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李大異,字伯珍,新建(今江西南昌)人。大性弟。孝宗乾道八年(一一七二)進士。歷刑工部架閣文字、太學正、將作監(jiān)主簿、司農(nóng)寺丞。寧宗即位,出為夔州路轉(zhuǎn)運判官(《兩朝綱目備要》卷九)。嘉泰三年(一二○三),召除秘書監(jiān),四年,為中書舍人(《南宋館閣續(xù)錄》卷七)。遷右諫議大夫(《宋會要輯稿》職官六之七二)。因與韓侂胄不合,罷(《宋史》卷四七四《韓侂胄傳》)。嘉定元年(一二○八)知平江府,三年,知建康府(《吳郡志》卷一一)。歸居豫章(《水心集》卷一○《風云堂記》)。事見《宋史》卷三九五《李大性傳》。今錄詩四首。全宋文·卷六二七一
李大異,字伯珍,其先端州四會(今廣東四會)人,徙洪州新建(今江西南昌)。大性弟。登乾道八年進士,紹熙初主管刑工部架閣文字,歷國子正、太學正,遷將作監(jiān)主簿。慶元五年為廣西安撫使、知靜江府。嘉泰中為秘書監(jiān),兼權(quán)中書舍人。開禧元年,以右諫議大夫兼侍講。補外,歷知平江府、建寧府,嘉定六年罷。見《宋史》卷三九五《李大性傳》,《吳郡志》卷一一,《宋會要輯稿》職官六之七二、禮四九之八五,雍正《廣西通志》卷五一。
人物簡介
【介紹】: 宋溫州永嘉人,字元甫。孝宗淳熙間進士。歷知余杭,通判德安府。寧宗開禧時,金兵圍城甚急,允初率兵固守,相持一百零八日,遂解圍。遷京西提刑、湖北運使、知鄂州。卒謚忠敏。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生卒】:1165—1220 【介紹】: 金契丹人。任北邊千戶。蒙古成吉思汗七年,起兵反金,附蒙古。次年,據(jù)遼東稱王,年號元統(tǒng),國號遼,建都咸平府,號中京。以部將耶廝不等勸稱帝,離軍附蒙古。旋引蒙古軍再定遼東。
人物簡介
【介紹】: 宋饒州馀干人,字與之。光宗紹熙元年進士。授撫州軍事推官。時禁道學,終不肯非議程頤為偽學。寧宗朝累遷知贛州。奉祠歸,講學南溪,人稱南溪先生。理宗即位,以右文殿修撰主管南京鴻慶宮。有《書集傳》、《易系集傳》等。全宋詩
柴中行,字與之,學者稱南溪先生,馀干(今江西馀干西北)人。光宗紹熙元年(一一九○)進士,授撫州軍事推官。時禁偽學,中行拒絕考校,以母喪免。后起為江州教授,累遷太常主簿,出知光州。遷京西轉(zhuǎn)運使、知襄陽府。寧宗嘉定十一年(一二一八),以宗正少卿兼國史院編修官,十二年出知贛州。逾年請老,與弟中守、中立講學南溪。事見《南宋館閣續(xù)錄》卷七、九,《宋史》卷四○一有傳。今錄詩三首。全宋文·卷六七一○
柴中行,字與之,饒州馀干(今江西馀干)人。紹熙元年進士,授撫州軍事推官。歷江州學教授,廣西轉(zhuǎn)運司干辦公事,攝昭州郡事。嘉定初,差主管尚書吏部架閣文字,遷太學正,升博士,除太常主簿,轉(zhuǎn)軍器監(jiān)丞。出知光州,遷京西轉(zhuǎn)運使兼提刑,改直秘閣、知襄陽兼京西帥、江東轉(zhuǎn)運判官、湖南提刑。入為吏部郎官,擢宗正少卿,兼國史編修、實錄檢討,調(diào)秘書監(jiān)、崇政殿說書。進秘閣修撰、知贛州。理宗即位,以右文殿修撰主管南京鴻慶宮,卒,謚獻肅。著有《易系集傳》、《書集傳》、《詩講義》、《論語童蒙說》。《宋史》卷四○一有傳。
人物簡介
【生卒】:1178—1237 【介紹】: 宋邛州蒲江人,字華父,號鶴山。寧宗慶元五年進士。累知嘉定府。史彌遠入相,了翁力辭召命,居白鶴山授徒講學。歷知漢州、眉州,在蜀凡十七年。入為兵部郎中,至權(quán)工部侍郎。遭誣劾降三官,靖州居住。后復職,擢潼川路安撫使、知瀘州,筑城修武備,興學校。曾上章論十弊,召還,權(quán)禮部尚書兼直學士院。以端明殿學士同僉書樞密院事,督視京湖軍馬。后除知紹興府、浙東安撫使,官終知福州、福建安撫使。卒謚文靖。有《鶴山集》、《九經(jīng)要義》、《師友雅言》等。全宋詩
