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74,分25頁顯示  上一頁  1  3  4  5  6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竹帛
宜春
筆下
丹書
墨池
手書
筆削
書法
刀筆
簪筆
正字
御書
鉛槧
書名
尺牘
《國語辭典》:竹帛  拼音:zhú bó
簡冊與縑素,古代用以記載文字,引申為史籍典策?!妒酚?。卷一○。孝文本紀(jì)》:「然后祖宗之功德著于竹帛,施于萬世,永永無窮,朕甚嘉之。」《三國演義》第七六回:「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毀其節(jié)。身雖殞,名可垂于竹帛也?!?/div>
《國語辭典》:宜春  拼音:yí chūn
1.適應(yīng)春天、適合春天。宋。歐陽修 江神子。碧闌干外小中亭詞:「每到花時(shí),長是不宜春?!?br />2.秦漢時(shí)的宜春宮?!稘h書。卷六五。東方朔傳》:「西至黃山,南獵長楊,東游宜春?!埂段倪x。司馬相如。上林賦》:「下棠梨,息宜春?!?/div>
《漢語大詞典》:宜春宮
秦 離宮名。三輔黃圖·甘泉宮:“ 宜春宮 ,本 秦 之離宮,在 長安 城東南 杜縣 東,近 下杜 ?!眳⒁姟?宜春苑 ”。
分類:離宮宮名
《漢語大詞典》:宜春院
唐 長安 宮內(nèi)官妓居住的院名。 開元 二年置,在京城東面東宮內(nèi), 東京 ( 洛陽 )也有 宜春院 , 寶應(yīng) 元年毀于兵火。 唐 崔令欽 教坊記:“妓女入 宜春院 ,謂之內(nèi)人,亦曰前頭人,常在上(皇帝)前頭也?!?唐 崔令欽 教坊記:“樓下戲出隊(duì), 宜春院 人少,即以 云韶 添之。 云韶 謂之宮人,蓋賤隸也。”參閱 宋 程大昌 雍錄卷三。
《國語辭典》:筆下(筆下)  拼音:bǐ xià
1.寫作的能力?!独蠚堄斡洝返谝晃寤兀骸溉艘查L的清清秀秀,筆下也還文從字順。」《文明小史》第五四回:「前兒同席的那位邊老大,他官場已多年了,情形熟悉得很,筆下也來得,你何不找他來斟酌斟酌呢?」
2.作者在寫作書畫所表現(xiàn)的整體風(fēng)格及涵義。如:「筆下世界」。
《國語辭典》:筆下超生(筆下超生)  拼音:bǐ xià chāo shēng
超生,在此指寬宥或開脫?!腹P下超生」即請求主事者在書寫判狀等文書時(shí),用語從輕,將事情淡化,給予關(guān)系人開脫的機(jī)會(huì)?!冻蹩膛陌阁@奇》卷一一:「那王杰雖不是小人陷他,其禍都因小人而起。實(shí)是不忍他含冤負(fù)屈,故來到臺(tái)前控訴,乞老爺筆下超生!」《三俠五義》第三九回:「犯人實(shí)實(shí)罪該萬死,惟求相爺筆下超生?!?/div>
《國語辭典》:丹書(丹書)  拼音:dān shū
1.古代頒給功臣的契券?!稘h書。卷一六。高惠高后文功臣表》:「于是申以丹書之信,重以白馬之盟,又作十八侯之位次?!?br />2.用朱筆定罪的文書?!蹲髠?。襄公二十三年》:「執(zhí)其手,賂之以曲沃,初斐豹隸也,著于丹書?!?br />3.周文王所得的緯書。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正緯》:「則是堯造綠圖,昌制丹書其偽三矣?!?/div>
《漢語大詞典》:墨池
(1).洗筆硯的池子。著名書法家 漢 張芝 、 晉 王羲之 等,均有“墨池”傳說著稱后世。 唐 裴說 《懷素臺(tái)歌》:“ 永州 東郭有奇怪,筆家墨池遺跡在?!?宋 曾鞏 《墨池記》:“﹝ 臨川 ﹞ 新城 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長,曰 王羲之 之墨池。”
