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俗體(俗體)  拼音:sú tǐ
1.不風雅的詩體。宋。嚴羽《滄浪詩話。詩話》:「學詩,先除五俗:一曰俗體,二曰俗意,三曰俗句,四曰俗字,五曰俗韻?!?br />2.世俗通行的字體,相對于正體而言。
3.形容庸俗的樣子。
4.稱人的肉體。
《漢語大詞典》:俗體字(俗體字)
指通俗流行而字形不規(guī)范的漢字,別于正體字而言。如“菓”、“唸”分別為“果”、“念”的俗體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