魏了翁(一一七八~一二三七),字華父,號鶴山,邛州蒲江(今屬四川)人。寧宗慶元五年(一一九九)進士,授簽書劍南西川節(jié)度判官。嘉泰二年(一二○二),召為國子正,次年改武學博士。開禧元年(一二○五),召試學士院,以阻開邊之議忤韓侂胄,改秘書省正字。次年出知嘉定府。史彌遠當國,力辭召命。丁父憂,筑室白鶴山下,開門授徒。起知漢州、眉州。嘉定四年(一二一一)擢潼川路提點刑獄,歷知遂寧、瀘州、潼川府。十五年,召為兵部郎中,累遷秘書監(jiān)、起居舍人。理宗寶慶元年(一二二五),因言事以首倡異論、朋邪謗國黜靖州居住。紹定五年(一二三二),起為潼川路安撫使、知瀘州。端平元年(一二三四),召權(quán)禮部尚書兼直學士院,以端明殿學士、同簽書樞密院事督視江淮京湖軍馬。嘉熙元年卒,年六十。謚文靖。遺稿由其子近思、近愚刊行,傳世有《鶴山先生大全文集》一百九卷。事見本集卷首宋淳祐九年吳淵序、清繆荃孫《魏文靖公年譜》,《宋史》卷四三七有傳。 魏了翁詩,以《四部叢刊》影印宋開慶元年刻本為底本(此本有殘缺,據(jù)目錄,卷首即奪《游古白鶴山》、《和薛秘書紱聞鴉韻》、《和虞永康剛簡滄江鶴再誕雛》三詩,但實為傳世諸本之祖)。校以明嘉靖吳鳳高翀刻本(簡稱吳本,藏北京圖書館)、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新輯集外詩附于卷末。詞學圖錄
魏了翁(1178-1237) 字華甫。蒲江(今屬四川)人。曾筑室白鶴山下。有《鶴山先生大全文集》、《鶴山詞》。全宋文·卷七○五三
魏了翁(一一七八——一二三七),字華父,號鶴山,邛州蒲江(今四川蒲江)人。登慶元五年進士第,授簽書劍南西川節(jié)度判官廳公事。召為國子正,改武學博士。開禧元年,召試學士院,改秘書省正字。明年,遷校書郎,以親老乞外,乃知嘉定府。歷知漢州、眉州。嘉定四年,擢潼川路提刑。八年,兼提舉,遷轉(zhuǎn)運判官。十年,知瀘州,主管潼川路安撫司公事,后知潼川府。十五年召對,進兵部郎中,俄改司封郎中兼國史院編修官,遷太常少卿、秘書監(jiān)、起居舍人。理宗即位,遷起居郎。會論濟王事忤時相,為言者所劾,詔降三官,靖州居住。紹定中復職奉祠,進寶章閣待制、潼川路安撫使、知瀘州。還朝,權(quán)禮部尚書、兼直學士院。六月之間,論奏二十馀上,皆當時急務。忌者合謀擠之,乃以端明殿學士、同簽書樞密院事督視京湖軍馬。未幾兼江淮督府,改知紹興府、浙東安撫使。嘉熙元年,改知福州、福建安撫使。是年以疾卒于官,年六十。詔贈太師,謚文靖,累贈秦國公。了翁窮經(jīng)博古,學術(shù)自成一家。著述甚豐,今存者有《周易要義》、《尚書要義》、《毛詩要義》、《古今考》、《經(jīng)外雜抄》、《鶴山先生大全文集》等。事跡見《宋史》卷四三七本傳。
人物簡介
【生卒】:1181—1229 【介紹】: 宋興化軍莆田人,字可大,號可庵。方廷實孫。以父任為藤州潭津尉,歷知長樂、玉山縣,均有治績。累官至岳州通判,時民間有巨訟,州縣有難事,必曰非方通判不可。
人物簡介
【介紹】: 宋南劍州將樂人,字德常。光宗紹熙四年進士。知上高縣,斷事精明,抑強扶弱,奸豪屏跡。累官兵部侍郎。卒謚忠簡。全宋詩
黃伯固,字子堅,一字德常(《萬姓統(tǒng)譜》卷四七),將樂(今屬福建)人。光宗紹熙間進士。寧宗嘉定二年(一二○九)知上高縣。累官兵部侍郎。理宗紹定二年(一二二九)出為成都路安撫使。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移江西安撫使兼知江州(《南宋制撫年表》卷下、卷上),累遷至尚書致仕。清同治《上高縣志》卷七有傳。今錄詩三首。全宋文·卷六七七○
