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登州蓬萊人,字壽明。第進士。神宗時累官京東轉(zhuǎn)運使,青州城河貫其中,常泛濫成災(zāi),乃即城立飛梁,設(shè)樓櫓,下建門,以時啟閉,人誦其智。徙河北路,會河決曹村,立軟橫二埽以遏激流而平水患。朝廷賞其功,建以為都水法。官至河北都轉(zhuǎn)運使,知秦州、太原府。卒年六十二。
全宋文·卷一五一三
王居卿,字壽明,登州蓬萊(今山東蓬萊)人。以進士至知齊州。熙寧四年權(quán)發(fā)遣京東路提點刑獄,歷知揚、青、瀛州。十年,權(quán)京東轉(zhuǎn)運使,徙河北路。立軟橫二埽堵河決,建以為都水法,朝廷賞其功,元豐二年召拜戶部副使、都提舉市易。擢河北轉(zhuǎn)運使,知秦州、太原府。卒,年六十二。見《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二八九、二九二、二九八、三一六、三一九,《宋會要輯稿》職官六三之五、職官六六之七,《北宋經(jīng)撫年表》卷二、三、四,《宋史》卷三三一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四明人,字幾圣。仁宗嘉祐八年,知雩都縣,廉以持己,寬以養(yǎng)民。神宗熙寧間,以比部員外郎權(quán)開封府判官,以議行倉法,升提點倉場。后遷主客郎中、提點在京倉場司。
全宋詩
沈希顏,字幾圣,四明(今浙江寧波)人。仁宗嘉祐中知雩都縣(清同治《雩都縣志》卷七,《宋詩紀事補遺》卷一六作八年)。神宗熙寧五年(一○七二),為比部員外郎、權(quán)開封府判官。六年,提點倉場(《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二三八)。元豐二年(一○七九),權(quán)江淮等路發(fā)運使(同上書卷三○○)。七年,為京西轉(zhuǎn)運判官(同上書卷三四三)。哲宗元祐七年(一○九二),以朝散大夫知滁州(明萬歷《滁陽志》卷一○)。今錄詩二首。
全宋文·卷一五一四
沈希顏,字幾圣,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嘉祐八年知雩都縣,寬以養(yǎng)民,廉以持己。熙寧間以比部員外郎權(quán)開封府判官,以議行倉法,升提點倉場。元豐中歷任提點在京倉場司、京西路轉(zhuǎn)運判官、京西路轉(zhuǎn)運副使。著有《元豐新定在京人從敕式三等》。見《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三五七,《宋史》卷二○四,《江南通志》卷一○一,《浙江通志》卷一二五。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38—1114 【介紹】: 宋洪州人,初名居實,字敦老。仁宗嘉祐八年進士。神宗熙寧、元豐間,歷武安節(jié)度推官、提舉河北常平、京都轉(zhuǎn)運副使,擢京都轉(zhuǎn)運使。奉行新法,工于算計,收鹽鐵羨息錢數(shù)百萬;于萊蕪、利國兩監(jiān)鑄錢,歲得十萬緡;又請鑄大鐵錢二十萬貫佐陜西軍需,累受褒獎。哲宗元祐初被劾以苛刻聚斂,貶成州團練副使、黃州安置。起為江淮荊浙發(fā)運使,進戶部尚書,知開封府?;兆诔酃偕袝邑?、中書門下侍郎、知樞密院事。出知洪州卒。
全宋詩
吳居厚(一○三七~一一一三),初名居實,字敦老,洪州(今江西南昌)人。仁宗嘉祐八年(一○六三)進士,調(diào)潭州攸縣主簿,遷知安州景陵、開封咸平縣。神宗熙寧初為武安軍節(jié)度推官。元豐間提舉河北西路常平,遷京東轉(zhuǎn)運判官,升副使、都轉(zhuǎn)運使。哲宗元祐初貶成州團練副使、黃州安置。紹圣初起為江淮荊浙等路發(fā)運使,召拜戶部尚書,以龍圖閣學(xué)士知開封府。坐事罷知和州?;兆诔鐚幵辏ㄒ灰弧鸲?fù)知開封,進中書門下侍郎,以老為東太一宮使。出知亳州、洪州,徙太原,復(fù)還知樞密院事。政和三年卒于知洪州任,年七十七。有文集一百卷(《宋史·藝文志》),已佚。事見《丹陽集》卷一二《樞密吳公墓志銘》,《宋史》卷三四三有傳。今錄詩五首。
全宋文·卷一八三八
