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38—1114 【介紹】: 宋洪州人,初名居實,字敦老。仁宗嘉祐八年進士。神宗熙寧、元豐間,歷武安節(jié)度推官、提舉河北常平、京都轉(zhuǎn)運副使,擢京都轉(zhuǎn)運使。奉行新法,工于算計,收鹽鐵羨息錢數(shù)百萬;于萊蕪、利國兩監(jiān)鑄錢,歲得十萬緡;又請鑄大鐵錢二十萬貫佐陜西軍需,累受褒獎。哲宗元祐初被劾以苛刻聚斂,貶成州團練副使、黃州安置。起為江淮荊浙發(fā)運使,進戶部尚書,知開封府。徽宗朝累官尚書右丞、中書門下侍郎、知樞密院事。出知洪州卒。
全宋詩
吳居厚(一○三七~一一一三),初名居實,字敦老,洪州(今江西南昌)人。仁宗嘉祐八年(一○六三)進士,調(diào)潭州攸縣主簿,遷知安州景陵、開封咸平縣。神宗熙寧初為武安軍節(jié)度推官。元豐間提舉河北西路常平,遷京東轉(zhuǎn)運判官,升副使、都轉(zhuǎn)運使。哲宗元祐初貶成州團練副使、黃州安置。紹圣初起為江淮荊浙等路發(fā)運使,召拜戶部尚書,以龍圖閣學士知開封府。坐事罷知和州?;兆诔鐚幵辏ㄒ灰弧鸲椭_封,進中書門下侍郎,以老為東太一宮使。出知亳州、洪州,徙太原,復還知樞密院事。政和三年卒于知洪州任,年七十七。有文集一百卷(《宋史·藝文志》),已佚。事見《丹陽集》卷一二《樞密吳公墓志銘》,《宋史》卷三四三有傳。今錄詩五首。
全宋文·卷一八三八
吳居厚(一○三七—一一一三),初名居實,字敦老,洪州豫章(今江西南昌)人。嘉祐八年進士及第。熙寧初為武安節(jié)度推官,奉行新法盡力,計勞得大理丞。轉(zhuǎn)補司農(nóng)屬。元豐初,提舉河北西路常平,三年,為京東轉(zhuǎn)運判官,五年,改副使。以增羨,擢天章閣待制、都轉(zhuǎn)運使。八年,以罪降知廬州,再責授成州團練副使,徙知蘇州。紹圣中,起為江淮等路發(fā)運使。三年,召拜戶部侍郎、尚書。元符二年,以龍圖閣學士知開封府,改知永興軍。三年,罷知和州。崇寧初,復尹開封,二年,拜尚書右丞,進中書門下侍郎。大觀中,為資政殿學士、東太一宮使。出為亳州、洪州,徙太原,留使佑神觀。復還,遷知樞密院。政和三年,以武康軍節(jié)度使知洪州,卒,年七十七。贈開府儀同三司。著有文集一百卷、奏議一百二十卷。事詳葛勝仲《樞密吳公墓志銘》(《丹陽集》卷一二)、《東都事略》卷九七、《北宋經(jīng)撫年表》卷四及《宋史》卷三四三本傳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38—1097 【介紹】: 宋京兆武功人,字景叔。英宗治平二年進士。嘗學于張載。趙卨帥延安,辟為屬。哲宗元祐二年,累擢軍器監(jiān)丞。吐蕃酋長鬼章青宜結(jié)據(jù)洮州,師雄率種誼、姚兕分兵進擊,破洮州,俘鬼章。歷陜西轉(zhuǎn)運副使、衛(wèi)尉少卿。上《紹圣安邊策》,陳慶歷以來防條得失及御敵之要。進直龍圖閣。官終知陜州。有文集。
全宋詩
游師雄(一○三八~一○九七),字景叔,武功(今陜西武功西北)人。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進士(清雍正《陜西通志》卷三○),調(diào)儀州司戶參軍。神宗熙寧四年(一○七一),遷德順軍判官、潁州軍事推官。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除宗正寺主簿,遷軍器監(jiān)丞。五年,為陜西轉(zhuǎn)運判官、提點秦鳳路刑獄。七年,除祠部員外郎,加集賢校理,權(quán)陜西轉(zhuǎn)運使。紹圣二年(一○九五),知邠州,改知河中府。三年,權(quán)知秦州兼秦鳳路經(jīng)略安撫使,移知陜州。四年,卒,年六十。事見《永樂大典》卷八八四二引《畫墁集·游公墓志銘》,《宋史》卷三三二有傳。今錄詩六首。
全宋文·卷二○一五
游師雄(一○三八——一○九七),字景叔,京兆武功(今陜西武功東南)人。從張載學,治平元年舉進士第一,授儀州司戶參軍,熙寧四年遷德順軍判官。元祐元年,改宣德郎,除宗正寺主簿,遷軍器監(jiān)丞。會吐蕃寇邊,使熙河,佐邊帥劉舜卿破敵有勞,遷陜西轉(zhuǎn)運判官。五年,移秦鳳路提點刑獄公事,遷承議郎。七年,除祠部員外郎,改工部,以集賢校理權(quán)陜西轉(zhuǎn)運副使。元祐九年,遷朝奉郎,除衛(wèi)尉少卿。紹圣二年,出知邠州,改守河中。三年春,遷直龍圖閣、權(quán)知秦州、兼秦鳳路經(jīng)略安撫使、馬步軍都總管,未幾改帥熙河。四年,卒于陜州任上,年六十。著有文集十卷、奏議二十卷。見《游師雄墓志銘》(《永樂大典》卷八八四二),《宋史》卷三三二本傳。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一五一四
