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王述古(1564年—1617年),字信甫,號鐘嵩,河南禹州人。萬歷十七年(1589年)己丑科進士,授浙江富陽縣知縣,遷戶部主事,轉刑部。妖書案起,牽連郭正域,興起大獄,幸有王述古陳訴,方得伸冤。歷升刑部郎中,三十二年升常州府知府,三十四年丁憂歸。起官直隸保定府(今河北省保定市)知府。累遷陽和兵備副使,歷按察使,官至山西左布政使。萬歷四十五年(1617年)卒于官,年五十四。
人物簡介
【介紹】: 明山西大同人。由世蔭官都指揮僉事,掌山西都司。萬歷中遷定邊副總兵,勇敢有謀,屢平邊患,延綏人為立生祠。擢甘肅副總兵,邊人恃以無恐。調遼東后,與熊廷弼不睦,引疾歸。
人物簡介
王廷諫(1571年—1651年),字信卿,號青蒲,河南開封府陳州項城縣人。其先山東新城人也,明弘治年遷于項,遂家焉。父王三德,恂恂有古君子風,尤雅重讀書。公生而穎異,喜閱書,十歲能屬文,十三就童子試,即為多士冠。補弟子員,年二十七登萬歷二十五年(1597年)丁酉科河南鄉(xiāng)試舉人,二十六年(1598年)戊戌聯(lián)捷成進士,鄉(xiāng)會俱十名,次年授內黃令,平明廉察,聲名籍甚。甫一載,移調滑縣?;乓獣匾?,軍悍民刁,公至,興學校,清軍餉,詰慝刑,暴吏不容奸,人懷自勵,政治肅然。膺綸音,而賦性剛介,恥事干求,遂左遷留都外翰,猶未及強仕也。然杜門謝交,公庭絕跡,布素蔬食。至與鄉(xiāng)人士處,則光風霽月,雖三尺童子皆能頌盛德焉,其高節(jié)雅度不可及如此。事父先意承志定省,未嘗或怠。弟廷佐。尤嚴于課子,寒暑弗輟,以故子六人皆有聲藝苑,為中州之名士。筑雪樵、鏡中二園,著作其內,暇則為詩詞,與邑賢相倡和。著《詩經捷解》、《四書捷解》、《七子文華》、《圖南草》諸帙若干卷,學者迄今宗之。享年八十有一,卒于家。冢嗣膺乙亥選拔,孫王啟明先以髫年舉甲午鄉(xiāng)薦。
人物簡介
曾應棨(1574年6月28日—?),字若槐、君信,福建漳州府海澄縣六都人。萬歷辛丑進士,官至貴州按察使曾應棨早年出身縣學生,以《易經》中萬歷二十八年(1600年)福建鄉(xiāng)試舉人第二十九名,次年(1601年)會試中式第二百七十五名,成二甲第六名進士,授戶部主事,仕至戶部員外郎。萬歷三十五年(1607年)升桂林府知府,擢四川按察司副使,四十六年考察被糾劾。天啟五年四月調補廣東南韶道,改惠潮兵備道副使,六年十二月升湖廣右參政,升貴州按察使。
人物簡介
周仕(1575年—?),字汝信,號顯吾,陜西西安府三原縣人。萬歷三十一年(1603年)癸卯科陜西鄉(xiāng)試舉人,三十五年(1607年)丁未科進士,都察院觀政,三十六年授鐘祥知縣,三十八年調寧晉縣,四十一年升兵部主事,四十八年升員外,天啟元年升職方司郎中,三年除武選司郎中,本年十二月升山西右參政,五年十二月升本省按察使,六年十二月升河南右布政,崇禎元年考察,后為河南左布政使。
人物簡介
【生卒】:1575—1641 【介紹】: 明黃州府麻城人,字彬父,號長公、信天居士。梅國禎侄。能騎射。萬歷三十二年進士。由庶吉士遷吏科給事中。崇禎初官至右僉都御史巡撫甘肅,有靖邊功。清兵入關,奉詔入衛(wèi)。至京后期,溫體仁以舊怨令落職候勘。后得復官,但終不召。維基
