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余炶(1555年—?),字體易,號羲河,浙江嚴州府遂安縣人,民籍。癸酉鄉(xiāng)試六十二名,萬歷十四年(1586年)丙戌科會試二百八十六名,登三甲第二百二十四名進士。吏部觀政。歷官南康府知府。
人物簡介
何體性,字其睿,自號介丘山人。順德人。明神宗萬歷時人,有《朗吟軒稿》。清溫汝能《粵東詩?!肪砣哂袀鳌?/blockquote>
人物簡介
雷元善(1559年—?),字汝仁,號體吾,陜西西安府同州朝邑縣人,軍籍。壬午鄉(xiāng)試五十六名,萬歷十四年(1586年)丙戌科會試三百三名,登三甲第九十九名進士。禮部觀政,
人物簡介
【介紹】: 明河南武安人,字肖甫。萬歷十四年進士,官御史。以極論首輔趙志皋當(dāng)罷,神宗怒,責(zé)對狀,抗辭不屈,被斥為民。后累薦不起。維基
冀體(1560年—?),字肖甫,號洺環(huán),河南彰德府武安縣人,軍籍。萬歷十三年乙酉科鄉(xiāng)試三十九名舉人,萬歷十四年(1586年)聯(lián)捷丙戌科會試二百三十一名,登三甲第一百四十六名。戶部觀政,任山東滋陽縣知縣。丁父憂歸,服闋,補嶧縣,調(diào)歷城縣。官至福建道監(jiān)察御史。極論首輔趙志皋不可不去位,降三級,林材、李文熙等交章救之,明神宗怒,抗辭不屈,被斥為民。累薦不起,卒于家。天啟三年(1623年)追贈光祿寺少卿。
人物簡介
【生卒】:1560—1600 【介紹】: 明荊州府公安人,字伯修。萬歷十四年會試第一。授編修,官終右庶子。時王世貞、李攀龍主文壇,復(fù)古摹擬之風(fēng)極盛,宗道與弟袁宏道、袁中道力排其說。推崇白居易、蘇軾,因名其齋為白蘇齋。為文崇尚本色,時稱公安體。有《白蘇齋類稿》。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伯修,公安人。萬歷丙戌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歷庶子贈禮部侍郎有白蘇齋集維基
袁宗道(1560年—1600年),字伯修,號玉蟠,一號石浦,湖廣公安縣(今湖北公安縣)長安里人,文學(xué)家,進士出身。萬歷七年(1579年)湖廣鄉(xiāng)試第八名舉人,十四年(1586年)會試第一(會元),殿試成二甲第一名進士(傳臚)。吏部觀政,改翰林院庶吉士,十六年十月授翰林院編修,充經(jīng)筵展書官,十九年十月編纂六曹章奏,二十三年充正使纂修官,二十四年五月管理誥敕,萬歷二十五年(1597年)充東宮講官。二十六年七月升左中允,二十六年九月與范醇敬充武場考試官,二十七年五月升左諭德兼翰林院侍講,掌司經(jīng)局篆,纂修、講讀如故,二十八年四月升右春坊右庶子兼侍讀,掌本坊印信,二十八年十一月病卒,終年四十歲。天啟初年贈少詹事。宗道以右庶子任東宮講官時,“省交游,簡應(yīng)酬”,辦事“雞鳴而入,寒暑不輟”,致積勞成疾。去世以后,連購買棺材及眷屬回故里的路費都是朋友們的捐助和賣盡他的書畫幾硯湊的。他同時也是“公安派”文學(xué)的發(fā)起者和領(lǐng)袖之一,主張文章自要發(fā)揮性靈,研究古文不可全模仿拘泥,而是要「學(xué)其意,不必泥其字句也」。與弟宏道、中道并稱“公安三袁”,著有《白蘇齋集》等。
人物簡介
高金體,號兩目,浙江杭州府臨安縣人。萬歷二十九年(1601年)辛丑科進士,授安溪令,調(diào)侯官,除金蠶蠱、斷腸草,杜數(shù)百年流禍。累遷彰德府知府,禱雨,人呼太守雨;驅(qū)蝗,人呼驅(qū)蝗太守。至處趙藩焰珰案,山屹不可搖,因母老,乞假歸。
