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李景貞(17世紀—17世紀),字元亮,陜西漢中府洋縣人。李景貞是萬歷二十九年進士李喬岱之子,在天啟元年(1621年)中舉人,崇禎七年(1634年)成進士,獲授大理寺評事,平反冤獄,升任禮部主事,彈劾藥庫虛耗。十六年(1643年)他回鄉(xiāng),次年(1644年)得知李自成攻陷北京,因此在寶臺隱居不再出仕,抱恨而沒,入祀鄉(xiāng)賢祠。
人物簡介
【生卒】:?—1644 【介紹】: 明浙江鄞縣人,字士亮,一字賓日,原名天工,以思宗詔群臣名“天”者改之,易名。崇禎四年進士。授大理推官。擢御史。十二年出按四川,期滿再留任。時張獻忠入蜀。思宗命良謨專護蜀王。乃遣將據(jù)要害為犄角,守備甚固。還朝未久,京城破,自縊死。福王時謚恭憫,清謚恭。維基
陳良謨(1589年—1644年),字士亮,號賓日,室名娑蘿園,浙江鄞縣(今寧波)人。明末官員。崇禎辛未進士,官監(jiān)察御史。甲申國難時,懸梁自盡殉國。陳良謨原名天工,崇禎三年(1630年)庚午科浙江鄉(xiāng)試舉人,崇禎四年(1631年)聯(lián)捷進士,任云南大理府推官。明思宗崇事上帝,詔命群臣名中有“天”字者皆改名,陳天工于是改名“良謨”。崇禎十一年(1638年),出任四川道監(jiān)察御史,任內(nèi)抵御張獻忠有方。還都不久,京師被李自成攻破,與妾時氏自縊殉節(jié)。南明朝廷追贈太仆寺卿,謚恭憫。清朝賜謚恭潔。
人物簡介
李世奇(?—17世紀),字亮先,號豫石,漳州府海澄縣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李世奇九歲時父親逝世,專心侍奉后母,被稱為孝子;成為諸生后,縣內(nèi)出現(xiàn)紅毛賊,劉斯[土來]計劃修筑港口堡,旁人都認為是件苦差,不肯承擔,他說:「讓我來把,堡壘不堅固,等如無堡壘。」盜寇來到,人民因為有港口堡才得以安堵。萬歷四十六年(1618年)中戊午科舉人,崇禎四年(1631年)他中辛未科進士,刑部觀政,改庶吉士,做事豪爽,總會為民抗疏;后母年老,占卜得知會在六十二歲時去世,故他向朝廷請求終養(yǎng)后母。部門催促他供職,他連續(xù)上疏說:「之前朝廷考慮我有七十九歲的母讓我親歸鄉(xiāng),現(xiàn)在怎能要我離開八十九歲的母親出仕。」陸清源推薦他任職舍官,能專心養(yǎng)育母親,又能敦睦鄉(xiāng)族,居家亦能報國、利濟民生。隆武元年(1645年),南明朝廷升任他為左庶子、侍讀,命相關部門月給石米贍養(yǎng)他的母親,在當時視作特例。七月時隆武帝駕臨國子監(jiān),他和賴垓一同進講;汀州之變后,他剛剛歿葬母親,悲憤絕食而死。
人物簡介
聶亮工(?年—1637年),號悔齋,湖廣德安府云夢縣人。明末政治人物。天啟四年(1624年)甲子科湖廣鄉(xiāng)試舉人,崇禎四年(1631年)辛未科進士。都察院觀政,授仁和縣知縣,舉卓異十二次,丁憂去職。八年起補遂安縣,十年卒于官。
人物簡介
