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222詞典 2分類詞匯 220
共222,分15頁顯示   2  3  4  5 下一頁
詞典
傳遞
傳遞
分類詞匯
流行
擺渡
反饋
走馬
寄書
鯉魚
羽檄
書傳
驛使
有序
詩筒
傳書
傳信
《國語辭典》:傳遞(傳遞)  拼音:chuán dì
傳達(dá)、遞送?!度龂萘x》第一一九回:「主公軟監(jiān)諸將在內(nèi),水食不便,可令一人往來傳遞?!埂都t樓夢》第六二回:「快罰他,又在那里私相傳遞呢?!?/div>
《漢語大詞典》:傳遞(傳遞)
驛站。《舊唐書·良吏傳下·宋慶禮》:“戶庭可樂,彼獨(dú)安於傳遞;稼穡為艱,又能實(shí)於軍廩?!?/div>
分類:驛站
《國語辭典》:流行  拼音:liú xíng
1.散布、傳播?!睹献印9珜O丑上》:「德之流行,速于置郵而傳命?!埂度龂萘x》第一回:「中平元年正月內(nèi),疫氣流行,張角散施符水,為人治病?!?br />2.盛行一時。如:「今年再度吹起復(fù)古的流行風(fēng)?!?br />3.龍?zhí)椎膭e名。參見「龍?zhí)住箺l。
《國語辭典》:擺渡(擺渡)  拼音:bǎi dù
用船舶由此岸橫渡到彼岸?!堆θ寿F征遼事略》:「五百人棹舡筏著西岸,急令兵擺渡,未及過得,遼兵東來,把住東岸?!乖?。無名氏《貨郎旦》第四折:「行至洛河岸側(cè),又無擺渡船只。」
《國語辭典》:反饋(反饋)  拼音:fǎn kuì
1.指在系統(tǒng)中,將部分輸出回授至輸入端。
2.回報恩情。如:「父母的恩情如此偉大,為人子女的應(yīng)該要有所反饋。」
《國語辭典》:走馬(走馬)  拼音:zǒu mǎ
1.騎馬疾行。比喻迅速?!对娊?jīng)。大雅。綿》:「古公亶父,來朝走馬?!?br />2.善于奔馳的馬?!盾髯印M踔啤罚骸副焙t有走馬吠犬焉?!?br />3.樂曲名。參見「八駿馬」條。
《國語辭典》:走馬燈(走馬燈)  拼音:zǒu mǎ dēng
1.一種花燈。從元宵節(jié)的習(xí)俗發(fā)展而來,用木或竹條扎成一風(fēng)車狀的輻射圓軸,軸外圍成一個圓筒狀的紙輪,上面貼著用各種彩紙剪成的人馬圖案,紙輪外再作一層方形或圓形的燈殼。在紙輪中安放蠟燭,火焰熱力造成空氣對流,輪即轉(zhuǎn)動,人馬也跟著轉(zhuǎn)動,影子映在燈殼上,往來回轉(zhuǎn),就像在奔跑一樣,故稱為「走馬燈」。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走馬燈》:「走馬燈者,剪紙為輪,以燭噓之,則車馳馬驟,團(tuán)團(tuán)不休?!挂卜Q為「馬騎燈」。
2.形容人匆忙地來往不停。元。無名氏《百花亭》第一折:「往來的人,一上一下,似走馬燈兒一般,是好耍子也?!埂队魇烂餮?。卷五。窮馬周遭際賣?媼》:「小二哥搬運(yùn)不迭,忙得似走馬燈一般。」
《國語辭典》:寄書(寄書)  拼音:jì shū
1.寄信。北周。庾信 竹杖賦:「親友離絕,妻拿流轉(zhuǎn),玉關(guān)寄書,章臺留釧?!骨濉埦捌睢措p雙燕。玳梁對語〉詞:「怕負(fù)了深閨,寄書香縷?!?br />2.郵寄書籍。如:「委托書局代為寄書?!埂杆洁]局幫遠(yuǎn)在美國的朋友寄書。」
《國語辭典》:鯉魚(鯉魚)  拼音:lǐ yú
1.動物名。硬骨魚綱。體呈側(cè)扁的紡綞形,口吻鈍圓,邊有長短觸須各一對,有發(fā)達(dá)的咽頭骨。脊鰭長、尾鰭分叉,鱗大。食水草及魚介類,棲小河池沼等處,現(xiàn)多為人工飼養(yǎng)的食用魚。也稱為「文魚」。
2.比喻書信。參見「鯉素」條。唐。孟浩然 送王大校書詩:「尺書能不吝,時望鯉魚傳?!?/div>
《國語辭典》:魚書(魚書)  拼音:yú shū
