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guó)語辭典》:于焉(於焉)  拼音:yú yān
于是、于此?!对娊?jīng)。小雅。白駒》:「所謂伊人,于焉逍遙?!埂段倪x。沈約。齊故安陸昭王碑文》:「塞草未衰,嚴(yán)城于焉早閉?!?/div>
《國(guó)語辭典》:而已  拼音:ér yǐ
表示限制或讓步的語助詞,相當(dāng)于口語中的「罷了」。晉。陸機(jī) 謝平原內(nèi)史表:「肝血之誠(chéng),終不一聞,所以臨難慷慨而不能不恨恨者,惟此而已。」《三國(guó)演義》第二二回:「百僚鉗口,道路以目;尚書記朝會(huì),公卿充員品而已?!?/div>
《國(guó)語辭典》:青山  拼音:qīng shān
青綠色的山巒或山脈。如:「這間旅館四周青山環(huán)繞,吸引了不少來此休閒度假的游客?!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18804' target='_blank'>白居易 〈洛陽有愚叟〉詩:「放眼看青山,任頭生白發(fā)?!?/div>
《國(guó)語辭典》:長(zhǎng)安(長(zhǎng)安)  拼音:cháng ān
1.縣名。位于陜西省西安市南部,南依秦嶺終南山,北連渭河平原。為周朝鎬京(在西南)、秦朝咸陽(在東)、漢朝長(zhǎng)安(在西北)的故地。清朝與咸寧同城,為陜西省治,并為西安府治。民國(guó)廢府,仍為陜西省治。經(jīng)濟(jì)以農(nóng)業(yè)為主,盛產(chǎn)小麥、稻、玉米和棉花等。名勝古跡有紀(jì)念唐朝詩人杜甫的杜公祠、華嚴(yán)宗發(fā)源地的華嚴(yán)寺、安葬唐高僧玄奘的興教寺等。
2.泛指京師。唐。李白 金陵詩三首之一:「晉家南渡日,此地舊長(zhǎng)安?!乖?。王實(shí)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望眼連天,日近長(zhǎng)安遠(yuǎn)。」
《國(guó)語辭典》:白馬(白馬)  拼音:bái mǎ
1.白色的馬。唐。白居易〈井底引銀瓶〉詩:「君騎白馬傍垂陽,墻頭馬上遙相顧?!?br />2.古代祭祀時(shí)所用的歌曲。唐。白行簡(jiǎn)《李娃傳》:「于是奮髯揚(yáng)眉,扼腕頓顙而登,乃歌白馬之詞?!?/div>
《漢語大詞典》:白馬素車(白馬素車)
(1).古代兇喪輿服。史記·秦始皇本紀(jì):“ 楚 將 沛公 破 秦 軍入 武關(guān) ,遂至 霸上 ,使人約降 子?jì)?。 子?jì)?即係頸以組,白馬素車,奉天子璽符,降 軹道 旁。 沛公 遂入 咸陽 ?!?裴駰 集解引 應(yīng)劭 曰:“素車白馬,喪人之服也?!?span id="088mexk" class="book">《舊唐書·李百藥傳》:“徒知問鼎請(qǐng)隧,有懼 霸王 之師;白馬素車,無復(fù)藩籬之援?!?br />(2).喻指 錢塘江 潮及傳說中的潮神 伍子胥 。用 秦秋 時(shí) 伍員 死后為濤神的故事。見《太平廣記》卷二九一。 宋 辛棄疾 《摸魚兒·觀潮上葉丞相》詞:“滔天力倦知何事?白馬素車東去?!?元 王逢 《錢塘春感》詩之五:“白馬素車江海上,依然潮汐撼 西興 ?!?/div>
《漢語大詞典》:白馬氐(白馬氐)
我國(guó)古代西南地區(qū)氐族的一部。 漢武帝 元鼎 六年于其地置 武都郡 。分布在今 四川 西北部及 甘肅 南部。亦省稱“ 白馬 ”。史記·西南夷列傳:“自 冄駹 以東北,君長(zhǎng)以什數(shù), 白馬 最大,皆 氐 類也。” 司馬貞 索隱:“夷邑名,即 白馬氐 。” 張守節(jié) 正義引《括地志》:“ 隴右 成州 、 武州 皆 白馬氐 ,其豪族 楊氏 居 成州 仇池山 上?!?span id="7xq8j7n" class="book">《魏書·氐傳》:“ 氐 者,西夷之別種,號(hào)曰 白馬 。”