黃伯固,字德常,南劍州將樂(今福建將樂)人。紹熙四年特奏名進士。歷建昌尉,嘉定中知上高縣,有政績。紹定中累官成都路安撫使,加制置使。端平二年,任江西安撫使、知江州。終兵部侍郎。卒謚忠簡。見《八閩通志》卷六九,康熙《福建通志》卷四七,《南宋制撫年表》卷上、下。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介紹】: 宋湖州人,字牧叔,一字牧之。理宗紹定間為鉛山令,為政寬平,人號為佛,家置像而祀。嘉熙二年,除直秘閣,為浙東提刑,兼知衢州。全宋詩
章謙亨,字牧叔,湖州(今屬浙江)人。理宗紹定間知鉛山縣。嘉熙三年(一二三九)為浙東提刑,兼知衢州。清同治《湖州府志》卷七一有傳。今錄詩八首。全宋文·卷七八七一
章謙亨,字牧之,一字牧叔,湖州(治今浙江湖州)人。嘉定末知泰興縣,紹定間為信州鉛山令,為政寬平,人號為生佛。端平初任干辦諸司審計司。嘉熙三年除直秘閣、浙東提刑、兼知衢州,風采為一時所稱。見《寶慶會稽續(xù)志》卷二,《宋史全文》卷三二,嘉靖《鉛山縣志》卷九,《吳興備志》卷一三,《宋詩紀事小傳補正》卷四。
人物簡介
【生卒】:1191或1192—1233 【介紹】: 金利州龍山人,字京甫。工詩畫。衛(wèi)紹王崇慶二年進士。調(diào)考、柘二城主簿,以治聞。累遷應奉翰林文字,充尚書省都事。蒲察官奴之變,赴水死。中州集
禹錫,字京父,龍山人。崇慶二年進士,調(diào)沉丘簿。與縣令者不相能,及令以贓敗,疑京父發(fā)之,乃賂遺權(quán)貴,誣京父以賓客依托之事,坐廢十年。朝臣薦其才者積數(shù)十人,終為銓曹所礙。居襄邑,部使者起之,攝旁近諸縣,所至有父母之愛。農(nóng)司治許昌,又為主事,區(qū)處饋餉,上下千馀里,不露聲跡,而條畫次第皆具,雖鱗雜米鹽,若不足經(jīng)意者,問之即應,如指諸掌。一時吏如康伯祿、李欽止諸人,多自以為不及也。正大中,當路諸公極力辨其被誣,乃得以常調(diào)。守扶風丞,召補省掾,不就,歸德奏充知事。及城被攻,京父為經(jīng)歷官。守禦之策,一府倚重之。車駕至,授左右司都事兼應奉翰林文字。官奴之變,家人勸京父羸服免禍,不從。人有自外至者,京父問賊入禁中否,曰禁中賊滿矣。乃自投水中。在京師時,希顏仲澤欽叔京父相得甚歡,升堂拜親,有昆弟之義,而不肖徒以文字之故,得幸諸公間。希長予六歲,澤長四歲,欽與京少予二歲。希沒于正大辛邜之八月,年四十八;澤沒于明年之七月,年四十七。欽沒于其年十一月,年四十一。歲京沒于又明年之三月,年四十二。蓋不二三年,而五人者惟不肖在耳。今日錄諸君子詩,感念平昔,不覺流涕之被面也。
人物簡介
【生卒】:?—1253 【介紹】: 宋郢州人,字宋才。寧宗嘉定二年進士。歷知澧州、德安、江陵、真州,兼京湖制置副使,歷沿江制置使、淮西制置使。理宗淳祐七年累官至參知政事。全宋文·卷七二六一
別之杰(?——一二五三),字宋才,郢州(今湖北鐘祥)人。嘉定二年進士。歷官京西安撫司參議官,遷太常寺主簿、將作監(jiān)丞,知澧州、德安府、江陵府,遷湖北安撫使。為京湖安撫制置使陳賅論罷。起復,知真州、江寧府、太平州等。淳祐二年授同知樞密院事兼權(quán)參知政事,七年拜參知政事。乞歸,依前職知紹興府,論罷。寶祐元年卒,特贈少師?!?a target='_blank'>宋史》卷四一九有傳。
人物簡介
【生卒】:1194—1261 【介紹】: 金元間平陽府人,字子京,號澹軒。陳賡弟。金末兵亂,隱廬氏山中,后署平陽教授。耶律鑄奏置經(jīng)籍所于平陽,命庾領之。世祖中統(tǒng)元年薦授平陽路提舉學校官。詩見《河汾諸老詩集》。