張利一,字和叔,開封(今河南開封)人。耆子。以蔭補供奉官、光州都監(jiān)。提點京東、淮南刑獄,知莫、冀二州,為河北緣邊安撫都監(jiān)兼閤門通事舍人、知廣信軍。治平二年知雄州兼河北緣邊安撫使,再任之。熙寧九年知保州,亦再任。坐事改衛(wèi)州鈐轄。元祐五年知滄州,尋改大名路總管、知澶州。歷鄭、相二州,終雄州團練使。時論多謂其才品俱下。有《奏議》三卷。見《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二○五、二七八、四四九、四八○,《宋史》卷二九○《張耆傳》有附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臨江軍新淦人,字君表。九歲舉童子,賜出身。英宗治平間進士。神宗元豐中為御史里行,與李定、舒亶論蘇軾,得五品服,領(lǐng)三班院。擢侍御史知雜事、吏部侍郎。以嫚于奉職,銓擬多牴牾,出知潭州。官終刑部侍郎、知宣州。
全宋詩
何正臣,(?~一○九九),字君表,臨江新淦(今江西新干)人。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進士(明隆慶《臨江府志》卷一○)。神宗元豐元年(一○七八),用薦為御史里行(《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二九○),擢侍御史知雜事。四年,知審官東院、吏部侍郎。五年,出知潭州(同上書卷三二六)。哲宗元祐四年(一○八九),歷知洪州、饒州、宣州。元符二年卒(同上書卷五○七)。《宋史》卷三二九有傳。今錄詩二首。
全宋文·卷一八三○
何正臣(?——一○九九),字君表,一曰君美,臨江新淦(今江西新淦)人。九歲舉童子,賜出身,復中治平進士第。元豐元年六月,以蔡確薦為太子中允權(quán)監(jiān)察御史里行。三年九月,加直集賢院,擢侍御史知雜事。四年七月,除寶文閣待制、權(quán)判刑部,五年二月改判兵部、兼知審刑東院。四月,試吏部侍郎。五月出知潭州。元祐中提舉崇福宮,四年七月降知洪州,尋移饒州,詔提舉洞霄宮。后歷刑部侍郎、知宣州。元符二年三月卒于任。詳《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三○八、三一四、三二三、三二五、三二六、四三○、五○七及《宋史》卷三二九本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京兆藍田人,字進伯,一作晉伯。呂大防兄。仁宗皇祐間進士。為晉城令、簽書定國軍判官。神宗熙寧中,王安石議遣使諸道,立緣邊封溝,大忠陳五不可,因罷不遣。歷知代州、石州,屢駁折契丹求地使者。元豐中為河北轉(zhuǎn)運判官,上生財養(yǎng)民十二事。徙提點淮西刑獄。哲宗紹圣中知渭州,與章惇議不合,徙知同州,旋降待制致仕。
全宋詩
呂大忠,字進(或作晉)伯,藍田(今屬陜西)人。仁宗皇祐五年(一○五三)進士(清嘉慶《藍田縣志》卷六)。為華陰尉、晉城令,簽書定國軍判官。神宗熙寧七年(一○七四),知代州,移石州(《東都事略》卷九一本傳)。元豐中,為河北轉(zhuǎn)運判官,徙提點淮西刑獄。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為陜西轉(zhuǎn)運副使(《宋會要輯稿》食貨二四之二六),歷知陜州、秦州、渭州、同州。紹圣四年(一○九七)致仕(《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四九二)。有《輞川集》五卷、奏議十卷(《郡齋讀書志》卷一九),已佚?!?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四○有傳。
全宋文·卷一五一○
