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藏書壁
 
壁藏書
 
孔壁遺經(jīng)
  
聞金絲
 
壁中絲竹
 
傳經(jīng)魯壁
  
魯壁書
 
魯壁弦歌
 
屋壁詩書
 
宣尼壁
 
懷宅
 
經(jīng)傳孔壁
  
相關(guān)人物
劉馀(魯恭王)
 
孔子


《漢書》卷三十〈藝文志〉~706~
《古文尚書》者,出孔子壁中。武帝末,魯共王壞孔子宅,欲以廣其宮,而得古文尚書及禮記、論語、孝經(jīng)凡數(shù)十篇,皆古字也。唐·顏師古:「《家語》云孔騰字子襄,畏秦法峻急,藏《尚書》、《孝經(jīng)》、《論語注疏》于夫子舊堂壁中,而《漢記》〈尹敏傳〉云孔鮒所藏。二說不同,未知孰是?!?/span>

例句

簫奏秦臺里,書開魯壁中。 宋之問 宴安樂公主宅得空字

孔壁采遺篆,周韋考絕編。 崔日知 冬日述懷奉呈韋祭酒張左丞蘭臺名賢

蕪漫藏書壁,荒涼懸劍枝。 崔融 哭蔣詹事儼

雖云掛劍來墳上,亦恐藏書在壁中。 方干 哭江西陳陶處士

青編盡以汲冢來,科斗皆從魯室至。 李德裕 雨中自秘書省訪王三侍御知早入朝便入集賢侍御任集賢校書及升柏臺又與秘閣相對同院張學士亦余特厚故以詩贈之

藏書壁中苔半侵,洗藥泉中月還在。 韋應物 送褚校書歸舊山歌

典故
滿籯金
  
一經(jīng)教子
  
黃金滿籯
 
教子一經(jīng)
 
遺子一經(jīng)
 
一經(jīng)為教
 
遺經(jīng)教子
 
傳經(jīng)儷金籯
 
韋叟一經(jīng)
  
遺金滿籯
 
遺子后黃金
 
有道勝金籯
 
有子傳家經(jīng)可教
  
滿籯經(jīng)
 
通經(jīng)漢韋
 
一經(jīng)自足
  
至道勝金籯

相關(guān)人物
韋賢


《漢書》卷七十三〈韋賢列傳·韋賢〉~30~
韋賢字長孺,魯國鄒人也。其先韋孟,家本彭城,為楚元王傅,傅子夷王及孫王戊。戊荒淫不遵道,孟作詩風諫。后遂去位,徙家于鄒,又作一篇。其諫詩曰:……自孟至賢五世。賢為人質(zhì)樸少欲,篤志于學,兼通禮、尚書,以詩教授,號稱鄒魯大儒。徵為博士,給事中,進授昭帝詩,稍遷光祿大夫詹事,至大鴻臚。昭帝崩,無嗣,大將軍霍光與公卿共尊立孝宣帝。帝初即位,賢以與謀議,安宗廟,賜爵關(guān)內(nèi)侯,食邑。徙為長信少府。以先帝師,甚見尊重。本始三年,代蔡義為丞相,封扶陽侯,食邑七百戶。時賢七十馀,為相五歲,地節(jié)三年以老病乞骸骨,賜黃金百斤,罷歸,加賜弟一區(qū)。丞相致仕自賢始。年八十二薨,謚曰節(jié)侯。……賢四子:長子方山為高寢令,早終;次子弘,至東海太守;次子舜,留魯守墳墓;少子玄成,復以明經(jīng)歷位至丞相。故鄒魯諺曰:「遺子黃金滿籯,不如一經(jīng)?!箵P雄方言云『陳、楚、宋、魏之間謂筲為籯』,然則筐籠之屬是也。」

例句

世事徒三窟,兒童且一經(jīng)。 唐彥謙 梅亭

遺子后黃金,作歌先紫芝。 張九齡 驪山下逍遙公舊居游集

人望皆同照乘寶,家風不重滿籯金。 權(quán)德輿 奉和韋諫議奉送水部家兄上后書情寄諸兄弟仍通簡南宮親舊并呈閣省閣老院長

芝焚空嘆息,流恨滿籯金。 王勃 傷裴錄事喪子

同聲慚卞玉,謬此托韋金。 鄭愔 同韋舍人早朝

典故
絳帳清風
 
絳紗傳授
 
紗縵業(yè)
 
韋幔傳經(jīng)