《漢語大詞典》:白馬清流(白馬清流)
舊五代史·梁書·李振傳:“ 天祐 中, 唐 宰相 柳璨 希 太祖 旨,譖殺大臣 裴樞 、 陸扆 等七人於 滑州 白馬驛 。時(shí) 振 自以 咸通 、 乾符 中嘗應(yīng)進(jìn)士舉,累上不第,尤憤憤,乃謂 太祖 曰:‘此輩自謂清流,宜投於 黃河 ,永為濁流?!焙笥脼槭看蠓虮蛔嫼χ洹?清 錢謙益 《吳門送福清公還閩》詩之五:“恩 牛 怨 李 誰家事, 白馬 清流異代悲?!?潘飛聲 《陶拙存以先世元暉中丞公遺集見示敬題一律》:“ 白馬 清流盡,烏臺(tái)黨獄頻?!?/div>
《漢語大詞典》:匡廬(匡廬)
指 江西 的 廬山 。相傳 殷 周 之際有 匡俗 兄弟七人結(jié)廬于此,故稱。后漢書·郡國(guó)志四·廬江郡“ 尋陽 南有 九江 ,東合為 大江 ” 劉昭 注引 南朝 宋 慧遠(yuǎn) 《廬山記略》:“有 匡俗 先生者,出 殷 周 之際,隱遯潛居其下,受道於仙人而共嶺,時(shí)謂所止為仙人之廬而命焉?!?唐 白居易 《草堂記》:“ 匡廬 奇秀,甲天下山?!?明 吳國(guó)倫 《鄱陽湖》詩:“欲向 匡廬 臥白云, 宮亭 水色晝氤氳?!?魯迅 《熱風(fēng)·估〈學(xué)衡〉》:“ 匡廬 峨眉 ,山也,則曰紀(jì)游,采硫訪碑,務(wù)也,則曰日記?!?林伯渠 《廬山即景步董老初游廬山韻》:“ 匡廬 勝境都爭(zhēng)識(shí),流水高山特逞奇?!眳⒁姟?匡俗 ”。
《漢語大詞典》:匡俗
(1).匡正時(shí)俗。魏書·逸士傳序:“比夫邁德弘道,匡俗庇民,可得而小,不可得而忽也。”
(2).傳說中的人物。一說名“匡?!薄3鲎?殷 、 周 之際,又傳為 周武王 時(shí)或 秦 末人。兄弟七人學(xué)仙得道,結(jié)廬隱居于 南障山 。故世稱 南障山 為 廬山 、 匡山 、 匡廬 ,尊 匡俗 為 匡 神。 豐子愷 《廬山面目》:“ 周朝 的 匡俗 曾經(jīng)在這里隱居?!眳⒁姟?匡神 ”。
《國(guó)語辭典》:谷口  拼音:gǔ kǒu
1.地名。位于今陜西省涇陽縣西北。漢時(shí)置谷口縣,相傳為黃帝升仙處。
2.山的入口。如:「這谷口地勢(shì)險(xiǎn)要陡峭,為一天然絕景?!?/div>
《國(guó)語辭典》:京洛  拼音:jīng luò
洛陽的別名。參見「洛陽」條。因東周、東漢曾在此建都,故稱為「京洛」。
《漢語大詞典》:青溪(青谿)
亦作“ 青谿 ”。
(1).碧綠的溪水。 唐 杜甫 《萬丈潭》詩:“青溪含冥寞,神物有顯晦?!?唐 盧鴻一 《嵩山十志·樾館》詩:“紫巖隈兮青谿側(cè),云松煙蔦兮千古色。”
(2).古縣名。今 浙江省 淳安縣 。 北宋 方臘 起義于此。起義失敗后,縣名改為 淳安 。 宋 徐夢(mèng)莘 三朝北盟會(huì)編卷二一八:“ 孫覿 《韓世忠墓誌銘》曰:‘ 宣和 初,妖人 方臘 起 青溪 ,不旬朝,眾萬數(shù),破 衢 、 婺 、 杭 、 睦 、 歙 五州, 江 淮 大震?!?br />(3).古水名。指 三國(guó) 吳 在 建業(yè)城 東南所鑿 東渠 。發(fā)源于今 江蘇省 南京市 鍾山 西南,流經(jīng) 南京 市區(qū)入 秦淮河 ,曲折達(dá)十余里,亦名 九曲青溪 。年久湮廢,今僅存入 秦淮河 的一段。 唐 楊炯 《少室山少姨廟碑》:“亦猶 蔣侯 三妺, 青谿 之軌跡可尋; 虞帝 二妃, 湘水 之波瀾未歇?!?宋 周必大 《記金陵登覽》:“城中 青溪 ,入 秦淮 頗堙廢。” 清 王士禛 《秦淮雜詩》之六:“ 青溪 水木最清華, 王 謝 烏衣 六代夸?!?br />(4).古水名。在今 湖北省 境內(nèi)。以源出 青山 ,故稱。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沮水:“ 沮水 南逕 臨沮縣 西, 青谿水 注之。水出縣西 青山 ,山之東有 濫泉 ,即 青谿 之源也……以源出 青山 ,故以 青谿 為名?!?唐 駱賓王 《秋日于益州李長(zhǎng)史宅宴序》:“五岳棲真,窅眇 青溪 之上;六爻貞遁,寂寞滄海之濱。”
