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陳于陛(1537年—1598年),字子納,號藎齋,直隸廣平府曲周縣(今河北省邯鄲市曲周縣)人,嘉靖己未進士,累官南京戶部尚書。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戊午科順天府鄉(xiāng)試第三十五名,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聯(lián)捷己未科三甲八十一名進士。初授慶陽府推官,累官吏部驗封司郎中,隆慶四年(1570年)二月升河南布政使司右參政,晉太常寺少卿。萬歷二年(1574年)三月改任南京通政使司右通政。萬歷五年七月,改任南京太仆寺卿。萬歷六年,升任應(yīng)天府府尹,同年改太常寺卿。萬歷十七年七月起補太常寺卿原官,十八年(1590年)正月授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六月升工部右侍郎,八月分管修理京師城垣。十九年三月升工部左侍郎,六月總督漕運巡撫鳳陽,后授兵部左侍郎。萬歷二十三年(1595年)五月,起補戶部左侍郎,不久南京戶部尚書員缺,被點用為南京戶部尚書。二十六年七月卒贈太子少保。
人物簡介
張志,字于道,山東濟南府歷城縣人,民籍。山東鄉(xiāng)試第十四名,萬歷五年(1577年)丁丑科進士,改翰林院庶吉士。
人物簡介
【生卒】:1538—1594 【介紹】: 明江西吉水人,字于健。萬歷五年進士。授合肥知縣。遷御史。十八年冬,兼監(jiān)察御史,閱視大同邊務(wù)。劾罷總兵官以下十余人,奏邊備事宜,均切中機要。尋進大理少卿,以論救趙南星事,語侵執(zhí)政,引疾歸。維基
曾乾亨(1538年—1594年),字于健,號健齋,江西吉安府吉水縣人,同進士出身。早年師從羅洪先,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戊午科江西鄉(xiāng)試第五十名舉人,萬歷五年(1577年)丁丑科三甲進士。授合肥縣知縣,調(diào)休寧縣知縣,十一年八月升山東道監(jiān)察御史,十月因彈劾兵部尚書張學(xué)顏和李成梁。明神宗大怒,貶為海州判官,遷大名府推官,歷升尚寶司司丞,十七年十一月升尚寶司少卿,十八年十二月升光祿寺少卿,閱視大同邊務(wù)。劾罷總兵官麻貴以下十馀人。后升大理寺右寺丞,二十年七月遷大理寺右少卿??脊哨w南星因考察事被斥,曾乾亨論救不成,于是稱病致仕歸鄉(xiāng),不久卒。
人物簡介
周于德(1538年—?),字貞吉,號帶川,河南開封府祥符縣人,民籍。河南府鄉(xiāng)試第十名舉人。隆慶二年(1568年)中式戊辰科會試第二百十九名,三甲第十六名進士。授濟南府推官,五年九月選授江西道試監(jiān)察御史,巡視南城,六年六月督理兩淮鹽課兼理河道,萬歷元年(1573年)三月出任江西按察司僉事,三年十二月考察去職。六年十二月復(fù)除山東僉事、分巡遼東廣寧帶管兵備屯田,八年六月錄紅土城鴨兒匱二次功,超升本省參政,十一年九月因故御史劉臺戍死一事,被降一級調(diào)用。后累升山西參政。
人物簡介
安九域(1539年—?),字于統(tǒng),河南開封府禹州(今禹州市)人,民籍。河南鄉(xiāng)試第二十一名,隆慶五年(1571年)登辛未科進士。萬歷三年(1575年)任直隸曲周縣知縣,五年七月行取江西道監(jiān)察御史,六年巡按遼東,八年巡按福建,十年七月升四川右參議。
人物簡介