人物簡介
【生卒】:?—1257 【介紹】: 宋明州鄞縣人,字子由,一作子申。史彌忠子。寧宗嘉定十三年進士。累擢刑部侍郎。理宗端平元年,金亡,宋欲乘機收復河南,嵩之持不可,因請祠歸里。后師潰,復召用之,累拜參知政事,進右丞相兼樞密使。淳祐中封永國公。遭父喪起復,力主和議,為公論所不容,閑居十三年。卒謚忠簡,改謚莊肅。恭帝德祐初,奪謚。全宋詩
史嵩之(?~一二五六),字子由,一作子申,鄞縣(今浙江寧波)人。寧宗嘉定十三年(一二二○)進士。調(diào)光化軍司戶參軍。理宗寶慶三年(一二二七),通判襄陽府。歷知棗陽軍、知隆興府兼江西安撫使。嘉熙三年(一二三九),為右丞相兼樞密使,都督江淮京湖四川軍馬。淳祐四年(一二四四),父喪起復,因力主和議,為公論所不容,閒居十三年。寶祐四年卒。有《野樂編》,已佚。事見《延祐四明志》卷五,《宋史》卷四一四有傳。今錄詩三首。全宋文·卷七六八四
史嵩之(?——一二五六),字子申,鄞縣(今浙江寧波)人,彌忠子。嘉定十三年進士,調(diào)光化軍司戶參軍。寶慶三年通判襄陽府。紹定元年以屯田功,權(quán)知棗陽軍,累遷至京西、湖北制置使兼知襄陽府。端平元年,金亡,出兵收復河北,力陳非計。嘉熙三年,任右丞相兼樞密使、都督兩淮四川京西湖北兵馬。淳祐四年遭父喪,起復,以其力主和議,為公論所不容,閑居十三年。寶祐四年卒。見《宋史》卷四一四本傳。
人物簡介
【生卒】:1198—1275 【介紹】: 宋南康軍都昌人,字子遠,號古心。以鄉(xiāng)舉入太學,有文名。知吉州,創(chuàng)白鷺洲書院。權(quán)知隆興府,又創(chuàng)宗濂書院。歷右正言、侍御史。坐事閑廢十二年。度宗即位,召同知樞密院事,擢參知政事,拜左丞相兼樞密使。咸淳九年,予祠。元兵至,為游騎所執(zhí),既而脫歸。元兵破饒州,萬里率子赴水死。謚文忠。全宋詩
江萬里(一一九八~一二七五),字子遠,號古心,都昌(今屬江西)人。理宗寶慶二年(一二二六)進士(清雍正《江西通志》卷五一)。端平二年(一二三五)召試館職,累遷著作佐郎。景定二年(一二六一),權(quán)吏部尚書,同簽書樞密院事。五年,知福州兼本路安撫使(《福建通志》卷二九)。度宗即位,召同知樞密院事,遷參知政事。以忤賈似道丐祠。恭宗德祐元年,元兵破饒州,赴水池死(《宋史》卷四七),年七十八。謚文忠?!?a target='_blank'>宋史》卷四一八、清道光《都昌縣志》卷二二有傳。今錄詩十四首。黃鶴樓志·人物篇
江萬里(1198~1275) 南宋官員。字子遠,號古心。南康軍都昌(今江西省九江市都昌縣)人。寶慶二年(1226)進士,為官40馀年,歷官91任,官至左丞相兼樞密使。秉性峭直,力主抗元。元兵攻破饒州時,江萬里率子江鎬等投水殉國。卒贈太傅、益國公、太師,謚文忠。江萬里是南宋末年仕林和文壇領袖,曾創(chuàng)辦白鷺洲書院,著有《宣政雜錄》等。有七律《題黃鶴樓》。全宋文·卷七八七三
江萬里(一一九八——一二七四),字子遠,號古心,南康軍都昌(今江西都昌)人。入太學,以舍選出身,歷池州教授,試館職,知吉州,創(chuàng)白鷺洲書院。入直秘閣,權(quán)知隆興府,創(chuàng)宗濂書院。擢尚右郎官兼侍講,拜監(jiān)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刑部侍郎,兼國子祭酒、侍讀,拜端明殿學士,同簽書樞密院事兼太子賓客。出知建寧府、福州,兼福建安撫使。度宗朝,遷參知政事,進封南康郡公,累官至左丞相兼樞密使。咸淳十年卒,年七十七。贈太師、益國公,謚文忠。見《宋史》卷四一八本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