人物簡介
【介紹】: 明山東濱州人,字復(fù)一。萬歷二十九年進士。授大同知縣,擢兵部主事。以才學(xué)兼優(yōu),遷禮部,令教習(xí)駙馬。歷官河南參政,修學(xué)校、鋤豪惡。仕終陜西參政。維基
孫體元(?—?),字復(fù)一,山東濱州人。明朝末年政治人物。萬歷二十九年(1601年)登辛丑科進士,三十一年任山西大同縣知縣。擢兵部主事。以才學(xué)兼優(yōu),遷禮部主事,令教習(xí)駙馬冉興讓。升主客司員外郎、郎中。歷官河南參政,修學(xué)校、鋤豪惡。仕終陜西參政。
人物簡介
蔡獻臣(1563年—1641年),字體國,號虛臺。福建省同安縣(今屬金門縣)人。萬歷己丑進士,官至光祿寺少卿。明神宗萬歷十六年(1588年)舉人,次年聯(lián)捷進士,授南京刑部山東司主事,升南京兵部職方司署員外郎事、車駕司署郎中事,得南京刑部尚書王世貞賞識,調(diào)南京吏部文選司署郎中事。養(yǎng)病回籍。病痊赴都,復(fù)補前職。丁憂,復(fù)除禮部主客司署郎中事,調(diào)儀制司署郎中事,恩詔實授。升湖廣布政司右參政,整飭常鎮(zhèn)兵備,官至湖廣按察使,以考察降職。以撫按官奏薦,四十三年起浙江布政司巡視海道右參議,升浙江按察司提學(xué)副使,四十六年十月升光祿寺少卿,四十八年二月行至福州閩縣,以疾乞休。逝世后追贈刑部右侍郎。
人物簡介
楊體仁,字廣生,號衷浴,陜西西安府蒲城縣人,軍籍。萬歷二十二年(1594年)甲午科陜西鄉(xiāng)試舉人,三十二年(1604年),登甲辰科進士,刑部觀政,三十三年授河南府推官,四十年升兵部主事,卒。
人物簡介
耿好仁,字體元,號育我,直隸保定府定興縣人。丙午順天府鄉(xiāng)試第九十九名舉人,萬歷三十五年(1607年)丁未科進士,除彰德府推官,擢兵部郎中。天啟元年(1621年)七月,南京禮部儀制司郎中耿好仁為山西參政備兵寧武西。二年八月,調(diào)寧武兵備參政耿好仁為岢嵐兵備。五年三月,山西按察使耿好仁為山東右布政使分巡濟南道。崇禎元年正月,吏部評為天下卓異官二十四人之一。崇禎二年正月,以耿好仁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撫寧夏。論出塞功,晉兵部右侍郎,蔭一子。六年五月,插漢部入寇靈州,總兵賀虎臣戰(zhàn)沒,耿好仁被逮入獄,坐戍邊。崇禎十年丁丑(1637年)得旨寧家。
人物簡介
孟時芳,字斯盛、晉醇,號芝軒,山西平陽府蒲州軍籍。萬歷十九年(1591年)辛卯科山西鄉(xiāng)試舉人,二十六年(1598年)成戊戌科進士。初選庶吉士,掌院劉文莊、曾文恪胥器重之。三十一年升翰林院編修,分校三十五年丁未禮闈,四十年擢國子監(jiān)司業(yè),以御史辱國子生,東宮不親講席,皇太孫未出閣,抗疏力爭,時稱得體。遷右諭德,掌南院印篆,購遺書數(shù)萬卷,資諸生講習(xí)。四十三年升右庶子兼翰林院侍讀,四十七年起升南京國子監(jiān)祭酒。光宗即位,入為詹事府少詹事,侍講筵,儀容嚴重,議論剴切,光宗嘆息稱善。天啟元年,充實錄副總裁官,尋升禮部右侍郎兼侍讀學(xué)士,補經(jīng)筵講官,二年三月遷南吏部右侍郎,轉(zhuǎn)禮部左侍郎,充實錄總裁官,五年晉禮部尚書。值魏珰用事,決計請告致仕去。崇禎元年十月,特詔起復(fù)為南京禮部尚書,以病辭,弗至。
人物簡介
【生卒】:1573—1638 【介紹】: 明浙江烏程人,字長卿,號園嶠。萬歷二十六年進士,授編修。崇禎初擢禮部尚書,協(xié)理詹事府事。為人外似曲謹而內(nèi)實陰狠。誣劾錢謙益結(jié)黨受賄,乃得帝意,漸任用。尋詔兼東閣大學(xué)士,入閣輔政。又陰結(jié)太監(jiān)、言官劾逐周廷儒等,遂為首輔。執(zhí)政八年,排斥異己,迎合帝意,并圖謀起用魏忠賢舊黨。崇禎十年被劾去官,逾年卒。維基