梅之煥(1575年—1641年),字彬甫,又字松文,號長公,別號信天居士。湖廣黃州府麻城縣人。萬歷甲辰進士,崇禎初官至甘肅巡撫。梅之煥為侍郎梅國楨的從子。十四歲為諸生。好讀書,善騎射,能詩能文。萬歷三十二年(1604年)成進士,選為庶吉士。后任吏科給事中,曾參劾東廠太監(jiān)李浚欺民,又批沈一貫結黨。出為廣東副使,擒誅豪民沉殺烈女者,民嘆服其神。又扼守海道,降服??茉M。改視山東學政。天啟元年(1621年)以通政參議召遷太常寺少卿,擢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南贛。丁內、外艱,家居。崇禎帝即位,起故官,巡撫甘肅。退休后仍能主持正義,“勢豪雖側目視公,亦不能不為絀服也?!?,抗擊流寇,“每年賊凡數(shù)至,終不敢近城堡,每次活人以萬計?!蓖砟曛登灞肴瑺I建蘄黃四十八寨以抗。崇禎十四年(1641年)八月十二日,病逝。《明史》有傳。2014年9月,梅之煥的雕像在麻城市鼓樓街七里崗小學落成揭幕。
人物簡介
鄭忠信(朝鮮語:???,1576年—1636年),朝鮮王朝中期大臣、將領。字可行,號晚云,本貫河東,生于全羅道光州。出身寒微,受知遇于李恒福,通過平定李適之亂立功,官至西路副元帥、慶尚右道兵馬節(jié)度使,封錦南君,謚號忠武。
人物簡介
馬諫,字信甫,號忠銘,山西太原府陽曲縣人。萬歷元年(1573年)癸酉科山西鄉(xiāng)試舉人,三十二年(1604年),登甲辰科進士,都察院觀政,本年授南宮縣知縣,三十八年升戶部主事,四十年調工部主事,四十三年管節(jié)慎庫,四十四年升員外,升屯田司郎中,天啟元年升湖廣副使,本年升本省右參政,二年升按察使,本年升云南右布政,三年京察。
人物簡介
劉尚信(1587年—1656年),字貫石,號還樸,直隸大名府??h民籍。萬歷四十四年(1616年)丙辰科進士,初授行人司行人,歷官行人司司正,后轉戶部郎中,以疾告歸。天啟三年(1623年)升徽州府知府,廉潔善政,甚有稱譽。時魏忠賢擅政,抗直不屈,時高其節(jié)。天啟六年(1626年),父喪歸,服闋,以南朝缺額謫大梁別駕,循分盡職,斷疑獄,勵學校,聲價逾重。后擢刑部員外,多所平反,才能逾著。崇禎四年(1631年)補南戶部員外。遇母喪,家食七年,絕意仕進。崇禎九年(1637年),補北戶部員外。時值司農告匱,尤勞心會計。翌年,補通政司右參議。引奏之日,尚信器宇磊落,辭氣宏亮,旋升右通政。時方急修練儲備四事,首倡捐助筑城。以公急疏,加俸二級。崇禎十二年(1640年),大災,上疏請賑,?;瑑梢鼐然钌醣?。清順治元年(1644年)夏,闖軍知縣馬世聰治浚,令全縣鄉(xiāng)宦納銀助餉,劉尚信人密謀起事,事泄,其弟劉尚志及二子文顯、文偉被殺,尚信及家人被發(fā)配漢中。順治四年生還,入清仍補通政司。順治七年三月,引病馳驛歸里。順治十三年(1656年)卒,與夫人郝氏合葬于西郭村北。有四子,長子文顯,國學附監(jiān)生,次子文偉,邑庠生;三子劉文雋,字給諫,進士,官至大同司里;四子文謨,監(jiān)生。劉尚信家居時筑“攝生閣”,故友禮部尚書、東閣大學士王鐸在崇禎十七年甲申正月至浚縣,寄寓于其家中,與彭而述、張云齋、張寀、張亮遠等集會在他的“攝生閣”。初春二月,劉尚信送王鐸等友赴南京。
人物簡介
亓珍,又作亓瑋,字信卿,號還浦,山東萊州府濰縣人。萬歷四十六年(1618年)戊午科舉人,五年(1625年)乙丑科進士,初任泌陽知縣,調繁陳留,為政以撫循百姓為心,不事刑撲,而境內大治。擢江西道監(jiān)察御史,厘弊摘奸,務以進賢退不肖為己任。邑令邢國璽治濰有功,特疏題薦,升主事。及督學江蘇,遴選皆一時名士。屬邑靖江縣舊入學五名,見文風甚盛,特疏廣額,靖江人為立生祠,入祀本邑鄉(xiāng)賢及蘇州、揚州名宦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