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香塵(香塵)
(1).芳香之塵。多指女子之步履而起者。語出 晉 王嘉 拾遺記·晉時事:“﹝ 石崇 ﹞又屑沉水之香如塵末,布象牀上,使所愛者踐之。” 唐 沈佺期 《洛陽道》詩:“行樂歸恒晚,香塵撲地遙?!?宋 柳永 《柳初新》詞:“徧九陌、相將游冶,驟香塵、寳鞍驕馬?!?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若不是襯殘紅芳逕軟,怎顯得步香塵底樣兒淺?!?明 唐寅 《題〈夢草圖〉為陸勛杰》詩:“池塘春漲碧溶溶,醉臥香塵淺草中?!?br />(2).佛教語。色、聲、香、味、觸、法六塵之一。《三藏法數(shù)·六塵》:“三,香塵,謂旃檀沉水飲食之香,及男女身份所有香等,是名香塵?!?/div>
《國語辭典》:前塵(前塵)  拼音:qián chén
1.佛教用語。佛家指人世間當(dāng)前虛妄的塵境。語出《楞嚴(yán)經(jīng)》卷二:「一切世間大小內(nèi)外諸所事業(yè),各屬前塵。」
2.往事、舊事。如:「回首前塵,恍如一夢。」
《漢語大詞典》:塵境(塵境)
原為佛教語。佛教以色、聲、香、味、觸、法為六塵,因稱現(xiàn)實世界為“塵境”。 唐 司空曙 《寄衛(wèi)明府》詩:“翠竹黃花皆佛性,莫教塵境誤相侵。” 宋 袁褧 楓窗小牘卷上:“嘉花名木,類聚區(qū)別,幽勝宛若生成,西抵 麗澤 ,不類塵境?!?李廣田 《〈聞一多選集〉序》:“而這樣的文字,如不是由所謂‘詩境’拉向‘塵境’,不是在思想上向現(xiàn)實突進(jìn)了一步,是不可能出現(xiàn)的?!?/div>
《國語辭典》:六賊(六賊)  拼音:liù zéi
1.泛指危害天下的六種惡人。見《六韜。卷一。文韜。上賢》。
2.北宋末的蔡京、朱勔、王黼、李彥、童貫、梁師成。他們結(jié)黨營私,危害國家,被太學(xué)生陳東等斥為「六賊」。見《宋史。卷二三。欽宗本紀(jì)》。
3.色、聲、香、味、觸、法此六種為身心所攀緣的對象。因為這六者是產(chǎn)生煩惱的根源,會劫奪一切善法,所以用賊來比喻?!督鸸饷髯顒偻踅?jīng)》卷五:「當(dāng)知此身如空聚,六賊依止不相知。」
《國語辭典》:六塵(六塵)  拼音:liù chén
塵,接觸的對象。佛教將心和感官接觸的對象分成色、聲、香、味、觸、法(指心所對的境)六塵。若任由眼、耳、鼻、舌、身、意追逐六塵,心就會充滿著煩惱。南朝梁。武帝〈十喻〉詩五首之一:「楎睢變?nèi)?,恍惚隨六塵?!挂卜Q為「六處」。
《國語辭典》:塵界(塵界)  拼音:chén jiè
1.塵俗的世界。《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七十人稱自古稀,殘生不久留塵界?!?br />2.佛教指感官心識所接觸的對象。
分類:佛教六塵
《漢語大詞典》:塵根(塵根)
佛教以色、聲、香、味、觸、法為六塵,眼、耳、鼻、舌、身、意為六根。根塵相接,便產(chǎn)生六識,導(dǎo)致種種煩惱。 南朝 梁 蕭統(tǒng) 《開善寺法會》詩:“塵根久未洗,希霑垂露光?!?唐 王維 《為人祭李舍人文》:“曠無浄染,頓離塵根?!?寧調(diào)元 《燕京雜詩》之六:“不浄塵根多懊惱,轉(zhuǎn)移恩怨太分明。”
分類:佛教六塵
《漢語大詞典》:聲塵(聲塵)
