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222詞典 2分類詞匯 220
共222,分15頁顯示  上一頁  1  3  4  5  6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傳杯
橫飛
驛騎
傳觴
腳力
置郵
魚雁
馬使
傳箭
波動
傳觀
白事
驛馬
介紹
雁信
《漢語大詞典》:傳杯(傳盃)
亦作“ 傳盃 ”。 謂宴飲中傳遞酒杯勸酒。 唐 杜甫 《九日》詩之二:“舊日重陽日,傳杯不放杯。” 仇兆鰲 注引 明 王嗣奭 《杜臆》:“‘傳杯不放杯’,見古人只用一杯,諸客傳飲?!?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李主簿:“ 龍邱 李主簿 者,不知何許人也,偶於知聞處見 干 ,而與之傳盃酌。” 明 文徵明 《馬上口占謝諸送客》詩:“諸君送我帝城東,立馬傳杯犯朔風(fēng)?!?感惺 《游俠傳·俠圓》:“好待俺與二位好漢傳杯拼飲也?!?/div>
《國語辭典》:橫飛(橫飛)  拼音:héng fēi
1.交錯飛舉。三國魏。曹植〈酒賦〉:「或顰蹴辭觴,或奮爵橫飛?!埂睹魇?。卷二八五。文苑列傳一。楊維楨列傳》:「海內(nèi)薦紳大夫與東南才俊之士,造門納履無虛日。酒酣以往,筆墨橫飛?!?br />2.四處飛散。如:「口沫橫飛」、「一場車禍,造成血肉橫飛的慘劇?!?jié)h。蔡邕瞽師賦〉:「撫長笛以攄憤兮,氣轟锽而橫飛。」
《漢語大詞典》:驛騎(驛騎)
(1).驛馬。漢書·高帝紀(jì)下“ 橫 懼,乘傳詣 雒陽 ” 唐 顏師古 注:“傳者,若今之驛。古者以車,謂之傳車,其后又單置馬,謂之驛騎。” 宋 蘇轍 《次韻子瞻和淵明飲酒》之十:“邊候失晨夜,驛騎馳中涂?!?明 何景明 《鰣魚》詩:“白日風(fēng)塵馳驛騎,炎天冰雪護(hù)江船?!?清 吳兆騫 《出關(guān)》詩:“邊樓回首削嶙峋,篳篥喧喧驛騎塵?!?br />(2).乘馬送信、傳遞公文的人。漢書·丙吉傳:“嘗出,適見驛騎持赤白囊,邊郡發(fā)犇命書馳來至。馭吏隨驛騎至公車刺取?!?唐 劉禹錫 《平齊行》之一:“驛騎函首過 黃河 ,城中無賊天氣和?!?元 耶律楚材 《寄平陽凈名潤老》詩:“驛騎新從 平水 廻,知公無恙笑顏開?!?清 俞樾 茶香室叢鈔·飛鳥使:“ 蕃 中飛鳥使,中國之驛騎也?!?br />(3).猶騎驛。 清 周亮工 《書影》卷一:“處士正書倣 歐率更 ,而間以《黃庭》之意行之,處士意在以勁婉驛騎兩家?!?清 周亮工 《書影》卷五:“ 江陰 戚三郎 ,覓婦 王 ,能為驛騎者,予多金。”
《漢語大詞典》:傳觴(傳觴)
宴飲中傳遞酒杯勸酒。 唐 盧綸 《送張郎中還蜀歌》:“迴首 岷 峨 半天黑,傳觴接膝何由得?!?宋 王安石 《試院中》詩之三:“青燈照我夢城西,坐上傳觴把菊枝。” 清 魏源 《秦淮燈船行》:“衣香鬢影天未霜,酒龍?jiān)娀巶饔x?!?/div>
《國語辭典》:腳力(腳力)  拼音:jiǎo lì
1.傳遞文書、搬運(yùn)貨物、行李的人或牲口。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卷五。怪術(shù)》:「元和末,鹽城腳力張儼遞牒入京?!埂缎咽篮阊?。卷二。三孝廉讓產(chǎn)立高名》:「不用官府車輛,自己雇了腳力登車?!?br />2.步行的能耐。宋。蘇軾 登玲瓏山詩:「腳力盡時山更好,莫將有限趁無窮。」宋。范成大 寒食郊行書事詩二首之二:「賞心添腳力,呼渡過溪東?!?br />3.根基、根底。《朱子語類。卷七。小學(xué)》:「如二十歲覺悟,便從二十歲立定腳力做去?!?br />4.腳錢。
《漢語大詞典》:置郵(置郵)
用車馬傳遞文書信息。亦謂傳遞文書信息的驛站。孟子·公孫丑上:“德之流行,速於置郵而傳命?!?焦循 正義:“置、郵、傳三字,同為傳遞之稱。以其車馬傳遞謂之置郵,謂之驛。其傳遞行書之舍,亦即謂之置郵,謂之驛?!?唐 楊炯 《〈王子安集〉舊序》:“教之者逾於激電,傳之者速於置郵?!?宋 范成大 《麻線堆》詩:“舟檝避潢潦,置郵疾飛馳?!卑矗胖?,置為馬遞,郵為步遞,原有區(qū)別,后即混用。
《國語辭典》:魚雁(魚雁)  拼音:yú yàn
