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相聞(相聞)
(1).彼此都能聽到。極言距離之近。老子:“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 晉 陶潛 《桃花源記》:“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宋 蘇軾 《表忠觀碑》:“四時嬉游,歌舞之聲相聞?!?毛澤東 《西江月·井岡山》詞:“山下旌旗在望,山頭鼓角相聞。”
(2).互通信息;互相通報。后漢書·隗囂傳:“自今以后,手書相聞,勿用傍人解構之言?!?span id="reruqe6" class="book">《警世通言·桂員外途窮懺悔》:“有十餘年不相聞了,何期今日得遇?”清史稿·諸王傳三·貝子彰泰:“將軍 蔡毓榮 調遣 漢 兵,今進取 貴州 ,若不相聞,恐礙軍機?!?/div>
《國語辭典》:青鸞(青鸞)  拼音:qīng luán
1.皇帝車駕前的鈴。《南齊書。卷三。武帝本紀》:「鳴青鸞于東郊,冕朱纮而蒞事?!顾?。無名氏《梅妃傳》:「長門深閉,嗟青鸞之信修。」
2.傳說中的神鳥。似鳳,五色備舉而多青。
3.傳說青鸞喜歡對鏡起舞,故用以代稱鏡子。唐?;矢γ丁锻踔拧罚骸杆斟\雉之衣欲解,青鸞之匣全開。」
4.能傳遞信件的鳥。元。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三折》:「我這里青鸞有信頻須寄,你卻休金榜無名誓不歸?!?/div>
《國語辭典》:春信  拼音:chūn xìn
春天的消息。宋。陸游 梅花詩五首之四:「春信今年早,江頭昨夜寒。」宋。劉克莊 病后訪梅九絕之八:「春信分明到草蘆,呼兒沽酒買溪魚。」
分類:春天信息
《漢語大詞典》:有信
(1).古代哲學概念。謂真實可以感知的境界。老子:“道之為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莊子·大宗師:“夫道,有情有信,無為無形?!?br />(2).有信用。漢書·高帝紀下:“上曰:‘ 豨 嘗為吾使,甚有信。’”
(3).謂有規(guī)律;按時。 宋 蘇軾 《次韻張十七九日贈子由》:“官事無窮何日了,菊花有信不吾期?!?br />(4).有信息。兒女英雄傳第四十回:“ 安太太 聽了這話,明白是 何小姐 有了喜了,自己有信兒抱孫子了,才覺有些歡喜?!?/div>
《漢語大詞典》:梅柳
(1).梅與柳。梅花開放,柳枝吐芽,均是春天降臨的信息,故常以并稱。 晉 陶潛 《蠟日》詩:“梅柳夾門植,一條有佳花。” 唐 杜審言 《和晉陵丞早春游望》:“云霞出海曙,梅柳度江春?!?宋 范成大 《臨江仙》詞:“故人相見似河清。恰逢梅柳動,高興逐春生?!?清 孔尚任 《桃花扇·聽稗》:“王氣 金陵 漸凋傷,鼙鼓旌旗何處忙?怕隨梅柳渡春江。”
(2).特指一種梅枝柳葉形的面食。 宋 蘇轍 《己丑除日》詩之二:“‘梅柳’任教脩故事,‘蠶絲’聊與祝新年?!弊宰ⅲ骸班l(xiāng)人以餳蜜和麪象梅枝柳葉;又以肉雜物為羹,名之曰‘蠶絲’?!?/div>
《漢語大詞典》:置郵(置郵)
用車馬傳遞文書信息。亦謂傳遞文書信息的驛站。孟子·公孫丑上:“德之流行,速於置郵而傳命?!?焦循 正義:“置、郵、傳三字,同為傳遞之稱。以其車馬傳遞謂之置郵,謂之驛。其傳遞行書之舍,亦即謂之置郵,謂之驛。” 唐 楊炯 《〈王子安集〉舊序》:“教之者逾於激電,傳之者速於置郵?!?宋 范成大 《麻線堆》詩:“舟檝避潢潦,置郵疾飛馳。”按,古制,置為馬遞,郵為步遞,原有區(qū)別,后即混用。
《國語辭典》:訃音(訃音)  拼音:fù yīn
報喪的消息?!度辶滞馐贰返诎嘶兀骸副闶切≈秱兟劻吮硇钟囈?,思量總角交好,不想中路分離,臨終也不能一別?!?/div>
《國語辭典》:氣脈(氣脈)  拼音:qì mài
1.血氣脈息。漢?;笇挕尔}鐵論。輕重》:「陽氣盛則損之而調陰,寒氣盛則損之而調陽,是以氣脈調和,而邪氣無所留矣?!埂度龂萘x》第四三回:「若不待氣脈和緩,便投以猛藥厚味,欲求安保,誠為難矣。」
2.氣力?!督鹌棵贰返诎似呋兀骸改菋D人能有多大氣脈?被這漢子隔桌子輕輕提將過來,拖出外間靈桌子前?!?br />3.氣運。元。湯顯祖《牡丹亭》第五一出:「淮海維揚,萬里江山氣脈長?!?br />4.詩文繪畫的氣勢脈絡。清。袁枚《隨園詩話》卷六:「詩雖工,氣脈不貫?!?/div>
《漢語大詞典》:秋信
秋季到來的信息。 唐 賈島 《夏夜登南樓》詩:“一點新螢報秋信,不知何處是菩提。” 唐 皎然 《早秋桐廬思歸示道諺上人》詩:“ 桐江 秋信早,憶在故山時?!?宋 姜夔 《湘月》詞:“暗柳蕭蕭,飛星冉冉,夜久知秋信?!?清 袁枚 《隨園詩話補遺》卷一:“ 松江 張夢喈 之女 玉珍 有句云:‘梧陰尚覆階前草,秋信先殘水面花?!?/div>
《漢語大詞典》:問信(問信)
(1).打聽信息。《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他歸你家十來日了,如何到來這里問信?!?span id="z6nawjr" class="book">《紅樓夢》第七七回:“恨不得一時亮了就遣人去問信。”
(2).過問。 黃遠庸 《舊歷新年之一瞥》:“請他們不必問信,辦到數(shù)月之后,再來問信,包辦幾個月再看?!?/div>
《國語辭典》:好消息  拼音:hǎo xiāo xī
可喜的訊息。《文明小史》第三八回:「黎教士在那里替他設法,這回提他定然是個好消息。」也作「好音」。
《國語辭典》:聽信(聽信)  拼音:tīng xìn
1.聽從相信?!稘h書。卷三五。吳王劉濞傳》:「今者主上任用邪臣,聽信讒賊?!埂段饔斡洝返谝弧鸹兀骸高^耳之言,不可聽信。」
2.等候信息。如:「你安心聽信吧!若有消息,我一定會告訴你。」也稱為「聽信兒」。
《漢語大詞典》:寒信
嚴寒將到的信息。 明 劉基 《長相思》詞:“鴈南歸,人未歸。寒信先來家信遲,容顏只鏡知?!?清 陳維嵩 《百字令·庚申長安閏中秋》詞:“萬里鄉(xiāng)愁,五更寒信,幽恨憑誰説?”
分類:嚴寒信息
《漢語大詞典》:春訊(春訊)
春的信息。 金波 《第一行詩》詩:“如果你尋找春訊,你就仰望我們的藍天?!?/div>
分類:信息
《國語辭典》:燈語(燈語)  拼音:dēng yǔ
利用燈光一明一暗的間歇,做出長短不同的信號,以為通訊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