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典憲(典憲)
法典;典章。《后漢書·應(yīng)劭傳》:“逆臣 董卓 ,蕩覆王室,典憲焚燎,靡有孑遺,開辟以來,莫或茲酷?!?三國 魏 曹植 《圣皇篇》詩:“沉吟有愛戀,不忍聽可之,迫有官典憲,不得顧恩私?!?span id="srhdhaf" class="book">《舊唐書·酷吏傳下·羅希奭》:“不唯輕侮典憲,實(shí)亦隳壞紀(jì)綱?!?章炳麟 《文學(xué)總略》:“史志之倫,記大傀異事則有感,記經(jīng)常典憲則無感,既不可齊一矣。”
分類:法典典章
《國語辭典》:簡章(簡章)  拼音:jiǎn zhāng
擷取章程的重要條文,以簡要文詞列舉的章程。如:「招生簡章」。
《漢語大詞典》:典象
指典章。 晉 荀勖 《晉四廂樂歌·翼翼》:“樹之典象,誨之義類。上教如風(fēng),下應(yīng)如卉。”
分類:典章
《漢語大詞典》:舊章(舊章)
(1).昔日的典章。《書·蔡仲之命》:“無作聰明亂舊章?!?孔 傳:“無敢為小聰明,作異辯以變亂舊典文章?!?a href='/Query.aspx?type=poem&id=1338166'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史記·秦始皇本紀(jì)》:“ 秦 圣臨國,始定刑名,顯陳舊章?!?唐 元稹 《批王播謝官表》:“況 高祖 太宗 之法令具存, 德宗 憲考 之舊章猶在?!?明 劉基 《擬連珠》之六二:“國有老臣,則舊章不求之野。” 魯迅 《故事新編·采薇》:“變亂舊章,原是應(yīng)該征伐的。”
(2).古代的篇章。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隱秀:“斯乃舊章之懿績,才情之嘉會也?!?范文瀾 注:“此本文章之妙境,學(xué)問至,自能偶遇,非可假力於做作?!?/div>
《國語辭典》:大典  拼音:dà diǎn
1.大典禮、隆重的典禮。如:「國慶大典」。
2.大典籍。如《永樂大典》。
3.國家的大法?!段倪x。任昉。王文憲集序》:「至于軍國遠(yuǎn)圖、刑政大典既道,在廊廟則理擅民宗,若乃明練庶務(wù),鑒達(dá)治體。」
《國語辭典》:令典  拼音:lìng diǎn
1.好的典章法度。《左傳。宣公十二年》:「蔿敖為宰,擇楚國之令典?!鼓铣R。王儉太宰褚彥回碑文并序〉:「擇皇齊之令典,致聲化于雍熙?!?br />2.泛指法令?!度龂尽>矶?。魏書。文帝紀(jì)》:「自今,其敢設(shè)非祀之祭,巫祝之言,皆以執(zhí)左道論,著于令典。」唐。劉禹錫〈汴州刺史廳壁記〉:「凡曲防苛禁不情乖體者悉刬之,壹出乎令典。」
《漢語大詞典》:典則(典則)
(1).典章法則;準(zhǔn)則。書·五子之歌:“有典有則,貽厥子孫?!?孔 傳:“典,謂經(jīng)籍;則,法?!?span id="6kbbv7n" class="book">《南齊書·東昏侯紀(jì)贊》:“乃隳典則,乃棄彝倫,玩習(xí)兵火,終用焚身?!?唐 杜甫 《入奏行贈西山檢察使竇侍御》詩:“政用疏通合典則,戚聯(lián)豪貴躭文儒?!?清 納蘭性德 《自鳴鐘賦》:“洵足媲銅儀玉簫,垂為典則而難改?!?br />(2).特指詩文等的法則、章法。隋書·經(jīng)籍志一:“ 儉 又別撰《七志》……文義淺近,未為典則?!?span id="jsoms9x" class="book">《隸續(xù)·米巫祭酒張普題字》 宋 洪適 釋:“此碑字畫放縱欹斜,略無典則,乃羣小所書。” 陳衍 元詩紀(jì)事·趙孟頫:“清容居士集: 松雪翁 詩法高踵 魏 晉 ,為律詩則專守 唐 法,故雖造次訓(xùn)答,必守典則。” 魯迅 《華蓋集續(xù)編·古書與白話》:“便是文章,也未必獨(dú)有萬古不磨的典則?!?/div>
