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生卒】:1101—1147 【介紹】: 宋建州崇安人,字彥沖,號屏山,一號病翁。劉韐子。以蔭補承務郎,通判興化軍。因疾辭歸武夷山,專事講學,與胡憲、劉勉之為道義交。深于《周易》,朱熹嘗從其學。卒謚文靖。有《屏山集》。全宋詩
劉子翚(一一○一~一一四七)字彥沖,號病翁,崇安(今屬福建)人。韐仲子。以蔭補承務郎,辟為真定府幕屬。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通判興化軍(本集卷五《送張當世序》)。后以疾退居故鄉(xiāng)屏山,學者稱為屏山先生,朱熹嘗從其問學。紹興十七年卒,年四十七。遺著由其子玶編為《屏山集》二十卷,胡憲為之序,朱熹跋?!?a target='_blank'>宋史》卷四三四有傳?!⒆恿氃?,以明正德七年劉澤刻本為底本。校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清道光十八年李廷鈺秋柯草堂刊本(簡稱李本,藏北京大學圖書館)。新輯集外詩附于卷末。全宋文·卷四二五五
劉子翚(一一○一——一一四七)字彥沖,學者稱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韐子,子羽弟。以父任補官,靖康元年辟為真定府幕屬。二年父死國難,服除,除興化軍通判。紹興二年秩滿,以執(zhí)喪致羸疾,不堪吏責,辭歸武夷山,不出者十七年,專事講學,尤深于《易》。與游者皆海內(nèi)知名士。與朱熹父松友善,熹奉父命及門受業(yè)。紹興十七年卒,年四十七。有《屏山集》二十卷傳世。見《宋儒文靖公劉屏山先生實錄》(《劉氏傳忠錄續(xù)編》卷三),朱熹《屏山先生劉公墓表》(《朱文公文集》卷九○),《宋史》卷四三四《劉子翚傳》。
人物簡介
【生卒】:1126—1207 【介紹】: 宋臨江軍清江人,字商老。高宗紹興二十四年進士。歷州縣,關(guān)心民瘼,以議鹽法不合,罷歸。嗜學博聞,有感于靖康之亂,欲究其始末,乃網(wǎng)羅舊文,薈萃異同,引用官私著作二百余種,撰《三朝北盟會編》。書成,擢直秘閣。平生多著述。尚有《北盟集補》、《會錄》、《集醫(yī)錄》等。全宋詩
徐夢莘(一一二六~一二○七),字商老,清江(今江西樟樹西南)人。高宗紹興二十四年(一一五四)進士。連遭父母之喪,不克赴官。后為江陵司戶,孝宗乾道四年(一一六八)移南安軍教授,知潭州湘陰縣。授廣南西路轉(zhuǎn)運司主管文字,知賓州,因議鹽法不合,罷領(lǐng)宮觀。光宗紹熙元年(一一九○),為荊湖北路安撫司參議官,寧宗慶元元年(一一九五)引年致仕。因撰《三朝北盟會編》,二年特旨詔除直秘閣。開禧三年卒,年八十二。此外著述甚多,均佚。事見《攻愧集》卷一○八《直秘閣徐公墓志銘》,《宋史》卷四三八有傳。全宋文·卷四九八九
徐夢莘(一一二六——一二○七),字商老,臨江軍清江(今江西樟樹西南)人。紹興二十四年進士,授洪州新建尉,歷江陵府司戶、南安軍教授,改知湘陰縣。尋主管廣西運司文字,擢知賓州。紹熙二年授荊湖北路安撫司參議官,慶元初致仕。著《三朝北盟會編》二百五十卷(存),寧宗嘉之,擢直秘閣。又有《集補》、《會錄》、《讀書記志》、《集醫(yī)錄》、《集仙錄》等。見樓鑰《直秘閣徐公墓志銘》(《攻愧集》卷一○八),《宋史》卷四三八本傳。
人物簡介
【生卒】:1134—1173 【介紹】: 宋溫州永嘉人,字士龍,號艮齋。薛徽言子。師程頤弟子袁溉。高宗紹興末,為鄂州武昌令,保伍輯民,嚴備金兵。召為大理寺主簿,除大理正。后知湖州,改常州,未赴而卒。為學主著實,反對空談義理,注重研究田賦、兵制、地形、水利等世務,開永嘉事功學派先聲。有《浪語集》。全宋文·卷五七七四
薛季宣(一一三四——一一七三),字士龍(一作士隆),號艮齋,溫州永嘉(今浙江溫州)人,徽言子。少孤,年十七,從荊南帥孫汝翼辟書寫機宜文字,獲事袁溉,傳程頤之學。紹興末,為鄂州武昌令。歷婺州司理參軍、常熟令。召為大理寺主簿,除大理正;出知湖州,改常州,未上,于乾道九年卒,年四十,謚文憲。季宣精于古封建、井田、鄉(xiāng)遂、司馬法之制,晚與朱子、呂祖謙游,多所商榷,而兼重事功。其后陳傅良、葉適等遞相祖述,永嘉之學遂別為一派。著有《書古文訓》、《詩性情說》、《論語直解》、《春秋經(jīng)解旨要》、《大學解》、《中庸解》、《浪語集》等。事跡見《止齋集》卷五一《新改差常州薛公行狀》,《東萊先生文集》卷一○《薛常州墓志銘》,《宋史》卷四三四《薛季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