【介紹】: 明四川綿竹人,字季龍,號蓬玄。萬歷四十七年進士,累遷吏部右侍郎。崇禎十年擢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參預機務。次年為首輔。然才能平庸,以座主錢士升援引,得進高位。時清兵深入,受命督察軍情,過安平,聞清兵將至,即逃往晉州。十二年去位,久之卒于家。維基
劉宇亮,字季龍,號蓬玄,四川綿竹人,明朝內(nèi)閣首輔,進士出身。萬歷四十八年(1620年)登進士,授庶吉士,改翰林院檢討。天啟二年(1622年)參與修撰《明熹宗實錄》,后授南京光祿寺卿、左春坊贊善、右春坊右諭德。崇禎年間,兼任翰林院侍讀、詹事府少詹事,嘉議大夫、兼侍讀學士。升吏部左侍郎。崇禎十年(1637年)擔任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次年改文淵閣大學士,督察各鎮(zhèn)援兵。后兼任兵部尚書。在京任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時,受徐光啟的影響,接受了西方科學文化和天主教信仰。崇禎十四年(1641年)邀請義大利傳教士利類思和葡萄牙傳教士安文思在「天官府」傳道,并在當?shù)亟ㄌ?,即后來的綿竹耶穌圣心堂。綿竹的天主教會(今屬天主教成都教區(qū))也成了川南貴三省天主教會的母教會。
人物簡介
【介紹】: 明徽州府歙縣人。崇禎四年進士。歷嘉興、福州推官,擢兵科給事中,舉劾無所避。曾揭發(fā)兵部尚書陳新甲勾結(jié)宦官,與清議和事。其論中官出鎮(zhèn)監(jiān)軍之弊,語尤切至。因周延儒牽連得罪下獄,后釋歸。維基
方士亮(16世紀—17世紀),字君繩,號慕庵,直隸徽州府歙縣巖鎮(zhèn)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方士亮是萬歷四十三年(1615年)乙卯科舉人,崇禎四年(1631年)的進士,獲授浙江嘉興府推官,六年任本省同考官,七年丁憂。服除,調(diào)往福州,再遷官兵科給事中;他和同官在朝房遇上謝升,謝升說:「君主以不用聰明人為高招,今上太用聰明人,令天下朝政敗壞?!褂终f:「各位不用談政事,皇上早有主意。」他連同言官彈劾謝升誹謗泄密,使其被削籍。之后他相繼他彈劾陳新甲、張福臻、徐世蔭、朱大典、葉廷桂、呂大器、馬爌,請求召用姚思孝、何楷、李化龍、張作楫、張焜芳、李模、詹爾選、李右讜、林蘭友、成勇、傅元初,撫恤吳執(zhí)御、魏呈潤、傅朝佑、吳彥芳、王績燦、葛樞的家人,推薦方岳貢、陳洪謐,朝廷大多采納。周延儒督師,他擔任贊畫軍前,戰(zhàn)敗后入獄,到崇禎十七年(1644年)春天才釋放歸鄉(xiāng)。弘光年間方士亮得起用為戶科給事中,南京失守后加入金聲軍隊;隆武帝即位后升任太常卿,北征時受命和與何九云輔導唐王朱聿??,福京淪陷后去世。
人物簡介
徐亮工,字虞欽,南直隸江陰縣人。崇禎十五年(1642年)壬午科特賜進士。授陜西延安府吳堡縣知縣。時李自成勢力正盛,不久當?shù)乇涣鬈娡莱??!?/blockquote>
人物簡介
張明弼(1601年4月23日—1655年),字公亮,南京鎮(zhèn)江府金壇縣人,崇禎六年癸酉科中式應天鄉(xiāng)試第八十四名舉人,崇禎十年丁丑科會試禮記房,中式第十六名,殿試三甲六十五名,刑部觀政,崇禎十二年己卯授廣東揭陽縣知縣。謫浙江按察司照磨,署杭州推官事,監(jiān)軍平許都之亂,甲申升臺州府推官,踰年升戶部陜西司主事。