吳居厚(一○三七—一一一三),初名居實,字敦老,洪州豫章(今江西南昌)人。嘉祐八年進士及第。熙寧初為武安節(jié)度推官,奉行新法盡力,計勞得大理丞。轉(zhuǎn)補司農(nóng)屬。元豐初,提舉河北西路常平,三年,為京東轉(zhuǎn)運判官,五年,改副使。以增羨,擢天章閣待制、都轉(zhuǎn)運使。八年,以罪降知廬州,再責(zé)授成州團練副使,徙知蘇州。紹圣中,起為江淮等路發(fā)運使。三年,召拜戶部侍郎、尚書。元符二年,以龍圖閣學(xué)士知開封府,改知永興軍。三年,罷知和州。崇寧初,復(fù)尹開封,二年,拜尚書右丞,進中書門下侍郎。大觀中,為資政殿學(xué)士、東太一宮使。出為亳州、洪州,徙太原,留使佑神觀。復(fù)還,遷知樞密院。政和三年,以武康軍節(jié)度使知洪州,卒,年七十七。贈開府儀同三司。著有文集一百卷、奏議一百二十卷。事詳葛勝仲《樞密吳公墓志銘》(《丹陽集》卷一二)、《東都事略》卷九七、《北宋經(jīng)撫年表》卷四及《宋史》卷三四三本傳等。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一五一四
張利一,字和叔,開封(今河南開封)人。耆子。以蔭補供奉官、光州都監(jiān)。提點京東、淮南刑獄,知莫、冀二州,為河北緣邊安撫都監(jiān)兼閤門通事舍人、知廣信軍。治平二年知雄州兼河北緣邊安撫使,再任之。熙寧九年知保州,亦再任。坐事改衛(wèi)州鈐轄。元祐五年知滄州,尋改大名路總管、知澶州。歷鄭、相二州,終雄州團練使。時論多謂其才品俱下。有《奏議》三卷。見《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二○五、二七八、四四九、四八○,《宋史》卷二九○《張耆傳》有附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建昌南豐人,字世昌。朱軾子。博學(xué)淹貫,登進士甲科。教授亳州、應(yīng)天府,入為太學(xué)錄。神宗數(shù)召見論事,擢監(jiān)察御史。風(fēng)神峻整,見者憚而目為真御史。坐論事失實,謫監(jiān)興國軍鹽稅。后累官至國子司業(yè)。
全宋詩
朱京(約一○三八~一一○一),字世昌,南豐(今屬江西)人。神宗熙寧六年(一○七三)進士(明正薇《建昌府志》卷一五)。教授亳州、應(yīng)天府,入為太學(xué)錄。擢監(jiān)察御史。以事謫監(jiān)興國軍鹽稅。歷湖北、京西、江東轉(zhuǎn)運判官,提點淮西刑獄。哲宗元符初,遷國子司業(yè),辭不拜。徽宗初立,復(fù)命之,踰月而卒。《宋史》卷三二二、《宋史新編》卷一○三有傳。今錄詩三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40—1107 【介紹】: 宋密州諸城人,字正夫。神宗熙寧間進士。為登、棣二州教授。通判德州,力行市易法。哲宗元祐中,召試館職,為秘閣校理,遷監(jiān)察御史。以蘇軾嘗謂其“聚斂小人”,乃劾軾誹謗神宗,反為諫官所劾,謫徐州通判。后累遷中書舍人、給事中?;兆诔癁槎Y部侍郎,拜御史中丞,排擊元祐黨人不遺余力。崇寧四年,以蔡京薦,為尚書右仆射。因與京爭權(quán),相位罷復(fù)不定,未幾卒。謚清憲。
全宋詩
趙挺之(一○四○~一一○七),字正夫,密州諸城(今屬山東)人。神宗熙寧三年(一○七○)進士(《石林燕語》卷三),教授登、棣二州。元豐末通判德州(《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四一五)。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召為集賢校理。二年,為監(jiān)察御史。四年,出通判徐州。五年,知楚州。八年,為京東路轉(zhuǎn)運副使(同上書卷三九三、四○二、四二九、四四五、四六七、四八四)。紹圣四年(一○九七)為禮部、吏部侍郎(同上書卷四九二、四九三)。元符元年(一○九八)為中書舍人(同上書卷四九八)?;兆诔?,拜尚書右仆謝。大觀元年卒(《宋史·徽宗紀》),年六十八。謚清憲?!?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五一有傳。今錄詩三首。
全宋文·卷二一○七
