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生卒】:1000—1070 【介紹】: 宋吉州廬陵人,字季長。仁宗天圣進士。歷知州縣,有治狀。入為侍御史,極論內(nèi)降授官賞之弊,又反對外戚秉政、宦侍建節(jié),解臺職,出任湖北轉(zhuǎn)運使,歷州府。英宗治平中,召除御史中丞,復諫勿稱濮王為親。坐事知黃州、太平州。神宗熙寧三年,以戶部侍郎致仕。全宋詩
彭思永(一○○○~一○七○),字季長,廬陵(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天圣五年(一○二七)進士,授南康軍判官,移知廣州南??h。又知潮、常州,尋召為侍御史。儂智高叛,除荊湖北路轉(zhuǎn)運使,改益州路轉(zhuǎn)運使,召為戶部副使。歲馀,以天章閣待制充陜西都轉(zhuǎn)運使。英宗治平初,召為御史中丞。神宗即位,出知黃州,改太平州。熙寧三年,以戶部侍郎致仕,卒,年七十一。事見《明道文集》卷三《故戶部侍郎致仕彭公行狀》,《宋史》三二○有傳。全宋文·卷五七八
彭思永(一○○○——一○七○),字季長,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天圣五年進士及第,授南康軍判官。歷知南海、分寧二縣,通判睦州,移知潮州、常州,召為侍御史。出知宣州,歷湖北、益州轉(zhuǎn)運使,以天章閣待制充陜西都轉(zhuǎn)運使。英宗朝恩升給事中,復召權(quán)御史中丞。神宗時拜御史中丞,后以戶部侍郎致仕。熙寧三年十一月卒,年七十一。見《明道文集》卷三《故戶部侍郎致仕彭公行狀》,《宋史》卷三二○本傳。
人物簡介
魏兼,曾官都大提點江浙荊廣福建等路坑冶司(《輿地紀勝》卷二三《江南東路·饒州》引《通略》)。全宋文·卷五七八
魏兼,仁宗時人。景祐初為屯田員外郎、知楚州。二年十月,改浙江、荊湖、福建、廣南等路提點銀銅坑冶鑄錢公事??刀ǘ辏匀九泄俪齼烧懵钒矒崾?。慶歷中為淮南路度支判官。四年,為京東路轉(zhuǎn)運使、工部郎中,尋除名勒停。六年,為兵部員外郎。見《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一一七、一三○,《宋會要輯稿》職官五二之二○、六四之四六,《太常因革禮》卷一二。
人物簡介
【生卒】:1000—1049 【介紹】: 宋蘇州長洲人,字道卿。仁宗天圣二年進士。簽書蘇州觀察判官事。累遷太常丞,進直史館,論范仲淹、余靖以言事被黜事,為仁宗采納,仲淹等得近徙。出為兩浙轉(zhuǎn)運副使,疏盤龍匯、滬瀆港入海,民賴其利。慶歷六年,知永興軍,浚三白渠,溉田逾六千頃。仁宗御天章閣,詔問當世急務,清臣條對極論時政闕失,多劘切權(quán)貴。擢翰林學士,權(quán)三司使?;实v元年以侍讀學士知河陽。有《述煮茶小品》。全宋詩
葉清臣(一○○○~一○四九),字道卿,長洲(今江蘇蘇州)人。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進士,簽書蘇州觀察判官事。還為集賢校理。又通判太平州,知秀州。累擢右正言、知制誥,龍圖閣學士、權(quán)三司使公事。慶歷六年(一○四六),出知澶州,尋改青州(《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一五八)。七年,為永興軍路都部署兼本路安撫使、知永興軍(同上書卷一六○)。八年,復為翰林學士、權(quán)三司使(同上書卷一六四)?;实v元年,知河陽,未幾卒(同上書卷一六六),年五十。有文集一百六十卷,已佚?!?a target='_blank'>隆平集》卷一四、《宋史》卷二九五有傳。今錄詩十一首。全宋文·卷五七七