(1).佛教語。六塵之一。《圓覺經(jīng)》:“善男子:根清浄故,色塵清浄;色清浄故,聲塵清浄?!?br />(2).指世俗的音樂或娛樂等活動。 唐 白居易 《祭崔常侍文》:“辱為僚友三十餘年,又膳部房與公同聲塵之游,定膠漆之分?!?宋 范成大 《讀白傅洛中老病后詩戲書》詩:“豈惟背聲塵,亦自屏杯酌。” 元 耶律楚材 《和景賢又四絕》之一:“年來世事已參商,但有聲塵尚未忘。”
(3).指名聲。 南朝 梁 劉孝標(biāo) 《自序》:“余聲塵寂寞,世不吾知,魂魄一去,有同秋草?!?宋 李昉 《寄孟賓于》詩:“昔日聲塵喧 洛 下,近年詩價滿 江 南。”
《漢語大詞典》:法塵(法塵)
佛教語。六塵之一。意根所對之境,能產(chǎn)生意識。《楞嚴(yán)經(jīng)》卷一:“縱滅一切見聞覺知,內(nèi)守幽閒,猶為法塵分別影事?!?span id="wkmdvmu" class="book">《法苑珠林》卷八八:“意識獨緣之境名曰法塵?!?宋 蘇軾 《水陸法像贊·一切常住達(dá)摩耶眾》:“以意為根,是謂法塵?!?宋 洪邁 容齋五筆·八種經(jīng)典:“空法塵,依佛智,莫過於《般若波羅密多心經(jīng)》?!?/div>
《國語辭典》:十二處(十二處)  拼音:shí èr chù
佛教用語。梵語dvāda?āyatana的意譯。佛教將六種心識的內(nèi)在基礎(chǔ)和對象共分成十二類。六種心識的內(nèi)在基礎(chǔ)即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謂之六根或六入或六處。認(rèn)識對象有:色、聲、香、味、觸、法,謂之六塵或六境。處是生長門之意。因為一切心理活動都是由根和塵相結(jié)合而生,故稱為「十二處」?!洞蟪朔ㄔ妨x林章》卷一:「苦非蘊,十二處非真實?!?/div>
《漢語大詞典》:觸塵(觸塵)
佛教語。六塵(色、聲、香、味、觸、法)之一。身根所對之境為觸,如堅軟、燥濕等是。 唐 李邕 《大唐泗州臨淮縣普光王寺碑》:“觸塵者庇如來之影,牽毛者荷師子之威?!眳⒁姟?六塵 ”。
《國語辭典》:六塵(六塵)  拼音:liù chén
塵,接觸的對象。佛教將心和感官接觸的對象分成色、聲、香、味、觸、法(指心所對的境)六塵。若任由眼、耳、鼻、舌、身、意追逐六塵,心就會充滿著煩惱。南朝梁。武帝〈十喻〉詩五首之一:「楎睢變?nèi)校秀彪S六塵?!挂卜Q為「六處」。
《漢語大詞典》:味塵(味塵)
佛教謂六塵之一。謂飲食之五味能使人起貪欲而污真性,故謂味塵。
《國語辭典》:一塵不染(一塵不染)  拼音:yī chén bù rǎn
1.塵,比喻物欲,佛家以色、聲、香、味、觸、法為六塵。一塵不染指修道人六根清凈,不受塵俗干擾。《喻世明言。卷二九。月明和尚度柳翠》:「他從小出家,真?zhèn)€是五戒具足,一塵不染,在皋亭山顯孝寺住持。」《紅樓夢》第一一三回:「我想他一塵不染,是保得住的了,豈知風(fēng)波頓起,比林妹妹死的更奇?!购蟊扔髌沸愿邼嵙??!肚迨犯?。卷二九九。列傳。路振揚》:「向聞?wù)駬P操守廉潔,今覽此奏,非一塵不染者不敢言也?!埂段拿餍∈贰返谝欢兀骸杆约鹤隽藥资甑墓?,依然是兩袖清風(fēng),一塵不染?!?br />2.非常乾凈,一點灰塵都沒有?!端逄蒲萘x》第六回:「乃一凈室去處,窗明幾凈,果然一塵不染,萬緣俱寂?!挂沧鳌咐w塵不染」。
《國語辭典》:六根清凈(六根清淨(jìng))  拼音:liù gēn qīng jìng
佛教用語。謂眼、耳、鼻、舌、身、意六種感官,都可以看、聽一切和得到一切愉快的覺受。《妙法蓮華經(jīng)》卷六:「即得如上眼根清凈;耳、鼻、舌、身、意根清凈,得是六根清凈已,更增壽命二百萬億那由他歲?!购蠓褐笖嘟^塵世間的一切欲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