(5).山名。在今 湖北省 當(dāng)陽市 。
《國(guó)語辭典》:延陵  拼音:yán líng
1.地名:(1)春秋吳邑,在今江蘇省武進(jìn)縣地。為季札封地。(2)今陜西省咸陽縣西北,漢成帝的墓地在此。
2.復(fù)姓。如南朝宋有延陵蓋。
《漢語大詞典》:延陵季子
指 春秋 時(shí) 吳 公子 季札 。相傳 吳王 壽夢(mèng) 有四子: 諸樊 (或稱 謁 )、 馀祭 、 馀眛 (一作 夷昧 )、 季札 。 季札 賢, 壽夢(mèng) 欲廢長(zhǎng)立少。 季札 讓不可。 壽夢(mèng) 卒, 諸樊 立,與 馀祭 、 馀眜 相約,傳弟而不傳子,弟兄迭為君,欲終致國(guó)于 季札 。 季札 離國(guó)赴 延陵 (一說封于 延陵 ),終身不入 吳 國(guó),故世稱 延陵季子 。事見《公羊傳·襄公二十九年》史記·吳太伯世家。禮記·檀弓下:“ 延陵季子 , 吳 之習(xí)於禮者也?!币喾Q“ 延陵子 ”。 三國(guó) 魏 曹植 《贈(zèng)丁儀》:“思慕 延陵子 ,寶劒非所惜?!?晉 陸機(jī) 《吳趨行》:“穆穆 延陵子 ,灼灼光諸華?!眳⒁姟?延陵 ”。
《漢語大詞典》:玉局
(1).棋盤的美稱。 唐 李商隱 《燈》詩:“錦囊名畫揜,玉局?jǐn)〕炇?。?宋 賀鑄 《南鄉(xiāng)子》詞:“玉局彈棋無限意,纏綿,腸斷 吳 蠶兩處眠?!?br />(2).道觀名,在 四川 成都 。傳說 李老君 曾于此坐局腳玉床講經(jīng),因而得名。資治通鑒·后唐莊宗同光元年:“ 蜀主 詔於 玉局化 設(shè)道場(chǎng)?!?胡三省 注:“ 玉局化 在 成都 。 彭乘 《記》曰: 后漢 永壽 元年, 李老君 與 張道陵 至此,有局腳玉牀自地而出, 老君 昇坐,為 道陵 説《南北斗經(jīng)》,既去而坐隱,地中因成洞穴,故以‘玉局’名之?!?宋 蘇軾 《送戴蒙赴成都玉局觀將老焉》詩:“莫欺老病未歸身, 玉局 他年第幾人。” 元 袁桷 《張?zhí)摼膏麾直庠粴w鶴次韻》:“ 玉局 講殘春換劫,石臺(tái)丹在草通靈。” 明 王世貞 《九支齋十歌》之六:“ 成都 玉局 授書后,漸與金僊相對(duì)雄?!?br />(3). 蘇軾 曾任 玉局觀 提舉,后人遂以“玉局”稱 蘇軾 。 宋 劉克莊 《摸魚兒·賞海棠》詞:“悵 玉局 飛仙, 石湖 絶筆,孤負(fù)這風(fēng)韻?!?明 文徵明 《先君行略》:“一日見公書,稍涉 玉局 筆意。” 清 趙翼 《再題焦山寺贈(zèng)巨超練塘兩詩僧》詩:“我本才非 蘇玉局 ,敢嗔 佛印 不燒豬?!?清 程文正 《錢王廟》詩:“殘碑有字還堪讀, 玉局 鴻文筆力遒。”
《國(guó)語辭典》:禹穴  拼音:yǔ xuè
地名:(1)在浙江省紹興縣宛委山,相傳為禹藏書之所。也稱為「禹井」。(2)在陜西省洵陽縣東,相傳禹決漢水時(shí)居此。
《國(guó)語辭典》:釋迦(釋迦)  拼音:shì jiā
1.印度一氏族名。佛陀釋迦牟尼是此一族人。
2.佛祖釋迦牟尼的簡(jiǎn)稱。參見「釋迦牟尼」條。
3.參見「釋迦果」條。
《國(guó)語辭典》:荊山(荊山)  拼音:jīng shān
山名:(1)位于山東省諸城縣東北,也稱為「荊臺(tái)山」。(2)位于河南省禹縣西北。(3)位于河南省閿鄉(xiāng)縣南。也稱為「覆釜山」。(4)位于安徽省蕪湖縣東南。(5)位于安徽省懷遠(yuǎn)縣西南。(6)位于湖北省南漳縣西。
《國(guó)語辭典》:盤谷(盤谷)  拼音:pán gǔ
1.四周皆是山地的凹谷,稱為「盤谷」。
2.地名。位于河南省濟(jì)源縣,唐李愿隱居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