(2).指硯。 宋 范正敏 《遯齋閑覽·墨地皮棚》:“ 王僧彥 父名 師古 ,常自呼硯為墨池?!?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diào)》卷四:“文房四寶都拈住,謾把松煙試,墨池點(diǎn)得兔毫濃,拂拭錦箋一紙?!?郁達(dá)夫 《采石磯》七:“他拿起筆來,往墨池里掃了幾掃,就模模糊糊的寫了下去。”
(3).指習(xí)書寫字處。 唐 元稹 《酬樂天早春閑游西湖》詩:“墨池憐嗜學(xué),丹青羨登真。” 宋 趙彥衛(wèi) 《云麓漫鈔》卷八:“白首何人?墨池誰子?后生是畏,前圣有言。” 明 沈德符 野獲編·玩具·高麗貢紙:“其表文咨文俱鹵悍之甚,不足供墨池下陳矣。”
(4).制筆時(shí),以羊青毛為最內(nèi)層,以兔毫為次層,做成“墨池”(又稱“筆柱”、“承墨”),用以吸墨。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shù)·筆墨:“以所整羊毛中截,用衣中心--名曰‘筆柱’,或曰‘墨池’、‘承墨’。復(fù)用毫青衣羊青毛外,如作柱法,使中心齊,亦使平均?!?/div>
《國語辭典》:手書(手書)  拼音:shǒu shū
親筆寫的書信?!度龂萘x》第一○八回:「司馬昭覽畢,深疑鄧艾有自專之心,乃先發(fā)手書與衛(wèi)瓘?!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一二:「其父大怒,寫著嚴(yán)切手書,差著兩個(gè)管家,到京催他起身。」也稱為「手翰」、「手札」、「手示」。
《國語辭典》:筆削(筆削)  拼音:bǐ xuè
筆,記載。削,刪除。古代用竹簡記載文字,有所更改就用書刀刮削,所以稱為「筆削」。語本《史記。卷四七。孔子世家》:「至于為春秋,筆則筆,削則削,子夏之徒不能贊一辭。」后用作請人修改詩文的敬稱?!段倪x。任昉。王文憲集序》:「蓄筆削之刑,懷輕重之意?!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21679' target='_blank'>韓愈 讀荀:「孔子刪詩書,筆削春秋,合于道者著之,離于道者黜去之?!?/div>
《國語辭典》:書法(書法)  拼音:shū fǎ
1.毛筆字書寫的方法。主要講執(zhí)筆、用筆、運(yùn)筆、點(diǎn)畫、結(jié)構(gòu)、間架、落款、用印等方法。是我國傳統(tǒng)藝術(shù)之一。
2.史家記事的體例筆法。《左傳。宣公二年》:「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書法不隱?!弧?br />3.以毛筆書寫的文字作品。如:「這篇書法筆力遒勁,令人激賞?!?/div>
《國語辭典》:刀筆(刀筆)  拼音:dāo bǐ
1.古代書寫工具,用竹木代紙,用筆記事,用刀削誤?!妒酚洝>硪欢???崂魝鳌[ざ紓鳌罚骸概R江王徵詣中尉府對簿,臨江王欲得刀筆為書謝上,而都禁吏不予?!?br />2.刀筆吏的簡稱。參見「刀筆吏」條?!稇?zhàn)國策。秦策五》:「司空馬曰:臣少為秦刀筆,以官長而守。」
《國語辭典》:刀筆吏(刀筆吏)  拼音:dāo bǐ lì
掌案牘的書吏。后世又用來指訟師?!妒酚洝>硪欢???崂袅袀?。趙禹》:「今上時(shí),禹以刀筆吏積勞,稍遷為御史?!购喎Q為「刀筆」。
《國語辭典》:簪筆(簪筆)  拼音:zān bǐ