《晉書》卷九十六〈列女列傳·韋逞母宋氏〉~252~
韋逞母宋氏,不知何郡人也,家世以儒學稱。宋氏幼喪母,其父躬自養(yǎng)之。及長,授以周官音義,謂之曰:「吾家世學周官,傳業(yè)相繼,此又周公所制,經(jīng)紀典誥,百官品物,備于此矣。吾今無男可傳,汝可受之,勿令絕世?!箤偬煜聠蕘y,宋氏諷誦不輟。其后為石季龍徙之于山東,宋氏與夫在徙中,推鹿車,背負父所授書,到冀州,依膠東富人程安壽,壽養(yǎng)護之。逞時年小,宋氏晝則樵采,夜則教逞,然紡績無廢。壽每嘆曰:「學家多士大夫,得無是乎!」逞遂學成名立,仕苻堅為太常。堅嘗幸其太學,問博士經(jīng)典,乃憫禮樂遺闕。時博士盧壸對曰:「廢學既久,書傳零落,比年綴撰,正經(jīng)粗集,唯周官禮注未有其師。竊見太常韋逞母宋氏世學家女,傳其父業(yè),得周官音義,今年八十,視聽無闕,自非此母無可以傳授后生?!褂谑蔷退问霞伊⒅v堂,置生員百二十人,隔絳紗幔而受業(yè),號宋氏為宣文君,賜侍婢十人。周官學復行于世,時稱韋氏宋母焉。
典故
劉子政
 
劉向傳經(jīng)
 
相關(guān)人物
劉向(字子政)


《漢書》卷三十六《楚元王傳》附《劉向傳》
「初立《谷梁春秋》,徵更生受《谷梁》,講論《五經(jīng)》于石渠?!埂赋傻奂次?,顯等伏辜,更生乃復進用,更名向。向以故九卿召拜為中郎,使領(lǐng)護三輔都水。數(shù)奏封事,遷光祿大夫。是時帝元舅陽平侯王鳳為大將軍秉政,倚太后,專國權(quán),兄弟七人皆封為列侯。時數(shù)有大異,向以為外戚貴盛,鳳兄弟用事之咎。而上方精于詩書,觀古文,詔向領(lǐng)校中五經(jīng)秘書。」

