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乘興(乘興)  拼音:chéng xìng
趁著興致好的時候?!稌x書。卷八○。王羲之傳》:「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安道邪!」《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八:「忽聞小童之耳,意思甚快,乘興離榻,覺得體力輕健,與平日無病時節(jié)無異?!?/div>
《漢語大詞典》:珠盤(珠盤,珠槃)
(1).即珠槃。 北周 庾信 《周太子太保步陸逞神道碑》:“既珠盤歃血,定 楚國 之連名;匕首登壇,反 齊 人之侵地?!眳⒁姟?珠槃玉敦 ”。
(2).精美的盤。 唐 孟浩然 《張郎中梅園作》詩:“綺席鋪蘭杜,珠盤折芰荷?!?清 吳偉業(yè) 《楚兩生歌》:“一絲縈曳珠盤轉,半黍分明玉尺量?!?br />(3).算盤。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愛奴:“歲杪,攜珠盤至。生勃然忿極。姑聽其算?!?br />珠槃:珠飾的盤。古代盟會所用。亦指盟文或訂盟。 明 張煌言 《感懷兼悼延平王》詩:“擬將威斗卻 居延 ,捧讀珠槃事渺然?!?樊增祥 《后彩云曲》:“朝云暮雨秋復春,坐見珠盤和議成?!眳⒁姟?珠槃玉敦 ”。
《漢語大詞典》:珠槃玉敦
古代諸侯盟誓時用的器具。引申為訂立盟約。周禮·天官·玉府:“合諸侯則供珠槃玉敦?!?鄭玄 注:“敦,槃類,珠玉以為飾。古者以槃盛血,以敦盛食。合諸侯者必割牛耳,取其血歃之以盟。珠槃以盛牛耳,尸盟者執(zhí)之?!?柳亞子 《恩來送余返津南村感賦》:“珠槃玉敦行人節(jié),棘地荊天故國墟。”亦作“ 珠盤玉敦 ”。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祝盟:“騂毛白馬,珠盤玉敦,陳辭乎方明之下,祝告于神明者也?!?明 張煌言 《祭建國公鄭羽長文》:“憶昔在 滃 ,同盟連翩;珠盤玉敦,實惟九賢。”
《漢語大詞典》:李郭舟
指高朋雅會所乘之舟。喻知己相處,親密無間。 唐 高適 《同李太守北海泛舟宴高平鄭太守》詩:“每揖 龔 黃 事,還陪 李 郭 舟?!?明 李贄 《李見田邀游東湖》詩之二:“行人本是遨游客,何況當年 李 郭 舟?!?清 趙翼 《述庵司寇竹汀宮詹過懷杜閣寓齋小集》詩:“舊雨一朝集,欣聯(lián) 李 郭 舟。”參見“ 李郭同舟 ”。
《國語辭典》:敦槃  拼音:duì pán
古代諸侯盟會所用的器具,敦盛食,槃盛血。
《漢語大詞典》:珠槃
珠飾的盤。古代盟會所用。亦指盟文或訂盟。 明 張煌言 《感懷兼悼延平王》詩:“擬將威斗卻 居延 ,捧讀珠槃事渺然。” 樊增祥 《后彩云曲》:“朝云暮雨秋復春,坐見珠盤和議成。”參見“ 珠槃玉敦 ”。
《漢語大詞典》:珠槃玉敦
古代諸侯盟誓時用的器具。引申為訂立盟約。周禮·天官·玉府:“合諸侯則供珠槃玉敦?!?鄭玄 注:“敦,槃類,珠玉以為飾。古者以槃盛血,以敦盛食。合諸侯者必割牛耳,取其血歃之以盟。珠槃以盛牛耳,尸盟者執(zhí)之?!?柳亞子 《恩來送余返津南村感賦》:“珠槃玉敦行人節(jié),棘地荊天故國墟?!币嘧鳌?珠盤玉敦 ”。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祝盟:“騂毛白馬,珠盤玉敦,陳辭乎方明之下,祝告于神明者也?!?明 張煌言 《祭建國公鄭羽長文》:“憶昔在 滃 ,同盟連翩;珠盤玉敦,實惟九賢?!?/div>
《漢語大詞典》:資世(資世)
