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406,分28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5  6  7  8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公文
回文
準(zhǔn)此
移書
驛騎
照得
文移
看得
文翰
下行
取會(huì)
書可
書案
俯鑒
行移
《國語辭典》:公文  拼音:gōng wén
處理或聯(lián)系公務(wù)的文書?!度辶滞馐贰返谒摹鸹兀骸甘捲葡煽戳僳〕恿松纤拘衼淼墓?,只得打點(diǎn)收拾行李,回成都府?!?/div>
《國語辭典》:回文  拼音:huí wén
1.反覆顛倒均能成誦的詩詞。也作「回文」。
2.句子的上下兩句,詞匯相同而詞序相反的修辭法。如老子第八十一章的「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3.回覆的公文?!肚迤缴教迷挶?。曹伯明錯(cuò)勘贓記》:「解曹伯明并贓物文卷,到府廳交割了,討了回文自回?!?br />4.回族的文字。即現(xiàn)行維吾爾文字,用阿拉伯字母書寫,自右而左橫行,字母有二十八至四十個(gè)不等。
《國語辭典》:準(zhǔn)此  拼音:zhǔn cǐ
用于公文引敘平行機(jī)關(guān)來文之后。
《國語辭典》:移書(移書)  拼音:yí shū
致書?!稘h書。卷三六。楚元王劉交傳》:「哀帝令歆與五經(jīng)博士講論其義,諸博士或不肯置對(duì),歆因移書太常博士,責(zé)讓之?!埂段宕菲皆挕L剖?。卷上》:「克用聽從其言,移書譙責(zé)朱全忠?!?/div>
《漢語大詞典》:驛騎(驛騎)
(1).驛馬。漢書·高帝紀(jì)下“ 橫 懼,乘傳詣 雒陽 ” 唐 顏師古 注:“傳者,若今之驛。古者以車,謂之傳車,其后又單置馬,謂之驛騎?!?宋 蘇轍 《次韻子瞻和淵明飲酒》之十:“邊候失晨夜,驛騎馳中涂?!?明 何景明 《鰣魚》詩:“白日風(fēng)塵馳驛騎,炎天冰雪護(hù)江船。” 清 吳兆騫 《出關(guān)》詩:“邊樓回首削嶙峋,篳篥喧喧驛騎塵?!?br />(2).乘馬送信、傳遞公文的人。漢書·丙吉傳:“嘗出,適見驛騎持赤白囊,邊郡發(fā)犇命書馳來至。馭吏隨驛騎至公車刺取。” 唐 劉禹錫 《平齊行》之一:“驛騎函首過 黃河 ,城中無賊天氣和?!?元 耶律楚材 《寄平陽凈名潤老》詩:“驛騎新從 平水 廻,知公無恙笑顏開?!?清 俞樾 茶香室叢鈔·飛鳥使:“ 蕃 中飛鳥使,中國之驛騎也。”
(3).猶騎驛。 清 周亮工 《書影》卷一:“處士正書倣 歐率更 ,而間以《黃庭》之意行之,處士意在以勁婉驛騎兩家?!?清 周亮工 《書影》卷五:“ 江陰 戚三郎 ,覓婦 王 ,能為驛騎者,予多金?!?/div>
《漢語大詞典》:照得
查察而得。舊時(shí)下行公文和布告中常用。 宋 曹彥約 《豫章苗倉受納榜》:“今照得所在郡縣受納苗米加耗數(shù)目,已失祖宗之舊?!?明 張居正 《議處史職疏》:“照得史臣之職,以紀(jì)録起居為重?!?魯迅 《故事新編·采薇》:“ 叔齊 就伸手向墻上一指,可真的貼著一張大告示:‘照得今 殷王 紂 ,乃用其婦人之言……此示?!?/div>
《國語辭典》:文移  拼音:wén yí
公文?!逗鬂h書。卷一。光武帝紀(jì)上》:「于是置僚屬,作文移,從事司察,一如舊章。」元。楊顯之《酷寒亭》第二折:「我急忙忙取得文移,趲程途不敢耽遲。」
《漢語大詞典》:看得
舊時(shí)審判案件公文的開頭用語。 清 黃六鴻 《?;萑珪ば堂め尶凑Z》:“看得 王可習(xí) 父子亙古奇兇也?!?/div>
《國語辭典》:文翰  拼音:wén hàn
