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蹇念典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蹇念典,字伯常,貴州省遵義府遵義縣人,同進士出身。光緒十八年(1892年)壬辰科進士,三甲一百二十五名,同年五月,著交吏部掣簽分發(fā)各省,以知縣即用,后官云南、浙江縣、道等職。
左崇典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左崇典,山西省平陽府臨汾縣人,同進士出身。光緒十八年(1892年),參加光緒壬辰科殿試,登進士三甲90名。同年五月,以主事分部學習。
鄭錫典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鄭錫典,云南省大理府太和縣人,同進士出身。光緒二十年(1894年),參加光緒甲午科殿試,登進士三甲93名。同年五月,著交吏部掣簽分發(fā)各省,以知縣即用。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857—1910 【介紹】: 清安徽合肥人,字禮卿,一字季逑。光緒九年進士,授檢討。出督淮南鹽政。授淮揚海道。旋出任歐洲留學生監(jiān)督年余。自負有經(jīng)世之略,對中西政教利弊,探討有得,對中外學制,尤有心得。有《金粟齋遺集》。
維基
蒯光典(1857年—1910年),字禮卿、理卿,號季述,安徽省廬州府合肥縣(今安徽省合肥市)人,同進士出身。蒯德模之子。
施典章 朝代:晚清

人物簡介

維基
施典章(1857年—?),四川瀘州直隸州(今四川省瀘州市)人,進士出身。光緒元年(1875年),鄉(xiāng)試中舉;光緒二年(1876年)登進士,改庶吉士。光緒十二年(1886年),任戶部湖廣司主事,同年改戶部山西司員外郎。光緒十四年,任戶部山東司郎中。光緒十五年,任陜西榆林府知府。光緒二十三年,任廣東瓊州府知府。光緒二十五年,任廣東廣州府知府。光緒三十一年,任川漢鐵路總公司駐上海經(jīng)理。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張通典(1859-1915),字伯純,號天放樓主,晚號志學齋老人,湖南湘鄉(xiāng)人。

人物簡介

維基
曹典初,字寅生,號椒甫,湖北長沙人。進士出身。
鄭煇典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鄭煇典,云南省大理府太和縣人,同進士出身。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參加光緒癸卯科殿試,登進士三甲第72名。同年閏五月,著交吏部掣簽分發(fā)各省,以知縣即用。

人物簡介

江上詩鈔
字心簡,光緒戊申歲貢。先生持躬謹飭,處世謙和,日手一編,勤學不輟。曾入徐吉云軍門幕府。謝鼎镕年十二三歲時,曾受韻語帖括之學于先生云。

人物簡介

全臺詩
王子典(1872~1945),字適均,云林縣斗南鎮(zhèn)人。出生于醫(yī)學世家,曾赴日本學醫(yī),學成后返鄉(xiāng)開設眼科醫(yī)院。日治時期擔任斗六莊協(xié)議會員,獲頒紳章。因醫(yī)術高明,高壽過世后鄉(xiāng)民雕刻神像奉祀于當?shù)氐臏?宮,被尊為王帝君或王恩主。王氏漢學根基相當深厚,曾加入大正九年(1920)成立的「斗山吟社」。昭和三年(1928)「斗南吟社」成立時,與斗六秀才黃紹謨并被榮聘為顧問。有十二生肖詩,頗獲好評。此外,尚有〈說雞〉、〈說豬〉、〈說兔〉、〈說羊〉、〈說猴〉等古文。昭和五年(1930)臺灣文藝界掀起「儒、墨」論戰(zhàn)時,亦撰文〈讀兼愛非無父辯等論書后〉投稿《臺南新報》(5月23日)抒發(fā)己見。昭和14年(1939)有《王子典詩文集》問世,惜今已遺佚?!紖⒖肌杜_灣實業(yè)名鑒》,臺中:臺灣新聞社,1934年,頁248;《南部臺灣紳士錄》,臺南:臺南新報社,1907年,頁276;賴美燕《斗六地區(qū)文學發(fā)展之研究》,南華大學文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6月,頁61。 〗詩作目前多見于《臺灣日日新報》、《臺南新報》、《詩報》等報刊,茲據(jù)以輯錄編校。

