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裁判  拼音:cái pàn
1.依競賽規(guī)則,對競賽成績或競賽中所發(fā)生的問題作公平的處置或評判。
2.依競賽規(guī)則處置競賽中所發(fā)生的問題及評斷勝負的人。也稱為「裁判員」。
3.法律上指審判機關對負責之案件,依相關訴訟法的正當法律程序,而認定事實及適用法律,對當事人或訴訟關系人之主張做出決定,可分為判決及裁定。
《國語辭典》:選手(選手)  拼音:xuǎn shǒu
參加各種比賽的代表者。如:「奧運選手」、「體操選手」。
《國語辭典》:比賽(比賽)  拼音:bǐ sài
1.比較本領、技能的高低或優(yōu)劣。如:「我們來比賽,看誰跑得快!」
2.指競技、較量的活動。如:「籃球比賽」、「合唱比賽」。
《國語辭典》:跳板  拼音:tiào bǎn
1.搭在船與岸之間便利上下的板子。元。金仁杰《追韓信》第二折:「腳踏著跳板,手執(zhí)定竿,不住的把船攀?!?br />2.游泳池邊架起用來跳水的長板。
《漢語大詞典》:蕩秋千
亦稱“蕩鞦韆”。民間傳統(tǒng)體育活動。在地上樹一高門架,架頂懸兩根繩索,繩端用木板相連接,即成秋千。活動時,人站板上,兩手握繩,兩腳用力蹬板,使之擺動,越擺越高?;蜃迳希扇送浦?。有單人蕩、雙人蕩。秋千比賽,大多賽擺蕩的高度,高者為勝。
《漢語大詞典》:前場(前場)
(1).上一次。 沙汀 《煩惱》:“前場講理信, 張麻子 特別把 招貴子 領上街,叫大家看?!?br />(2).體育用語。指某些球類比賽中距離進球目標近的那部分場地。《體育報》1984.4.7:“ 高洪波 和 傅博 在前場打了一個漂亮的二過二配合,突破至對方禁區(qū)后;由 高洪波 打進關鍵的一球?!?br />(3).劇場中的前部座位。
(4).上一場次。
《漢語大詞典》:壓板(壓板)
一種中間有支撐,兩端坐人可以彼此上下起落的兒童體育活動器械。又叫翹翹板兒。
《漢語大詞典》:轉體(轉體)
體育術語。圍繞身體縱軸轉動的動作。如:后空翻轉體360度。
《漢語大詞典》:到位
體育術語。把球傳到預定位置。《花城》1981年第2期:“他一上場就運用控球技巧和到位的傳球,制服了對方高大前鋒的突擊。”
《漢語大詞典》:新記錄
(體育競賽、某些行業(yè)等)新創(chuàng)造出來的最高成績。也作“新紀錄”
《國語辭典》:沙袋  拼音:shā dài
1.一種古代刑具。以熟皮合縫,中間加入沙粒,長約尺許,用以杖責犯人。
2.盛裝沙土的袋子。軍隊作戰(zhàn)時,常將其堆疊為堡壘狀,作為掩護之用。亦可用于防洪、防火等。若將其懸掛,使成圓柱體,可作為練拳的用具。也稱為「沙包」。
《國語辭典》:體壇(體壇)  拼音:tǐ tán
體育界。如:「最近體壇出了不少新秀?!?/div>
分類:體育
《國語辭典》:運動場(運動場)  拼音:yùn dòng cháng
進行體育活動的場所。有可供田賽、徑賽用的運動設施。如:「她在運動場上奔馳,一如飛躍的羚羊?!?/div>
《漢語大詞典》:擦身
擦摩身體(如浴中)例如:用粗毛巾用力地擦身。
;尤指體育競賽期間或其后所進行的按摩,以改善血液循環(huán)而促進疲勞的消除
《國語辭典》:黃牌(黃牌)  拼音:huáng pái
某些球賽進行時,裁判人員用以警告球員的黃色牌子。如球員擅入球場,以言語或行動對裁判人員表示不滿等,均應以黃牌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