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張其仁(1802年—1857年),字靜山,云南省太和縣人。道光五年(1825年)乙酉科舉人,道光六年(1826年)丙戌科進士。歷任蓬溪、江津知縣,合州知州,徽州、鳳陽知府,湖南糧儲道等職。后辭官回鄉(xiāng),曾與進剿杜文秀起義軍的張正泰周旋。病逝于昆明,葬于昆明蓮花山,后移葬昆明眠犬山。張其仁的長子張士銓、四子張士彬、九子張士鏸、侄子張士锃皆為進士,孫張耀曾為民國司法總長,重孫女張麗珠被譽為“神州試管嬰兒之母”。
人物簡介
熊其光(1817年—1855年),字韜之,江蘇青浦縣(今上海市青浦區(qū))人。同進士出身。熊其光天賦穎異,年少好讀書,過目不忘。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中式丙午恩科舉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聯捷丁未科張之萬榜三甲進士,授戶部主事,告假歸鄉(xiāng)。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家鄉(xiāng)大水,縣令侵蝕帑銀過萬,饑民死者眾多。熊其光憤而上書,貪官終被革職。咸豐初年,天地會周立春等起事反清,攻佔青浦、上海等縣。江蘇巡撫吉爾杭阿收復青浦縣城,其光總管團防事宜。上海長久無法收復,其光日夜操勞,籌措軍餉。咸豐五年(1855年)正月初一,清軍最終克復上海。同年九月,其光因積勞病卒,年三十九歲。光緒《青浦縣志》有傳。
人物簡介
【介紹】: 清江蘇上元人,原名其盛,字茂垣,又字新甫。道光二十五年進士,官編修。咸豐中轉御史,歷至刑科掌印給事中。同治間官至陜安道,勸民自禁鴉片。卒于官。有《自樂堂遺文》。
人物簡介
劉其年(1818年—1870年),字芝泉,直隸獻縣(今屬河北省滄州市)人。清朝翰林、政治人物。劉其年自幼喪父,孝順生母。年齡稍長,隨兄書年讀書。道光十七年(1837年)中舉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成丁未科二甲第七名進士。選庶吉士,散館授翰林院編修。不久遷任御史。同治元年(1862年),欽差大臣勝保因擁兵養(yǎng)寇,居功自傲而被諫官聯名上疏彈劾,唯有山東道御史吳臺壽為其申辯。劉其年即上疏抗辯,疏中列舉勝保諸項罪狀,同時一并彈劾吳臺壽結黨營私,且指出臺壽之疏有八項悖謬之處。疏上不及十日,朝廷下令將勝保下獄論罪。同治二年(1863年)四月,吳臺壽被罷免,七月,勝保被賜自盡。從此劉其年直聲鵲起,而對其不滿者也甚多。不久,被外放四川任知府。同治九年(1870年),改雅州府,卒于赴任途中。身后幾乎無錢收殮,由四川總督吳棠出資治喪。
人物簡介
【生卒】:?—1878 【介紹】: 清江蘇寶山人,字云甫。原為淞滬巨商。同治初從軍,旋納資為通判,累至道員。嘗同美商在山東煙臺合開清美洋行,又在北京、上海等地設華裕豐匯銀票號。承辦海運多年,與弟其詔創(chuàng)議設輪船招商局,任總辦。光緒初,李鴻章特委其權津海關道,越三日卒。
人物簡介
【生卒】:1821—1885 【介紹】: 清四川忠州人,字芋仙。咸豐五年副貢,歷任彭澤、南豐、臨川知縣。后流寓上海。長于律詩。有《天瘦閣詩半》、《天補樓行記》。“詩半”者,蓋士棻自謂長于律詩,而不能為古體,故自署其集如此。晚晴簃詩匯·卷一五四
李士棻,字芋仙,忠州人。咸豐乙卯副貢,官臨川知縣。有《天瘦閣詩草》。
人物簡介
【介紹】: 清貴州興義人,字劍泉。咸豐二年進士。曾提督陜西、河南、安徽學政。官至內閣學士,光緒二年罷。工楷書,精鑒賞。維基
景其浚,字劍泉,貴州興義人,晚清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人物簡介
許其光(1827年—?),字懋昭、一字耀斗,號叔文、一號涑文。廣東番禺人。進士及第。許其光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中舉人,道光三十年(1850年)中式庚戌科陸增祥榜一甲第二名進士(榜眼),授翰林院編修。不久因丁憂回鄉(xiāng),咸豐二年(1852年)六月出任湖北鄉(xiāng)試副考官,次年再任。累遷御史,曾任順天鄉(xiāng)試同考官、清河道、翰林院侍講、廣西思恩府知府、左江兵備道、福建道監(jiān)察御史、四川京畿道、工科給事中等職。
人物簡介
洪全福(1835年-1904年)原名洪春魁,字其元,廣東省花縣人,寄籍東莞縣鳳崗鎮(zhèn)塘壢洞洪屋圍,曾參與太平天國運動及廣州起義。洪全福原為洪秀全一族,參加金田起義,太平天國領袖之一,先后被封為左天將、瑛王,又稱三千歲。
人物簡介
蔣其章(?—?),字子相,浙江省杭州府錢塘縣人,晚清政治人物。同治九年(1870年)庚午科舉人。曾為《申報》首任主筆。光緒三年(1877年),參加丁丑科殿試,登進士三甲第49名。同年五月,經吏部掣簽,授即用知縣。光緒五年(1879任)任敦煌縣知縣。
人物簡介
鄭如蘭(1835~1911),字香谷,號芝田,清淡水廳竹塹人,鄭崇和三子用錦之次子。少年勤學,取進生員,因成績優(yōu)異而補增生,受知于臺灣道丁曰健。光緒十五年(1889),因為辦團練有功,由增生授候選主事,賞戴花翎,后加道銜。家業(yè)素豐,但自奉甚儉,尤不喜以財富誇耀于人,唯對公義之事則未有吝色,凡邑中所需困急,莫不慷慨捐輸,故人人稱誦其德行善舉,頗能克承鄭崇和、鄭用錫、鄭用鑒鄉(xiāng)賢之風范。 鄭如蘭對詩歌創(chuàng)作及詩社活動頗為熱愛,廣結林亦圖、鄭鵬云、王松、吳澄秋……等詩人,在北郭園中詩酒酬唱,風雅不輟,甚受騷壇雅士的推崇,繼鄭用錫、林占梅之后,成為竹塹文壇領袖。平生寫作不少,頗多散佚,生前亦未付梓,棄世后三年(1913),其孫鄭肇基始裒輯之,并托囑王松擔任校讎,委由臺北《臺灣日日新報》出版印刷。詩集名為《偏遠堂吟草》,乃因如蘭書齋之名而得。計有古今體詩一百五十八首,涵蓋清代及日治時期之創(chuàng)作,尤以清代為主。民國八十一年(1992),龍文出版社據此版本重新影印,是目前市上通行本,以下所錄,即據此編校。關于鄭如蘭之詩作,鄭家珍以為與陶潛詩風近似;吳曾祺譽其風格沖融凝遠,讀之使人和靜;陳衍也以為「偏遠堂詩專主性情,其學陶、白也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