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理五法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一切事理之諸法,不過五種。小乘俱舍立之為心外之實法,大乘唯識,盡成于唯一之識體上者:一、心法,是識之自相也,唯識有眼等八種之心王,俱舍有唯一之心王。二、心所法,是與上之八識相應(yīng)而起者。唯識有五十一,俱舍有四十六。三、色法,是上之心法與心所法所變也。唯識俱舍皆有十一種。四、不相應(yīng)法,是假上之三法某部分之位而設(shè)者。唯識有二十四,俱舍有十四。五、無為法,上四法之實性也。唯識有六種,俱舍有三種。此中上四法為事,第五之無為為理。以知此五法盡一切之事理,不外乎唯識。唯識語七曰:「識自相故,識相應(yīng)故,二所變故,三分位故,四實性故,如是諸法皆不離識,總立識名?!?/div>
事理無礙法界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四法界之一。(參見:法界)
【佛學常見辭匯】
四法界之一。(參見:四法界)
法界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梵名達磨馱都Dharmadha%tu,此云法界。又曰法性,亦曰實相。法界之義有多種,以二義釋之:一就事,一約理。就事而言:法者諸法也,界者分界也。諸法各有自體,而分界不同故名法界。然則法界者,法之一,一名為法界,總該萬有亦謂之一法界。是為嚴家所判四種法界中之事法界,臺家約于俗諦釋十法界之時即此義也。菩薩瓔珞本業(yè)經(jīng)上曰:「無明者名不了一切法,迷法界起三界業(yè)果?!怪褂^五曰:「此十法各各因各各果,不相濫,故言十法界?!雇o行曰:「言法界者,法即諸法,界謂界分,相不同故?!官Y持記上一之三曰:「法界者十界依正也,塵沙者喻其多?!剐惺骡n上之一曰:「法界塵沙。」【又】界者,邊際之義,法者極法之邊際之言,言廣大深遠無過于此之語。如言法界萬靈,周遍法界等也。止觀三曰:「出法界外何處更別有法?」同五曰:「當知法界外,更無復(fù)有法而為次第也?!顾慕虄x集注半字談五曰:「窮事邊際云法界。」往生要集上曰:「周遍法界,拔苦眾生?!褂衷唬骸阜鸸饷髡辗ń缒罘鸨娚?,攝取不舍?!辜s理而言,法相華嚴之釋意,指真如之理性而謂之法界?;蛑^之真如法性,實相,實際。其體一也。界者因之義,依之而生諸圣道,故名法界。又界者性之義,是為諸法所依之性故。又諸法同一性故名法界。唯識述記九末曰:「三乘妙法,所依相故,名為法界。」勝鬘經(jīng)寶窟下末曰:「法界者,界即境界。即是因義,圣人四念處等,皆取此性作境故?!固叫浭嗽唬骸附缬腥x:一是因義,依生圣道故。攝論云:法界者一切凈法因故。又中邊論云:圣法因為義故,是故說法界。二是性義,謂是諸法所依性故,此經(jīng)上文云法界法性,并亦然故也。三是分齊義,謂諸緣起相不雜故?!故撬姆N法界中理法界之義也。嚴家臺家更指一一之法,法爾圓融,具足一切諸法,謂之法界。大乘止觀曰:「法者法爾故,界者性別故,以此心體法爾具足一切法,故言法界?!顾慕虄x集注半字談五曰:「性惡融通曰法界。」止觀五曰:「又此十法,一一當體皆是法界,故言十法界。」是四種法界中之事事無礙法界也。又支配于因果之理之法相范圍名為法界。佛為超脫此范圍者,故佛獨屹立于法界之外。菩薩瓔珞本業(yè)經(jīng)上曰:「于一法界有三界報。一切有為法,若凡若圣,若見著,若因若果,不出法界,唯佛一人在法界外?!褂质私缰弧R庾R所緣之境云法界,即六塵中之法塵也。此中總該有為無為之一切法以悉為意識之所緣也。行宗記二下曰:「法塵一界,兼通色心?!?br />【佛學常見辭匯】
1。法者諸法,界者分界,諸法各有自體,而分界不同,故稱法界。2。法者諸法,界者邊際之義,窮極諸法的邊際,故稱法界。3。法者諸法,界者性之義,諸法在外相上雖千差萬別,但皆同一性,故稱法界。4。一一之法,法爾圓融,具足一切諸法,故稱法界。
【佛學次第統(tǒng)編】
法界即名達磨馱都,此云法界,又曰法性,亦曰實相。法界之義有多種,以二義釋之,一就事,二約理。就事而言,法者諸法也,界者分界也。諸法各有自體,而分界不同,故名法界。然則法界者,法之一一名為法界,總該萬有,亦謂之一法界,即事法界也。約理而言,指真如之理性,而謂之法界?;蛑^之真如、法性、實相,實際,其體一也。界者因之義,依之而生諸圣道,故名法界。又界者性之義,是為諸法所依之性故。又諸法同一性故,名為法界,是即理法界也。
【三藏法數(shù)】
謂意所知一切諸法,名為法界。
四法界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華嚴宗所立四種之法界也。(參見:法界)
【佛學常見辭匯】
華嚴宗所立,即事法界、理法界、理事無礙法界、事事無礙法界。世間萬法差別之相,各有其不同,不能混淆,名事法界;真如平等的理體,為萬法所依,名理法界;真如能生萬法,故萬法即是真如,理體事相,互融互具,無礙通達,理即是事,事即是理,名理事無礙法界;諸法互攝,重重無盡,不相妨礙,一多相即,大小互容,舉一全收,具足相應(yīng),名事事無礙法界。
【佛學次第統(tǒng)編】
法界者,一切眾生身心之本體也。法規(guī)則也,界有性分二義。若約事說界,即是分義,謂隨事分別故也。若約理說界,即是性義,謂諸法性不能變易故也。以此性分互相交絡(luò),則成理事無礙法界。以理融事,一一融通,則成事事無礙法界也。
一、事法界 謂諸眾生色心等法,一一差別,各有分齊,故名事法界。
二、理法界 謂諸眾生色心等法,雖有差別,而同一體性,故名理法界。
三、理事無礙法界 謂理由事顯,事攬理成,理事互融,故名理事無礙法界。
四、事事無礙法界 謂一切分齊事法,稱性融通,一多相即,大小互容,重重無盡,故名事事無礙法界。
【三藏法數(shù)】
(出華嚴法界觀)
法界者,一切眾生身心之本體也。法,軌則也,界有性、分二義。若約事說,界即是分義,謂隨事分別故也;若約理說,界即是性義,謂諸法性不能變易故也。以此性、分互相交絡(luò),則成理事無礙法界。以理融事,一一融通,則成事事無礙法界也。
〔一、事法界〕,謂諸眾生色心等法,一一差別,各有分齊,故名事法界。(分齊者,限量也。)
〔二、理法界〕,謂諸眾生色心等法,雖有差別,而同一體性,故名理法界。
〔三、理事無礙法界〕,謂理由事顯,事攬理成,理事互融,故名理事無礙法界。
〔四、事事無礙法界〕,謂一切分齊事法,稱性融通,一多相即,大小互容,重重無盡,故名事事無礙法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