趙挺之(一○四○——一一○七),字正夫,密州諸城(今山東諸城)人。熙寧進士,為登、棣二州教授,通判德州。元祐中召試館職,為秘閣校理,遷監(jiān)察御史。又歷太常少卿,權(quán)吏部侍郎,除中書舍人、給事中。徽宗朝累官御史中丞。力主紹述之說,排擊元祐諸臣不遺馀力。崇寧元年,由吏部尚書拜右丞。二年,進左丞、中書門下侍郎。四年,因蔡京薦,進拜尚書右仆射。既相,與京爭權(quán),屢陳京奸惡,且請去位避之。罷京,加挺之特進,仍為右仆射。大觀元年罷,卒,年六十八,贈司徒,謚清憲?!?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五一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41—1095 【介紹】: 宋饒州鄱陽人,字器資。英宗治平二年進士第一。歷任幕職官。所著《詩義》為王安石見重,補國子直講。為監(jiān)察御史里行,陳時政十事。論不當以宦者主兵。歷江西轉(zhuǎn)運判官、京西提點刑獄。哲宗元祐為中書舍人。反對以“車蓋亭詩案”窮治蔡確,落職知徐州。哲宗親政,權(quán)吏部尚書。后知江州。有《鄱陽集》等。
全宋詩
彭汝礪(一○四二~一○九五),字器資,饒州鄱陽(今江西鄱陽)人。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進士,授保信軍推官,武安軍掌書記。神宗熙寧初,召為監(jiān)察御史里行。元豐初,出為江西轉(zhuǎn)運判官,徙提點京西刑獄。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為起居舍人,逾年遷中書舍人。以言事落職知徐州,旋加集賢殿修撰,入權(quán)兵、刑二部侍郎,進吏部尚書。因劉贄事出知江州,紹圣二年(一○九五)正月,召為樞密都承旨,未及赴而卒(《名臣碑傳琬琰集》中集卷三一曾肇《彭待制汝礪墓志銘》),年五十四。著有《易義》、《詩義》及詩文五十卷(《宋史·藝文志》著錄四十卷),已佚。后人收輯遺詩為《鄱陽集》十二卷,編次多舛誤重復(fù)?!?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四六有傳。彭汝礪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鄱陽集》為底本,校以清嘉慶周彥、高澤履刻《鄱陽詩集》(簡稱嘉慶本),傅增湘校清鈔《鄱陽先生文集》(簡稱傅校)。參校宋陳思輯《兩宋名賢小集》(簡稱名賢)、清曹庭棟輯《宋百家詩存》(簡稱詩存)等。新輯集外詩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二一九六
彭汝礪(一○四二——一○九五)字器資,饒州鄱陽(今江西鄱陽)人。治平二年進士第一。歷保信軍推官、武安軍掌書記、潭州軍事推官、國子直講、大理寺丞、太子中允、監(jiān)察御史里行。元豐初,以館閣??睘榻鬓D(zhuǎn)運判官,改提點京西刑獄。元祐二年擢起居舍人,三年,遷中書舍人。加集賢殿修撰。入權(quán)兵、刑二部侍郎。進權(quán)吏部尚書。紹圣元年,降待制出知江州。紹圣二年正月卒,年五十四。著有《易義》、《詩義》。另有《鄱陽集》十二卷(存),皆詩。見曾肇《彭待制汝礪墓志銘》(《名臣碑傳琬琰集》卷三一),《宋史》卷三四六有傳。

人物簡介

全宋詩
向宗旦,字公美,河內(nèi)(今河南沁陽)人,宗道弟。神宗熙寧九年(一○七六),以都官員外郎權(quán)廣東轉(zhuǎn)運副使(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一五、卷二○八)。元豐六年(一○八三),權(quán)京西路轉(zhuǎn)運使(《宋會要輯稿》職官六六之二一)。今錄詩二首。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一八二九
王子京,字碩甫,太原(今山西太原)人,王子韶之弟。神宗熙寧間提舉淮南常平。元豐中任福建路轉(zhuǎn)運副使,七年諫茶鹽仍行榷法,八年十一月罷知泰州,于揚州聽旨。元祐元年二月謫監(jiān)永州在城鹽倉兼管酒稅務(wù)。紹圣三年八月以朝奉大夫除知廬州,明年徙蘇州。子京為政多掊克之名,數(shù)為諫官所彈奏。有《彈棋圖》一卷。事見《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二六八、二七五、三四九、三五一、三六六,《宋會要輯稿》職官六六之三一,《宋史》卷一八三、二○七,《北宋經(jīng)撫年表》卷四。