人物簡介
陸亮輔,字左丞,松江府青浦縣人,陸樹德曾孫,明朝末年政治人物。同進士出身。崇禎十五年(1642年)中式壬午科應天鄉(xiāng)試舉人。崇禎十六年(1643年),聯(lián)捷癸未科進士?!?a target='_blank'>明詞綜》收其詞《桃源憶故人》一首。
人物簡介
釋濟亮,字灰如。姓王氏,萍鄉(xiāng)人也。父本茹素,母簡氏,亦有善德,世積醇和,感徵吉兆。故亮生有夙因,幼習誦讀,便喜內(nèi)典。鄉(xiāng)塾之后,樂近僧徒,因告二親,愿出塵綱,竟弗之許。年三十,乃托商游楚,舟次繡林,始從自性老宿薙落,俄而受戒大溈,訪道吳門,首依大樹證公,遵教參究。久之,大有發(fā)明,蓋已升其堂矣。后歷天童、三峰,遍謁諸老,咸以法器目之。亮殊以大慧未圓悟,時深警策,已而聞問石唱道天隆,遂往依之。服膺拳拳,三易寒暑,曲盡大法,所謂五家宗旨不傳之密,俱從定力得之,如指諸掌,更無所疑。因仍反楚,住于夾山。是時問石亦應楚藩之請,道重湖南北間。亮則屏息于碧巖青嶂,若弗聞也者。待其退席白云,乃走僧致詢。白云門庭高峻,不輕授人,顧于亮眷眷弗舍,若風穴之于首山焉。亮終自韜晦,時思引退,乃靈巖挽之于前,檗庵推之于后,而原直且激勵之,使之出世。原直道眼空闊,不可一世,于亮獨傾倒篤摯,勉令升座九峰,萬眾嘆服。未幾,應公安報慈之請。寺本創(chuàng)自唐時藏嶼禪師。歷宋迄元,宗風蔚然,殿宇宏麗。明季鼎革,燼于兵燹。雖圓通一殿,古制猶存,亦僅支梁棟,而廊廡寮舍,蕩然俱空。自亮率彼高足,憩錫于茲,法幢既建,檀施旋集,曾不踰期,而法堂、禪關、香積之廚,次第具舉。雖筑垣植樹,事必躬親。蓋馳笠之時,但見莖草,晏坐之際,蔚為寶坊矣。后為湖南撫軍衡齋周公請赴白云,亮亦自以為得法之地,力為興復。慈風所扇,神人悅助。舉已失之土田,久廢之殿閣,于荒煙蔓草中,恢擴崇隆,悉復舊觀,謂少酬夙愿,而亮亦勤瘁矣。公安二圣寺者,創(chuàng)始安遠二公,佛東圓悟亦嘗于此演唱宗乘,廢毀已甚,亮久懷興葺,乃建立就緒。適值南詔之變,兵抵江介,亮年臘已高,弟子迎歸報慈。一時悍弁武卒入其境者,莫不展敬,回怒為悲,其馴感暴惡如此。亮性剛介嚴冷,輕名重道,志堅行密,去留無所執(zhí)吝。所至之地,如威鳳卒止,百鳥翔集。契嵩善嗔,慈明喜罵,亮蓋兼之。而徒眾益盛,遠近趨風,隨其根器,各有所造。以清康熙辛酉冬十一月二十九日示寂,壽八十,臘四十九,荼毗得舍利數(shù)十。所著《語錄》四卷,塔于寺西。原弟子樹可徹、雪干遠,復繼其志,重修大雄殿、藏經(jīng)閣。不數(shù)載,興廢舉墜,光復舊物,皆足砥柱末法,唱導叢林,雪后繼席報慈,樹又徇神山之請,興復祖庭矣。
人物簡介
成亮,字寅天,號伾嵐,大名人。順治己丑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遷戶部主事。維基
成亮,字寅天,號伾嵐,直隸大名人。清初政治人物。成亮祖父成基命為明末大學士。父成克鞏仕清,亦官至大學士。成亮于順治六年(1649年)中式己丑科二甲進士,選庶吉士,散館授編修,官至侍講學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