曾光魯(1539年—1606年),字于魯,號浴宇,福建興化府莆田縣人,匠籍。廣東按察使司副使。萬歷四年(1576年)丙子科福建鄉(xiāng)試第八十三名。曾任湖廣桂陽州學(xué)正,萬歷十四年會試三百四十一名,登進士第三甲第九十六名。戶部觀政,授江西廣信府貴溪縣知縣,改寧國府儒學(xué)教授。升南京戶部郎中,出為江西南安府知府,有德政碑。萬歷三十四年(1606年)八月,遷廣東副使,不久卒。
人物簡介
于鯨(1540年—?),字子長,號橫海,山東承宣布政使司濟南府歷城縣(今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qū))人。山東鄉(xiāng)試第十九名舉人。隆慶二年(1568年)中式戊辰科進士。授刑部湖廣司主事,萬歷二年(1574年)四月遷河南道監(jiān)察御史,四年三月巡按真定等處,五年十二月奉敕巡按順天。十年三月升太仆寺少卿,十二月被降二級調(diào)外任,十一年二月罷官閑住。丁憂歸,不久去世。
人物簡介
于文熙,字元敬,直隸鎮(zhèn)江府金壇縣人,軍籍。應(yīng)天府鄉(xiāng)試第五十八名,萬歷八年(1580年)庚辰科會試第十五名,登二甲第十六名進士。
人物簡介
陳于階(1541年—?),字子升,直隸廣平府曲周縣人,民籍。萬歷元年(1573年)癸酉科順天府鄉(xiāng)試第六十三名,萬歷二年(1574年)甲戌科會試第二百七十七名,登三甲第一百七十九名進士。三年八月授桐城縣知縣,擢升戶部主事。累官河南司署郎中事主事,萬歷十五年(1587年)十月奉命陜西賑濟,累升戶部郎中,十六年十月升山西副使。
人物簡介
趙于敏(1542年—?),字訥甫,山西潞安府長治縣人,民籍。山西鄉(xiāng)試第二名舉人。隆慶五年(1571年)中式辛未科會試第一百九十八名,二甲第三名進士。由陜西和州知州,后升任江直隸廣平府同知、河南府知府,萬歷十年(1582年)因事罷免歸鄉(xiāng)。
人物簡介
程達,字于順,號信吾,江西臨江府清江縣人,匠籍。隆慶四年(1570年)庚午科江西鄉(xiāng)試第七十二名,萬歷五年(1577年)丁丑科會試第二百七十一名,登三甲第一百零五名進士。十二年任浙江仁和知縣。萬歷二十九年,任泉州府知府,升本省按察司副使,備兵上杭兼制粵中。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生卒】:1545—1596 【介紹】: 明四川南充人,字元忠,號元壘,陳以勤子。隆慶二年進士。授編修。為日講官歷詹事、吏部侍郎,與諸臣請立太子,雖未得允,而三王并封中止。萬歷二十一年秋,擢禮部尚書,領(lǐng)詹事府事。尋以東閣大學(xué)士,入?yún)C務(wù)。二十三年,言官同時落籍者二十余人,于陛上疏力救。改文淵閣。在直廬常以帝拒諫為憂。卒謚文憲。少從父習(xí)國家故實,為史官,益究經(jīng)世學(xué),嘗參與預(yù)修世、穆兩朝實錄,并以副總裁編輯國史。有《萬卷樓稿》。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元忠,南充人。隆慶戊辰進士,歷官太子太保禮部尚書文淵閣大學(xué)士贈少保謚丈憲有萬卷樓藁維基
陳于陛(1545年—1596年),字元忠,號玉壘,四川順慶府南充縣人。官至禮部尚書、文淵閣大學(xué)士。年十七舉嘉靖辛酉科(1561年)四川鄉(xiāng)試第四名舉人,隆慶二年(1568年)戊辰科會試第三名,廷試二甲第七名進士,選庶吉士,四年三月授編修,充《世宗肅皇帝實錄》纂修官,因父親致仕,扶侍同回四川。隆慶六年赴京師,以《穆宗實錄》成,升修撰。旋以太夫人去世歸鄉(xiāng)守制。萬歷五年(1577年)以《世宗實錄》成,升俸一級。服闋,十月復(fù)除原職,十二月充經(jīng)筵日講官。八年四月請求回鄉(xiāng)省親。