文章筆墨之事。《晉書。卷六七。溫嶠傳》:「拜侍中,機(jī)密大謀皆所參綜,詔命文翰亦悉豫焉?!鼓铣?。劉協(xié)《文心雕龍。書記》:「三代政暇,文翰頗疏?!?/div>
《國語辭典》:下行  拼音:xià xíng
1.文字的書寫及排列方式由上往下稱為「下行」。
2.公文書自上級(jí)機(jī)關(guān)傳送至下級(jí)機(jī)關(guān)。
3.船由上游行駛至下游。如:「乘坐豪華客輪沿著長江一路下行,兩岸景色十分迷人。」
4.車輛由北向南行駛。如:「幫我看看下行列車的時(shí)刻。」
《漢語大詞典》:取會(huì)(取會(huì))
(1).迎合。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xùn)·書證:“ 潘 陸 諸子《離合詩》、《賦》……皆取會(huì)流俗,不足以形聲論之也?!?王利器 集解:“取會(huì),猶言迎合也?!?br />(2).古代公文用語。猶核實(shí),勘對(duì)。 宋 蔡絳 鐵圍山叢談卷一:“﹝ 徽宗 ﹞親筆為詔,謂:取會(huì)到本庫,稱自 建隆 以來,不曾有支遣?!?span id="uvljfv2" class="book">《元典章·戶部九·立司》:“如官員到部求仕,仰合干部分照勘解由完備,呈省下大司農(nóng)司,取會(huì)相同,然后擬注?!?/div>
《漢語大詞典》:書可(書可)
批閱公文,書字認(rèn)可。三國志·吳志·孫亮傳“ 太平 元年春二月朔” 裴松之 注引 晉 胡沖 《吳歷》:“ 亮 數(shù)出中書,視 孫權(quán) 舊事,問左右侍臣:‘先帝數(shù)有特制,今大將軍( 孫琳 )問事,但令我書可邪!’”資治通鑒·魏高貴鄉(xiāng)公甘露元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云:“書可,畫可也?!?/div>
《國語辭典》:書案(書案)  拼音:shū àn
1.官署治理公事用的桌子。元。關(guān)漢卿《竇娥冤》第四折:「(張千做么喝科云)在衙人馬平安,抬書案!」也稱為「公案」。
2.泛指長形書桌。唐。白居易 偶眠詩:「放杯書案上,枕臂火爐前。」《儒林外史》第二二回:「中間掛著一軸倪云林的畫,書案上擺著一大塊不曾琢過的璞。」
3.公文案卷。《后漢書。卷一一。劉玄劉盆子列傳。劉玄》:「韓夫人尤嗜酒,每侍飲,見常侍奏事,輒怒曰:『帝方對(duì)我飲,正用此時(shí)持事來乎!』起,扺破書案?!固?。劉禹錫〈白侍郎大尹自河南寄示池北新葺水齋即事招賓十四韻兼命同作〉詩:「酒瓶常不罄,書案任成堆?!?br />4.文書的草案。
《漢語大詞典》:俯鑒(俯鑒)
(1).低頭照視。 宋 蘇軾 《歸來引送王子立歸筠州》:“亂清 淮 而俯鑒兮,驚昔容之是非?!?br />(2).下察。書信或公文中敬詞。 唐 杜牧 《上鹽鐵裴侍郎書》:“伏惟俯鑒微衷,不賜罪責(zé)?!?/div>
《漢語大詞典》:行移
(1).舊時(shí)官署簽發(fā)的通知事項(xiàng)的文件。 宋 程大昌 演繁露·制度:“武人多不知書,案牘、法令、書判、行移悉仰胥吏?!?明 邵璨 《香囊記·治吏》:“背律令如背《蒙求》,作行移似作對(duì)句。” 清 黃六鴻 《?;萑珪どW任·馭衙役》:“行移之體式茫然,字習(xí)生疎。”
(2).簽發(fā)公文。《元典章·臺(tái)綱一·設(shè)立憲臺(tái)各例》:“如實(shí)有寃枉,即開坐事因,行移原問官司,即早歸結(jié)改正?!?span id="tiqj883" class="book">《水滸傳》第二二回:“知縣本不肯行移,只要朦朧做在 唐牛兒 身上,日后自慢慢地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