人物簡介

維基
楊兆麟(1878年—1919年),字次典,貴州遵義人,清末進士。光緒十七年(1891年)舉人,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赴北京會試,參加“公車上書”。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癸卯科殿試,高中一甲第三名探花,賜進士及第,授翰林院編修,后任浙江嘉興府知府等職。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派往日本留學,于早稻田大學畢業(yè),獲法學博士學位。歸國后參加辛亥革命。后返回故里,倡議和主持《續(xù)遵義府志》。旋至廣州,任國民政府參議員,民國八年(1919年)在廣州病逝,年僅41歲。
周典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周典(1879年12月3日—20世紀—1930年代后),字紹聞,直隸省大興縣人,英國曼徹斯特維多利亞大學,美國費城賓州大學畢業(yè),商科進士。
區(qū)大典 朝代:清末

人物簡介

維基
區(qū)大典(1868年—1937年),字慎輝,號徽五,廣東南??h人。清末翰林、學者。因曾任翰林院編修,亦被尊稱為區(qū)太史。區(qū)大典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癸卯科二甲進士。 同年閏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館授翰林院編修、中憲大夫等職。民國成立后,賴際熙、區(qū)大典等原籍廣東的前清翰林移居香港,不問政治,專注翰墨,先后任教多所學校。1912年,香港大學成立,翌年設“中國經(jīng)典和歷史”選修科,由賴際熙與區(qū)大典主講。區(qū)大典負責“文學(Literature)”科目,講授朱熹與其他學者對《四書》與《五經(jīng)》的評注,他講課不帶書本,凡經(jīng)典原文以至朱子集注皆能倒背如流。1927年,港督金文泰促使香港大學成立中文學院,聘得賴際熙、區(qū)大典為專任講師。1933年,港大文學院改組,將“中文學院(School of Chinese Studies)”納為文學院的“中文系(Department of Chinese)”,賴際熙離職。1937年,區(qū)大典辭任港大教席。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fā)后,新文化運動之風于大陸興盛,但香港大學中文系仍教授經(jīng)史子集等舊學,至許地山1935年出任系主任方止。區(qū)大典為學博大精微,熟識經(jīng)、史、兵學、地理等,堪稱通儒。區(qū)氏尤好韓愈、歐陽修之古文,及周敦頤、二程學說。區(qū)為人好學且有傳統(tǒng)師儒誨人不倦的風范,在香港先后執(zhí)教學校達數(shù)十所,當中包括香港大學、官立漢文男女子師范學堂等,培育早年國文師資,功不可沒。在香港期間,區(qū)大典創(chuàng)辦了《平民報》推廣國學,但成效不彰。于香港大學任教期間,又成立了香港大學中文學會,區(qū)氏任首屆會長,馮秉芬任主席。區(qū)氏著述有《孟子通義》、《老子講義》、《詩經(jīng)講義》 和《史略》 等;晚年專注易學,以畢生所學撰著《易經(jīng)講義》一書,可惜未竟全功而身故。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885—1910 【介紹】: 清安徽合肥人,一名端,字炳章。光緒三十年考入安徽安慶武備學堂,后入岳王會與同盟會。光緒三十二年,擬參加萍瀏醴起義,不果。次年回安徽,入新軍任管帶及炮隊隊長,后至廣州從事革命活動。宣統(tǒng)二年策動廣州新軍起義,遭清軍水師提督李準突然襲擊,壯烈犧牲。
劉文典 朝代:清末至現(xiàn)當代

人物簡介

詞學圖錄
劉文典(1889-1958) 字叔雅,原名文驄,筆名劉天民。合肥人。校勘學家。1907年加入同盟會。1911年畢業(yè)于日本東京高等學校文科,1913年再赴日本,次年加入中華革命黨,并任孫中山秘書。回國后,曾任安徽大學校長,北平大學教授,清華大學國文系主任,西南聯(lián)合大學、云南大學教授。建國后,任云南大學教授。專于中國古代文學研究和校勘。編著有《淮南鴻烈集解》、《莊子補證》、《說苑斠補》、《三余雜記》、《群書校補》、《杜甫年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