溫體仁(1573年—1638年),字長卿,號園嶠,浙江烏程縣(今湖州市)南潯輯里村人,進士出身。崇禎年間擔(dān)任內(nèi)閣首輔。崇禎朝閣員五十人,唯溫體仁最久。崇禎十年免職。卒謚文忠。萬歷二十五年(1597年),溫體仁中式浙江鄉(xiāng)試第五名舉人,時年二十四,補博士弟子員。萬歷二十六年(1598年)聯(lián)捷進士,選庶吉士,萬歷二十八年(1600年)授翰林院編修,萬歷四十四年(1616年)升少詹事,掌南京翰林院印。天啟二年(1622年)升禮部右侍郎,協(xié)理詹事,次年回部任左侍郎。天啟七年(1627年)晉南京禮部尚書。崇禎三年(1630年)任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xué)士,加太子太保,進文淵閣,崇禎五年(1632年)加少保兼太子太保,戶部尚書,進武英殿。史載“體仁輔政數(shù)年,念朝士多與為怨,不敢恣肆,用廉謹自結(jié)于上,苞苴不入門。”溫體仁與禮部侍郎周延儒兩人在崇禎帝朱由檢即位之初選擇閣輔時,以錢謙益收賄名義打擊錢謙益,并且全力打擊錢謙益同黨,而被不愛黨爭的朱由檢信任,崇禎元年(1628年)便與周延儒入閣并出任禮部尚書東閣大學(xué)士。而后來溫體仁又排擠周延儒,并出任閣輔。溫體仁善于利用朱由檢的個性而當(dāng)政八年,并得到朱的恩禮優(yōu)渥,而且也以為溫體仁是個不組黨羽的孤立之士;但是「同官非病免物故,即以他事去」(同僚或者因病亡離職,或者被其他原因免職),引發(fā)朝臣的不滿與批評;崇禎十年(1637年)劉宗周等人上奏指出溫體仁的十二大罪,而最后司禮監(jiān)太監(jiān)曹化淳向朱告密,指稱溫體仁自有黨羽,朱大驚說“體仁有黨”,最后免除溫體仁的閣輔之職。崇禎十年(1637年)六月,一日溫體仁正在吃飯。忽有太監(jiān)傳旨,令削去溫體仁官職。崇禎十一年(1638年)溫體仁病故烏程家中。《明史》有傳。
人物簡介
劉體仁(16世紀(jì)—17世紀(jì)),字同吾,四川成都府內(nèi)江縣人。劉體仁是萬歷三十七年(1609年)的舉人,到四十一年(1613年)成進士,獲授刑部郎中,外任承天知府,以忠孝節(jié)儉管理下屬和人民;擢任湖廣巡撫時決定致仕回鄉(xiāng),不作請見,人稱「廉介先生」,八十歲時去世,有《懷歸集》、《四書遵注正解》等作品。兒子劉用懌則在崇禎六年中舉人。
人物簡介
王啟元(16世紀(jì)—17世紀(jì)),字體易,號心乾,廣西柳州府馬平縣人,經(jīng)學(xué)家。萬歷十三年(1585年),王啟元中乙酉科廣西鄉(xiāng)試舉人,之后連續(xù)十三次會試不中。天啟二年(1622年)方中進士,選庶吉士,四年授翰林院檢討。很快就以年老告歸,但依然筆耕不輟。著有《清署經(jīng)談》,表明反對心學(xué)并提倡儒教,促進了清朝太谷學(xué)派的產(chǎn)生。其弟王啟睿以貢生獲授縣丞,他卻不赴任,隱居蟠龍崗,寫下《蟠龍崗志》,二人在郴祠前有坊表彰。
人物簡介
梁鳳翔(?—1627年),字體仁,號丹衢,廣東廣州府新會縣軍籍。易五房,庚辰正月二十四日生。萬歷四十年(1612年)壬子科廣東鄉(xiāng)試二十六名舉人,天啟二年(1622年)壬戌科進士。兵部觀政,六月授湖廣黃岡縣知縣,四年本省同考,七年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