《國語辭典》:茂典  拼音:mào diǎn
偉大的典籍?!段倪x。顏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詩序》:「選賢建戚則宅之于茂典,施命發(fā)號必酌之于故實(shí)?!埂段倪x。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敬法恤刑,虞書茂典。」
《漢語大詞典》:國章(國章)
(1).國法。南齊書·謝超宗傳:“﹝ 超宗 ﹞恣囂毒於京輔之門,揚(yáng)兇悖於卿守之席。此而不翦,國章何寄?” 唐 沈佺期 《被彈》詩:“爾何按國章,無罪見呵叱?!?br />(2).國之禮儀典章。文選·顏延之〈赭白馬賦〉:“振民隱,修國章?!?呂延濟(jì) 注:“國章,國之禮儀也?!?唐 高適 《信安王幕府詩》:“國章榮印綬,公服貴貂蟬?!?/div>
《漢語大詞典》:朝章
(1).朝廷的典章。后漢書·胡廣傳:“﹝ 廣 ﹞性溫柔謹(jǐn)素,常遜言恭色。達(dá)練事體,明解朝章?!?span id="ynrp2n1" class="book">《南史·到仲舉傳》:“ 仲舉 既無學(xué)術(shù),朝章非其所長,選舉引用,皆出自 袁樞 ?!?清 韓泰華 無事為福齋隨筆卷下:“人始入官,如入晦室,久而愈明。明於朝章掌故也,明於兵刑錢穀也?!?魯迅 《華蓋集續(xù)編·馬上日記》:“吾鄉(xiāng)的 李慈銘 先生,是就以日記為著述的,上自朝章,中至學(xué)問,下迄相罵,都記錄在那里面?!?br />(2).指朝廟樂章。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明詩:“至 成帝 品録,三百餘篇,朝章國采,亦云周備,而辭人遺翰,莫見五言。” 詹鍈 義證引 李白剛 斟詮:“朝章,指文士所作朝廟樂章?!?br />(3).猶朝服。 宋 王禹偁 《滁州謝上表》:“況臣頭有重戴,身被朝章,所守者國之禮容,即不是臣之氣勢?!?宋 陸游 老學(xué)庵筆記卷二:“先左丞平居,朝章之外,惟服衫帽。”參見“ 朝服 ”。
《國語辭典》:朝服  拼音:cháo fú
臣子上朝覲見君主時所穿的禮服?!墩撜Z。鄉(xiāng)黨》:「羔裘玄冠不以吊,吉月必朝服而朝。」《紅樓夢》第一六回:「賈赦賈珍亦換了朝服,帶領(lǐng)賈蓉、賈薔,奉侍賈母大轎前往。」
《漢語大詞典》:中制
(1).中等規(guī)格。周禮·考工記·弓人:“弓長六尺有六寸,謂之上制,上士服之;弓長六尺有三寸,謂之中制,中士服之;弓長六尺,謂之下制,下士服之。” 鄭玄 注:“人各以其形貌大小服其弓。” 賈公彥 疏:“此以弓有長短三等,人亦有長短三等而言,取其弓與人相稱之事?!?br />(2).合乎中庸之道的典章、制度。《漢書·董仲舒?zhèn)鳌?/a>:“ 孔子 曰:‘奢則不遜,儉則固。’儉非圣人之中制也。”新唐書·儒學(xué)傳中·王元感》:“故先王立其中制,使情文兩稱,是以祥則縞帶素紕,禫則無不佩?!?宋 蘇轍 《辭戶部侍郎札子》:“方欲酌今昔之中制,采吏民之公言?!?清 惲敬 《三代因革論一》:“圣人治天下……必將有以合乎人情之所宜。是故中制者,圣人之法也?!?br />(3).謂從中干預(yù)。宋史·岳飛傳:“帝答曰:‘有臣如此,顧復(fù)何憂,進(jìn)止之機(jī),朕不中制?!?明 張居正 《答郭華溪》:“一切剿處事宜,公所畫俱當(dāng),惟公自裁,便宜行之,不敢中制?!?/div>
《漢語大詞典》:遺法(遺法)
亦作“ 遺灋 ”。