呂大忠,字進伯,其先汲郡人,后徙京兆藍田(今陜西藍田),呂大防之兄?;实v中進士,為華陰尉、晉城令、提舉永興路義勇、簽書定國軍判官。熙寧中,被命與劉忱使契丹,會遭父喪,起復,知代州、石州。元豐中,為河北轉(zhuǎn)運判官,徙淮西提點刑獄。元祐初,歷工部郎中、陜西轉(zhuǎn)運副使、知陜州,繼知秦州。紹圣二年,加寶文閣待制、知渭州。四年,徙知同州,旋降待制致仕。著有《呂氏鄉(xiāng)約》?!?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四○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40—1100 【介紹】: 宋云中人,字遵正。折克行從子。薦試補殿侍,隸延州。屢與西夏戰(zhàn),皆敗之。以前后功,擢至成州團練使、知岷、蘭州、鎮(zhèn)戎軍。受命密圖西夏之桀黠用事者,乃遣兵夜襲,俘其族屬,取天都山,以其地為西安州。累遷淮康軍節(jié)度使。官終知渭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41—1097 【介紹】: 宋臨江新淦人,字常父。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進士。哲宗元祐初,歷秘書省正字、集賢校理、國子司業(yè)。四年,為著作郎,論科舉之弊,詆王安石《三經(jīng)新義》,請復詩賦取士,又欲罷大義而益以諸經(jīng)策。拜中書舍人,直學士院。八年,擢給事中,遷禮部侍郎,以寶文閣待制知洪州。坐元祐黨奪職,居池州卒。與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聲起江西,時號三孔。有《詩書論語說》、《金華講義》、《芍藥譜》、《內(nèi)外制》、《雜文》、《宗伯集》(編入《清江三孔集》)。
全宋詩
孔武仲(一○四一~一○九七),字常父(甫),臨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仁宗嘉祐八年(一○六三)進士,調(diào)谷城主簿,選教授齊州,為國子直講。哲宗元祐初,歷集賢校理,著作郎,國子司業(yè)。嘗民族矛盾論恢復詩賦取地一下,攻擊王安石經(jīng)義。進起居郎兼侍講邇英殿,除起居舍人,改中書舍人,直學士院。擢給事中,遷禮部侍郎,以寶文閣待制知洪州,徙宣州。紹圣四年,坐元祐黨奪耿,管勾洪州玉隆觀、池州居?。ā端螘嫺濉仿毠倭咧涣?,年五十七。與兄文仲、弟平仲并稱“三孔”。黃庭堅有“二蘇聯(lián)璧,三孔分鼎”之譽。著有,詩書論語說》等百馀卷,已佚。南宋王??收輯孔氏兄弟詩文合刊為《清江三孔集》,武仲詩文共十七卷,其中詩七卷?!?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四四有傳。 孔武仲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清江三孔集》為底本,參校民國初年胡思敬校本《宗伯集》(刊入《豫章叢書》,簡稱豫章本)、《宋詩鈔》(簡稱詩鈔)、《永樂大典》。校本多出底本的詩篇,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二一八六
孔武仲(一○四二——一○九八),字常父,臨江新淦(今江西新干)人,文仲弟、平仲兄。幼力學,舉進士中甲科。調(diào)谷城主簿,選教授齊州,為國子直講。元祐初歷秘書省正字、校書,集賢校理,著作郎,國子司業(yè)。進起居郎兼侍講,除起居舍人,拜中書舍人、直學士院。擢給事中,遷禮部侍郎,以寶文閣待制知洪州,徙宣州。坐元祐黨奪職,居池州。元符元年卒,年五十七。元符末追復原官。著《》、《》、《論語說》、《金華講義》、內(nèi)外制、雜文共百馀卷?!?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四四《孔文仲傳》有附傳(卒年見孔平仲《祭三兄侍郎文》)。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41—1113 【介紹】: 宋臨江軍新喻人,字仲馮。劉敞子。舉進士。神宗時歷官集賢校理、國史院編修官,坐事謫監(jiān)陳州糧料院。久之為吏部員外郎。哲宗元祐中官至簽書樞密院事。紹圣初罷知成德軍,改定州,徙成都府。入元祐黨,責郴州居住,再貶隰州團練副使、郴州安置?;兆诹?,復職。崇寧初再奪職,貶居沂、兗州,以赦得歸。有《自省集》。
全宋詩