葉清臣(一○○○——一○四九),字道卿,蘇州長洲(今江蘇蘇州)人。天圣二年舉進士高第。歷光祿寺丞、集賢校理,知秀州、宣州。累遷太常丞,同修起居注,進直史館。寶元初出為兩浙轉(zhuǎn)運副使,次年以右正言知制誥,知審官院,判國子監(jiān)??刀ㄔ?,擢為起居舍人、龍圖閣學士、權(quán)三司使公事,出知江寧府。慶歷三年,入翰林為學士。后為宰相陳執(zhí)中所排,出知澶州,進戶部郎中,徙知青州、永興軍。八年,復入為權(quán)三司使?;实v元年出知河陽,未幾卒,年五十。有文集一百六十卷(《宋史·藝文志》著錄十六卷),又著《春秋類纂》十卷?!?a target='_blank'>宋史》卷二九五有傳,又見《隆平集》卷一四。
人物簡介
【介紹】: 宋青州益都人,字熙仲。本名皞。王曾弟。真宗大中祥符間進士。歷太常丞、同知禮院。嘗論次宋代以來典禮因革,為《禮閣新編》上之。后知河陽,又集五代事為《唐余錄》以獻。英宗時,累進兵部侍郎。卒年八十一。全宋文·卷三二八
王子融,字熙仲,本名皞,青州益都(今山東益都)人。初以其兄王曾奏舉,為將作監(jiān)主簿。大中祥符中進士及第,累遷太常丞、同知禮院、直集賢院。嘗論次宋代以來典禮因革,為《禮閣新編》五十卷上之。徙知河陽,又集五代事,著《唐馀錄》六十卷以獻。拜天章閣待制、尚書吏部郎中,遷右諫議大夫、給事中,歷知荊南、陜州、河中府,以刑部侍郎致仕。英宗即位,進兵部侍郎,卒,年八十一?!?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一○《王曾傳》有附傳。
人物簡介
【生卒】:1000或1002—1065 【介紹】: 宋眉州青神人,字公弼。幼孤好學,兄使治錢息,希亮召逋家焚其券。仁宗天圣八年進士。歷知長沙、臨津等縣,又知房、曹等州,提點江東刑獄,徙河北。嘉祐二年,入為開封府判官,改判三司戶部勾院。請補外為京西轉(zhuǎn)運使,遷京東,移知鳳翔府。英宗即位,遷太常少卿,分司西京,致仕卒。仕宦所至,鋤豪強,懲猾吏,平冤獄,蠲賦役,為政嚴而不殘,見義勇發(fā),不計禍福,自王公貴人皆嚴憚之。有《辨鉤隱圖》、《制器尚象論》及文集。全宋詩
陳希亮(一○○○~一○六五),字公弼,青神(今屬四川)人。仁宗天圣五年(一○二七,《宋史》作天圣八年)進士。知長沙縣,徙知虔州鄠都?;实v元年(一○四九),知滑州。又知曹州、廬州,改江東、河北提點刑獄。嘉祐二年(一○五七),入為開封府判官。出為京西轉(zhuǎn)運使。英宗即位,遷太常少卿。治平二年卒,年六十六(《宋史》、《東都事略》均作六十四)。有文集十卷,已佚。事見《名臣碑傳琬琰集》中集卷三一《陳少卿希亮墓志銘》,《宋史》卷二九八有傳。
人物簡介
【介紹】: 宋定州安喜人,字舜功。杜審琦曾孫。自三班奉職累遷知惠、莫二州。徙知鄰州、慶州。破賊三砦,以功領忠州刺史,為涇原路鈐轄,敕巡警邊州。后知滄州、定州、涇州、瀛州、恩州等,徙大名府路總管,改乾州團練使卒。
人物簡介
【生卒】:?—1063 【介紹】: 宋潞州上黨人,字晦之。太宗李皇后侄。幼補東頭供奉官。仁宗時累拜武寧軍節(jié)度使、殿前副都指揮使。既統(tǒng)宿衛(wèi),政尚嚴,多所建請,禁兵頓肅。以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判大名府,改昭德軍節(jié)度使。敏通吏治,善委任僚佐。卒謚良僖。全宋文·卷三九三
李昭亮(?——一○六三),字晦之,上黨(今山西長治)人。明德太后兄繼隆之子。仁宗時累拜武寧軍節(jié)度使,歷殿前副都指揮使。時承平久,將士多因循樂縱弛,昭亮本將家子,習軍中事,既統(tǒng)宿衛(wèi),政尚嚴,多所建請。后以宣徽北院使判河陽,徙延州。以南院使判澶州,徙并州、成德軍,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判大名府,終昭德軍節(jié)度使。嘉祐八年卒,贈中書令,謚良僖。見《宋史》卷四六四本傳,《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一九八。
人物簡介