一種將毛裝在簪頭的冠飾。后指將筆插在頭上,以備隨時(shí)記事?!稘h書。卷六九。趙充國傳》:「卬家將軍以為安世本持橐簪筆,事孝武帝數(shù)十年?!固?。李嶠皇帝上禮撫事述懷〉詩:「小臣濫簪筆,無以頌唐風(fēng)?!?/div>
《漢語大詞典》:簪白筆(簪白筆)
古時(shí)史官、諫官入朝,或近臣侍從,插筆于帽,以便隨時(shí)記錄、書寫。后插白筆,為官員冠飾之一。 五代 馬縞 《中華古今注·簪白筆》:“簪白筆,古珥筆之遺象也。腰帶劍、珥筆,示君子有文武之備焉?!?span id="vvjypfq" class="book">《宋史·輿服志四》:“立筆,古人臣簪筆之遺象。其制削竹為干,裹以緋羅,以黃絲為毫,拓以銀縷葉,插於冠后。舊令,文官七品以上朝服者,簪白筆、武官則否,今文武皆簪焉?!?/div>
《國語辭典》:正字  拼音:zhèng zì
1.矯正字的結(jié)構(gòu)、筆畫,使合乎書寫規(guī)范。
2.正體字,即標(biāo)準(zhǔn)字形。
3.指規(guī)范字。
4.指「正」字。因?yàn)楣P畫為五畫,常借來計(jì)數(shù)。如:「他的得票數(shù)是五個(gè)正字,一共二十五票?!?br />5.職官名。北齊始置,唐代因之,與校書郎同主讎校典籍,刊正文章。
《國語辭典》:御書(御書)  拼音:yù shū
1.進(jìn)奉給國君御用的書。《左傳。哀公三年》:「南宮敬叔至,命周人出御書,俟于宮?!箷x。杜預(yù)。注:「御書,進(jìn)于君者也?!?br />2.皇帝親寫的文字。唐。張說〈端午三殿侍宴應(yīng)制探得魚字〉詩:「甘露垂天雨,芝花捧御書?!?/div>
《國語辭典》:鉛槧(鉛槧)  拼音:qiān qiàn
鉛,鉛筆。槧,木牘。鉛槧皆為古人紀(jì)錄文字的工具。唐。杜牧 長安雜題詩六首之二:「自笑苦無樓護(hù)智,可憐鉛槧竟何功。」清。王鵬運(yùn)摸魚子。莽風(fēng)塵雅寥落〉詞:「十年鉛槧殷勤抱,弦外獨(dú)尋琴趣?!?/div>
《漢語大詞典》:書名(書名)
(1).用于書寫的文字。周禮·春官·外史:“掌達(dá)書名于四方。” 鄭玄 注:“或曰:古曰名,今曰字。使四方知書之文字,得能讀之?!?章炳麟 《中華民國解》:“興其農(nóng)業(yè),勸其蓺事,教其語言,諭其書名,期二十年而其民可舉於中央議院?!?br />(2).寫上姓名。左傳·隱公七年:“ 滕侯 卒,不書名,未同盟也?!?唐 張籍 《贈(zèng)趙將軍》詩:“會(huì)取 安西 將報(bào)國, 凌煙閣 上大書名。”
(3).擅長書法的名聲。 宋 陸游 老學(xué)庵筆記卷二:“ 仲翼 有書名而前輩多以為俗,然亦以配 周越 。予嘗見其飛白大字?jǐn)?shù)幅,亦甚工,但誠不免俗耳?!?清 韓泰華 無事為福齋隨筆卷上:“ 孟 蜀 時(shí), 王鍇 字 鱣祥 ,最著書名……昔有塔,於 乾隆 年間為雷震圯,內(nèi)貯《法華經(jīng)》全部,皆 鱣祥 所書?!?br />(4).字,別名。 明 胡應(yīng)麟 少室山房筆叢·經(jīng)籍會(huì)通三:“ 姚信 書名 士緯 , 梁 人?!?/div>
《國語辭典》:尺牘(尺牘)  拼音:chǐ dú
尺牘,本指古代書寫用的木簡,后借指書信。《文選。潘岳。楊荊州誄》:「草隸兼善,尺牘必珍?!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17270' target='_blank'>杜甫 〈上韋左相二十韻〉:「聰明過管輅,尺牘倒陳遵?!挂卜Q為「尺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