劉奉世(一○四一~一一一三),字仲馮,臨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敞子。第進士。神宗熙寧三年(一○七○),同編修《經(jīng)武要略》,兼刪定諸房例冊(《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二一六)。四年,檢詳樞密院吏房文字,改刑房(同上書卷二二七、二四一)。元豐元年(一○七八),直史館,為國史院編修官,以事謫監(jiān)陳州糧料院(同上書卷二八七)。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權(quán)樞密都承旨。四年,為戶部侍郎(同上書卷四三○)。五年,改吏部侍郎,權(quán)戶部尚書(同上書卷四四三、四五三)。七年,拜樞密直學士、簽書樞密院事。紹圣元年(一○九四),出知成德軍,改定州,逾年,知成都府(本集《過都》詩序)。明年,以元祐黨人責分司南京,居郴州(本集《郴州》詩序)。四年,貶隰州團練副使(《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四九三)?;兆诹?,盡還官職,知定州、大名府、鄆州。崇寧初,再奪職,責居沂袞,以赦得歸。政和三年,卒,年七十三。事《東都事略》卷七六、《宋史》卷三一九有傳?!⒎钍涝姡郧迩∈迥晁鲃⑹峡瘫尽缎掠魅齽⑽募ぷ允〖窞榈妆?。另輯得集外詩二首,合編為一卷。

人物簡介

全宋詩
向宗旦,字公美,河內(nèi)(今河南沁陽)人,宗道弟。神宗熙寧九年(一○七六),以都官員外郎權(quán)廣東轉(zhuǎn)運副使(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一五、卷二○八)。元豐六年(一○八三),權(quán)京西路轉(zhuǎn)運使(《宋會要輯稿》職官六六之二一)。今錄詩二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亳州蒙城人,字子育。高遵裕從弟。以蔭為供奉官。神宗熙寧中,試經(jīng)義中選,換大理評事。哲宗元祐中,為戶部侍郎,以龍圖閣學士知慶州。宣仁后臨朝,繩檢族人一以法度,乃舉家事付遵惠,遵惠躬表率之,人無間言。卒年五十八。
全宋詩
高遵惠(一○四二~一一○○),字子育,亳州蒙城(今屬安徽)人。神宗熙寧中試經(jīng)義中選,歷三班院主簿、軍器丞。哲宗元符元年(一○九八),以集賢殿修撰知潁昌府,加寶文閣待制知成德軍(《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五○一)。二年,召為戶部侍郎,十二月壬寅以龍圖閣學士知慶州,卒(同上書卷五○九、五一九),年五十八?!?a target='_blank'>宋史》卷四六四有傳。
全宋文·卷二一八二
高遵惠(一○四一——一○九九),字子育,亳州蒙城(今安徽蒙城)人。以父蔭為供奉官,熙寧中試經(jīng)義中選,歷三班院主簿、軍器監(jiān)丞。元祐中知鄆州、河南潁昌府,成德軍,召為戶部侍郎,以龍圖閣學士知慶州,卒,年五十九,贈樞密直學士?!?a target='_blank'>宋史》卷四六四有傳,又見《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五一九。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一八二九
王子京,字碩甫,太原(今山西太原)人,王子韶之弟。神宗熙寧間提舉淮南常平。元豐中任福建路轉(zhuǎn)運副使,七年諫茶鹽仍行榷法,八年十一月罷知泰州,于揚州聽旨。元祐元年二月謫監(jiān)永州在城鹽倉兼管酒稅務(wù)。紹圣三年八月以朝奉大夫除知廬州,明年徙蘇州。子京為政多掊克之名,數(shù)為諫官所彈奏。有《彈棋圖》一卷。事見《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二六八、二七五、三四九、三五一、三六六,《宋會要輯稿》職官六六之三一,《宋史》卷一八三、二○七,《北宋經(jīng)撫年表》卷四。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建州人,字景溫。第進士。知光化縣,民皆編竹為屋,康直始教用陶瓦,以杜火患。與谷城知縣豐稷俱有治績,時有“葉光化,豐谷城,清如水,平如衡”之謠。曾布行新法,以為司農(nóng)屬。哲宗元祐間以寶文閣待制知亳州,通浚積潦,民獲田數(shù)十萬畝。召為兵部侍郎卒,年六十四。