詹京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宋登科記考
越州會稽縣(今浙江紹興)人。元豐五年(1082年)進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真定人,字子京。父戰(zhàn)死,錄為右班殿直。西夏入犯,昌祚以寡擊眾,有功,知階州,累遷熙河路都監(jiān)。從王中正入蜀,破篳篥羌。神宗元豐四年為涇源路副都總管,率軍攻西夏,兵敗貶官。后歷知西邊州軍,修完堡寨,屢破西夏軍。累遷殿前副都指揮使、武康軍節(jié)度使。卒年六十八。謚毅肅。有《射法》。

人物簡介

全宋詩
劉宗杰,字唐輔,洛陽(今屬河南)人(清嘉慶《廣西通志》卷二一八)。神宗熙寧四年(一○七一),為京東路提點刑獄(《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二二八)。七年,通判熙州,除秦鳳路轉(zhuǎn)運判官(同上書卷二四九)。元豐元年(一○七八),權(quán)發(fā)遣廣南西路提點刑獄(同上書卷二八七),以獄事致仕。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起為比部郎中(《彭城集》卷二○《朝散郎致仕劉宗杰可落致仕比部郎中制》)。四年,黜知郢州(《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四三○)。元符元年(一○九八),為戶部侍郎(同上書卷四九六)。

人物簡介

全宋詩
彭次云,名構(gòu)(《宋詩紀事小傳補正》卷二),以字行,甌寧(今福建建甌)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進士(清乾隆《福建通志》卷三三)。神宗元豐四年(一○八一),以秘書丞為廣南西路提點刑獄(《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三二○、《金石補正》卷八六)。哲宗元祐三年(一○八八),為成都路轉(zhuǎn)運使,旋改淮南路轉(zhuǎn)運使(同上書卷四一○、四一二)。四年,徙京西路轉(zhuǎn)運副使(同上書卷四三五)。七年,權(quán)發(fā)遣江淮荊浙諸路發(fā)運使(同上書卷四七五)。今錄詩四首。
全宋文·卷二一八二
彭次云,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元豐中提點廣南西路刑獄。元祐中官朝散郎、吏部郎中,歷淮南轉(zhuǎn)運使,遷朝請郎,權(quán)發(fā)遣江淮浙等路發(fā)運使。見《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三三三、四一○、四七五,《宋詩紀事》卷二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43—1122 【介紹】: 宋蜀州新津人,字天覺,號無盡居士。張?zhí)朴⒌?。英宗治平二年進士。調(diào)通川主簿。熙寧中以章惇薦,權(quán)檢正中書禮房公事,擢監(jiān)察御史里行。坐事責(zé)監(jiān)荊南稅。哲宗初為開封府推官,屢詣執(zhí)政求進,反對稍更新法,出提點河?xùn)|刑獄,連徙數(shù)路。哲宗親政,召為右正言,遷左司諫,力攻元祐大臣司馬光、呂公著等?;兆诩次唬w中書舍人,崇寧初為翰林學(xué)士,尋拜尚書右丞,轉(zhuǎn)左丞。與蔡京議政不合,罷知亳州,入元祐黨籍。大觀四年拜尚書右仆射,變更蔡京所為,為政持平。為臺臣疏擊出貶。后還故官職卒。謚文忠。有《神宗正典》、《無盡居士集》等。
全宋詩
