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三輪體空
【佛學大辭典】
(術語)(參見:三輪相)
【佛學常見辭匯】
就布施言,施者、受者和所施之物,謂之三輪,行施后,此三輪相,不存于心,名三輪體空。
【三藏法數(shù)】
(出能斷金剛經(jīng)論)
謂布施時,體達施者、受者及所施物皆悉本空,則能摧碾執(zhí)著之相,是名三輪體空。
〔一、施空〕,謂能施之人,體達我身本空,豈有我為能施。既知無我,則無希望福報之心,是名施空。
〔二、受空〕,謂既體達本無我為能施之人,亦無他人為受施之者,是名受空。
〔三、施物空〕,物即資財珍寶等物,謂能體達一切皆空,豈有此物,而為所施,是名施物空。
五體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又作五輪:一右膝,二左膝,三右手,四左手,五頭首。資持記下三之二曰:「五處皆圓,故名五輪。四支及首,名為五體。輪則別指五處,體則通目一身。」
【三藏法數(shù)】
(出華嚴經(jīng)隨疏演義鈔)
凡禮敬三寶,必須五體投地,所以折伏憍慢,用表虔誠故也。(三寶者,佛寶、法寶、僧寶也。)
〔一、右膝〕,疏云:愿我右膝著地之時,令諸眾生得正覺道也。
〔二、左膝〕,疏云:愿我左膝著地之時,令諸眾生于外道法不起邪見,悉得安立正覺道中也。
〔三、右手〕,疏云:愿我右手著地之時,猶如世尊坐金剛座,地震現(xiàn)瑞,證大菩提也。(梵語菩提,華言道。)
〔四、左手〕,疏云:愿我左手著地之時,令諸眾生遠離外道,難調(diào)伏者,以四攝法而攝取之,令入正道也。(四攝法者,布施攝、愛語攝、利行攝、同事攝也。)
〔五、首頂〕,疏云:愿我首頂著地之時,令諸眾生離憍慢心,悉得成就無見頂相也。
五體投地
【佛學大辭典】
(雜語)又曰五輪投地。投五處于地,為敬禮之最上者。行事鈔下之三曰:「地持當五輪至地作禮。阿含云:二肘二膝頂名輪也。亦云五體投地。先正立已合掌,右手褰衣,屈二膝已,次屈兩手以手承足,然后頂禮。起頂頭次肘次膝,以為次第。」楞嚴經(jīng)曰:「阿難聞已,重復悲淚,五體投地,長跪合掌,而白佛言。」今亦用為傾倒備至之意。
【俗語佛源】
玄奘法師在《大唐西域記》中介紹說,西域致敬的儀式分為九等,「五體投地」是最恭敬的禮拜方式。「五體」又稱「五輪」,指雙肘、雙膝和額頂?!肝弩w投地」就是「五輪至地而作禮」(《地持論》)。其過程是:正立合十,屈膝屈肘至地,翻掌,頂禮?!肝弩w投地」致敬的對象一般是佛菩薩。如《佛般泥洹經(jīng)》卷下:「太子五體投地,稽首佛足?!褂秩纭墩堄^世音菩薩消伏毒害陀羅尼經(jīng)》:「如是三稱三寶,三稱觀世音菩薩名,五體投地,向于西方?!挂灿枚Y拜寺塔。如《十住毗婆沙論·入寺品》:「是在家菩薩若入佛寺,初欲入時,于寺門外五體投地?!惯€用以禮拜王者等。如《梁書·諸夷傳·天竺國》:「今以此國群臣民庶,山川珍重,一切歸屬,五體投地,歸誠大王,」今以「五體投地」比喻傾倒、佩服至極。如清·袁枚《隨園詩話》卷一:「同征友萬柘坡光泰,精于五、七古,程魚門讀之,五體投地。」又如魯迅《而已集·新時代的放債法》:「因為他是天才而且革命家,許多女性都渴仰到五體投地?!梗ɡ蠲鳈啵?/div>
六大體大
【佛學大辭典】
(術語)六大無礙之義,六大為一切法之體性之義。(參見:六大無礙)
六體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一身分為六分也:一臍已下,二臍已上,三心已下,四心已上,五咽已上,六頂也。見演密鈔四。
文殊五體悔過經(jīng)
【佛學大辭典】
(經(jīng)名)文殊悔過經(jīng)之異名。
中體
【佛學大辭典】
(雜名)中央之尊體也。就三尊或五佛等而言。
仁體
【佛學大辭典】
(術語)與人體同。經(jīng)論中,呼同輩常曰仁或仁者。
四十八體十二光佛
【佛學大辭典】
(雜名)阿彌陀佛有十二光佛之別號,又以其誓愿有四十八愿,因是可稱為四十八體之十二光佛。十二光佛者,無量,無邊,無礙,炎王,清凈,歡喜,智慧,不斷,難思,無稱,超日月光是也。
四重出體
【佛學大辭典】
(術語)法相宗所說。(參見:出體)
正體
【佛學大辭典】
(雜語)神佛等之本體。
本體
【佛學大辭典】
(術語)諸法之根本自體也,對于應身而謂真身為本體。大日經(jīng)七曰:「一身與二身,乃至無量身,同入本體。」梵網(wǎng)古跡上本曰:「化歸本體,言還至也。」
【佛學常見辭匯】
諸法的根本自體,在應身叫真身為本體。
出體
【佛學大辭典】
(術語)出諸法之體也。
法相宗四重出體
【佛學大辭典】
(術語)護法,勝子,親光之法相家,凡出諸法之體,有四重,此原為出佛說之教體而分別者,然其他如何之法,亦得通用之。一攝相歸性體,二攝境從識體,三攝假從實體,四體用別論體。是雖為勝劣之次第。然說明之,則宜逆次而依淺深之次第。一體用別論體。一切之事物,依一往所見。則事體作用各為差別,故即其差別論之而出體,謂為體用別論體。例如舉一管之筆,問筆以何為體,答以筆為毛為竹,即體用別論也。二攝假從實體。就第一重之出體,更疑其毛與竹為何,即答之為第二重,攝假從實者,攝假法使歸于實法,就其實法而出體也。例如言筆之體為四塵之法,是雖曰毛曰竹,而皆為四塵上所安立之假法,故使其假法歸于四塵之實體,舉四塵而為其體也。三攝境從識體。又曰攝境從心。于第二重之答更問四塵之體為何,即答之為第三重。攝境從識者,攝一切所緣之境,使歸于能緣之心識,舉其心識而為事物之本所也。何則,以萬法唯識故也。例如言四塵之體是為識。四攝相歸性體。于第三重更疑心是何體,即答之,為第四重。攝相歸性者,攝一切有為之事相,使歸于唯一無為之真性。舉其真性而為實體也。例如言識之實性,是為真如。此以真如為一切有為法之所依性故也。此時不宜更問真如以何為體,何則,以真如為真實之法故也。真實之法,無所依之法,若更有所依之體,則是假法而非實法也。故無第五重。見義林章一本,唯識述記一本。
華嚴宗四門出體
【佛學大辭典】
(術語)一隨相門,如前之體用別論體。二唯識門,如前之攝境從識體。三歸性門,與前之攝相歸性體相當。但彼不許真如隨緣而成為諸法,故假令謂為攝事相而歸于真性,亦唯以能依歸于所依而已,其實不得謂有為之事相即為真如也。今立真如緣起,成為諸法,則諸法即為真如之體,如波即水。四無礙門,一切差別之事相,悉由無差別之真性緣起,故所起之萬法如其性,圓融相即,而事事無礙也。以一法一切法為體,以一切法一法為體。是曰無礙門。見起信論義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