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1詞典 2分類詞匯 9
《國語辭典》:公則(公則)  拼音:gōng zé
共通的規(guī)則、條例。如:「這已是一項不成文的公則,你不要執(zhí)意去違抗它?!?/div>
分類:共通條例
《國語辭典》:通鑒(通鑑)  拼音:tōng jiàn
《資治通鑒》的簡稱。參見「資治通鑒」條。
分類:共通鑒定
《國語辭典》:共相  拼音:gòng xiàng
物與物的共同特徵。
《國語辭典》:通理  拼音:tōng lǐ
通達情理?!兑捉?jīng)。坤卦。文言曰》:「君子黃中通理,正位居體?!埂度龂萘x》第五四回:「孔明變色曰:『子敬好不通理!』」
《漢語大詞典》:通方
(1).通曉道術(shù)。漢書·韓安國傳:“通方之士,不可以文亂。” 顏師古 注:“方,道也?!?br />(2).指通曉為政之道。 宋 葉適 《定山瓜步石跋三堡塢狀》:“伏乞朝廷速賜選擇總練通方老於智謀之士,前來 建康 ,糾剔某妄作疏漏之失?!?br />(3).共通的道理。后漢書·王充王符等傳論:“數(shù)子之言當世失得皆究矣,然多謬通方之訓(xùn),好申一隅之説。” 宋 曾鞏 《代皇子免延安郡王第一表》:“庶幾識古今之通方,知國家之大體?!?br />(4).變通;靈活。《豆棚閑話·首陽山叔齊變節(jié)》:“只因 伯夷 生性孤僻,不肯通方,父親道他不近人情,沒有容人之量。” 李劼人 《天魔舞》第十九章:“外國人不比 中國 人通方,你既當面同他講了,他就得跟你當面交待?!?br />(5).指不限于一經(jīng)一論的研究方法。 呂澂 《中國佛學(xué)源流略講》第六講:“這種不限于一經(jīng)一論的研究方法,叫作‘通方’,即通達一切?!?/div>
《國語辭典》:藏語(藏語)  拼音:zàng yǔ
藏族的共通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主要分衛(wèi)藏、康、安多三個方言。其中只有安多方言沒有區(qū)別意義的聲調(diào)。其復(fù)輔音聲母亦最多,顯然較能保留古藏語的型態(tài)。藏語句法跟緬甸語一樣,將受詞放在動詞前,并把形容詞安在所修飾的名詞之后。
《國語辭典》:苗瑤語族(苗瑤語族)  拼音:miáo yáo yǔ zú
中國西南、中南地區(qū)和越南、老撾境內(nèi)的共通語言,為漢藏語系的語族之一。分苗、瑤兩個語支,苗瑤語族語言以詞序和虛詞為主要語法手段。數(shù)詞、量詞與名詞組合時的次序,和漢語相同;形容詞作修飾語時在被修飾詞之后。
《國語辭典》:土耳其語(土耳其語)  拼音:tǔ ěr qí yǔ
土耳其的共通語言。屬于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通行于土耳其、塞普勒斯、前蘇聯(lián)和東南歐及近東某些地區(qū)。其中吸收了許多阿拉伯語及波斯語詞。土耳其語最顯著的特點是元音和諧,既有顎化變體又有唇化變體。使用人口約占全國人口的百分之九十。
《國語辭典》:普米語(普米語)  拼音:pǔ mǐ yǔ
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的共通語言。通行于云南省蘭坪、寧蒗、維西、麗江等縣。方言差別較大,復(fù)輔音和復(fù)元音較多,部分地區(qū)元音分松緊。句子成分的基本次序是主語、賓語、謂語。形容詞在被修飾詞之后,動詞的人稱、時、趨向等語法范疇用前加成分表示,一部分表示趨向的前加成分兼表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