萬歷十一年十一月仍補日講兼起居注,十二年二月升司經(jīng)局洗馬兼翰林院修撰,四月充會典纂修官,十三年八月與右諭德張一桂主持順天府鄉(xiāng)試,十二月升翰林院侍講學(xué)士,十四年父親陳以勤去世,丁憂回鄉(xiāng)。十七年八月復(fù)召為日講官,十一月升詹事府詹事兼翰林院侍讀學(xué)士掌院事,十九年正月升禮部右侍郎,仍掌詹事府印信,二十年正月與盛訥充禮部會試考試官,七月改任吏部右侍郎,經(jīng)筵日講如故,十月轉(zhuǎn)左侍郎,教習(xí)庶吉士。期間曾上奏冊立太子、請萬歷皇帝能夠早朝勤政,但是都沒有收到回報。到了萬歷二十一年(1593)八月,官至禮部尚書,兼翰林院學(xué)士,掌詹事府事,日講、教習(xí)如故。他跟從父親時,便勤讀國家故實;擔(dān)任史官時,更是習(xí)知典故,于經(jīng)世之學(xué)尤有造詣。上疏請招集人才,開設(shè)史局,纂修明朝國史,并兼任副總督官。萬歷二十三年夏接替王錫爵,兼東閣大學(xué)士,入閣參與機務(wù)。疏請親大臣,起用被罷忠賢(錄遺賢)、獎勵外吏、核實邊餉、儲養(yǎng)將才,慎擇邊吏,又請神宗亟圖更始、興修百業(yè),但是神宗只是稱贊卻并沒有采用他的意見。(優(yōu)詔答之,而不能用)。后來又再三力救因兵部考選軍政而被削職的言官。神宗俱不采納。不久,改陳于陛為文淵閣大學(xué)士,而以甘肅破賊功,加太子少保。是時內(nèi)閣輔臣計四人:趙志皋、張位、沈一貫、陳于陛,為同年進士,遇事雖無掣肘,但因神宗一再拒諫,上下隔絕,政事久廢。陳于陛為此憂形于色,終日嘆息不已。萬歷二十四年(1596年)十二月十三日卒于官,年五十二。贈太子少保,謚文憲?!?a target='_blank'>明史》有傳。
人物簡介
【生卒】:1545—1607 【介紹】: 明山東東阿人,字可遠,更字無垢。于慎思弟。隆慶二年進士。萬歷初歷修撰、日講官,以論張居正“奪情”,觸其怒。以疾歸。居正死后復(fù)起。時居正家被抄沒,慎行勸任其事者應(yīng)念居正母及諸子顛沛可傷。累遷禮部尚書。明習(xí)典制,諸大禮多所裁定。以請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萬歷三十五年,廷推閣臣,以太子少保兼東閣大學(xué)士,入?yún)C務(wù),以病不能任職。旋卒,謚文定。學(xué)問貫穿百家,通曉掌故。與馮琦并為一時文學(xué)之冠。有《谷城山館詩文集》。維基
于慎行(1545年11月3日—1608年1月9日),字無可,更字無垢,又字可遠,號谷山,山東兗州府東平州東阿縣洪范村人,隆慶戊辰進士,萬歷朝官至禮部尚書、東閣大學(xué)士。祖籍現(xiàn)東阿縣姚寨鎮(zhèn)前屯村。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九月二十九日出生,為人忠厚老成,少而穎異,「為童子時屹然有成人之志」,「學(xué)有原委,淹貫百家,博而核,核而精」。嘉靖四十年(1561年)辛酉科山東鄉(xiāng)試第六名舉人。隆慶二年(1568年)戊辰科會試二百八十七名,廷試二甲六十一名進士,改庶吉士,隆慶四年(1570年)升翰林院編修,纂修《世宗實錄》、《穆宗實錄》、《穆史》。萬歷元年(1573年)六月復(fù)除編修,三年(1575年),升修撰,四年(1576年)六月充經(jīng)筵日講官,「主講唐史,每至成敗得失之際,未嘗不反覆論說,上輒為竦聽。」,于慎行遂得神宗信任,神宗御筆寫下「責(zé)難陳善」四字以賜之,一時士林間傳為盛事。同年十二月升侍講,七年(1579年)三月以病乞回藉調(diào)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