【生卒】:1004—1057 【介紹】: 宋許州長社人,字公南。仁宗景祐元年進士。授大理評事。歷殿中丞、太常博士、知制誥,累進樞密直學士,知許、陳、杭州。頗以文詞自喜,然嗜酒無行。慶歷中蘇舜欽為賽神會而得罪,中立頗致其力。全宋文·卷五九八
何中立(一○○四——一○五七),字公南,許昌長社(今河南許昌)人。景祐元年進士及第,授大理評事、歷僉書鎮(zhèn)安、武勝二鎮(zhèn)節(jié)度判官,遷殿中丞。慶歷元年除集賢校理,改太常博士,修起居注。再遷祠部員外郎、知制誥,改兵部員外郎?;实v四年,權(quán)發(fā)遣開封府事,尋除龍圖閣直學士、知秦州,改知慶州。還判太常寺,遷刑部郎中,進樞密直學士、知許州,改陳州,又徙杭州。嘉祐二年以暴疾卒于任,年五十四?!?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二有傳。
人物簡介
【介紹】: 宋開封祥符人,字寶臣。劉平弟。以父蔭補三班奉職。任襄州兵馬監(jiān)押,漢江暴漲,親涉水率眾捍城。累遷鄜延路兵馬都監(jiān),徙知籠竿城。西夏侵邊,兼濟以千余兵擊敗其數(shù)萬眾。以兄戰(zhàn)沒,特授內(nèi)殿崇班。歷知原、寧、鄜、冀、惠、雄、忻諸州,官終管勾三班院。
人物簡介
【介紹】: 宋通州靜海人,字正臣。第進士。授將作監(jiān)丞,通判滁州。知太平州,上政論三十篇。入為殿中侍御史、開封府判官。后歷任地方州官,卒于京師。雖能任繁劇,然治家則凌亂無紀。全宋詩
施昌言(?~一○六四),字正臣,通州靜海(今江蘇南通)人。仁宗時進士(明萬歷《通州志》卷一)。通判滁州,遷三司度支副使、河北都轉(zhuǎn)運使。后歷知州府。英宗治平元年,知越州,卒(《北宋經(jīng)撫年表》卷四)?!?a target='_blank'>宋史》卷二九九有傳。全宋文·卷三九二
施昌言(?——一○六四),字正臣,通州靜海(今江蘇南通)人。舉進士高第,授將作監(jiān)丞、通判滁州。官至禮部員外郎,加龍圖閣直學士、樞密直學士,曾為河北都轉(zhuǎn)運使、江淮發(fā)運使,歷知太平、華、滄、應天、延、澶、滑、杭、越等州。嘗上《政論》三十篇,不傳。《宋史》卷二九九有傳。
人物簡介
【生卒】:1004—1069 【介紹】: 宋揚州人,字次公。以蔭為秘書省校書郎。通判河南府,平定駐軍之叛。知和州,審獄明察。歷任益州等路提點刑獄、鹽鐵判官、轉(zhuǎn)運使等。知慶州,鑿井,修道,方便行旅。神宗熙寧元年,河北地震,繕補崩毀城郭倉庾,有功。長于政事,時稱能臣。
人物簡介
【生卒】:1005—1063 【介紹】: 宋蘇州吳縣人,字貫之。范琪子。仁宗天圣九年進士。歷起居舍人、同知諫院,遷兵部員外郎,兼侍御史。前后在言職,有聞即言,嘗數(shù)奏樞密副使陳升之不當用,又奏數(shù)陳執(zhí)中、王拱辰、李淑、王德用、程戡等罪。其言雖過,而仁宗每優(yōu)容之。官終直龍圖閣、知明州。全宋詩
范師道(一○○五~一○六三),字貫之,長洲(今江蘇蘇州)人。仁宗天圣九年(一○三一)進士。知廣德縣,遷知常州,召為起居舍人、同知諫院,直龍圖閣,出知明州。嘉祐八年卒,年五十九。有文集五十卷(《吳郡志》卷二六),已佚?!?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二有傳。今錄詩三首。全宋文·卷六三八
范師道(一○○五——一○六三),字貫之,蘇州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天圣九年舉拔萃科,為撫州判官,后知廣德縣、通判許州,累遷都官員外郎,至道中擢為御史。嘉皊初,以忤宰相劉沆,出知常州,徙廣南東路轉(zhuǎn)運使,改兩浙,遷起居舍人、同知諫院、管勾國子監(jiān)。遷兵部員外郎,兼侍御史知雜事,出知福州。入為三司鹽鐵副使,加直龍圖閣,知明州。嘉皊八年卒,年五十九。師道前后在言責,有聞即言。有奏議二十卷、文集五十卷。見《宋史》卷三○二本傳,《吳郡志》卷二六。
人物簡介
