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竹槧(竹槧)
供書寫用的竹片。 唐 王勃 《乾元殿頌序》:“ 金門 獻納,縱麟筆於苔牋; 石館 論思,覈龜章於竹槧?!?/div>
分類:書寫
《國語辭典》:正字法  拼音:zhèng zì fǎ
文字書寫的標準。包括文字寫法、標點使用等規(guī)則。如:「想寫好漢字,就要先清楚正字法?!?/div>
《漢語大詞典》:朱箋紙(硃箋紙)
朱色的箋紙。多用以書寫吉慶對聯(lián)。儒林外史第二八回:“中間懸著一軸百子圖的畫;兩邊貼著硃箋紙的對聯(lián)?!币嗍∽鳌?硃箋 ”。 清 富察敦崇 《燕京歲時記·春聯(lián)》:“春聯(lián)者,即桃符也……或用硃箋,或用紅紙,惟內(nèi)廷及宗室王公等例用白紙,緣以紅邊藍邊,非宗室者不得擅用?!?/div>
《漢語大詞典》:揸筆(揸筆)
大毛筆。筆桿粗短,書寫時以五指抓住,故稱。《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三七回:“他又拿了揸筆,蹲到畫上,著了顏色?!?/div>
《漢語大詞典》:中書格(中書格)
明 代有中書舍人,掌書寫誥敕等事。其書體一般端正而流于刻板,人謂之中書格。 明 謝肇淛 《五雜俎·人部三》:“今國家誥敕及宮殿匾額,皆用筆法極端楷者書之,謂之中書格,但取其莊嚴典重耳,其實俗惡不可耐也?!?/div>
《國語辭典》:文心雕龍(文心雕龍)  拼音:wén xīn diāo lóng
書名。南朝梁劉協(xié)撰,十卷,五十篇。分論文章之體制及文學(xué)源流、原理、批評方法等。隋唐以來,為詞章家所宗,對中國歷代文學(xué)創(chuàng)作及文學(xué)批評影響深遠。
《漢語大詞典》:烏賊契(烏賊契)
舊時相傳行詐之人用墨魚腹囊中黑液書寫的文契。 宋 葉廷圭 海錄碎事·人事上:“烏賊契, 江 東人取烏賊墨書契以紿人財物。書跡如淡墨,逾年自消,唯空紙耳。”參見“ 烏鰂墨 ”。參閱 宋 周密 《癸辛雜識續(xù)集下·烏賊》。
《漢語大詞典》:握素披黃
猶言握鉛抱槧。素,白絹,古代用以書寫。黃,雌黃,古代用以校點書籍。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xùn)·勉學(xué):“握素披黃,吟道詠德,苦辛無益者如日蝕,逸樂名利者如秋荼?!?/div>
《漢語大詞典》:握鉛抱槧(握鉛抱槧)
語本西京雜記卷三:“ 揚子云 好事,常懷鉛提槧,從諸計吏,訪殊方絶域四方之語?!便U,鉛粉;槧,木簡。皆書寫用具。后遂以“握鉛抱槧”為勤于寫作、??钡牡涔?。 清 馮桂芬 《蘇州試院記》:“ 同治 初元……勘定 蘇州 ,復(fù)次第削平 常 、 鎮(zhèn) 、 湖 、 嘉 諸郡縣,千里敉安,握鉛抱槧之士散之四方者,至是咸歸里。”亦省作“ 握槧 ”、“ 握鉛 ”。 清 曾國藩 《孫芝房侍講〈芻論〉序》:“以世之多故,握槧之不可以茍,未及事事,而齒髮固已衰矣。” 況周頤 《蕙風(fēng)詞話續(xù)編》卷一:“它日殘喘稍蘇,校刻先人遺書畢,當再鼓握鉛之氣?!?/div>
《漢語大詞典》:徐偃筆(徐偃筆)
指毫鋒柔韌便于書寫的毛筆。相傳 徐偃王 有筋而無骨,故以為喻。 宋 蘇軾 《東坡題跋五·書魯直所藏徐偃筆》:“ 魯直 出眾工筆,使僕歷試之,筆鋒如著鹽曲蟮,詰曲紙上。 魯直 云:‘此徐偃筆也?!薪顭o骨,真可謂名不虛得。”參見“ 徐偃王 ”。
《國語辭典》:徐偃王  拼音:xú yǎn wáng
人名。生卒年不詳。周穆王時徐國之子爵諸侯,以仁義治國,因得朱弓矢,以為天瑞,遂自稱「徐偃王」。江淮諸侯,從之者三十六國,穆王令楚伐之,偃王愛民不戰(zhàn),遂為楚敗。
《國語辭典》:信筆涂鴉(信筆塗鴉)  拼音:xìn bǐ tú yā
隨手胡亂書寫或作畫。比喻筆法拙劣。常用作自謙之詞。清。李漁《意中緣。第八出。先訂》:「僻處蠻方,無師講究,不過信筆涂鴉,怎經(jīng)得大方品騭?」
《國語辭典》:名動金甌(名動金甌)  拼音:míng dòng jīn ōu
唐玄宗任命宰相,先書寫姓名用金甌罩起。典出《新唐書。卷一○九。雀義玄傳》。后用以形容名聲很大,是國家選用的棟梁之材。宋。辛棄疾〈水調(diào)歌頭。上古八千歲〉詞:「快上星辰去,名姓動金甌?!挂沧鳌该步甬T」、「金甌藏名」。
《國語辭典》:蒲牒寫書(蒲牒寫書)  拼音:pú dié xiě shū
牒,簡札。蒲牒寫書指漢朝路溫舒以蒲草結(jié)成牒用來抄書寫字的故事。典出《漢書。卷五一。路溫舒?zhèn)鳌贰:蟊扔魅丝炭嘞驅(qū)W。
《國語辭典》:搦管操觚  拼音:nuò guǎn cāo gū
觚,簡策,古人用來書寫。搦管操觚指提筆寫文章。《藝文類聚。卷三○。人部十四。別下》引南朝陳。周弘讓〈答王裒書〉:「搦管操觚,聲淚俱咽?!?/div>
《國語辭典》:羅馬字母(羅馬字母)  拼音:luó mǎ zì mǔ
羅馬人用來書寫的拉丁文,后來續(xù)加演變,成為今日歐美各國通行的拼音字母。也譯作「羅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