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464,分31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4  6  7  8  9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建中
偕老
同居
共理
雙棲
公心
相保
公堂
合用
會(huì)同
公請(qǐng)
同盟
共登
共濟(jì)
聲氣
《漢語大詞典》:建中
謂建立中正之道,以為共同的準(zhǔn)則。《書·仲虺之誥》:“王懋昭大德,建中于民,以義制事,以禮制心,垂裕后昆。” 蔡沉 集傳:“立中道於天下。中者,天下之所同有也?!?span id="fsqi6zg" class="book">《舊唐書·文苑傳下·劉蕡》:“朕聞古先哲王之理也,玄默無為,端拱思道……厚下以立本,推誠而建中?!?/div>
《國語辭典》:偕老  拼音:xié lǎo
共同生活到老。今多用于夫妻之間?!对娊?jīng)。邶風(fēng)。擊鼓》:「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初刻拍案驚奇》卷九:「王氏父母遂把女兒招了劉氏子為婿,后來偕老?!?/div>
《國語辭典》:同居  拼音:tóng jū
1.居住一處,共同生活在一起。《史記。卷一○二。張釋之馮唐列傳。張釋之》:「張廷尉釋之者,堵陽人也,字季,有兄仲同居。」《紅樓夢(mèng)》第四回:「薛姨媽正欲同居一處,方可拘緊些兒子?!?br />2.夫妻共同生活。在法律上,夫妻有同居的義務(wù)?!毒劳ㄑ?。卷一二。范鰍兒雙鏡重圓》:「過了數(shù)日,呂公將回文打發(fā)女婿起身,即令女兒相隨,到廣州任所同居?!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二七:「糟糠之妻,同居貧賤多時(shí)?!?br />3.現(xiàn)多指具有親密關(guān)系但無婚姻契約者,共同居住在一起的狀態(tài)。不少國家已立法保障同居者相關(guān)權(quán)益。
《漢語大詞典》:共理
指共同治理政事。 唐 白居易 《賀平淄青表》:“臣名參共理,職忝分憂,抃舞歡呼,倍萬常品?!?宋 柳永 《木蘭花慢》詞之三:“凝眸,乃睠東南,思共理,命賢侯?!?/div>
《漢語大詞典》:雙棲(雙棲)
(1).飛禽雌雄共同棲止。 三國 魏 曹植 《種葛篇》:“下有交頸獸,仰見雙棲禽?!?宋 呂同老 《水龍吟·白蓮》詞:“雙棲雪鷺,夜寒驚起?!?清 孔尚仁 《桃花扇·題畫》:“這泥落空堂簾半捲,受用煞雙棲紫燕?!?br />(2).比喻夫妻共處。《花月痕》第四五回:“雙棲成泡影,剩兩行紅淚,傷心者何以哭之?”
《漢語大詞典》:公心
(1).公正之心。尸子卷上:“自井中觀星,所見不過數(shù)星;自丘上以望,則見其始出也,又見其入,非明益也,勢(shì)使然也。夫私心井中也,公心丘上也?!?span id="mzrygy6" class="book">《荀子·正名》:“以仁心説,以學(xué)心聽,以公心辨?!?宋 蘇轍 《論前后處置夏國乖方札子》:“其佗則令推公心具長久計(jì),條例聞奏,然后朝廷擇而行之,則 熙河 尚可得而安也?!?元 無名氏 《合同文字》第一折:“常則是公心教訓(xùn)誠心勸,教的他為人謹(jǐn)慎於人善。” 太平天囯 洪秀全 《五大紀(jì)律詔》:“公心和攤,各遵頭目約束?!?br />(2).共同之心。 金 王若虛 《真定縣令國公德政碑》:“公之跡足以聳動(dòng)人之耳目,而膾炙其口者甚多,列而著之,非惟煩不可舉,而且復(fù)害公之全,故獨(dú)論其能得斯民之公心,與夫所至皆然者以見之,其亦足矣?!?/div>
分類:共同公正
《國語辭典》:相保  拼音:xiāng bǎo
