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2詞典 1分類詞匯 11
《駢字類編》:二篇
易系辭二篇之策,萬有一千五百二十,當(dāng)萬物之?dāng)?shù)。 詩周南召南譜疏:召南上二篇,言夫人羔羊,摽有梅,江有泛,騶虞四篇,言文王舉蘇頌歷者天地之大紀(jì)賦合三體,以為元成書最密 ,二篇之定策,備數(shù)無愆。
分類:二篇
《國語辭典》:系辭(系辭)  拼音:xì cí
1.《易經(jīng)》卦辭。相傳為文王所作。
2.系辭傳?!?a target='_blank'>易》傳十翼之一,分為上下二篇,相傳為孔子所作。主旨系闡釋《易經(jīng)》卦辭之義。
《國語辭典》:貢賦(貢賦)  拼音:gòng fù
人民繳納的賦稅?!稌?jīng)。禹貢》「作十有三載乃同」句下唐。孔穎達。正義:「治水十三年,乃有賦法,始得貢賦與他州同也?!?/div>
《國語辭典》:南蠻(南蠻)  拼音:nán mán
1.中國古代對南方部族的稱呼?!秴问洗呵?。恃君覽。召類》:「堯戰(zhàn)于丹水之浦,以服南蠻。」
2.北方金人鄙視南方宋人的稱呼?!毒以纻鳌返谝晃寤兀骸腹则孔嗟溃骸撼嫉街性铰犗ⅲ夏闲U皇帝,讓位與小皇欽宗。』」
3.日人稱早期到日本的荷蘭人。
《國語辭典》:東夷(東夷)  拼音:dōng yí
商周時代對山東地區(qū)一些少數(shù)民族或邦國的通稱?!段倪x。揚雄。長楊賦》:「其后熏鬻作虐,東夷橫畔。」《文選。王褒。四子講德論》:「昔文王應(yīng)九尾狐而東夷歸周?!?/div>
《漢語大詞典》:對言(對言)
(1).訓(xùn)詁學(xué)上指意義相反或關(guān)聯(lián)的詞句相對成文。 清 王念孫 讀書雜志·史記六“糲粱”:“列子·力命篇:‘ 北宮子 謂 西門子 曰:朕衣則裋褐,食則粢糲;子衣則文錦,食則粱肉?!贼壹c與粱肉對言?!?清 俞樾 古書疑義舉例·古書連及之詞例:“周禮·宰夫職:‘二曰師,掌官成以治凡;三曰司,掌官法以治目?!?鄭 注曰:‘治凡,若月計也;治目,若今日計也?!粍t凡之與目,事有巨細(xì),故以對言?!?br />(2).指將兩種不同的概念對舉稱說。 郭沫若 《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第二篇序說:“就是考妣對言也是 東周 以后的用語,古人以祖妣為對,以考母為對?!眳⒁姟?對文 ”。
《漢語大詞典》:對文(對文)
(1).謂詩文中詞句相對偶。 唐 孔穎達 《尚書正義序》:“古人言誥,惟在達情,雖復(fù)時或取象,不必辭皆有意。若其言必托數(shù),經(jīng)悉對文,斯乃鼓怒浪於平流,震驚飆於靜樹?!?br />(2).訓(xùn)詁學(xué)上指意義相反或關(guān)聯(lián)的詞句相對成文。對文對于辨析詞義和考訂文字有一定的作用。 宋 沈括 夢溪筆談·辯證二:“《禹貢》云:‘ 彭蠡 既瀦,陽鳥攸居;三江既入, 震澤 底定?!詫ξ难?,則 彭蠡 水之所瀦,三江水之所入,非入於 震澤 也?!?清 王念孫 《讀書雜志·逸周書二》“農(nóng)民”:“‘水性歸下,農(nóng)民歸利?!福捍吮咀鳌詺w下,民性歸利’。民性與水性對文……玉海六十引此正作‘民性歸利’?!?清 俞樾 古書疑義舉例·兩字對文而誤解例:“凡大小、長短、是非、美惡之類,兩字對文,人所易曉也?!?/div>
《國語辭典》:抱樸子  拼音:bào pú zǐ
書名。晉葛洪撰,八卷,分為內(nèi)外二篇。因葛洪自號抱樸子,故著書亦稱「抱樸子」。道藏本和五柳居陶氏刊入《漢魏叢書》等作八卷,秘笈本、明慎懋官刊本和柏筠堂刊本等,皆內(nèi)篇二十卷,外篇五十卷。內(nèi)編論神仙修煉、符錄劾治諸事,純?yōu)榈兰抑?,《隋書?jīng)籍志》納入道家。外篇論時政得失、人事臧否,詞旨辨博、饒有明理,《隋書經(jīng)籍志》納入雜家。全書對于中國古代藥物、化學(xué)和神話傳說等均留有珍貴資料。
《漢語大詞典》:羼入
攙入。 清 錢大昕 十駕齋養(yǎng)新錄·十二諸侯年表:“史記諸年表,皆不記干支,注干支出于 徐廣 ……此表每十年輒書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甲子字,不特非 史公 正文,并非 徐氏 之例,其為后人羼入,鑿鑿可據(jù)?!?郭沫若 《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第二篇序說:“其他一篇《甘誓》,或許是《商書》羼入的。”
分類:二篇序說
《漢語大詞典》:勸譬(勸譬)
勸說使之明白。 彭芬 《辛亥遜清政變發(fā)源記》第二篇引副都統(tǒng)、總督等《電奏請緩收川路文》:“此種觖望之舉,萬心齊決,必至不可收拾,非少數(shù)人所能勸譬?!?/div>
《漢語大詞典》:含蓋(含蓋)
(1).籠罩覆蓋。 北周 王褒 《詠霧應(yīng)詔詩》:“帶樓疑海氣,含蓋似浮云?!?br />(2).包括;概括。 郭沫若 《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第二篇序說:“上自 唐 虞 ,下至 秦穆 ,這兒所含蓋的時期非常遼遠(yuǎn)?!?郭沫若 《斷斷集·社會發(fā)展階段之再認(rèn)識》:“大約在 馬克思 的意識中,已覺得由古代 希伯來 傳說所得來的概念不能含蓋一切。”
《漢語大詞典》:攘亂(攘亂)
擾亂。《三國演義》第一○三回:“若 蜀 人攘亂,不出接戰(zhàn), 孔明 必然患病矣?!?清 李漁 《奈何天·伙醋》:“朕自踐極以來,匪躬有失,饑饉薦臻,繼以兵兇,愈增攘亂?!?郭沫若 《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第二篇序說:“ 周 秦 之際的學(xué)者苦于天下的爭奪攘亂,在政治思想上便發(fā)生兩種傾向。”
《漢語大詞典》:令乙
第二道詔令;法令的第二篇。 漢 賈誼 新書·等齊:“天子之言曰令,令甲、令乙是也。”漢書·江充傳“盡劾沒入官” 顏師古 注引 如淳 曰:“令乙:‘騎乘車馬行馳道中,已論者沒入車馬被具?!眳⒁姟?令甲 ”。
《國語辭典》:令甲  拼音:lìng jiǎ
法令的首篇或首條?!稘h書。卷八。宣帝紀(jì)》:「令甲,死者不可生,刑者不可息?!购笥脼榉畹耐ǚQ?!对贰>硪黄甙恕A袀鳌M跫s》:「約又建議行封贈、禁服色、興科舉,皆著為令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