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果:
全部
34
詞典
6
分類詞匯
28
共28,分2頁顯示
1
2
2
下一頁
分類詞匯
熱度
高燒
暖席
發(fā)熱
熱疾
熱病
冷血
充身
爬蟲
護種
發(fā)燒
退燒
低熱
熱容
體溫計
《國語辭典》:
熱度(熱度)
拼音:
rè dù
1.冷熱程度。如:「水要到達一定的熱度,才可將茶葉沖開?!挂沧鳌笢囟取?。
2.超出正常體溫的溫度。如:「如果熱度還不退,就吃一包退燒藥?!?br />3.對事物熱衷的程度。如:「他沒定性,學東西一向三分鐘熱度?!?/div>
分類:
熱度
熱情
程度
正常
溫度
體溫
《國語辭典》:
高燒(高燒)
拼音:
gāo shāo
指體溫超過攝氏三十七度以上。如:「感冒常會發(fā)高燒?!?/div>
分類:
高燒
體溫
攝氏
高熱
《漢語大詞典》:
暖席(煖席)
把座位坐熱。指安居。 陳毅
《過太行山書懷》
詩:“我行半 中國 ,廿年不暖席?!眳⒁姟?席不暇暖 ”。
煖席:久坐而留有體溫的坐席。指安坐閑居。
《淮南子·修務訓》
:“ 孔子 無黔突, 墨子 無煖席。” 金
元好問
《看山》
詩:“ 孔墨 不煖席, 盜跖 華堂居?!?清
王圖炳
《詠史》
:“ 洙泗 無煖席, 齊梁 無停軌。”
分類:
座位
久坐
安居
有體
體溫
坐席
安坐
閑居
《國語辭典》:
席不暇暖
拼音:
xí bù xiá nuǎn
席子還沒坐暖就得起身再忙別的事。比喻奔走極為忙碌,沒有休息的時候。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武王式商容之閭,席不暇暖;吾之禮賢,有何不可?」唐。李白〈上安州李長史書〉:「白孤劍誰託,悲歌自憐,迫于悽惶,席不暇暖。」
分類:
席子
就得
起身
《國語辭典》:
發(fā)熱(發(fā)熱)
拼音:
fā rè
1.一種生理病理反應。是指身體控制體溫的神經中樞為因應身體所需將體溫設定至高于正常范圍。最常引起發(fā)燒的原因是感染,包括細菌、病毒和黴菌等。癌癥、自體免疫疾病和藥物等也是可能的原因。也稱為「發(fā)燒」、「發(fā)熱反應」。
2.放出熱量。如:「燈泡點久了會發(fā)熱?!?br />3.比喻沖動、不冷靜。如:「你腦袋發(fā)熱?連這種事都答應!」
4.迷戀于某事。如:「他正對電視游樂器發(fā)熱呢!」
分類:
發(fā)熱
溫度
發(fā)燒
不清
升高
不清醒
清醒
產生
刺激
體溫
生熱
冷靜
熱量
灼熱
感覺
《漢語大詞典》:
熱疾(熱疾)
(1).古指熱性過盛所致的病癥。
《
左傳·昭公元年
》
:“陰淫寒疾,陽淫熱疾?!?br />(2).泛指一切急性發(fā)作、以體溫增高為主要癥狀的疾病。 元 韋居安
《
梅磵詩話
》
卷上:“ 文溪 自注云:‘ 山谷 謫居 宜州 城樓,得熱疾,病中以簷溜濯足,連稱快哉,未幾仙去?!?/div>
分類:
熱性
切急
急性
性發(fā)
所致
發(fā)作
病癥
體溫
增高
癥狀
疾病
《國語辭典》:
熱?。岵。 ?span id="mpmj11k" class='label'>拼音:rè bìng
中醫(yī)指夏天的暑病,或因外感暑熱而引發(fā)的疾病。其臨床特點是發(fā)病較急,而且容易化燥傷陰。
分類:
熱病
中醫(yī)
痘瘡
病癥
切急
急性
性發(fā)
發(fā)作
冬天
天花
天受
受寒
體溫
增高
夏
癥狀
時令
疾病
《國語辭典》:
冷血
拼音:
lěng xiě
體溫低于環(huán)境溫度。比喻冷漠無情。如:「沒想到歹徒這么冷血,一點同情心都沒有。」
分類:
體溫
環(huán)境
溫度
冷漠
無情
《國語辭典》:
充身
拼音:
chōng shēn
使身體溫飽。《
二刻拍案驚奇
》卷二二:「每月千錢,不勾充身?!?/div>
分類:
身體
體溫
溫飽
《國語辭典》:
爬蟲(爬蟲)
拼音:
pá chóng
一種脊椎動物的泛稱。表皮有麟甲,體溫隨環(huán)境溫度而改變,用肺呼吸,卵生或卵胎生。如蛇、鱉、鱷等。也稱為「爬行動物」、「爬蟲類動物」。
分類:
爬蟲
脊椎動物
表皮
體溫
環(huán)境
溫度
《漢語大詞典》:
護種(護種)
把蠶種放在貼身處,使其得到體溫而孵化出蠶來。 清 顧祿
《
清嘉錄·立夏三朝開蠶黨
》
:“或有畏護種出火辛苦,往往于立夏后買現成三眠蠶于湖以南之諸鄉(xiāng)村。”
分類:
蠶種
種放
貼身
體溫
孵化
《國語辭典》:
發(fā)燒(發(fā)燒)
拼音:
fā shāo
1.一種生理病理反應,也稱為「發(fā)熱」、「發(fā)熱反應」。是指身體控制體溫的神經中樞為因應身體所需將體溫設定至高于正常范圍。最常引起發(fā)燒的原因是感染,包括細菌、病毒和黴菌等。癌癥、自體免疫疾病和藥物等也是可能的原因。
2.比喻非常興盛或狂熱。如:「最近股市又發(fā)燒了?!?/div>
分類:
發(fā)燒
散發(fā)
發(fā)熱
熱氣
體溫
升高
刺激
情感
沖動
產生
灼熱
感覺
《國語辭典》:
退燒(退燒)
拼音:
tuì shāo
1.將高于正常的體溫,降至正常。如:「小孩發(fā)高燒時,一定要盡快退燒,以免傷害腦部?!挂沧鳌竿藷帷?。
2.降低狂熱的情緒。如:「年輕人喜新厭舊,現在剛流行,不一會兒也許就退燒了。」
分類:
正常
體溫
《漢語大詞典》:
低熱(低熱)
體溫在攝氏37.5-38度叫低熱。也叫低燒。如:這一陣子她身子不舒服,一直有低熱。
分類:
體溫
攝氏
低熱
《漢語大詞典》:
熱容
物體溫度升高1開時所需吸收的熱量。等于該物體的質量和比熱的乘積。單位為焦/開。
分類:
體溫
溫度
升高
所需
吸收
熱量
《國語辭典》:
體溫計(體溫計)
拼音:
tǐ wēn jì
用來測量體溫的儀器,有水銀式或電子式的不同設計。水銀式體溫計通常為一密閉細玻璃管,內含水銀,外刻有華氏、攝氏溫度表??煞譃榭跍赜嫛⒏販赜媰煞N。用來測量口腔溫度、腋下或肛門內的直腸溫度??梢曀y降升的刻劃度數而測量出體溫。也有利用紅外線量測技術量測耳內鼓膜的耳內溫度計(耳溫槍)以及量測前額的前額溫度計。
分類:
測量
量人
動物
體溫
溫度計
是在
玻璃
上水
水銀
粵公網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