(1).取悅于世。孔叢子·答問:“今世人有言高者,必以極天為稱;言下者,必以深淵為名。是資世之談,而無其實者也?!?br />(2).濟世,為社會所用。新唐書·魏元忠傳:“夫才生於世,世實須才。何世而不生才?何才而不資世?” 宋 陳亮 《祭凌正仲父文》:“惟君力足以自拔,而志念不出於鄉(xiāng)閭;才足以資世,而事業(yè)止關乎門戶?!?/div>
《漢語大詞典》:敦盤(敦槃)
指玉敦和珠槃。古代天子或諸侯盟會所用的禮器。敦以盛食,槃以盛血,皆用木制,珠玉為飾。見周禮·天官·玉府。后以“熟槃”指賓主聚會或使節(jié)交往。 明 陳子龍 《重游弇園》詩:“十二敦槃誰狎主,三千賓客半知音?!?清 薛福成 《〈出使四國日記〉跋》:“宛乎縞帶之歡,允矣敦槃之盛,此交際之可記者也?!?清 薛福成 《保薦使才疏》:“期以黼黻之才,出潤敦槃之色;以羽儀之選,懋成樽俎之功?!?/div>
《國語辭典》:行規(guī)(行規(guī))  拼音:háng guī
同業(yè)間共同遵守的規(guī)約。如:「做一行要懂一行,尤其不要觸犯行規(guī)!」《兒女英雄傳》第一五回:「我說:『朋友,你錯怪了我了!這同行彼此相救是我們一個行規(guī)。況這事云過天空,今日既承下顧,掀過這篇子去,現(xiàn)成兒的酒席,咱們喝酒?!弧?/div>
《國語辭典》:約定俗成(約定俗成)  拼音:yuē dìng sú chéng
事物的名稱或法則,經(jīng)人倡導,而成為社會習用或公認者。《荀子。正名》:「名無固宜,約之以命,約定俗成謂之宜,異于約則謂之不宜?!?/div>
《漢語大詞典》:銅瑁(銅瑁)
(1).飾金的玉瓚。天子朝會所用的禮器。書·顧命:“太保承介圭,上宗奉銅瑁,由阼階隮?!?孫星衍 疏:“銅即金也。《白虎通·考黜篇》云:‘圭瓚秬鬯,宗廟之盛禮。玉以象德,金以配情。芬香條鬯,以通神靈。玉飾其本,君子之性。金飾其中,君子之道。君子有黃中通理之道美素德。金者,精和之至也;玉者,德美之至也;鬯者,芬芳之至也。君子有玉瓚秬鬯者,以配通德也,其至矣?!倾~即因玉瓚之飾金為名也?!币槐咀鳌巴!薄?br />(2).借指王位。 章炳麟 《訄書·原人》:“異種者,雖傳銅瑁至於萬億世,而不得撫有其民?!?/div>
《國語辭典》:咀英嚼華(咀英嚼華)  拼音:jǔ yīng jué huá
反覆玩味、體會所含的精義。《幼學瓊林。卷四。文事類》:「咀英嚼華,總曰文新?!?/div>
《國語辭典》:公義務(公義務)  拼音:gōng yì wù
指人民對國家與社會所應負的義務,包括納稅、服役、接受義務教育等等。也稱為「公共義務」。
《國語辭典》:打料帳(打料帳)  拼音:dǎ liào zhàng
擬訂宴會所需的菜肴和作料的帳單?!对x外編。延安府。第二折》:「犒勞八府宰相,遣小官安排筵宴。張千,與我喚個廚子來打料帳?!?/div>
《國語辭典》:東吳大學(東吳大學)  拼音:dōng wú dà xué
私立大學之一。為基督教衛(wèi)理公會所創(chuàng)辦。前身為清光緒二十六年(西元1900),由蘇州博習學院、上海中西書院及蘇州宮巷書院先后合并而成的中央大學。數(shù)年后易為今名,并于民國十八年核準立案。大陸淪陷后,于1954年在臺復校。校名仍為Soochow University。現(xiàn)址位于臺北市士林區(qū)。
《國語辭典》:西敏宮(西敏宮)  拼音:xī mǐn gōng
英國國會所在地。位于倫敦市中的西敏區(qū)。十一世紀時,為皇室居所,后因火災及戰(zhàn)爭轟炸而多次損毀,幾經(jīng)修建,終轉為象徵英國最高主權的國會議事廳。上有高一百公尺的鐘樓及重達十三噸的大鵬鐘,向來聞名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