相互保護(hù)、救助?!段倪x。曹丕。與吳質(zhì)書》:「謂百年己分,可長共相保。何圖數(shù)年之間,零落略盡?」《文選。陸機(jī)。五等論》:「師旅無先定之班,君臣無相保之志?!?/div>
《國語辭典》:公堂  拼音:gōng táng
1.學(xué)校。《詩經(jīng)。豳風(fēng)。七月》:「躋彼公堂,稱彼兕觥?!埂度辶滞馐贰返谒陌嘶兀骸竿昃褪潜緦W(xué)老師,門生也不過是公堂一見而已?!?br />2.官署或法庭的大堂?!独蠚堄斡洝返谝黄呋兀骸秆a(bǔ)翁先生,請(qǐng)廳房里去坐。此地公堂,不便說話?!?/div>
《國語辭典》:合用  拼音:hé yòng
1.合適、適用?!端疂G傳》第三回:「是合用的東西,小人切便了?!埂抖昴慷弥脂F(xiàn)狀》第二一回:「順腳踱了進(jìn)去,要看有合用的書買兩部?!?br />2.共同使用。如:「他們兩家合用一個(gè)廚房。」
《國語辭典》:會(huì)同(會(huì)同)  拼音:huì tóng
1.古代諸侯朝見天子或互相聘問等事?!对娊?jīng)。小雅。車攻》:「赤芾金舄,會(huì)同有繹?!埂墩撜Z。先進(jìn)》:「宗廟之事,如會(huì)同、端章甫,愿為小相焉?!?br />2.水流的匯集?!稌?jīng)。禹貢》:「九河既道,雷夏既澤,灉沮會(huì)同?!?br />3.聯(lián)合、會(huì)合。如:「主任已會(huì)同有關(guān)部門前往出事現(xiàn)場(chǎng)了?!?/div>
《國語辭典》:公請(qǐng)(公請(qǐng))  拼音:gōng qǐng
1.大眾聘請(qǐng)。如:「大家決議公請(qǐng)他來擔(dān)任法律顧問?!?br />2.大眾聚資宴請(qǐng)。如:「這頓飯是大家湊錢公請(qǐng)的?!?/div>
《國語辭典》:同盟  拼音:tóng méng
1.共結(jié)盟約者?!蹲髠?。隱公元年》:「天子七月而葬,同軌畢至。諸侯五月,同盟至?!?br />2.兩個(gè)以上的國家,為共同目的和行動(dòng)而締訂條約,結(jié)成聯(lián)合關(guān)系。如:「軍事同盟」?!蹲髠?。僖公九年》:「秋,齊侯盟諸侯于葵丘曰:『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歸于好。』」
《國語辭典》:共登  拼音:gòng dēng
共同登上。《文選。謝靈運(yùn)。登石門最高頂詩》:「惜無同懷客,共登青云梯?!?/div>
分類:共同
《漢語大詞典》:共濟(jì)(共濟(jì))
(1).謂共同挽救;共同度過;共同成事。《三國志·吳志·孫晧傳》:“孤以不德,階承統(tǒng)緒,思與賢良共濟(jì)世道。”宋書·沈攸之傳:“且我能下彼,彼必不能下我,共濟(jì)艱難,豈可自厝同異?!?明 張居正 《答河道徐鳳竹》:“前得 山東 撫臺(tái) 李公 書,謂開 泇口 不如疏 膠河 ,意與公合。故宜會(huì)同。且委用屬吏、量派夫役,亦必借其力以共濟(jì)也?!?br />(2).猶言互相幫助。 唐 杜甫 《諸葛廟》詩:“君臣當(dāng)共濟(jì),賢圣亦同時(shí)。” 清 吳偉業(yè) 《閬州行》:“汝有親弟兄,提攜思共濟(jì)?!?/div>
《國語辭典》:聲氣(聲氣)  拼音:shēng qì
1.聲音和氣息?!兑捉?jīng)。乾卦。文言曰》:「同聲相應(yīng),同氣相求」句下唐??追f達(dá)。正義:「同聲相應(yīng)者,若彈宮而宮應(yīng),彈角而角動(dòng)是也……此二者聲氣相感也?!购笥靡员扔髋笥验g志趣相投合。
2.聲音、言語。《初刻拍案驚奇》卷二:「滴珠生來在父母身邊,如珠似玉,何曾聽得這般聲氣?」《紅樓夢(mèng)》第六四回:「這好一會(huì)我們沒進(jìn)去,不知他作什么呢,一些聲氣也聽不見?!?/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