張商英(一○四三~一一二一),字天覺,號無盡居士,蜀州新津(今屬四川)人。唐英弟。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進士(《名臣碑傳琬琰集》下卷一六《張少保商英傳》),調(diào)通川縣主簿,知南川縣。神宗熙寧四年(一○七一),權(quán)檢正中書禮房公事。五年,權(quán)監(jiān)察御史里行(《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二二八、二三一)。貶監(jiān)荊南稅。元豐初,除館閣??薄H辏ㄒ弧鸢恕穑?,檢正中書刑房,尋責(zé)監(jiān)江陵縣稅(同上書卷三○三、三○八)。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為開封府推官。二年,出提點河?xùn)|刑獄,連使河北、江南、淮南路(同上書卷三七五、四○三、四五○、四八一)。紹圣中,召為右正言、左司諫,因事責(zé)監(jiān)江寧酒稅。起知洪州。元符元年(一○九八),為江淮荊浙等路發(fā)運使(同上書卷五○四)。召為工部侍郎,遷中書舍人。徽宗立,出為河北路都轉(zhuǎn)運使,降知隨州。崇寧初,為翰林學(xué)士,拜尚書右丞轉(zhuǎn)左丞。罷知亳州,入元祐黨籍。大觀四年(一一一○),除資政殿學(xué)士,中太一宮使(《乾道臨安志》卷三),頃除中書侍郎,拜尚書右仆射。政和元年(一一一一),出知河南府,尋落職知鄧州,再謫汝州團練副使,衡州安置。宣和三年卒,年七十九。贈少保。有文集一百卷(《宋史·藝文志》),已佚,《兩宋名賢小集》輯有《友松閣遺稿》一卷。《宋史》卷三五一、《東都事略》卷一○二有傳。張商英詩,第一卷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兩宋名賢小集》為底本,從《新刊古今歲時雜詠》(以北京大學(xué)圖書館藏抄本為底本)等書中輯得之詩,另編一卷。
全宋文·卷二二二八
張商英(一○四三——一一二一),字天覺,號無盡居士,蜀州新津(今四川新津)人,唐英弟。治平二年進士,調(diào)達州通川主簿,辟知南川縣,以檢正中書禮房擢監(jiān)察御史里行,責(zé)監(jiān)荊南稅。更十年,得館閣校勘、檢正刑房,責(zé)監(jiān)赤岸鹽稅。哲宗初,為開封府推官,反對變更新法,出提點河?xùn)|刑獄,連使河北、江西、淮南。哲宗親政,召為右正言、左司諫,力攻元祐大臣。又以事責(zé)監(jiān)江寧酒。起知洪州,入為工部侍郎,遷中書舍人,出為河北都轉(zhuǎn)運使,降知隨州。崇寧初,歷吏部、刑部侍郎、翰林學(xué)士。雅善蔡京,拜尚書右丞,轉(zhuǎn)左丞。復(fù)攻京,罷知亳州,入元祐黨籍,削籍知鄂州。大觀四年,除中書侍郎,拜尚書右仆射,變更蔡京之政。政和元年,為臣僚所攻,罷知河南府,旋貶衡州安置,繼復(fù)還故官職。宣和三年十一月卒,年七十九。紹興中賜謚文忠。有《無盡居士集》一百卷,久佚?!?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五一有傳。

人物簡介

全宋詩
謝卿材,字仲適,臨淄(今山東淄博東北)人(《金石萃編》卷一三八)。曾知撫州臨川縣,王安石舉于朝(《臨川集》卷四○《舉謝卿材充升擢任使狀》)。神宗熙寧二年(一○六九),為比部員外郎(《宋會要輯稿》職官五之四)。八年,權(quán)提點河?xùn)|刑獄(《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二六一)。元豐七年(一○八四),知福州(《淳熙三山志》卷二二)。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至八年,歷福建等路轉(zhuǎn)運使,江淮荊浙等路發(fā)運使(同上書卷三七四以下各卷)。
全宋文·卷二三五四
謝卿材,字仲適,臨淄(今山東淄博)人。熙寧二年為比部員外郎,八年權(quán)提點河?xùn)|刑獄。元豐七年知福州,元祐間為河北、河?xùn)|、京東等路轉(zhuǎn)運使,七年為江淮荊浙等路發(fā)運使,八年知相州。累官朝散大夫。見《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二六一、三七四、四一五、四五四、四七一、四七六,《宋會要輯稿》職官五之四,《金石萃編》卷一三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