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洛伊盆地  拼音:luò yī pén dì
地名。由河南省的洛水、伊水順伏牛山北坡而下所沖積成的盆地。洛陽為其中心,東有虎牢關(guān),西有函谷關(guān),形勢險固。
《國語辭典》:兩伊戰(zhàn)爭(兩伊戰(zhàn)爭)  拼音:liǎng yī zhàn zhēng
西元一九八○年九月二十二日,伊朗與伊拉克兩國因為領(lǐng)土糾紛與宗教、種族沖突等多重因素爆發(fā)戰(zhàn)爭。戰(zhàn)事持續(xù)至一九八八年八月二十日由聯(lián)合國居中調(diào)停結(jié)束,雙方皆自稱勝利。戰(zhàn)爭對城市及兩國產(chǎn)油設(shè)施造成嚴(yán)重破壞。伊拉克并且使用毒氣攻擊伊朗士兵與平民。
《國語辭典》:佛洛伊德  拼音:fó luò yī dé
Sigmund Freud
人名。(西元1856~1939)猶太籍精神醫(yī)學(xué)家、心理分析學(xué)家。在神經(jīng)學(xué)、心理分析、夢的作用、性的研究方面,都有創(chuàng)新的理論,使當(dāng)代兒童教育學(xué)、宗教科學(xué)、文學(xué)、藝術(shù)等都深受其影響。著有夢之解析、圖騰與禁忌、幻覺的未來等。也譯作「弗洛伊德」。
《國語辭典》:史杜伊夫人  拼音:shǐ dù yī fū rén
Harriet Stowe
人名。(西元1811~1896)美國小說家。生于宗教家庭,自幼感受博愛思想,二十五歲嫁給神學(xué)院教授史杜伊(Calvin Stowe),三十歲開始出版小說,所著《黑奴吁天錄》,為黑奴伸張人權(quán),影響深遠(yuǎn)。也譯作「史托夫人」。
《國語辭典》:伊比利半島(伊比利半島)  拼音:yī bǐ lì bàn dǎo
Iberiah Peninsula
半島名。位于歐洲大陸西南端,介于地中海與大西洋之間,南端以直布羅陀海峽與北非相對,為歐洲南部三大半島之一。包括西班牙、葡萄牙兩國。
《國語辭典》:伊爾庫次克(伊爾庫次克)  拼音:yī ěr kù cì kè
Irkutsk
城市名。位于安加拉河與伊爾庫特河匯流處?,F(xiàn)為西伯利亞大工業(yè)城市之一,是東西伯利亞和前蘇聯(lián)遠(yuǎn)東地區(qū)的行政和文化中心。前蘇聯(lián)伊爾庫次克州首府。
《國語辭典》:伊拉斯莫斯  拼音:yī lā sī mò sī
Desiderius Erasmus
人名。(西元1466~1536)荷蘭作家及哲學(xué)家。生于鹿特丹(Rotterdam),早年曾任神職。西元一五○○年,開始攻讀希臘文,一五○五年編訂出版希臘語新約全書,對宗教改革影響頗大。曾力攻中世紀(jì)思想的黑暗,為人文主義運(yùn)動的先驅(qū)。著有《諺語集》、《對話錄》、《愚神禮贊》、《自由意志論》、《學(xué)問方法論》、《兒童教育論》等。
《國語辭典》:伊洛瓦底江  拼音:yī luò wǎ dǐ jiāng
Irrawaddy River
河川名。發(fā)源于中國的西藏,向南流至緬甸,注入孟加拉灣,全長二千一百七十三公里。為緬甸第一大河與重要運(yùn)輸水道。
《國語辭典》:伊洛淵源錄(伊洛淵源錄)  拼音:yī luò yuān yuán lù
書名。宋朱熹撰,十四卷。錄周茂叔以下,二程子之交游及門弟子四十六人之言行。為宋人談道學(xué)宗派最初的書。
分類:書名十四
《國語辭典》:伊士曼彩色  拼音:yī shì màn cǎi sè
一種電影的新藝彩色膠卷。西元一九五二年由伊士曼柯達(dá)公司所推出。使用此種膠卷的攝影機(jī)不受限制,且一般沖印廠均能處理,故成為最普遍的產(chǎn)品。
《國語辭典》:伊斯蘭美術(shù)(伊斯蘭美術(shù))  拼音:yī sī lán měi shù
以清真寺的建筑風(fēng)格為模型,幾何學(xué)或阿拉伯式圖案為特徵,分布于西亞地帶的美術(shù)風(fēng)格。范圍包括西班牙、伊朗、印度、波斯等地。著名的有華麗的陶瓷、波斯地毯等。
《國語辭典》:特洛伊星群  拼音:tè luò yī xīng qún
與行星共用軌道的小行星,位于行星兩側(cè)與太陽成60度夾角處。因最初在木星軌道發(fā)現(xiàn)的幾顆以特洛伊戰(zhàn)爭的勇士命名,故有此稱。
《國語辭典》: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伊朗伊斯蘭共和國)  拼音:yī lǎng yī sī lán gòng hé guó
Islamic Republic of Iran
國名。位于亞洲西南部。北界前蘇聯(lián),南臨波斯灣及阿曼灣,東鄰阿富汗與巴基斯坦,西連伊拉克和土耳其。面積約一百六十四萬八千平方公里,人口約五千五百萬。首都為德黑蘭(Tehran)。以波斯語(Farsi)為主要語言,屬伊斯蘭什葉派,古稱波斯國。西元一九二五年建立巴勒維王朝,一九三五年改國名伊朗。國慶日訂為二月十一日。幣制為Euro。盛產(chǎn)石油,椰棗則是有名的特產(chǎn)。簡稱為「伊朗」。
《國語辭典》:茅利塔尼亞伊斯蘭共和國(茅利塔尼亞伊斯蘭共和國)  拼音:máo lì tǎ ní yà yī sī lán gòng hé guó
Islamic Republic of Mauritania
國名。位于非洲西部,東與阿爾及利亞和馬利為界,西臨大西洋,面積一百零三萬零七百平方公里,人口約三百九十八萬,首都為諾克少(Nouakchott)。人民信仰伊斯蘭教,語言以阿拉伯語、法語為主。于西元一九六○年十一月二十八日獨立,并訂該日為國慶日。北部全為撒哈拉沙漠所覆蓋,礦產(chǎn)資源豐富,鐵礦是主要輸出,大西洋沿岸并有豐盛的漁場,它也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稀少的國家之一。幣制為Mauritanian ouguiya。簡稱為「茅利塔尼亞」。
《國語辭典》: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  拼音:bā jī sī tǎn yī sī lán gòng hé guó
Islamic Republic of Pakistan
國名。位于亞洲南部,西接伊朗,北連阿富汗和前蘇聯(lián),東北鄰中國,東和東南接印度,南瀕阿拉伯海。面積八十萬三千九百四十三平方公里,人口約一億九千五百六十七萬。首都為伊斯蘭瑪巴德(Islamabad)。人民多信奉伊斯蘭教,方言混雜,主要語言為烏爾都語、旁遮普語。西元一九四七年八月十四日根據(jù)印度獨立法案,脫離印度獨立。屬地原分為東巴與西巴,后因與印度長期交戰(zhàn),以致一九七一年東巴獨立成為孟加拉國。三月二十三日為國慶日。幣制單位為Pakistan Rupee。簡稱為「巴基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