(1).前代遺留下來的典章法則。漢書·藝文志:“ 周 衰俱壞,樂尤微眇,以音律為節(jié),又為 鄭 衛(wèi) 所亂,故無遺法?!?唐 柳宗元 《涂山銘》:“是以 周穆 遐追遺法,復(fù)會于是山,聲垂天下,亦紹前軌,用此道也?!?明 劉基 《公朝于王所仲孫羯會晉韓不信云云城成周》:“至于天子之守,則有先王之遺法焉。”
(2).留傳下來的方式、方法。 晉 崔豹 古今注·輿服:“ 漢 末喪亂,其灋中絶, 馬先生 紹而作焉。今指南車, 馬先生 之遺灋也?!?宋 陸游 老學(xué)庵筆記卷五:“齊民要術(shù)有咸杭子法,用杭木皮漬鴨卵。今 吳 人用虎杖根漬之,亦古遺法?!?金 元好問 《蒲桃酒賦》:“意天以美釀而飽予,出遺法於湮埋。” 楊樹達(dá) 《古書疑義舉例續(xù)補(bǔ)·據(jù)古人當(dāng)時語氣直述例》:“據(jù)此,則 史公 所述固古史記言之遺法也?!?br />(3).指前代傳下的法書和書法藝術(shù)準(zhǔn)則。 宋 蘇舜欽 《丹陽子高得逸少〈瘞鶴銘〉于焦山之下作長句以寄》:“我久臨池?zé)o所得,愿觀遺法快沉冥。” 明 文徵明 《龍茶錄考》:“ 晦菴 評 蔡 書,謂歲有蚤暮,力有深淺,公書至是蓋無遺法矣。”
(4).指前代傳下的佛法。隋書·經(jīng)籍志四:“每佛滅度,遺法相傳,有正、象、末三等淳醇之異?!?呂澂 《中國佛學(xué)源流略講·華嚴(yán)宗》:“這個賢者很留意《華嚴(yán)經(jīng)》,能夠無師自悟,紹隆遺法?!?/div>
《國語辭典》:作法  拼音:zuò fǎ
1.創(chuàng)立典章、法律等。晉。干寶 晉紀(jì)總論:「夫作法于治,其弊猶亂;作法于亂,誰能救之?!?br />2.制作的方法。如:「這道菜的作法簡易,適合初學(xué)者學(xué)習(xí)?!?br />3.術(shù)者施行法術(shù)?!洞筇迫厝〗?jīng)詩話》卷上:「然小行者被他作法,變作一個驢兒,吊在廳前?!埂度龂萘x》第二回:「張寶作法,風(fēng)雷大作,飛砂走石,黑氣漫天,滾滾人馬,自天而下?!?br />4.作文章的方法?!都t樓夢》第四八回:「香菱笑道:『好姑娘,別混我?!灰幻嬲f,一面作了一首,先與寶釵看。寶釵看了,笑道:『這個不好,不是這個作法?!弧?br />5.做懲戒的榜樣?!都t樓夢》第九回:「今見秦香二人來告金榮,賈瑞心中便更不自在起來,雖不好呵叱秦鐘,卻拿著香憐作法,反說他多事,著實(shí)的搶白了幾句?!?/div>
《漢語大詞典》:典誥(典誥)
(1).尚書《堯典》、《湯誥》等篇的并稱。亦泛指經(jīng)書典籍。漢書·王莽傳中:“各策命以其職,如典誥之文?!?唐 劉知幾 史通·論贊:“ 孟堅(jiān) 辭惟溫雅,理多愜當(dāng)。其尤美者,有典誥之風(fēng),翩翩奕奕,良可詠也?!?李大釗 《民彝與政治》:“迨已極其暴厲恣睢之能事,猶恐力有弗逮,則又文之以古昔之典誥,夸之以神武之聲威?!?br />(2).指典章詔令一類文字。三國志·吳志·王蕃華覈等傳論:“ 華覈 文賦之才,有過於 曜 ,而典誥不及也。” 南朝 梁 沈約 《修定樂書疏》:“《檀弓》殘雜,又非方幅典誥之書也?!?br />(3).指草擬詔令的官職。 宋 蘇軾 《張文定公墓志銘》:“近者,代言之臣未嘗副吾意;若使居典誥之任,亦國華也?!?/div>
《漢語大詞典》:典法
典章法規(guī)。管子·君臣上:“是故主畫之,相守之;相畫之,官守之;官畫之,民役之;則又有符節(jié)、印璽、典法、筴籍以相揆也?!?span id="46iybo8" class="book">《莊子·田子方》:“典法無更,偏令無出。”新唐書·閻立德傳:“遷尚衣奉御,制袞冕六服,腰輿、傘扇咸有典法。” 清 惲敬 《文昌宮碑陰錄》:“其合乎天神地祇人鬼之典法者,秩宗之所掌,縫掖諸生之所誦習(xí),百世不廢者也?!?/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