例句

閣上掩書劉向去,門前修刺孔融來。 劉禹錫 同樂天送河南馮尹學士

若問舊人劉子政,如今頭白在商于。 劉禹錫 送分司陳郎中祗召直史館重修三圣實錄

儒官比劉向,使者得陳農(nóng)。 司空曙 送李嘉祐正字括圖書兼往揚州覲省

匡衡抗疏功名薄,劉向傳經(jīng)心事違。 杜甫 秋興八首

《國語辭典》:壁中書(壁中書)  拼音:bì zhōng shū
孔子宅壁中所藏的書,有古文《尚書》、《禮記》、《論語》、《孝經(jīng)》等,共數(shù)十篇,因藏于壁中,故稱為「壁中書」。宋。陳思《書苑菁華。卷一四。書表。后魏江式論書表》:「北平侯張蒼獻《春秋左氏傳》,書體與孔子壁中書相類,即前代之古文矣?!挂卜Q為「壁經(jīng)」。
《漢語大詞典》:壁中字
漢 代發(fā)現(xiàn)的 孔子 宅壁中藏書上所用的古字。漢書·藝文志:“ 武帝 末, 魯恭王 壞 孔子 宅,欲以廣其宮,而得《古文尚書》禮記、論語、孝經(jīng)凡數(shù)十篇,皆古字也?!边@些書用當時通行于六國的文字寫成。字體既與 漢 代通行的隸書不同,又與小篆有異,人稱蝌蚪古文。《說文》所收“古文”,絕大部分都是這種字。 宋 曾鞏 《孔教授張法曹以曾論薦特示長箋》:“壁中字為時人考,圯上書從老父傳?!眳⒁姟?壁中書 ”。
《國語辭典》:壁經(jīng)(壁經(jīng))  拼音:bì jīng
1.孔子故居墻中的古文經(jīng)書。參見「壁中書」條。
2.刻在石上的儒家典籍。唐。張參 五經(jīng)文字序例:「雖未如蔡學之精密,石經(jīng)之堅久,慕古之士,且知所歸。」唐。劉禹錫〈國學新修五經(jīng)壁木記〉:「我有壁經(jīng),既昧而明之?!?/div>
《國語辭典》:壁中書(壁中書)  拼音:bì zhōng shū
孔子宅壁中所藏的書,有古文《尚書》、《禮記》、《論語》、《孝經(jīng)》等,共數(shù)十篇,因藏于壁中,故稱為「壁中書」。宋。陳思《書苑菁華。卷一四。書表。后魏江式論書表》:「北平侯張蒼獻《春秋左氏傳》,書體與孔子壁中書相類,即前代之古文矣?!挂卜Q為「壁經(jīng)」。
《漢語大詞典》:孔壁
(1). 孔子 故宅的墻壁。據(jù)傳古文經(jīng)出于壁中,故著稱。漢書·魯恭王馀傳:“ 恭王 初好宮室,壞 孔子 舊宅以廣其宮,聞鐘磬琴瑟之聲,遂不敢復壞。於其壁中得古文經(jīng)傳。” 宋 周越 《法書苑·李陽冰書》:“ 陽冰 李大夫 書云:‘某志在古篆……常痛 孔 壁遺文、 汲冢 舊簡,年代浸遠,謬誤滋多?!?元 柳貫 《尊經(jīng)堂詩》:“ 濟南 耄言出, 孔 壁發(fā)神秘。” 元 王逢 《后無題》詩之五:“衣冠并入 梁園 宴,簡冊潛回 孔 壁光。”
(2).指 孔 壁古文經(jīng)書。 清 龔自珍 《大誓答問第二十四》:“ 孔 壁,固古文也, 孔安國 以今文讀之,則與博士何以異?”
《漢語大詞典》:遺經(jīng)(遺經(jīng))
(1).指古代留傳下來的經(jīng)書。晉書·王湛荀崧等傳論:“ 崧 則思業(yè)該通,緝遺經(jīng)於已紊?!?唐 韓愈 《寄盧仝》詩:“春秋三傳束高閣,獨抱遺經(jīng)究終始。” 鄭澤 《壬子秋日》詩:“先生守遺經(jīng),清風澹儒素?!?br />(2).謂留給子孫以經(jīng)書。語本《漢書·韋賢傳》:“遺子黃金滿籯,不如一經(jīng)?!?元 王構(gòu) 《翰林承旨姚燧父楨贈官制》:“先兄后弟,繼文以忠,以章節(jié)惠之文,以示遺經(jīng)之報?!?/div>
《漢語大詞典》:魯壁(魯壁)
(1).《〈書〉序》:“至 魯共王 好治宮室,壞 孔子 舊宅,以廣其居,於壁中得先人所藏古文 虞 、 夏 、 商 、 周 之書及傳、論語、孝經(jīng),皆科斗文字?!焙笠浴棒敱凇敝?孔子 故宅藏有古文經(jīng)傳的墻壁。 唐玄宗 《晚宴兩相》詩序:“乃命學者繕落簡,緝遺編,纂 魯 壁之文章,綴 秦 坑之煨燼?!?宋 陸游 《晴窗讀書自勉》詩:“天全 魯 壁藏,不墮 秦 火虐?!?明 何景明 《寄徐博士二十二韻》:“ 魯 壁藏書日, 齊 門鼓瑟年?!?br />(2).指蝌蚪文書法。 宋 蘇軾 《文勛篆銘》:“ 安國 用筆,意在隸前, 汲 冢 魯 壁, 周 鼓 秦 山?!?br />(3).借指古代文化典籍。 宋 葉適 《祭朱文昭文》:“獨釣孤耘,蜑浦蠻村; 汲 墳 魯 壁,暗理冥論?!?清 吳偉業(yè) 《蘆筆》詩:“掃來 魯 壁枯難用,焚就 秦 灰煮不成?!?/div>
《漢語大詞典》:魯室(魯室)