全宋文·卷一八二七
葉康直(一○二八——一○九一),字景溫,建州(治今福建建甌)人。熙寧中擢進士第,知光化縣,有政績。為司農(nóng)寺勾當公事,歷永興、秦鳳、陜西等路轉(zhuǎn)運判官,涇原、陜西轉(zhuǎn)運副使。元祐初加直龍圖閣、知秦州,改知河中府,復知秦州。遷寶文閣待制、陜西都轉(zhuǎn)運使,知亳州。元祐六年,召為兵部侍郎,尋卒,年六十四。見《宋史》卷四二六本傳、《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四六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43—1122 【介紹】: 宋蜀州新津人,字天覺,號無盡居士。張?zhí)朴⒌?。英宗治平二年進士。調(diào)通川主簿。熙寧中以章惇薦,權(quán)檢正中書禮房公事,擢監(jiān)察御史里行。坐事責監(jiān)荊南稅。哲宗初為開封府推官,屢詣執(zhí)政求進,反對稍更新法,出提點河東刑獄,連徙數(shù)路。哲宗親政,召為右正言,遷左司諫,力攻元祐大臣司馬光、呂公著等?;兆诩次唬w中書舍人,崇寧初為翰林學士,尋拜尚書右丞,轉(zhuǎn)左丞。與蔡京議政不合,罷知亳州,入元祐黨籍。大觀四年拜尚書右仆射,變更蔡京所為,為政持平。為臺臣疏擊出貶。后還故官職卒。謚文忠。有《神宗正典》、《無盡居士集》等。
全宋詩
張商英(一○四三~一一二一),字天覺,號無盡居士,蜀州新津(今屬四川)人。唐英弟。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進士(《名臣碑傳琬琰集》下卷一六《張少保商英傳》),調(diào)通川縣主簿,知南川縣。神宗熙寧四年(一○七一),權(quán)檢正中書禮房公事。五年,權(quán)監(jiān)察御史里行(《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二二八、二三一)。貶監(jiān)荊南稅。元豐初,除館閣???。三年(一○八○),檢正中書刑房,尋責監(jiān)江陵縣稅(同上書卷三○三、三○八)。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為開封府推官。二年,出提點河東刑獄,連使河北、江南、淮南路(同上書卷三七五、四○三、四五○、四八一)。紹圣中,召為右正言、左司諫,因事責監(jiān)江寧酒稅。起知洪州。元符元年(一○九八),為江淮荊浙等路發(fā)運使(同上書卷五○四)。召為工部侍郎,遷中書舍人?;兆诹ⅲ鰹楹颖甭范嫁D(zhuǎn)運使,降知隨州。崇寧初,為翰林學士,拜尚書右丞轉(zhuǎn)左丞。罷知亳州,入元祐黨籍。大觀四年(一一一○),除資政殿學士,中太一宮使(《乾道臨安志》卷三),頃除中書侍郎,拜尚書右仆射。政和元年(一一一一),出知河南府,尋落職知鄧州,再謫汝州團練副使,衡州安置。宣和三年卒,年七十九。贈少保。有文集一百卷(《宋史·藝文志》),已佚,《兩宋名賢小集》輯有《友松閣遺稿》一卷?!?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五一、《東都事略》卷一○二有傳。張商英詩,第一卷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兩宋名賢小集》為底本,從《新刊古今歲時雜詠》(以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抄本為底本)等書中輯得之詩,另編一卷。
全宋文·卷二二二八
張商英(一○四三——一一二一),字天覺,號無盡居士,蜀州新津(今四川新津)人,唐英弟。治平二年進士,調(diào)達州通川主簿,辟知南川縣,以檢正中書禮房擢監(jiān)察御史里行,責監(jiān)荊南稅。更十年,得館閣??薄z正刑房,責監(jiān)赤岸鹽稅。哲宗初,為開封府推官,反對變更新法,出提點河東刑獄,連使河北、江西、淮南。哲宗親政,召為右正言、左司諫,力攻元祐大臣。又以事責監(jiān)江寧酒。起知洪州,入為工部侍郎,遷中書舍人,出為河北都轉(zhuǎn)運使,降知隨州。崇寧初,歷吏部、刑部侍郎、翰林學士。雅善蔡京,拜尚書右丞,轉(zhuǎn)左丞。復攻京,罷知亳州,入元祐黨籍,削籍知鄂州。