1.書信。宋。晏殊〈無題〉詩:「魚書欲寄何由達(dá),水遠(yuǎn)山長處處同?!骨濉?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61313' target='_blank'>宋凌云 偶成詩:「天外魚書絕,征人豈念家?」
2.唐時用作憑信的魚形符節(jié),以木或銅制成。唐。陸贄冬至大禮大赦制〉:「刺史停替,須待魚書?!挂卜Q為「魚符」。
《國語辭典》:羽檄  拼音:yǔ xí
古代軍中緊急的文書。古時徵兵、徵召的文書,上插鳥羽以示緊急,必須迅速傳遞。《史記。卷九三。盧綰傳》:「陳豨反,邯鄲以北皆豨有,吾以羽檄徵天下兵,未有至者,今唯獨(dú)邯鄲中兵耳?!埂段倪x。左思。詠史詩八首之一》:「邊城苦鳴鏑,羽檄飛京都?!挂卜Q為「羽毛書」、「羽書」。
《國語辭典》:書傳(書傳)  拼音:shū zhuàn
1.書籍與傳記?!妒酚洝>戆艘?。廉頗藺相如傳》:「括徒能讀其父書傳,不知合變也?!埂逗鬂h書。卷四七。班超傳》:「有口辯,而涉獵書傳?!?br />2.《書經(jīng)》的注釋。
《國語辭典》:驛使(驛使)  拼音:yì shǐ
驛站上替人傳遞書信或物件的人。唐。杜甫 黃草詩:「秦中驛使無消息,蜀道兵戈有是非?!顾巍o名氏《梅妃傳》:「會嶺表使歸,妃問左右:『何處驛使來,非梅使耶?』對曰:『庶邦貢楊妃荔實(shí)使來?!弧?/div>
《漢語大詞典》:驛使梅花(驛使梅花)
太平御覽卷九七○引 南朝 宋 盛弘之 《荊州記》:“ 陸凱 與 范曄 相善,自 江 南寄梅花一枝,詣 長安 與 曄 ,并贈花詩曰:‘折花逢驛使,寄與 隴頭 人。 江 南無所有,聊寄一枝春?!焙笠蛞浴绑A使梅花”表示對親友的問候及思念。 清 李調(diào)元 《青門畫菊見贈余亦自畫墨梅答之仍用前韻》:“驛使梅花寄所思,老人特地寫枯枝。”
《漢語大詞典》:有序
具有按規(guī)律接連起來的元素;特指具有每對不同元素以不對稱的傳遞關(guān)系相連系著的性質(zhì)
有指定的首元素
溶劑和溶質(zhì)的原子有規(guī)則地排列為特征
《漢語大詞典》:詩筒(詩筒)
亦作“ 詩筩 ”。
(1).盛詩稿以便傳遞的竹筒。 唐 白居易 《秋寄微之十二韻》:“忙多對酒榼,興少閲詩筒?!弊宰ⅲ骸按嗽?杭州 ,兩 浙 唱和詩贈答,於筒中遞來往?!?元 胡助 《南城試院和王子肅韻》之二:“簾外官閑深院鎖,詩筒來往不嫌多?!?span id="dbsx2rh" class="book">《紅樓夢》第二二回:“太監(jiān)又將頒賜之物送與猜著之人,每人一個宮製詩筒,一柄茶筅?!?br />(2).喻指滿腹詩才的詩人。 元 張可久 《折桂令·西湖懷古》曲:“飛來何處奇峰,笑引吟翁,醉倒詩筩?!?/div>
《漢語大詞典》:傳書(傳書)
(1).謂使書籍流傳于世。莊子·天道:“意之所隨者,不可以言傳也,而世因貴言傳書?!?br />(2).指抄寫或刻印書籍。 宋 陸游 老學(xué)庵筆記卷二:“ 劉韶美 在都下累年,不以家行,得俸專以傳書。書必三本,雖數(shù)百卷為一部者亦然?!?br />(3).傳授書籍。 唐 李白 《訪道安陵遇蓋寰為予造真箓臨別留贈》詩:“學(xué)道 北海 仙,傳書 蘂珠宮 ?!?br />(4).傳遞書信。 唐 李商隱 《離思》詩:“朔雁傳書絶, 湘 篁染淚多。”《京本通俗小說·西山一窟鬼》:“自從當(dāng)日插了釵,離不得下財納禮,奠雁傳書。” 明 許潮 《武陵春》:“仙姑既牽情 劉 阮 ,此人可以傳書?!?柯巖 《奇異的書簡》一:“ 柳毅 又是怎樣替人往深海里傳書,用鮫綃分開碧藍(lán)的海水,娶了美麗的 龍女 為妻啦。”
《漢語大詞典》:傳信(傳信)
乘驛站車馬的憑證。《漢書·平帝紀(jì)》“在所為駕一封軺傳” 顏師古 注引 如淳 曰:“律,諸當(dāng)乘傳及發(fā)駕置傳者,皆持尺五寸木傳信,封以御史大夫印章?!?/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