指 孔子 宅室。 唐 李德裕 《雨中訪王侍御》詩:“青編盡以 汲冢 來,科斗皆從 魯 室至?!眳⒁姟?魯壁 ”。
分類:孔子
《漢語大詞典》:魯壁(魯壁)
(1).《〈書〉序》:“至 魯共王 好治宮室,壞 孔子 舊宅,以廣其居,於壁中得先人所藏古文 虞 、 夏 、 商 、 周 之書及傳、論語孝經(jīng),皆科斗文字?!焙笠浴棒敱凇敝?孔子 故宅藏有古文經(jīng)傳的墻壁。 唐玄宗 《晚宴兩相》詩序:“乃命學者繕落簡,緝遺編,纂 魯 壁之文章,綴 秦 坑之煨燼?!?宋 陸游 《晴窗讀書自勉》詩:“天全 魯 壁藏,不墮 秦 火虐?!?明 何景明 《寄徐博士二十二韻》:“ 魯 壁藏書日, 齊 門鼓瑟年。”
(2).指蝌蚪文書法。 宋 蘇軾 《文勛篆銘》:“ 安國 用筆,意在隸前, 汲 冢 魯 壁, 周 鼓 秦 山。”
(3).借指古代文化典籍。 宋 葉適 《祭朱文昭文》:“獨釣孤耘,蜑浦蠻村; 汲 墳 魯 壁,暗理冥論?!?清 吳偉業(yè) 《蘆筆》詩:“掃來 魯 壁枯難用,焚就 秦 灰煮不成。”
《國語辭典》:一經(jīng)(一經(jīng))  拼音:yī jīng
1.一種經(jīng)書?!段倪x。江淹。雜體詩。鮑參軍》:「堅儒守一經(jīng),未足識行藏?!埂段倪x。任昉。為范尚書讓吏部封侯第一表》:「固嘗鉆厲求學,而一經(jīng)不治?!?br />2.經(jīng)歷某種行為或過程?!都t樓夢》第四六回:「凡出入銀錢事務,一經(jīng)他手,便剋嗇異常。」《文明小史》第二九回:「一經(jīng)查出,是要重辦的?!?/div>
《漢語大詞典》:一經(jīng)程(一經(jīng)程)
猶一瓶。經(jīng)程,酒器名。《韓詩外傳》卷十:“ 齊桓公 置酒,令諸侯大夫曰:‘后者飲一經(jīng)程。’ 管仲 后,當飲一經(jīng)程。飲其一半,而棄其半。” 許維遹 集釋:“ 郝懿行 云:經(jīng)程,酒器名也。侯鯖録云:‘陶人為酒器,有酒經(jīng)焉, 晉安 人凡餽人酒,書曰酒一經(jīng),或二經(jīng)至五經(jīng),他境人有游於此邦,不達其義,聞五經(jīng)至,束帶迎於門,乃知酒五瓶為五經(jīng)。’案: 張云璈 《四寸學》‘酒經(jīng)’條亦引侯鯖録云:‘今之量酒言斤,當是經(jīng)字之譌,古量酒以升以斗以石,未聞斤也。酒瓶名酒經(jīng),典雅可用,而人罕知之?!?/div>
分類:一瓶酒器
《國語辭典》:傳經(jīng)(傳經(jīng))  拼音:chuán jīng
1.傳授經(jīng)學。唐。杜甫 秋興詩八首之三:「匡衡抗疏功名薄,劉向傳經(jīng)心事違?!?br />2.中醫(yī)上指傷寒病癥沒能及時發(fā)散出來,循六經(jīng)的次序而感傳?!都t樓夢》第六四回:「連忙請了醫(yī)生來診脈下藥,足足的忙亂了半夜一日。幸而發(fā)散的快,未曾傳經(jīng)?!?/div>
《高級漢語詞典》:籯金
一籠箱的金子
《漢語大詞典》:韋經(jīng)(韋經(jīng))
漢 丞相 韋賢 少子 玄成 ,以明經(jīng)歷相位。時 鄒 魯 有諺:“遺子黃金滿籯,不如一經(jīng)?!币?span id="5v1xvx5" class="book">《漢書·韋賢傳》。后因以“韋經(jīng)”為稱揚 韋 姓族人之典。 唐 杜甫 《哭韋大夫之晉》詩:“ 漢 道中興盛, 韋 經(jīng)亞相傳。” 仇兆鰲 注:“ 韋賢 少子 玄成 ,復以明經(jīng)為相,故曰亞相。”
《漢語大詞典》:韋金(韋金)
漢 丞相 韋賢 , 地節(jié) 三年以老病乞骸骨,賜黃金百斤。其少子 玄成 ,復以明經(jīng)歷位至丞相。故 鄒 魯 諺曰:“遺子黃金滿籯,不如一經(jīng)?!币?span id="igiq6mu" class="book">《漢書·韋賢傳》。后因以“韋金”為稱揚 韋 姓族人之典。 唐 鄭愔 《同韋舍人早朝》詩:“聞有題新翰,依然想舊林。同聲慚 卞 玉,謬此托 韋 金?!?/div>
《國語辭典》:劉向(劉向)  拼音:liú xiàng
人名。(西元前77~前6)字子政,本名更生,漢沛縣人。高祖弟楚元王劉交的第四代孫。元帝時為中壘校尉,故世稱劉中壘。后因權(quán)臣專政,被廢十多年。成帝時,改名為向,任光祿大夫,校閱經(jīng)傳諸子詩賦等書籍,撰成《別錄》一書,為我國最早的分類目錄。另著有《新序》、《說苑》、《列女傳》、《洪范五行》等書。并且編訂了《戰(zhàn)國策》、《楚辭》、《孫卿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