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406,分28頁顯示   2  3  4  5 下一頁
詞典
公文
海捕公文
公文程式
公文旅行
表格化公文
公文帖
分類詞匯
文字
公事
文書
言事
朱墨
制詞
文解
吏牘
公牘
《國語辭典》:公文  拼音:gōng wén
處理或聯(lián)系公務的文書?!度辶滞馐贰返谒摹鸹兀骸甘捲葡煽戳僳〕?,接了上司行來的公文,只得打點收拾行李,回成都府?!?/div>
《國語辭典》:海捕公文  拼音:hǎi bǔ gōng wén
古代緝拿逃犯的文書。也稱為「海捕文書」。
《國語辭典》:公文程式  拼音:gōng wén chéng shì
將公文的名稱及體式,用條文統(tǒng)一規(guī)定,作為共同遵守的準則及使用格式的標準。如:「擔任文書職務的人必須熟悉公文程式?!?/div>
《國語辭典》:公文旅行  拼音:gōng wén lǚ xíng
公文處理流程中,出現延誤的情形。也作「文件旅行」、「文件旅游」。
《國語辭典》:表格化公文  拼音:biǎo gé huà gōng wén
按分格、分類以列記事物,俾便閱覽或統(tǒng)計的公文型式。如簡便行文表、開會通知單、公務電話紀錄等。
《漢語大詞典》:公文帖
舊時官府的一種告示。《水滸傳》第十一回:“州尹大驚,隨即押了公文帖,仰緝捕人員將帶做公的,沿鄉(xiāng)歷邑,道店村坊,四處張掛,出三千貫信賞錢,捉拿正犯 林沖 ?!?/div>
分類:官府告示
《國語辭典》:文字  拼音:wén zì
1.人類用來表示觀念、記錄語言的符號。
2.文書?!段宕菲皆?。梁史。卷上》:「您去攻破宋州,為我奪取張節(jié)使歸娘。才得,便發(fā)文字來報我?!埂毒劳ㄑ?。卷一三。三現身包龍圖斷冤》:「有甚事煩惱?想是縣里有甚文字不了。」
3.文章、書籍?!抖鲙肪砣骸冈缡帐扒倌遥虔B文字。」《儒林外史》第三五回:「青邱文字,雖其中并無毀謗朝廷的言語,既然太祖惡其為人,且現在又是禁書,先生就不看他的著作也罷。」
《國語辭典》:公事  拼音:gōng shì
1.公家的事務?!睹献?。滕文公上》:「公事畢,然后敢治私事,所以別野人也。」也作「官事」。
2.公文。如:「這件公事請盡快擬辦。」
3.犯人?!端疂G傳》第三四回:「我是上司取公事的都監(jiān),有甚么買路錢與你?」也稱為「公事人」。
4.訴訟案件?!队魇烂餮?。卷二。陳御史巧勘金釵鈿》:「也有幾個大膽的,站在傍邊看縣尹相公怎生斷這公事。」
《國語辭典》:文書(文書)  拼音:wén shū
1.文字?!妒酚?。卷八七。李斯列傳》:「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同文書,治離宮別館,周遍天下?!埂稘h書。卷九四。匈奴傳上》:「無文書,以言語為約束。」
2.書籍。《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秦王懷貪鄙之心,……廢王道,立私權,禁文書而酷刑法,先詐力而后仁義,以暴虐為天下始?!埂度龂酒皆挕肪砩希骸敢娪形臅痪?,取出看罷,即是醫(yī)治四百四病之書。」
3.統(tǒng)稱公文、契約等文件。《三國志。卷五二。吳書。張顧諸葛步傳。顧雍》:「呂壹、秦博為中書,典校諸官府及州郡文書?!埂度龂萘x》第四回:「我聞朝廷遍行文書,捉汝甚急,汝父已避陳留去了。」
4.司理文書的人員。
《漢語大詞典》:言事