語本《文選。古樂府。飲馬長城窟行》:「客從遠(yuǎn)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埂稘h書。卷五四。李廣蘇建傳。蘇建》:「漢求武等,匈奴詭言武死。后漢使復(fù)至匈奴,……教使者謂單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書,言武等在某澤中?!购笠蛞浴隔~雁」合為書信之代稱。宋。晏幾道 生查子。關(guān)山魂夢長詞:「關(guān)山魂夢長,魚雁音塵少?!?/div>
《漢語大詞典》:馬使(馬使)
乘快騎傳遞緊急文書的使者。三國志·蜀志·黃權(quán)傳:“馬使奔馳,交錯於道?!?唐 趙璘 因話錄·角:“蕃法刻木為印,每有急事,則使人馳馬赴贊府牙帳,日行數(shù)百里,使者上馬如飛,號為馬使?!?/div>
《國語辭典》:傳箭(傳箭)  拼音:chuán jiàn
1.起兵攻伐。古代北方少數(shù)民族以傳送令箭,作為號令士卒起兵的信物。唐。杜甫投贈哥舒開府二十韻〉:「青海無傳箭,天山早掛弓?!埂缎挛宕贰>硭牧?。雜傳?;魪┩鳌罚骸敢牡抑ǎ弑畋?,以傳箭為號令,然非下得施于上也?!?br />2.報告時間。古代以銅壺滴漏計時,壺中立著一枝刻有度數(shù)的箭,因此只要看箭露出水平面的度數(shù)是多少,即可知道時刻。《西游記》第二回:「山中又沒打更傳箭,不知時分,只自家將鼻孔中出入之氣調(diào)定?!?/div>
《國語辭典》:波動(波動)  拼音:bō dòng
1.水波動蕩。漢。蔡邕 彈棋賦:「或風(fēng)飄波動,若飛若浮,不遲不疾,如行如留?!固?。杜牧 悲吳王城詩:「二月春風(fēng)江上來,水精波動碎樓臺。」
2.動蕩、不穩(wěn)定。如:「物價波動」、「心情波動」。
3.物理學(xué)上指物質(zhì)某一點(diǎn)的振動,能漸次傳播到四周,產(chǎn)生周期相同的振動。例如向靜止的水面投下石頭時,就會以落水點(diǎn)為中心,有波浪向四方擴(kuò)散開。這種現(xiàn)象即為一種波動。
《國語辭典》:傳觀(傳觀)  拼音:chuán guān
傳遞觀看?!蹲髠?。定公八年》:「顏高之弓六鈞,皆取而傳觀之?!挂沧鳌競骺础埂ⅰ競鏖啞?。
分類:傳遞觀看
《國語辭典》:白事  拼音:bái shì
1.陳述事情。宋。范成大 題請息齋六言詩一○首之一○:「園丁以時白事,山客終日相陪?!?br />2.喪事?!冻桃冶炯t樓夢》第六四回:「那個青東西,除族中或親友家夏天有白事才帶著的?!?/div>
《國語辭典》:驛馬(驛馬)  拼音:yì mǎ
在驛站間傳遞文書的馬匹?!妒酚?。卷一二○。鄭當(dāng)時傳》:「每五日洗沐,常置驛馬長安諸郊。」《三國演義》第一八回:「忽見官道上一騎驛馬,飛奔前去。」
《國語辭典》:介紹(介紹)  拼音:jiè shào
1.介,古代傳遞賓主之言的人。紹,紹繼、接續(xù)。介紹指相繼傳話?!抖Y記。聘義》:「介紹而傳命,君子于其所尊弗敢質(zhì),敬之至也?!?jié)h。王褒〈四子講德論〉:「無介紹之道,安從行乎公卿。」
2.居間接洽,牽合雙方?!缎绿茣?。卷一○四。張行成傳》:「古今用人未不因介紹,若行成者,朕自舉之,無先容也。」
3.為人引進(jìn)或帶入新的事物。如:「他正在介紹一種新產(chǎn)品。」《老殘游記》第一五回:「子翁,我介紹你會個人?!挂沧鳌附B介」。
《漢語大詞典》:雁信
指傳遞書信者。 唐 溫庭筠 《寄湘陰閻少府乞釣輪子》詩:“若向 三湘 逢雁信,莫辭千里寄漁翁。”參見“ 雁足書 ”。
分類:傳遞書信
《漢語大詞典》:雁足書(雁足書)
系于雁足的書信。語出漢書·蘇武傳:“ 昭帝 即位。數(shù)年, 匈奴 與 漢 和親。 漢 求武等, 匈奴 詭言 武 死。后 漢 使復(fù)至 匈奴 , ?;?請其守者與俱,得夜見 漢 使,具自陳道。教使者謂單于,言天子射 上林 中,得雁,足有係帛書,言 武 等在某澤中。使者大喜,如 惠 語以讓單于。單于視左右而驚,謝 漢 使曰:‘ 武 等實(shí)在。’” 唐 權(quán)德輿 《寄李衡州》詩:“主人千騎東方遠(yuǎn),唯望 衡陽 雁足書?!毕鄠?元 郝經(jīng) 亦有雁足傳書事。 中統(tǒng) 年間, 郝經(jīng) 以宣慰副使使 宋 ,被扣于 真州 ,十六年不還。 經(jīng) 畜一雁,甚馴。一日 經(jīng) 書詩于尺帛曰:“露冷風(fēng)高恣所如,歸期回首是春初, 上林 天子援弓繳,窮海纍臣有帛書?!毕笛阕愣v之。雁為獵者所獲,獻(xiàn)之 元 主, 元 主惻然,遂向南進(jìn)軍,越二年, 宋 亡。見 明 張萱 疑耀卷二。
分類:書信有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