大觀四年,除中書侍郎,拜尚書右仆射,變更蔡京之政。政和元年,為臣僚所攻,罷知河南府,旋貶衡州安置,繼復還故官職。宣和三年十一月卒,年七十九。紹興中賜謚文忠。有《無盡居士集》一百卷,久佚?!?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五一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滄州無棣人,字端伯。登進士第。歷成都路轉(zhuǎn)運使,秩滿復留,凡數(shù)歲,始還朝。哲宗時累遷御史中丞。董敦逸、黃慶基論蘇軾托詞命以毀先帝,蘇轍以名器私所親,皆以監(jiān)司罷,之純疏其誣罔,乃更黜之。以疾改工部尚書。后劉拯劾之純阿附轍,出知單州。卒年七十五。
全宋詩
李之純,字端伯,滄州無棣(今山東無棣西北)人。神宗熙寧三年(一○七○)進士(民國《無棣縣志》卷一○)。八年,為江西轉(zhuǎn)運使(《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二六九)。元豐二年(一○七九)始三任成都府路轉(zhuǎn)運使(同上書卷三○○、三三○、三五○)。八年,知滄州(同上書卷三六三)。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知瀛州,俄改知成都府(同上書卷四○六)。還為御史中丞,以疾改工部尚書。紹圣中出知單州。卒,年七十五?!?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四四有傳。今錄詩是首。
全宋文·卷二三八八
李之純,字端伯,滄州無棣(今山東無棣)人。登進士第。熙寧中為度支判官、江西轉(zhuǎn)運副使,徙成都路轉(zhuǎn)運使,凡七年乃還朝,為右司郎中,轉(zhuǎn)太仆卿。元祐初,歷知滄州、河北都轉(zhuǎn)運使。二年,以寶文閣直學士知成都府。還為戶部侍郎,三遷御史中丞。董敦逸等彈擊蘇軾、蘇轍,之純疏其誣罔。改工部尚書。紹圣中,劉拯劾其阿附轍,出知單州。卒,年七十五?!?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四四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44—1094 【介紹】: 宋大名清平人,字彥霖。仁宗嘉祐六年,舉明經(jīng)科第一。調(diào)欒城主簿,累知安喜縣。哲宗立,以劉摯薦為監(jiān)察御史,請復差役法,劾罷蔡確、章惇。歷侍御史、樞密都承旨、中書舍人等。元祐六年,拜樞密直學士、簽書院事。劉摯罷相,巖叟連疏論救,被劾為摯黨。七年,罷知鄭州,徙河陽。卒謚恭簡。有《大名集》等。
全宋詩
王巖叟(一○四三~一○九三),字彥霖,大名清平(今山東臨清東南)人。仁宗嘉祐五年(一○六○)進士,調(diào)欒城簿、涇州推官,知定州安喜縣。哲宗即位,擢監(jiān)察御史,遷左司諫,侍御史。元祐二年(一○八七),改起居舍人(《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四○一),不拜,以直集賢院知齊州。四年,權(quán)中書舍人(同上書卷四二六)。進權(quán)吏部侍郎、天章閣待制、樞密都承旨。后知開封府。六年,拜樞密直學士、簽書樞密院事。七年,罷知鄭州(同上書卷四七三)。八年,徙河陽,數(shù)月卒。年五十一?!?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四二有傳。今錄詩七首。
全宋文·卷二二一八
王巖叟(一○四三——一○九三),字彥霖,大名清平(今山東臨清)人。年十八,鄉(xiāng)舉、省試、廷對皆第一,調(diào)欒城簿。熙寧中,韓琦留守北京,辟為屬。哲宗初,為監(jiān)察御史,累上書言役錢、榷鹽之弊,論蔡確罪狀。遷左司諫兼權(quán)給事中,改侍御史,起居舍人,拜中書舍人,權(quán)知開封府。元祐六年任樞密直學士、簽書院事。后為御史排擊,出知鄭州。八年,徙河陽,數(shù)月而卒,年五十一,謚恭簡。紹圣中入黨籍。著《》、《》、《春秋傳》、《系年錄》、《韓魏公別錄》(存),有《大名集》四十卷。見《東都事略》卷九○,《宋史》卷三四二本傳,《直齋書錄解題》卷一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