(1).古代專指向君王進諫或議論政事。荀子·大略:“ 孟子 三見 宣王 ,不言事?!?唐 韓愈 《送王秀才序》:“ 建中 初,天子嗣位,有意 貞觀 、 開元 之丕績,在廷之臣爭言事?!?明 歸有光 《題〈太仆寺志〉后》:“ 懷東 顧先生 ……以言事忤旨,安置 保安 。”
(2).今亦指向政府進言或議論國家大事。 毛澤東 《在省市自治區(qū)黨委書記會議上的講話》一:“他上書言事,有信一封?!?br />(3).訴說或陳述事情。史記·平準書:“使問曰:‘家豈有寃,欲言事乎?’” 唐 柳宗元 《與史官韓愈致〈段秀實太尉逸事〉書》:“今所趨走州刺史 崔公 ,時賜言事,又具得太尉實跡,參校備具?!?br />(4).謂記言與記事。 南朝 齊 王融 《永明九年策秀才文》之一:“雖言事必史,而象闕未箴?!?唐 柳宗元 《柳宗直〈西漢文類〉序》:“左右史混久矣,言事駁亂,尚書、春秋之旨不立?!奔⒁?孫汝聽 曰:“禮記·玉藻:‘動則左史書之,言則右史書之。’事,即動也?!庇忠?童宗說 曰:“以紀言,春秋以紀事?!?br />(5).指公文。隋書·百官志上:“諸王公侯國官,皆稱臣……其公文曰言事?!?/div>
《國語辭典》:朱墨  拼音:zhū mò
1.用紅筆及黑筆分別批注評點,以便覽閱。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卷一○:「太宗時,史官張洎等撰太祖史;凡太宗圣諭及史官采摭之事,分為朱墨書以別之?!?br />2.官府的文書用朱、墨兩色書寫,因作公文的代稱。宋。黃魯直〈寄陳適用〉詩:「朱墨本非工,王事少閒暇?!?br />3.用朱砂制成的墨。宋。蘇軾和陶貧士〉詩七首之二:「末路益可羞,朱墨手自研?!?/div>
《漢語大詞典》:制詞(制詞)
亦作“ 制辭 ”。
(1).詔書;詔書上的文詞。 唐 王建 《賀楊巨源博士拜虞部員外》詩:“諸生拜別收書卷,舊客看來讀制詞?!?宋 蘇軾 《張文定公墓志銘》:“是夕,復召知制誥 鄭獬 內東門別殿,諭以用公意,制詞皆出上旨?!?br />(2).指一定程式的公文。 明 無名氏 《贈書記·雪冤邀寵》:“女孩兒,你素長於詩文,我今日要你草個制詞?!?br />(3).泛指文詞。 元 劉祁 歸潛志卷一:“在館與諸同年友,制辭皆摘其不及以箴之。”
《漢語大詞典》:文解
(1).入京應試的證明文書之類。科舉鄉(xiāng)試中式稱舉人,考中舉人即由地方官給予文解發(fā)解入京,參加中央考試。舊五代史·唐書·明宗紀九:“戊申,詔選人文解不合式樣,罪在發(fā)解官吏,舉人落第,次年免取文解?!?宋 洪邁 容齋三筆·郡縣主婿官:“本朝宗室袒免親女出嫁,如婿係白身人,得文解者為將仕郎,否則,承節(jié)、承信郎。”文獻通考·選舉三:“工部侍郎 任贊 奏請諸色舉人,不是家在遠方水陵隔越者,逐處選賓從官僚中藝學精博一人,各於本貫,一例分明,比試,如非通贍,不許妄給文解?!?br />(2).公文。《元典章·兵部四·申臺文字重封入遞》:“各道遇有申臺文解,須要如法重封,入遞轉送?!?span id="jwz9nk0" class="book">《元典章·禮部一·表章主官??薄?/span>:“??睙o差,具解進呈,仍於文解上開寫撰文??惫倮艏皬拖绘i鑰備細申呈?!?/div>
《漢語大詞典》:吏牘(吏牘)
公文。 宋 陸游 《秋懷》詩:“訟氓滿庭閙如市,吏牘圍坐高於城。” 清 許承欽 《兵至》詩:“愛養(yǎng)天心嗇,誅求吏牘能?!?/div>
分類:公文
《國語辭典》:公牘(公牘)  拼音:gōng dú
公文、案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