較短的樂曲。如德人布拉姆斯的鋼琴獨奏間奏曲。
《國語辭典》:進行曲(進行曲)  拼音:jìn xíng qǔ
泛指游行或軍隊進行時演奏的樂曲。為英語march的意譯。通常節(jié)奏鮮明,多采用四拍子或二拍子。
《漢語大詞典》:警嚴曲(警嚴曲)
古代帝王車駕出行,止宿衛(wèi)中所奏的樂曲。宋史·樂志十五:“初, 李照 等撰警嚴曲,請以《振容》為名,帝以其無義,故更曰《奉禋》。”參見“ 警場 ”、“ 警嚴 ”。
《漢語大詞典》:節(jié)奏感(節(jié)奏感)
(1).指樂曲的節(jié)奏性或?qū)非?jié)奏的感覺能力。如:這舞曲節(jié)奏感很強烈;她的舞蹈優(yōu)美而有節(jié)奏感。
(2).指人們對社會運動進程的感受。《中國青年》1984年第9期:“因為社會發(fā)展和人們生活的節(jié)奏感越來越增加了,輕音樂要表現(xiàn)時代的這一特征?!?/div>
《漢語大詞典》:鸞吟鳳唱(鸞吟鳳唱)
鸞鳳鳴叫相和。比喻優(yōu)美的樂曲。 唐 白居易 《王子晉廟》詩:“鸞吟鳳唱聽無拍,多似霓裳散序聲?!?/div>
《漢語大詞典》:鸞歌鳳吹(鸞歌鳳吹)
指笙簫等樂曲聲。 唐 王勃 《臨高臺》詩:“瑤軒綺構(gòu)何崔嵬,鸞歌鳳吹清且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