【生卒】:1005—1060 【介紹】: 宋開封陳留人,字鄰幾。登進士第。為藍山尉,改大理寺丞,遷殿中丞。召試,擢集賢校理,判刑部。與蘇舜欽游,坐預進奏院祠神會落職,監(jiān)蔡州商稅。后復故官,累進至刑部郎中。強學博覽,為文淳雅,尤善于詩。喜琴、弈,工隸書。有《嘉祐雜志》、《唐宜鑒》、《春秋世論》及文集等。全宋詩
江休復(一○○五~一○六○),字鄰幾,開封陳留(今河南開封東南)人。舉進士,調(diào)藍山尉,歷信、潞二州司法參軍。又舉書判拔萃科,知長葛縣,通判閬州。召為集賢校理,判尚書刑部。仁宗慶歷四年(一○四四),因參與蘇舜欽進奏院宴會,落職監(jiān)蔡州商稅。久之,起知奉符縣,通判睦州、廬州,復集賢校理,與修起居注。累遷刑部郎中。嘉祐五年卒,年五十六(《歐陽文忠公集》卷三三《江鄰幾墓志銘》)。有文集二十卷(同上書),已佚,今存《鄰幾雜志》一卷?!?a target='_blank'>宋史》卷四四三有傳。今錄詩八首。全宋文·卷六三七
江休復(一○○五——一○六○),字鄰幾,開封陳留(今河南開封)人。瞗學博覽,無所不通。善文章,尤長于詩。舉進士及第,調(diào)藍山尉,歷信、潞二州司法參軍。景皊元年,舉書判拔萃科,優(yōu)等,改大理寺丞、知長葛縣,遷殿中丞。前后通判閬、睦、廬州,以集賢校理判刑部、吏部南曹、登聞鼓院,為群牧判官,出知同州,提點陜西路刑獄,入判三司鹽鐵勾院,修起居注,累遷刑部郎中。嘉皊五年四月卒,年五十六。著有《唐宜炮》十五卷、《春秋世論》三十卷、《文集》二十卷、《嘉皊雜志》二卷(存)等。見《歐陽文忠公集》卷三三《江鄰幾墓志銘》,《宋史》卷四四三《文苑傳》五《江鄰幾傳》,《宋會要輯稿》選舉一○之三。
人物簡介
【生卒】:1006—1089 【介紹】: 宋濮州鄄城人,字公儀。李迪從子。以蔭為將作監(jiān)主簿。累擢知德州,提點開封府界內(nèi)縣鎮(zhèn)及夔路、湖南刑獄。徙湖北轉(zhuǎn)運使,討平彭仕羲之叛。神宗立,以右諫議大夫知慶州,徙瀛州,會大雨地震,啟廩賑給,嚴儆盜竊。遷天章閣待制、知開封府,仕至龍圖閣直學士、知鄆州。全宋文·卷六三九
李肅之(一○○六——一○八九),字公儀,濮州鄄城(今山東鄄城北)人,迪弟子,以迪推恩補官。通判澶州,知德州,提點夔路、湖南刑獄。歷湖北、江東、兩浙、河北諸路轉(zhuǎn)運使,進度支副使、江淮發(fā)運使。神宗時官右諫議大夫、知慶州,徙瀛州、拜天章閣待制、知開封府,出知定州,還,權(quán)三司使,又出知永興軍。元豐元年,加龍圖閣直學士、知鄆州。四年致仕。元祐四年卒,年八十四。見蘇頌《龍圖閣直學士致仕李公墓志銘》(《蘇魏公文集》卷六一),《宋史》卷三○一《李迪傳》有附傳。
人物簡介
【生卒】:1006—1054 【介紹】: 宋綿州鹽泉人,字才翁。蘇易簡孫。仁宗天圣七年賜進士出身。明道中為扶溝主簿,出粟救濟饑荒。景祐四年知咸平縣,遷殿中丞,移知眉州,屢上書陳御西夏方略。慶歷三年改太常博士,出為福建路提點刑獄,移京西、河東、兩浙?;实v元年知揚州,官至尚書度支員外郎、三司度支判官。蒞官辦事果決,所至裁制強黠。為人精悍任氣節(jié),詩歌豪健,尤善草書。全宋詩
蘇舜元(一○○六~一○五四),字才翁,舊字叔才,梓州銅山(今四川中江東南)人。仁宗朝,賜進士出身,知開封咸平縣。遷殿中丞、太常博士、祠部員外郎,官終三司度支判官。至和元年卒,年四十九。有文集一卷(《郡齋讀書志》卷一九),已佚。事見《蔡忠惠集》卷三五《蘇才翁墓志銘》、《宋史》卷四四二《蘇舜欽傳》。今錄詩十二首。全宋文·卷六三九
蘇舜元(一○○六——一○五四),字叔才,改字才翁,綿州鹽泉(今四川綿陽東南)人,蘇耆長子。外祖王旦奏授同學究出身,調(diào)興平主簿,移新昌尉。天圣八年召試學士院,賜同進士出身,歷扶溝主簿,知咸平、眉州,通判延州,入為三司勾當公事。復出為福建、京西、河東、兩浙四路提點刑獄,京西轉(zhuǎn)運使,以度支員外郎充三司度支判官。至和元年卒,年四十九。舜元為文不襲故陳,歌詩豪健,與弟舜欽齊名,尤善草隸。有《奏御集》十卷、《塞垣近事》二卷、奏議三卷、文集十卷。見蔡襄《蘇才翁墓志銘》(《蔡忠惠集》卷三五),又《宋史》卷四四二《蘇舜欽傳》有附傳。